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做夢,並且更經常做不太好的夢?為何睡醒之後容易忘記自己的夢?原來夢的重點不是內容'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8年第42期,原文標題《我們為什麼做夢?》

文/陳賽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8年第42期,原文標題《我們為什麼做夢?》

文/陳賽

為什麼會做夢,並且更經常做不太好的夢?為何睡醒之後容易忘記自己的夢?原來夢的重點不是內容

在小孩子的夢裡,恐怖元素常常是動物

為什麼我們總做壞夢?

睡覺是自然界的普遍現象。所有的動物都睡覺,連培植器皿中的細菌都會睡覺。但夢卻是進化較新的產物——快速眼動睡眠(REM)只在人類和其他溫血哺乳類動物、鳥類身上發現過。古羅馬詩人盧克萊修(Lucretius,公元前94~前55年)在《論事物常情》中描述了在壁爐旁睡著的狗兒的腿在抽動,他推斷這狗夢到在追兔子。到了17世紀,豐塔納(Lucia Fontana)又發現,各種動物都會在熟睡時轉動眼睛,她認為這種轉動與做夢有關。直到1953年,兩個美國科學家才證實了REM睡眠與夢之間的關係——絕大部分的夢是在REM睡眠狀態下出現的。

人的一個睡眠週期持續90分鐘,由五個階段構成。第一階段睡眠很淺,淺到如果你在這時醒來,你幾乎沒意識到自己在睡覺。第二階段腦波會呈現明顯的波動,每次只持續幾秒鐘。如果你在這個階段醒來,會意識到自己剛才在睡覺。然後,你就進入了深度睡眠。第三個階段,大腦發射長而有節奏的短波,叫delta波。第四階段則是短波睡眠,離意識最遠,是最深度的睡眠形式。如果在這個階段醒來,你會覺得非常迷惘,沒法回答基本問題,只想再回到睡眠中去,也叫“醉眠”。第五階段才是REM,眼睛一直在動,大腦跟清醒時一樣活躍,甚至更活躍,這也是大部分夢出現的地方。

對睡眠做進化史的研究是很難的。因為睡眠幾乎很少在歷史中留下痕跡,包括考古學的物質文化、人骨、故事或者史料文獻中。但是,夢為我們提供了一些很有趣的線索。

比起美夢,我們更經常夢到的是不好的夢。威脅、攻擊、暴力,在夢的主題中所佔比重最大。美國的一項研究發現,攻擊性行為構成了45%的夢的內容,而且做夢者大部分時候都是受害者,而攻擊者則大部分是男人,或者一群男人,至少在現代成年人的夢裡是這樣的。

到了孩子身上,事情就變得更好玩了。在小孩子的夢裡,恐怖元素常常是動物。而且通常不是狗、馬、貓,而是蛇、蜘蛛、大猩猩、獅子、老虎、熊等。而且,越是年紀小的孩子越經常做這些可怕動物的夢,等他們慢慢長大,他們的夢才漸漸與現實接軌——可怕的動物漸漸變成了拿著槍或棍子的壞人。

一個孩子,即使從來沒見過野生動物,也沒有任何理由擔心來自野生動物的攻擊,但卻會做這樣的夢,說明這些夢是遠古時代遺留在我們本能裡的一些東西,那時候無論大人孩子都有理由擔心或者害怕動物的攻擊。

對現代狩獵採集者的研究進一步證明了這種猜想。芬蘭心理學者安迪·瑞文索(Antti Revonsuo)在對澳大利亞和巴西的狩獵採集者部落的田野調查中發現,他們夢到動物的概率遠遠高於文明社會的現代人(5%),但與文明社會的孩子(40%~50%)差不多。這說明,動物夢的減少是對文明社會的一種適應。我們天生帶著這些動物夢來到這個世界,是現代文明又把這些夢收走了。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8年第42期,原文標題《我們為什麼做夢?》

文/陳賽

為什麼會做夢,並且更經常做不太好的夢?為何睡醒之後容易忘記自己的夢?原來夢的重點不是內容

在小孩子的夢裡,恐怖元素常常是動物

為什麼我們總做壞夢?

