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理雙廊600餘家客棧餐廳停業1月 證照核查初步完成

水汙染 洱海 寧靜 節能減排 雲南網 2017-05-13
雲南大理雙廊600餘家客棧餐廳停業1月 證照核查初步完成

餐廳、客棧均處於歇業狀態

雲南大理雙廊600餘家客棧餐廳停業1月 證照核查初步完成

門上均貼上了“保護洱海,從我做起”、“保護洱海、自行停業”的標語

雲南網訊(記者 畢芃)5月10日,距大理雙廊鎮629戶餐飲客棧經營戶4月10日自行停業已整整一個月,其中證照齊全的有69戶。目前,檢查複核已初步完成,合格的客棧或餐廳保證汙水、中水向洱海零排放的前提下,或將恢復營業。當日,雲南網記者在雙廊景區發現,餐廳、客棧均處於歇業狀態,鎮上主幹道因安裝排汙管道幾乎全部開挖,遊客歷歷可數。

遊客:日均數百人

“休年假就過來了,以前沒來過雙廊。”24歲的姚女士是廣西人,她與3位朋友相約休假來雲南遊玩,“我們到昆明以後租了輛車開到這裡,下一站麗江,然後打算開去香格里拉。”談到為何在旅遊整治期間來雲南時,她告訴記者,以前時間不合適,外加負面新聞較多導致不敢跟團,這次正好約到可以換著開車的朋友,便決定自駕遊,“雙廊現在雖然不如在圖片、文字中看到的那麼有氣氛,但還是有種寧靜之美”。

數據顯示,洱海生態核心區客棧、餐廳暫停經營的一個月來,雙廊日均遊客量僅為數百人。大理市雙廊鎮黨委書記婁增輝告訴記者,“多數遊客進來轉一圈就出去了,因為現在吃飯和住宿都沒地方,有些超市會提供熱的飲用水。”然而,這座千年古漁村的遊客量曾創下單日8.4萬人的神話。

客棧:積極配合整治

曾經供不應求的客棧,如今在門上均貼上了“保護洱海,從我做起”、“保護洱海、自行停業”的標語。面對雙廊治汙帶來的陣痛,在大建旁村經營著一家客棧的張先生表示,“我接手這家客棧剛滿3年,雖沒趕上早期發展的好機會,但已經回本了。這次整治,我們都很積極配合,保護洱海是我們的責任。”

據悉,在雙廊鎮629戶客棧餐飲經營戶中,證照齊全的有69戶。目前,檢查複核已初步完成,合格的客棧或餐廳保證汙水、中水向洱海零排放的前提下,或將恢復營業。“我沒有消防許可證,這個比較難辦,所以應該還得休整一段時間”,張先生告訴記者。

據雙廊客棧協會副會長趙一海介紹,目前已有30餘家客棧的經營戶自覺發起了“洱海保護基金”,助力洱海的保護工作,“前幾天,我們每戶拿1000元出來,然後僱傭農閒的村民進行打撈水草、清理垃圾等,後期我們也會把這個行動堅持下去。”

政府:改善景區管理模式

為達到不讓一滴汙水排入洱海,雙廊鎮正如火如荼的推進截汙治汙、自來水廠建設、環境綜合整治和白族村落風貌恢復提升等三大工程。據悉,日處理5000立方的汙水處理廠(一期)最遲將於年底投入運行,也將成為大理市首家投入運營的環湖截汙PPP項目。

此外,雙廊鎮洱海保護治理也未止步於“七大行動”,全鎮進行了以4A級景區為標準的全方位優化,預計2017年年底竣工。據婁增輝介紹,“新雙廊”將建成汙水處理廠(一期)、自來水廠、遊客服務中心、停車場、複線道路擴寬及白族村落風貌恢復等項目,為遊客提供更好的旅遊體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