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水處理新姿勢—生物技術在廢水汙染修復中的應用

水汙染 環境汙染 環境保護 生物技術 環保人才網 2017-08-03

活性汙泥處理法是我國常見的汙水處理方法之一,但該方法成本較高,且不能很好的適應水環境,容易出現再汙染現象。生物處理法是通過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作用,吸收和分解水環境中的廢物,使周圍的水體變得乾淨,這種方法治理的水源不會發生二次汙染,並且成本低,治理效率高,相比活性汙泥處理法具有一定優勢。

目前,生物處理法在城市汙水治理中應用比較廣泛,本文主要介紹了幾種汙水治理生物處理方法,希望能給您帶來思考與幫助。此外,農村地區汙水處理目前是什麼樣的情況?在即將召開的“第七屆中國農村和小城鎮水環境治理論壇暨首屆村鎮環境科技產業聯盟論壇”中,您將得到答案。

生物技術簡介

生物技術是通過生物的代謝功能,將有害物質和能量轉化為對周圍環境無害的物質。生物工程分為很多種,微生物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蛋白質工程和生物修復技術等,這些技術都有淨化水體的功能,但運用的環境和針對對象不盡相同。生物技術在對汙水進行處理時,主要有以下特點:(1)生物的吸附力很強,對汙水中顆粒的沉降效果顯著。(2)對環境的要求不高,常溫常壓就可以處理,沒有能源損耗,減少環境汙染。(3)處理量大且方法運用成熟。(4)可解決常規技術和傳統方法不能解決的問題。(5)沒有二次汙染。

生物技術在水汙染修復中的應用

1.固定化微生物技術

固定化微生物技術是處理水汙染的一種比較先進的方法,首先培養特定的微生物菌群,再通過一些手段將這些有益的微生物長時間固定在特定的位置,自主分解水體中一些難以降解的物質,從而達到淨化水體的功能。

通過對微生物的固定,極大程度提高了菌落的回收率以及其應用的效率,同時該方法可以結合活性汙泥法,將這些菌落群固定在活性汙泥上,再次增加微生物的處理能力,對廢水的淨化和修復也更加全面和有效。這種經濟、高效的使用方法在汙水處理上應用非常廣泛。

2.原生動物修復技術

原生動物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微生物修復法中。細菌與原生動物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係,原生動物的存在可以促進汙染水體的淨化,在水質監測的過程中還可以利用原生動物與細菌的相關性,通過觀察原生動物的種類組成和生長,以此反映細菌的生長狀況,間接評價生物修復處理的結果。

3.生物反應器技術

生物反應器在水汙染處理中也是比較先進的技術,由於微生物需要生長空間,所以設置載體是非常有必要的,生物反應器內部擁有較大的載體,不用經常更換微生物群,省去了很多人力物力,更加經濟。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多種生物反應器,但這些先進的儀器設備都還沒有普及化,想要引進需要較大的投資,並且操作都比較複雜。目前新型生物膜反應器的使用率並不是很高,但具有非常好的市場前景。

4.水生植物修復技術

通過水生植物對水體進行修復亦是一種可行的汙水處理方法,但修復的過程比較漫長,如果採用各種工程和生態措施進行維護,可以縮短其修復時間。水生植物是水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物質循環和能量傳遞方面起調控作用,作用方式主要包括物理過程、吸收作用、協同作用和化感作用。其在水生態修復過程中,主要是通過龐大的枝葉和根系形成天然的過濾網,對水體中的汙染物質進行吸附、分解或轉化,從而促進水中養分平衡;同時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釋放氧氣,使水體中的溶解氧濃度上升,抑制有害菌的生長,減輕或消除水體汙染。按照水生植物的生長特點,應用在水生態修復中的水生植物主要分為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三大類。

5.生物強化處理技術

使用微生物技術對水汙染進行處理的方法被很多國家所採用,不過對於某些特殊水環境,只用這些優勢菌種不能徹底解決問題,所以在進行微生物技術研究時,人們也開始專注於如何強化微生物的分解能力。生物強化技術,會根據所需處理水體的不同,培養和篩選出特定的菌種,讓它們能在特定的水環境中發揮出最大的作用。在進行生物強化處理後,水汙染的治理效果得到了加強,能夠更好地對環境汙染進行治理,保證環境的安全。

來源:水工業市場雜誌

關注:必高環保人才網 www.51hbjob.com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