睡覺是自然界的普遍現象。所有的動物都睡覺,連培植器皿中的細菌都會睡覺。但夢卻是進化較新的產物——快速眼動睡眠(REM)只在人類和其他溫血哺乳類動物、鳥類身上發現過。古羅馬詩人盧克萊修(Lucretius,公元前94~前55年)在《論事物常情》中描述了在壁爐旁睡著的狗兒的腿在抽動,他推斷這狗夢到在追兔子。到了17世紀,豐塔納(Lucia Fontana)又發現,各種動物都會在熟睡時轉動眼睛,她認為這種轉動與做夢有關。直到1953年,兩個美國科學家才證實了REM睡眠與夢之間的關係——絕大部分的夢是在REM睡眠狀態下出現的。

人的一個睡眠週期持續90分鐘,由五個階段構成。第一階段睡眠很淺,淺到如果你在這時醒來,你幾乎沒意識到自己在睡覺。第二階段腦波會呈現明顯的波動,每次只持續幾秒鐘。如果你在這個階段醒來,會意識到自己剛才在睡覺。然後,你就進入了深度睡眠。第三個階段,大腦發射長而有節奏的短波,叫delta波。第四階段則是短波睡眠,離意識最遠,是最深度的睡眠形式。如果在這個階段醒來,你會覺得非常迷惘,沒法回答基本問題,只想再回到睡眠中去,也叫“醉眠”。第五階段才是REM,眼睛一直在動,大腦跟清醒時一樣活躍,甚至更活躍,這也是大部分夢出現的地方。

對睡眠做進化史的研究是很難的。因為睡眠幾乎很少在歷史中留下痕跡,包括考古學的物質文化、人骨、故事或者史料文獻中。但是,夢為我們提供了一些很有趣的線索。

比起美夢,我們更經常夢到的是不好的夢。威脅、攻擊、暴力,在夢的主題中所佔比重最大。美國的一項研究發現,攻擊性行為構成了45%的夢的內容,而且做夢者大部分時候都是受害者,而攻擊者則大部分是男人,或者一群男人,至少在現代成年人的夢裡是這樣的。

到了孩子身上,事情就變得更好玩了。在小孩子的夢裡,恐怖元素常常是動物。而且通常不是狗、馬、貓,而是蛇、蜘蛛、大猩猩、獅子、老虎、熊等。而且,越是年紀小的孩子越經常做這些可怕動物的夢,等他們慢慢長大,他們的夢才漸漸與現實接軌——可怕的動物漸漸變成了拿著槍或棍子的壞人。

一個孩子,即使從來沒見過野生動物,也沒有任何理由擔心來自野生動物的攻擊,但卻會做這樣的夢,說明這些夢是遠古時代遺留在我們本能裡的一些東西,那時候無論大人孩子都有理由擔心或者害怕動物的攻擊。

對現代狩獵採集者的研究進一步證明了這種猜想。芬蘭心理學者安迪·瑞文索(Antti Revonsuo)在對澳大利亞和巴西的狩獵採集者部落的田野調查中發現,他們夢到動物的概率遠遠高於文明社會的現代人(5%),但與文明社會的孩子(40%~50%)差不多。這說明,動物夢的減少是對文明社會的一種適應。我們天生帶著這些動物夢來到這個世界,是現代文明又把這些夢收走了。

為什麼會做夢,並且更經常做不太好的夢?為何睡醒之後容易忘記自己的夢?原來夢的重點不是內容

芬蘭心理學家安迪·瑞文索

安迪·瑞文索認為這些夢與恐懼、創傷無關。睡眠不是退避到無助狀態,而是大腦一種積極的學習過程,是試圖在解決某些難題。更直白地說,夢是大腦的一種演習方式,大腦在夜間演練如何應對那些對我們的生存最為重要的威脅。

這個理論得到了很多研究者的支持,包括艾倫·霍布森(Allan Hobson),哈佛醫學院的神經心理學家,當前學術界對夢的研究最為權威的學者之一。在2009年《自然》的一篇論文中,霍布森提出,人們之所以忘記自己的夢,是因為“做夢是大腦的一種熱身運動”。它通過夜間鍛鍊保持白日意識的清晰有力——為醒來後即將到來的視覺、聽覺和情緒做好準備。就像跑步一樣,身體不記得它跑過的每一步,但它知道自己鍛鍊過了。

