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克《草書杜子美壯遊詩卷》以及空青先生草書三帖等

書法 杜甫 草書 宋朝 聞是書畫 聞是書畫 2017-10-07

宋克《草書杜子美壯遊詩卷》

宋克《草書杜子美壯遊詩卷》以及空青先生草書三帖等

宋克《草書杜子美壯遊詩卷》以及空青先生草書三帖等

宋克《草書杜子美壯遊詩卷》

空青先生草書帖——人事、過訪、草履帖

宋克《草書杜子美壯遊詩卷》以及空青先生草書三帖等

曾紆《過訪帖》

《過訪帖》:寫給允直知縣七哥曾縱的一封信

《過訪帖》白宋紙本,高32.5釐米,寬45釐米。行草書十行。文雲:“紆頓首,適承過訪,深荷情眷。疲曳未果,扣關奉告,欣承挽。起居佳定。惠況太多,實以無人可負,拜賜亦已多矣!千萬恕察,不悉。紆再拜。允直知縣奉議七哥。”信的內容是說允直去拜訪曾紆,自己因為疲勞困頓而“不果”見面。可能是次早曾紆便要出行,故連夜差人“扣關”送上這封信。由於允直送來的東西太多,(拜賜亦已多矣)因自己人手不夠“無人可負”,因此有些東西還是送回去,請他“千萬恕察,”並非不領情。

被汪藻論為:“沉著痛快,得古人筆意”的曾紆篆隸書今已不見於世,但他同樣有這種趣味的行草書則還能見到幾件。一是今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宋人法書冊》中之《草履帖》,一是舊為張文魁收藏的《人事帖》,一是亦為張文魁舊藏,今秋再度問世的《過訪帖》。

曾 紆(1073-1135) 草書與允直知縣七哥札

宋克《草書杜子美壯遊詩卷》以及空青先生草書三帖等

曾 紆(1073-1135) 草書與允直知縣七哥札

水墨紙本 冊頁 31.4cm×40.2 cm

題識:紆乍到。人事紛紛。未能作記。侄孫過治下。談能面言也,紆再拜。允直知縣七哥。

鑑藏印:宋珍繪堂記;

清:宋犖審定、淞州(謝淞州)、芑孫、王鐵夫閱過、江恂之印、德量(江標)、西蠡(費念慈);

近代:張珩私印、聞武私印、天泉閣、思潛室(以上三印均許聞武印)、張文魁、張氏涵盧珍藏

延伸:

曾紆《人事帖》釋疑

天津美術學院教授 劉金庫

本《人事帖》(亦稱《草書與允直知縣七哥札》)上有宋代收藏印“珍繪堂記”、清初至民國有著名鑑賞家宋犖、謝鬆洲、曾燠、王芑孫、江標、費念慈、張珩、張文魁等人收藏。清代曾紆後人曾燠的收藏印是“盱江曾氏珍藏書畫印”,在現藏故宮博物院清代畫家華冠畫、張賜寧補圖、王芑孫題記的《曾燠西溪漁隱圖像》軸上,有其小傳,曾燠,字庶蕃,號賓谷,江西西城人,乾隆年間學者。

徐邦達先生在《古書畫偽訛考辨》(下卷,第220頁)中曾考證過此《人事帖》,帖上有南宋“珍繪堂記”一印,其底線為南宋,從書風來鑑定,徐先生斷定為北宋人書,其寫法、用筆與另外一件公認為曾紆的《草履帖》同出一人之手,上款人相同,都是寫給“允直知縣七哥”的,證明此二帖俱寫給同一個人的。究竟曾紆所寫上款人“允直知縣七哥”的關係如何,存疑待考。本文因有新資料發現,故對此進行釋疑補證。

曾紆(1073-1135)的書法作品,傳世尚有幾件,一是在國寶級書畫後面的跋語,為楷書,字體介於顏體楷字與柳體楷字之間,結體端莊秀潤,下筆規範,如懷素《自敘帖》後面的曾紆題跋、李公麟《免冑圖》和《五馬圖》後面的跋文等;二是尺牘,一是《草履帖》二頁(在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宋人法書》冊頁中)和本《人事帖》為行草類書法,其結字於法度中見奔騰之勢,狂怪求理,有法又無法,對前人各有取法,又自成體勢。《草履帖》與《人事帖》曾被認為“既不用法,亦不祈工,其神娓娓,意盡由止,亦造其妙。”的宋人行草書代表作品——它所代表的是一種別開生面的率意天真的藝術境界。曾紆的行草書介於蘇軾、米芾之間,是後來明代著名書論家董其昌所說的“蘇不蘇、米不米”的典型作品,也是宋代書法“尚意”的典範之作。然而,曾紆的《人事帖》卻是唯一沒有收藏在博物館裡的重要名跡,在其迴流拍賣前對此進行考證其意義十分重大。

一、允直知縣七哥是誰?

