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三農:春季水稻苗床育苗病害疑難雜症 怎麼解決 完整建議收藏

水稻 三農問題 收藏 生態三農 2019-04-07

又到每年水稻育苗時間了,啥時候育苗合適?水稻苗床育苗常見的病害有哪些?稻床出苗不齊等問題,如何解決?今天就把水稻苗床育苗最常見的一些病害及其它疑難雜症,與防治方法給大家做下整理,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稻苗情況來自行診斷,希望能幫助到稻農朋友。

俗話說 “ 秧好半年稻,壯苗產量高 ” ,因此要獲得水稻高產,育好秧苗是關鍵。

生態三農:春季水稻苗床育苗病害疑難雜症 怎麼解決 完整建議收藏

下面就說說常見的“疑難雜症”和常見問題:

1、 又到每年水稻育苗時間了,啥時候育苗適宜,育苗越早越好嗎?

水稻育苗播種適宜時間由兩個條件決定的,一是要根據當地插秧時間向前推35-40天為宜,二是根據當地氣溫,氣溫穩定通過6度水稻大棚育苗就可以播種。水稻最佳播期4月10日~18日。

水稻育苗不是越早越好,播種過早立枯病發生重,秧齡過長,錯過適插期,壯苗變成弱老苗,不利於機插秧;育苗過晚,秧齡短,育不出壯秧,水稻產量低。

2、水稻插一公頃本田需要多大苗床面積?

按中等插秧密度行距9寸(30釐米)乘以穴距4~5寸(13.2~16.5釐米),每公頃插20~25萬穴,需機插盤525盤(35盤/畝)需苗床88平方米,考慮到育苗、插秧時損失,一般多育10%秧苗,每公頃育苗600盤,需苗床100平方米。 拋秧缽盤育苗500—600盤(434孔眼/盤),需苗床100-120平方米;隔離成育苗90-120平方米。

生態三農:春季水稻苗床育苗病害疑難雜症 怎麼解決 完整建議收藏

3、水稻育苗播種量多少適宜,害怕芽率不好,多下點籽行嗎?

俗話說“落谷稀播育壯秧”,在適宜育苗播種期內,苗床常規育苗平方米播芽種不超過5兩,機插盤每盤播量2兩,最低不少於1.8兩,最高不超過2.4兩(芽率90%以上的芽種);缽體盤每穴3粒(芽率90%以上的芽種);如果採用土種混播播種量需增加20%。

4、水稻育苗播種,是用催芽的好,還是不催芽的好?

播種用催芽的種子,比不催芽的種子早出苗2-3天,並且出苗齊。

5、水稻浸種放藥是防什麼病的?

水稻浸種防治惡苗病的,俗稱公稻子。

生態三農:春季水稻苗床育苗病害疑難雜症 怎麼解決 完整建議收藏

6、去年我家水稻公稻子多是怎麼回事?浸種時我也放藥了?

水稻秧苗公稻子多,主要是浸種消毒不好,去年水稻浸種期間氣溫低,浸種時間短或藥劑濃度低,造成種子消毒不徹底,導致惡苗病發病率高。

7、水稻苗每年盤根不好,運苗和插秧時易散花是怎麼回事?

稻苗盤根不好,易散花,在正常播種量的情況下,主要是根系發育不好,根量少,白根少,秧苗不壯。產生原因有:一是床土配製不好,土多、粘性大,通透性差,不利於根系發育;二是育苗期間床土溼度大,澆水過勤,或苗床灌過水,不利於根系發育;育苗床低窪。

解決方法:一是選用地勢較高,土壤肥沃做育苗地;二是科學配製床土;三是人工澆水,每次澆水一定要澆透、澆足,在秧苗不缺水的情況下,儘量延長兩次澆水的間隔時間,促進根系發達。

生態三農:春季水稻苗床育苗病害疑難雜症 怎麼解決 完整建議收藏

8、我家稻苗年年得病,怎麼才能不得病?

水稻旱育苗主要病害就是立枯病。立枯病要以預防為主,一旦得病,再打藥防治,只能起到控制病情蔓延的作用。要徹底預防好立枯病,必須採取綜合措施,預防好,才能不發生立枯病:

一是配製肥沃疏鬆床土;

二是土壤消毒,選用含有甲霜·惡黴靈的營養土進行床土施肥調酸消毒;

三是稀播育壯秧,分段控制溫度,防止秧苗徒長;

四是及時打藥在秧苗1.5葉、2.5葉期各噴澆一次藥,在2.5—3葉期澆1次PH4.5-5.0酸化水。

五是科學通風煉苗,防止涼風直接吹苗,避免青枯病發生。

生態三農:春季水稻苗床育苗病害疑難雜症 怎麼解決 完整建議收藏

9、不出苗

不出苗原因:

(1)種子自身有問題,如發芽率差、出苗率低等;

(2)種子處理不得當導致不出苗,如晒種時燙傷種子、浸種時藥劑使用不得當、催芽時操作失誤造成傷熱等;

(3)覆土過薄,澆大水後易把覆土沖走,露籽,使種子與土接觸不到,造成不出苗;

(4)壯秧劑過量、未拌勻、拌土量過少,導致燒籽燒芽;

(5)苗床封閉藥害;

(6)育苗土殘留藥害;

(7)摻入了未腐熟的農家肥;

(8)綿腐病,水稻稻苗幼芽長到1.5釐米長時最易發生此病;

(9)苗床溫度低、溼度大,造成粉籽、爛籽。

生態三農:春季水稻苗床育苗病害疑難雜症 怎麼解決 完整建議收藏

10、水稻苗床出苗不齊?咋回事?

(1) 缺水,造成芽幹,導致局部不出苗

原因:一是水稻播種前底水澆的不勻不透;二是置床不平,秧盤有懸空現象;三是苗床地勢高低不平,高崗處易幹;四是鋪盤時底土未達到2.0-2.5釐米厚度標準,蓄水量少。五是播種後覆蓋過薄,未達到0.5-0.7釐米要求,水分蒸發過快。

解決辦法:首先是苗床一定要做平,擺盤時秧盤不能出現懸空;其次是底水一定要澆勻澆足;三是鋪盤和覆蓋一定要達到厚度標準;四是加強水稻出苗期的管理,要每天到棚內全面檢查苗床水分狀況,局部缺水局部澆,全床缺水全面澆。

生態三農:春季水稻苗床育苗病害疑難雜症 怎麼解決 完整建議收藏

(2)肥害、藥害燒芽所致

原因:主要是壯秧劑、復混肥、有機肥、壯根防病藥劑使用過量、混拌不均所致。

解決辦法:一是選擇正規廠家的產品;二是嚴格按使用說明使用,不可盲目提高用量;三是保證作業質量和正確的使用方法;四是選用基質育苗,因為基質是統一的配方,統一的工藝,流水線生產出來的產品,不需農戶再混拌壯秧劑和其他肥、藥,不會因此出現燒芽、禿瘡苗現象。

(3) 低溫高溼缺氧造成不出苗

原因:主要出現在水稻早播種苗床,地勢低窪,低溫高溼缺氧造成不出苗。

解決辦法:一是要適時播種;二是要高臺做床,確保旱育。

生態三農:春季水稻苗床育苗病害疑難雜症 怎麼解決 完整建議收藏

(4)高溫高溼缺氧造成不出苗

原因:主要發生在4月中旬以後播種,中午時段棚內溫度高過40-50度以上,如果水稻苗床水分再大且覆蓋地膜,造成芽種傷熱而不出苗。

解決辦法:一是要嚴格控制棚內溫度,此時雖未出苗,但棚內溫度超過32度也要通風。二是地膜中午時段要打開,晚上再蓋上,以降溫降溼增氧。

萱化威遠生產的38%苄嘧·唑草酮-闊速蓋產品,是針對目前單獨使用苄嘧磺隆或唑草酮防除水稻田闊葉雜草過程中殺草譜不寬,很難達到有效防除目的的實際問題,提供一種苄嘧磺隆唑草酮復配的除草劑。

防除水稻田雙子葉雜草及稗草的除草劑,是設計一種有效活性成分為唑草酮、苄嘧磺隆具有明顯的增效和提高殺草速度的效果,獲得了對水稻田多種闊葉雜草和稗草的防除效果,對野荸薺、三稜草、野慈姑防效突出。

11、白芽、白苗

生態三農:春季水稻苗床育苗病害疑難雜症 怎麼解決 完整建議收藏

白芽、白苗

(1)地膜揭膜過晚,高溫烤苗。膜內高溫高溼,供氧不足,鞘葉伸長加快,葉綠素來不及形成,成為白芽,而幼根發育受阻,則形成有芽無根的畸形芽。立針期及時揭膜晾床,降低床內溫度,增加氧氣供應,使白芽綠化,促進根系發育。

(2)覆土過厚或頂蓋,覆蓋用土控制在0.7-1釐米,頂蓋處敲落並適當補水。對於覆土過厚造成的白芽,只要不是溼度過大(溼度過大晾床),不需要任何處理就可以正常轉綠。