他認為,重要的不是夢的內容,而是夢的形式。在幾年前的一次採訪中,他告訴我:“如果我們把重點放在夢的形式,而非內容上,就會發現不同的人所做的夢,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所做的夢,內容雖然各有不同,但形式卻是出奇的相似。”他所謂夢的“形式”,其實就是指我們夢中心智的特點,包括意識、注意力、智力、感官、認知、情緒、記憶、抽象概念等等。

在普通人的概念裡,睡眠可能就像關燈一樣,入睡之後意識就被關掉,夢中人處於無意識狀態。事實上,我們的大腦從不休息。在夢中,儘管大腦與外界的信息源完全隔斷,但仍然擁有最基本的感知事物的能力和體驗情緒的能力。我們甚至仍然擁有自我的感覺。霍布森將夢中的這種意識稱為“初級意識”,而清醒時的意識則為“二級意識”。他還有一個更基礎的概念,叫“原型意識”,這個概念顯然與榮格的“集體無意識”、弗洛伊德的“初級過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榮格認為,“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個兩百萬歲的自我”,代表的就是自然界的本意,歷經千萬年進化而提煉出來的智慧。而弗洛伊德認為,一個人在嬰兒時代,甚至處在孃胎中時,就受到父母、家庭和社會的影響,留下“記憶痕跡”。

霍布森認為,他的兩位前任都太過符號化和文學化。在他的理論體系中,“原型意識”是人類意識(包括夢中意識與清醒意識)的進化基礎——它是一種原始的意識,最基本的感知事物的能力和體驗情緒的能力。絕大部分哺乳類動物都有這種意識。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他提出,作為進化的選擇,大腦天生是傾向於恐懼與焦慮的。壞夢越多的人越容易生存下來。

一直以來,夢被認為是對生活的迴應——日間縈繞腦際的事,到了夜間在夢中予以迴應,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根據這種理論,夢裡的壞情緒是白天清醒時壓力與衝突的重現或偽裝。但有沒有可能恰恰相反呢?也許夢是對未來可能發生事件的預演?在狩獵採集者的生活裡,最大的威脅當然是野生動物。但對現代人來說,夢裡不好的感覺,是否就是為我們的現實生活裡的不好的感覺做好準備?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8年第42期,原文標題《我們為什麼做夢?》

文/陳賽

為什麼會做夢,並且更經常做不太好的夢?為何睡醒之後容易忘記自己的夢?原來夢的重點不是內容

在小孩子的夢裡,恐怖元素常常是動物

為什麼我們總做壞夢?

睡覺是自然界的普遍現象。所有的動物都睡覺,連培植器皿中的細菌都會睡覺。但夢卻是進化較新的產物——快速眼動睡眠(REM)只在人類和其他溫血哺乳類動物、鳥類身上發現過。古羅馬詩人盧克萊修(Lucretius,公元前94~前55年)在《論事物常情》中描述了在壁爐旁睡著的狗兒的腿在抽動,他推斷這狗夢到在追兔子。到了17世紀,豐塔納(Lucia Fontana)又發現,各種動物都會在熟睡時轉動眼睛,她認為這種轉動與做夢有關。直到1953年,兩個美國科學家才證實了REM睡眠與夢之間的關係——絕大部分的夢是在REM睡眠狀態下出現的。

人的一個睡眠週期持續90分鐘,由五個階段構成。第一階段睡眠很淺,淺到如果你在這時醒來,你幾乎沒意識到自己在睡覺。第二階段腦波會呈現明顯的波動,每次只持續幾秒鐘。如果你在這個階段醒來,會意識到自己剛才在睡覺。然後,你就進入了深度睡眠。第三個階段,大腦發射長而有節奏的短波,叫delta波。第四階段則是短波睡眠,離意識最遠,是最深度的睡眠形式。如果在這個階段醒來,你會覺得非常迷惘,沒法回答基本問題,只想再回到睡眠中去,也叫“醉眠”。第五階段才是REM,眼睛一直在動,大腦跟清醒時一樣活躍,甚至更活躍,這也是大部分夢出現的地方。

