三分鐘學會新魚入缸操作,新魚到家要怎樣操作才能確保魚沒事

水族 蓀孫水族 2019-04-07

飼養觀賞魚已是不少家庭點綴家居的選擇,一方面,觀賞魚能讓你的家居環境更具魅力,更顯一道美麗動人的風景線。另一方面,飼養觀賞魚能讓你陶冶性情,修心養性養德。

但是,眾所周知,觀賞魚生命較脆弱,稍有不慎,或讓觀賞魚患病,繼而致死。特別是觀賞魚的新魚入缸,其操作更要慎之又慎,那麼新魚入缸該怎樣操作比較好呢?

三分鐘學會新魚入缸操作,新魚到家要怎樣操作才能確保魚沒事

不管你是從水族市場還是網上購買的魚,回到家後都應進行新魚入缸操作,而這操作大致可分為:泡袋過溫、兌水過水、殺菌消毒、停食觀察等四個階段。

1、泡袋過溫。對於觀賞魚來說,水溫很重要,尤其熱帶魚,瞬間的溫差變化對魚來說可是致命的打擊,所以我們在把新魚投放至魚缸前的第一步,就是讓魚適應魚缸的水溫。

取出裝著新魚的最後一層塑料袋,先用清水沖洗一下外表,以防有異物在泡袋時順勢進入魚缸。然後整袋魚泡在魚缸上30分鐘,其目的有兩個:1、讓魚缸裡的水溫和袋裡的水溫接近相同,以免新魚過缸時溫差過大而導致患病。2、新魚長途顛簸歸來,缸裡平緩的水體流動有助於對魚兒的安撫。

2、兌水過水。當袋裡的水溫和魚缸的水溫接近相同後,還要進行兌水工作,這是讓魚兒緩慢適應魚缸的水質,因為水質的突變也會給我們身嬌肉貴的魚兒帶來傷害。

兌水需三次以上,每次用勺子從袋裡舀掉一部分水量(一般控制在總水量的20%-30%左右),然後再把魚缸的水等量注入袋中,注意得緩慢沿袋子壁慢速流入,流入的水避免直接砸到魚身。然後繼續泡袋15分鐘後再進行下一次的兌水。

3、殺菌消毒。當水溫、水質這方面對魚沒問題後,下來還得對新魚進行殺菌消毒的操作,用魚缸裡的水溶解適量黃粉後倒入袋子裡,根據袋子的大小而下相應量的黃粉,按黃粉產品的說明來下量,一般來說,0.5克就夠了。

用黃粉浸泡新魚半小時,這段時間給魚爆氧,當然,你也可加點鹽下去。鹽不僅可以消毒,還能幫魚調節滲透壓,安撫魚,讓魚更舒服點。但注意鹽的份量不要太多,以免齁死魚。

4、停食觀察。經過上述的操作後,就可新魚入缸了,但避免暈氧(就是防止魚從高氧環境下忽然變為正常環境,而導致不適),在新魚入缸前,先在袋裡扎個小孔,緩慢放出氧氣後,就可用抄網把新魚撈出,放入主缸裡,這裡注意要小心操作,不要弄傷魚兒。

新魚入缸後,關燈三天,讓魚兒盡情適應新的環境。新魚到家,三天內不可餵食,入缸後氧氣要充足,水溫要適當。切記不要換水,換水最快也得半個月以後,以免破壞魚兒適應新環境。

還要注意觀察新魚的狀態,如新魚長時間待在缸底不動,則可能染上魚病,要注意及時隔離。如新魚活潑靈敏,則證明魚體健康,入缸成功。

新魚到家的一系列入缸操作要比較緊慎,不然或導致新魚患病而死,有一點需提醒各魚友,入缸前的各操作,袋子不管打開與否,全程均泡在缸裡的水中,以上內容僅供各位初養魚的魚友們參考。

三分鐘學會新魚入缸操作,新魚到家要怎樣操作才能確保魚沒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