(3)連續低溫、陰雨天、沒有光照,導致葉綠素合成受阻。

(4)苗床封閉藥害初期表現白苗,蹲苗。

(5)取用的床土內有長殘留除草劑,產生殘留藥害。

(6)苗床鹼性大、水偏鹼、使用草木灰等,使秧苗缺素,不能夠很好的吸收營養元素鋅、鐵等。

(7)施入未腐熟的有機肥,後期腐爛缺氧,使秧苗缺素,影響秧苗對營養元素的吸收

12,頂蓋

生態三農:春季水稻苗床育苗病害疑難雜症 怎麼解決 完整建議收藏

頂蓋

造成頂蓋原因:(1)播種的時候沒壓種(2)覆土薄(3)覆土板結(4)覆蓋土粘性大

解決辦法:把頂土敲落,使苗露出地面,然後灑水即可。

13、禿瘡

生態三農:春季水稻苗床育苗病害疑難雜症 怎麼解決 完整建議收藏

禿瘡

造成禿瘡原因:(1)局部缺水 (2)肥害、藥害 (3)低溫(高溫)、高溼、缺氧

14、死苗

死苗原因:

苗床地選擇不合理和作床質量差;肥料不均勻或未腐熟產生肥害;長期覆蓋高溫燒苗;立枯病死苗等。在技術上:

一要:選保水保肥力強的旱平田或蔬菜地作苗床,精細整地,提高秧床質量;

二要:在播前一個月施足肥料,多次翻土混勻肥泥,禁止在播種前臨時施用未腐熟農家肥,避免燒根燒芽、爛種死苗;

三要:按規程嚴格加強溫度管理,協調好通風與控溫關係,防止高溫燒苗;

四要:高度重視立枯病防治,在床土消毒和秧苗在1.5―2.5葉立枯病發病期抓好控水,一旦發現立枯病,必須立即進行防治。

15、綿腐病

生態三農:春季水稻苗床育苗病害疑難雜症 怎麼解決 完整建議收藏

綿腐病

病害表現:

綿腐病常見於苗床,病菌普遍存在於汙水中。水稻播種後,病菌侵染幼芽,7天左右顯症,起初在穎殼破口或幼芽基產生乳白色膠狀物,隨後向四周放射長出白色絮狀菌絲體或幼芽枯死。秧田初期為點片發生發生,若遇低溫綿雨或廂面秧板長期淹水,病害會迅速擴散,造成全田性死苗。

預防措施:

(1)水分管理

溼潤育秧播種後至現芽前,秧田廂面保持溼潤,不能過早上水至廂面,遇低溫下雨天短時灌水護芽。一葉展開後可適當灌淺水,2葉期~3葉期以保溫防寒為主,要淺水勤灌。寒潮來臨要灌“攔腰水”護苗,冷空氣過後轉為正常管理。

(2)藥物防治

播種前用敵克鬆進行苗床消毒。一旦發現中心病株後,應及時施藥防治。畝用25%甲霜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1000倍液或65%敵克鬆可溼性粉劑700倍液或硫酸銅1000倍液均勻噴施。綿腐病發生嚴重時,秧田應換清水兩三次後再施藥。此外,畝撒施草木灰15公斤~25公斤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16、惡苗病

症狀:最明顯特徵是病株細長,顏色淡黃。

措施:惡苗病由種子傳播,帶菌種子是惡苗病侵染來源,嚴格實行種子消毒,是防治此病害的有效措施。

17、燒苗

這裡燒苗指的是施肥過多引起的一種現象。施肥過多往往整床或一塊塊出苗不齊,不出苗或出苗後立針期開始不長,一般根系小、黑、不紮根。這樣的苗只要在不受凍害的前提下,白天多澆水,大揭膜,再澆水再揭膜,反覆進行,使苗床的肥洗掉一部分,促進紮根,稻苗發新根後正常管理。

18、凍苗

生態三農:春季水稻苗床育苗病害疑難雜症 怎麼解決 完整建議收藏

凍苗

水稻出苗前一般外溫達到零下4℃的情況下,靠塑料膜和土壤的保溫性能不至於發生凍害,但出苗後秧苗越大受凍害的程度就越重,受凍害的稻苗剛開始稻葉變成水浸狀的濃綠色,經過太陽晒後就變黃變白。預計氣溫要達到0℃以下時,頭一天澆水就可以有效地減輕凍害的發生。發生嚴重的凍害(地上部基本沒有綠葉)後,每平方米追50克硫銨和諾普豐,在30℃以下的溫度情況下,儘可能保證溫度和溼度,促進稻苗發新葉,稻苗長出2葉後開始進入正常管理,上部有些葉受凍害時一般對稻苗的生長影響不大。