對睡眠做進化史的研究是很難的。因為睡眠幾乎很少在歷史中留下痕跡,包括考古學的物質文化、人骨、故事或者史料文獻中。但是,夢為我們提供了一些很有趣的線索。

比起美夢,我們更經常夢到的是不好的夢。威脅、攻擊、暴力,在夢的主題中所佔比重最大。美國的一項研究發現,攻擊性行為構成了45%的夢的內容,而且做夢者大部分時候都是受害者,而攻擊者則大部分是男人,或者一群男人,至少在現代成年人的夢裡是這樣的。

到了孩子身上,事情就變得更好玩了。在小孩子的夢裡,恐怖元素常常是動物。而且通常不是狗、馬、貓,而是蛇、蜘蛛、大猩猩、獅子、老虎、熊等。而且,越是年紀小的孩子越經常做這些可怕動物的夢,等他們慢慢長大,他們的夢才漸漸與現實接軌——可怕的動物漸漸變成了拿著槍或棍子的壞人。

一個孩子,即使從來沒見過野生動物,也沒有任何理由擔心來自野生動物的攻擊,但卻會做這樣的夢,說明這些夢是遠古時代遺留在我們本能裡的一些東西,那時候無論大人孩子都有理由擔心或者害怕動物的攻擊。

對現代狩獵採集者的研究進一步證明了這種猜想。芬蘭心理學者安迪·瑞文索(Antti Revonsuo)在對澳大利亞和巴西的狩獵採集者部落的田野調查中發現,他們夢到動物的概率遠遠高於文明社會的現代人(5%),但與文明社會的孩子(40%~50%)差不多。這說明,動物夢的減少是對文明社會的一種適應。我們天生帶著這些動物夢來到這個世界,是現代文明又把這些夢收走了。

為什麼會做夢,並且更經常做不太好的夢?為何睡醒之後容易忘記自己的夢?原來夢的重點不是內容

芬蘭心理學家安迪·瑞文索

安迪·瑞文索認為這些夢與恐懼、創傷無關。睡眠不是退避到無助狀態,而是大腦一種積極的學習過程,是試圖在解決某些難題。更直白地說,夢是大腦的一種演習方式,大腦在夜間演練如何應對那些對我們的生存最為重要的威脅。

這個理論得到了很多研究者的支持,包括艾倫·霍布森(Allan Hobson),哈佛醫學院的神經心理學家,當前學術界對夢的研究最為權威的學者之一。在2009年《自然》的一篇論文中,霍布森提出,人們之所以忘記自己的夢,是因為“做夢是大腦的一種熱身運動”。它通過夜間鍛鍊保持白日意識的清晰有力——為醒來後即將到來的視覺、聽覺和情緒做好準備。就像跑步一樣,身體不記得它跑過的每一步,但它知道自己鍛鍊過了。

他認為,重要的不是夢的內容,而是夢的形式。在幾年前的一次採訪中,他告訴我:“如果我們把重點放在夢的形式,而非內容上,就會發現不同的人所做的夢,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所做的夢,內容雖然各有不同,但形式卻是出奇的相似。”他所謂夢的“形式”,其實就是指我們夢中心智的特點,包括意識、注意力、智力、感官、認知、情緒、記憶、抽象概念等等。

在普通人的概念裡,睡眠可能就像關燈一樣,入睡之後意識就被關掉,夢中人處於無意識狀態。事實上,我們的大腦從不休息。在夢中,儘管大腦與外界的信息源完全隔斷,但仍然擁有最基本的感知事物的能力和體驗情緒的能力。我們甚至仍然擁有自我的感覺。霍布森將夢中的這種意識稱為“初級意識”,而清醒時的意識則為“二級意識”。他還有一個更基礎的概念,叫“原型意識”,這個概念顯然與榮格的“集體無意識”、弗洛伊德的“初級過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榮格認為,“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個兩百萬歲的自我”,代表的就是自然界的本意,歷經千萬年進化而提煉出來的智慧。而弗洛伊德認為,一個人在嬰兒時代,甚至處在孃胎中時,就受到父母、家庭和社會的影響,留下“記憶痕跡”。

霍布森認為,他的兩位前任都太過符號化和文學化。在他的理論體系中,“原型意識”是人類意識(包括夢中意識與清醒意識)的進化基礎——它是一種原始的意識,最基本的感知事物的能力和體驗情緒的能力。絕大部分哺乳類動物都有這種意識。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他提出,作為進化的選擇,大腦天生是傾向於恐懼與焦慮的。壞夢越多的人越容易生存下來。

一直以來,夢被認為是對生活的迴應——日間縈繞腦際的事,到了夜間在夢中予以迴應,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根據這種理論,夢裡的壞情緒是白天清醒時壓力與衝突的重現或偽裝。但有沒有可能恰恰相反呢?也許夢是對未來可能發生事件的預演?在狩獵採集者的生活裡,最大的威脅當然是野生動物。但對現代人來說,夢裡不好的感覺,是否就是為我們的現實生活裡的不好的感覺做好準備?

為什麼會做夢,並且更經常做不太好的夢?為何睡醒之後容易忘記自己的夢?原來夢的重點不是內容

埃德溫·戴蒙德是《夢的科學》的作者,1962年2月28日,他在華盛頓長島的家中觀察熟睡的女兒們

夢是關於情緒,而非內容

10年前,我母親在癌症術後一直做各種夢,夢見去世很久的外公,夢見很多年沒有聯繫的學生,夢見小時候在家鄉的小溪裡一起釣過蝦的少年朋友……她常常與我談起這些夢,困惑於為什麼這些過去人生裡緣分極薄的人,何以到了生死關頭,卻會浮現出來?

在寫這篇文章的過程中,這個長久的疑問終於得到了解答。

芝加哥拉什大學的羅莎琳德·卡特賴特博士(Rosalind Cartwright)曾經這樣寫道:當代關於夢的所有理論,都強調夢與主題無關,而與情緒有關。

關於夢的功能,打得最長久也最激烈的一場官司中,一方主張夢是有複雜含義的心靈溝通行為——夢包含了一些獨特的、無法通過其他渠道傳遞的信息;另一方則認為夢只是大腦新陳代謝產生的無用廢物,並沒有什麼深遠的意義可言,更不具備預測未來的能力。藝術家、作家、詩人、精神分析家往往屬於前一派,而行為心理學家、神經學家、睡眠實驗研究者則屬後一派。

儘管關於夢的爭議不斷,但現代研究者至少在一點上是達成了共識,即夢的情緒本質。也就是說,做夢是大腦在睡眠時的思考模式。只不過,人在做夢時的大腦狀態與清醒時很不一樣。大腦的邊緣系統(主管情緒)在夢中十分活躍——尤其是杏仁核,負責處理恐懼、攻擊性等強烈而不愉悅的情緒。與此同時,大腦的前額葉皮層(負責理性、計劃、自控的腦區)則進入相對的休眠狀態。這意味著,在做夢的時候,無論夢境多荒誕,你都沒有能力質疑它的真實性,也沒有能力決定是否繼續夢下去。夢境會一直自行延續下去,就像丟了遙控器的深夜電視,直到你醒來。

加州伯克利大學的神經學家馬修·沃克(Matthew Walker)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雖然大腦中與情緒和記憶相關的部分(杏仁核)在夢中會被重新激活,但REM睡眠期間也是大腦唯一停止分泌去甲腎上腺素(促發焦慮的激素)的時期。情緒性記憶被重新激活,而大腦中又免於關鍵性壓力荷爾蒙的影響,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在一個更安全、更平靜的中立環境中重新處理痛苦甚至創傷記憶。所以,他認為,REM睡眠,以及夢本身,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將一個人白天經歷的煩惱、挫折甚至創傷性經驗中的傷痛情緒剝離出來。

這個發現為羅莎琳德·卡特賴特博士的研究提供了理論支持。卡特賴特博士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跟蹤研究那些經歷了離婚、分離或喪親之痛的人們,發現經常夢見痛苦經歷的人反而能更好地應對以後的生活。也就是說,夢的確具有某種程度的心理療愈的作用。