19、藥害

生態三農:春季水稻苗床育苗病害疑難雜症 怎麼解決 完整建議收藏

藥害

由於使用的藥不同,藥害的表現也不同,很難說清楚。但目前有點眉目的藥害有以下幾種,如封閉一號打多的情況下,從第1葉片的葉尖開始往上變白,輕者第1葉變白,重者第2葉變白,甚至還出現全株變白死亡,出現藥害時在不影響稻苗生長的前提下應加強通風,儘可能降低苗床的水份,減少秧苗對藥的吸收。有些育苗用的調製劑中含有一定量的控制生長的矮壯素類藥劑,如果使用量大,使用不均或產品中藥的含量大時往往出現秧苗長勢緩慢,有時還出現秧苗葉短,株高矮等畸形苗現象。這樣的苗只能採取適當保溫保溼的辦法促進秧苗的生長。有些農戶打封閉藥時誤用頭一年打旱田藥後沒有洗乾淨的噴壺,往往出現秧苗葉對生,畸形等苗,這樣的苗目前還沒有特殊的解決辦法,希望農戶做到水稻苗田噴壺專用。

20、紅尖、幹尖

生態三農:春季水稻苗床育苗病害疑難雜症 怎麼解決 完整建議收藏

紅尖、幹尖

水稻秧苗多磷病症狀

1、葉片症狀

秧苗第2片葉長出後,第1片葉從葉尖開始全部變褐,嚴重時第2片葉葉尖部分變褐,第3片葉始終保持正常。變褐的葉片還照樣舒展。

2、根系症狀

根系不受影響,吐水現象良好。 一旦發生,是不可逆的,但不會傳播蔓延,一般對生育和產量沒有明顯影響。

水稻秧苗多磷病防治方法

多磷症一旦發生,誘發多磷症的壯秧劑、床土、品種因素都已成定局,無法改變,溫度管理上只要按照生育進程要求進行即可。

13、立枯病

生態三農:春季水稻苗床育苗病害疑難雜症 怎麼解決 完整建議收藏

症狀:苗期有時幼芽變色,葉片打綹,最後枯死,蔓延很快。立枯病在苗床上發生多表現為一簇簇的,秧苗黃綠相間,發病時期多在一葉一心到二葉一心之前,病苗失綠枯黃,稻苗心葉尖上沒有水珠。其次是把病苗連根拔後,根和莖的連接處掰開看,莖的中心變黑是立枯病;

原因:發病條件主要是床土過於粘重,偏鹼,播種過密,覆土過厚,床溫過高易發生立枯病,立枯病的病菌在土壤中存活,立枯病的發生與氣候、苗床溫度、土壤酸鹼度、肥料等環境條件關係很大。旱育苗在寒潮低溫後容易發生;播量多、管理差、苗床溫度過高,徒長苗易發生;苗床土偏鹼或中性易發生;施肥不當,尤其是施用人糞尿、尿素、草木灰、炕土等鹼性肥料易發生。

措施:防治水稻立枯病要以預防為主,創造促進水稻根系發育的良好條件,加強苗床管理,控制幼苗徒長,培育壯秧,增強植株抗病力。同時,還必須配合木美土裡生物菌肥及藥劑防治措施。

14、青枯病

生態三農:春季水稻苗床育苗病害疑難雜症 怎麼解決 完整建議收藏

症狀:葉片打綹,變青綠色,逐漸枯死。青枯病多發生於三葉期前後,在苗床上成片發生,葉片捲曲青枯,可連根拔出。青苗期間水分管理不當通風不及時且持續低溫後突然高溫,晝夜溫差變化大,易發生青枯病。

原因:由於幼苗徒長而根系發育不好,當揭膜煉苗時因葉片蒸騰作用加快而根吸收水分不夠或吸收不暢造成葉片失水打綹而呈青枯狀。或因苗床不平的間隙,造成根無法吸水形成生理缺水。或幼苗遭受強低溫,其原生質受破壞,透性加大持水力降低,在冷後回暖時因溫差過大,葉片蒸騰作用加強,土溫又較低吸水力差導致生理失水形成青枯。

措施:氮肥不宜過多。二葉一心時期之前預防,要根據天氣煉苗,可噴施諾普豐進口葉面肥來提高秧苗素質。

【小提示】如果覺的內容對你有幫助,請及時關注、收藏!留下腳印評論,方便以後查看。轉發給更多人的受益。請關注(劃到上方點關注)、收藏(點擊下方的五角星★),歡迎評論交流!

【擴展閱讀】

生態三農:小麥地裡能套種哪些作物?小麥混種模式有哪些?

生態三農:棉花套種哪些作物能增產增收?棉花套種有哪些模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