馬修·沃克本人的睡眠研究中心的實驗提供了支持性的證據。他們安排年輕的實驗對象在MRI掃描儀下觀看一系列容易激發情緒的圖片。然後,這些實驗對象被分成兩組,一組睡了一夜好覺,另外一組沒有。12個小時後,再給他們看同樣的圖片。那些睡過覺的人在看到這些照片時,情緒反應明顯比沒睡覺的人要小很多,而且,MRI掃描結果也顯示,他們的大腦杏仁核的活躍程度明顯下降,而大腦的前額葉皮層變得更活躍,說明對情緒反應有更強的控制力。相比之下,另外一組一直保持清醒的人就沒有經歷這種情緒消解的過程。

這似乎只能證明睡眠起了作用,而不是夢起了作用。但是,研究者記錄了每個實驗對象睡眠的整個過程,他們發現是夢中某種特定的腦電活動(反映壓力荷爾蒙的下降)決定了這種夜間療愈是否有效。

另外一項支持性證據來自美國精神科醫生穆雷·拉斯金德(Murray Raskind)對患有創傷後應激綜合徵(PTSD)的老兵的研究。他給這些老兵服用哌唑嗪片(Prazosin,一種降血壓藥物,同時也能阻斷大腦中壓力荷爾蒙的分泌),發現比起安慰劑組,他們的REM睡眠增加,噩夢減少,清醒時的症狀也有減輕。新的研究顯示這種藥對噩夢纏身的孩子和青少年同樣有效果。

夢的創造性

除了心理療愈功能之外,心理學家還一致認為,夢是一種極具創造力的意識狀態。

1977年,霍布森與哈佛大學的同事麥卡利(Robert McCarley)提出一個純粹神經生理學式的釋夢理論——“激活合成”假說,認為REM睡眠期間,腦幹(從脊髓往上生長的部分,也是大腦最原始的部分,人類漫長的進化史中基本沒有變過)隨機產生各種電信號,激活前腦(進化的大腦)中控制情緒、運動、視覺和聽力的區域。為了從這些隨機信號中理出頭緒,前腦於是根據這些素材“合成”了具有敘事結構的夢。

也就是說,夢的怪異與支離破碎,並非由於隱祕慾望被審查的結果(弗洛伊德),而是大腦本身就處於一種混亂的狀態。視覺皮層接收到隨機的電信號後,在記憶的儲藏庫中搜索一切可能的組合,吃過的東西,聽過的音樂,說過的話,當日發生的事件,曾經的希望與恐懼,甚至遙遠的過去的記憶,都會影響夢境的進展。這種混亂恰恰是夢中想象力的根源——隨機制造多樣性和新奇性。否則我們每晚做的夢都一樣,那得多無聊?

所以,如果將人類的精神活動看成一個統一體,則清醒與夢境分別代表心智的兩極。一端是清醒意識,比如做一道算術題時,我們的精神高度集中、線性、界限清晰。當我們從清醒狀態進入到恍惚,最終到做夢,精神活動逐漸趨向散漫、全局化與意象化。在夢裡,我們進行最散漫的聯想。從本質上說,夢是一種更生動、更直覺、更情緒化的思維方式。這意味著我們每個人的潛意識中都有現成可用的創造能力,我們只需學會取用的方法。

事實上,科學和藝術歷史上的很多啟迪是在夢中得到的。門捷列夫是俄羅斯的化學家,投注了極大心力要找出基本化學元素之間的次序關係。一天下午,他坐在椅子上打盹,家人在隔壁房間彈琴。他在夢中突然明白,基本元素之間的關係和樂曲的主題與樂句的安排方式是相通的。他醒後立刻抓過一張紙,寫下了奠基現代化學基礎的整個週期表。

另外一個改寫科學史的夢是愛因斯坦年輕時做的夢。夢中他正乘著雪橇快速衝下陡峭的山坡,速度越來越快,快要接近光速之際,他發現頭頂上的星星正把光折射成為他從未見過的顏色系列。這個景象是他永誌不忘的。據他說,他的全部科學成就都來自沉思這個夢境。從這個夢中,他得到“思維實驗”(Gedankenexperiment)的基礎,成就了後來的相對論。

所以,如果我們在醒著的生活中對於某件事情念念不忘,極有可能啟動“原型意識”的生命力。就這層意義而言,我們永遠都在“孵”夢(即便我們並未意識到),而且,控制和影響我們的夢境並不像我們想象得那麼難。比如睡前給自己一些暗示,就有可能夢到某些特定的場景,或者結束一個不斷重複的噩夢。

事實上,還有很多實驗顯示,當面對一個問題時,花一整天的時間思考,和好好睡一晚上,相比之下,後者解決問題的可能性更大。馬修·沃克就做過大量的實驗,證明做夢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解決問題。他認為,一個人做夢的時候,大腦會將大量獲得的知識融合在一起,總結其中的規則與模式,幫我們解決之前解決不了的問題。

其中有一個實驗是這樣的:研究者叫醒實驗對象——分別在深度睡眠與REM睡眠期間——並給他們安排很短的字謎拼圖的測試(比如OSEOG=GOOSE)。結果發現,在深度睡眠階段,他們只能解開很少的字謎。但如果在REM期間被叫醒,他們的解謎能力比清醒時還要高出15%~35%。不僅如此,夢中被叫醒的被試者還表示,這些答案好像是跳到他的腦子裡的,根本不用費力。

在另一項研究中,實驗對象要學習如何走虛擬迷宮,目標是儘快找到出口。他們不斷地試錯,輔助以迷宮特定地點的獨特標誌(比如一個足球或者聖誕樹)。在學習過程結束後,實驗對象分成了兩組,一組睡個午覺,另一組看視頻,都是90分鐘。午睡的人會被間斷性地叫醒,問他們夢的內容。看電視的人也被打斷,問他們腦子裡在想什麼。然後,兩組人重新回到虛擬迷宮。

不出所料的是,午覺組的表現遠遠超過電視組。而且,那些夢見了迷宮的午睡者比那些沒有夢到迷宮的午睡者表現好出10倍。更有趣的是,那些夢到迷宮的午睡者,並不是夢到清醒時學習迷宮的整個過程回放,而是挑選學習過程中的一些關鍵性片段,並將它們置於已有知識的版圖中。

美國宗教心理學家凱利·巴爾克利博士認為,夢可能跟“玩”很像。動物學家在各種哺乳類動物身上看到“玩”的行為,尤其是年輕的成員身上。在各種假裝遊戲裡,行為不受正常世界的限制。大部分研究者認為,玩的主要功能是讓年幼的成員在一個安全的環境裡演練生存相關的境況,為他們未來在現實世界裡的生存做好準備。無論在人,還是在動物身上,創造力、靈活性以及自由,都是玩的根本特徵。

這些特徵同樣出現在“做夢”中。夢在睡眠中出現,暫時脫離了現實世界的限制,想象力可以自由飛翔。與玩一樣,夢在童年更常見,也更有影響力。比起老人,年輕人做更多關於追逐、飛翔的夢。夢的內容經常與生存主題相關,包括性、攻擊、個人健康、社會關係、死亡威脅等等。儘管總體上有很詭異的一面,但夢同樣呈現了強大的創造性與豐富的變化。

我至今深深記得一個夢。在夢裡,所有人都在等待月亮掉下來。然後,月亮果然從深藍色的天空中掉了下來,一個巨大的玫瑰色的球體。更神奇的是,在觸碰到地面之後,它竟然又漂浮起來。儘管身在夢中,但我立刻意識到我在做夢,而且,這個夢與我之前中午與小侄子在陽臺上玩吹泡泡有關。於是,我看到更多的月亮掉下來,黃色的、藍色的……

這是我迄今為止做過的罕見的一個美夢,而且是一個“清明之夢”。所謂清明之夢,指做夢者自知在做夢的夢。這是一種奇特的做夢狀態,做夢者能控制夢,並且指導自己經歷這些夢。

霍布斯認為,清明之夢是兩種意識交界的最奇妙的狀態:一半大腦清醒地觀察另一半大腦做夢。與催眠一樣,這種深度恍惚可能促成極大的身心變化,比如可使出血停止,可抑制過敏反應,可產生麻醉效果。

但至少對我而言,清明之夢的關鍵不在控制,而在於意識到自己是一個正在做夢的人。在那個深刻而奇妙的瞬間裡有一種奇特的覺醒——你意識到,任何噩夢都變得可以容忍,任何榮華富貴都不過黃粱一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