有關曾紆的記載,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百四十一·子部五十一,宋代王明清撰《揮麈前錄》·四卷(河南巡撫採進本)一條後記載,“王明清為王銍之子,曾紆之外孫,(曾)紆為曾布第十子,故是錄於(曾)布多溢美。”另據《宋史》和《宗聖志》記載:“(曾)紆,(曾)布四子,工詩詞,材高識明,博極書史,以文章翰墨風流蘊藉,為時名人,官至大中大夫。”其實,《四庫提要》記載有誤,曾紆是曾布的第四子,行十字,見下文的考證。那麼,據此推論“允直知縣七哥”應當是曾鞏、曾布一代的兒子輩,行七字的人就是“七哥”。但與曾紆同輩者有廿八人,究竟誰是行七之人呢?

據《曾氏宗譜》(上海圖書館藏本)、《武城曾氏譜源》(江西省圖書館藏本)中記載曾布之父曾易佔(989-1047)共有六子、廿八個孫子:長子曾曄、次子曾鞏(1019-1083)、三子曾牟、四子曾宰、五子曾布(1035-1107)、六子曾肇(1047-1107)。

長子曾曄,在《曾氏家譜》中寫作葉,曾鞏在其撰寫的《兄墓誌銘》中寫作曄:“君姓曾氏,諱曄,字茂叔,有智策,能辯說。”(《曾鞏集》卷四十六,人民文學出版社本,第624頁。)《武城曾氏家譜》中記載:曾葉,字子華,大中祥符二年已酉生,皇佑五年解試進士,知邳州。有二子,長子曾覺,次子曾黌,情況不詳。

唐宋八大文學家之一的曾鞏,行二,《宋史》有傳,曾鞏一系有族譜—《南豐曾氏二源族譜》(即曾鞏之上鑑公房系譜)中記載,曾鞏有三個兒子,長子曾綰,行十三,字公權,初授太平州司理,知隸州,贈正議大夫,嘉佑元年丙申生,大觀二年戊子歿,生有五子。次子曾綜,行十五,字仲文,嘉佑戊戌年生,隨父遷臨川,知楚州轉運使,京西判官。三子曾綱,行十廿八,字符禮,又字功立,初授承務師選舉,賜蟒衣魚袋,治平四年丁未生,宣和二年庚子歿。

曾牟,字子迪,嘉佑二年進士,初授衢州安仁縣令,遷臨川推官,天薦五年辛酉四月初十生,治平二年己巳五月初四歿。曾牟只有一子,曾維,行字多少不清楚。《南豐縣志》記載,曾維,南豐人,沒有什麼業績。

據曾鞏撰寫的《亡弟湘潭縣主簿子翊墓誌銘》中記載,曾宰,字子翊,嘉佑六年辛丑進士,官至湘潭主簿,生有四子,長子曾經、次子曾綬、三子曾純、四子曾約。(見《曾鞏集》卷四十六,人民文學出版社本,第634頁。)

據上海圖書館藏的善本書《曾氏族譜》卷二之《南豐曾氏族源》中記載:曾布(1035-1107),曾鞏異母三弟,字子宣,少時從二兄曾鞏學,嘉佑二年(1057)與曾鞏同登進士第。熙寧二年(1069)任開封府知府。經韓維、王安石推薦,受宋神宗召見,三日中五遷官太子中允、崇政殿說書、集賢校理、判司農寺、檢正中書五房。他積極支持和參與王安石領導的變法運動,與呂惠卿等共同制定並推行青苗、免役、農田水利和保甲等新法,受到守舊派的種種阻撓。曾布為此上疏說:“陛下誠推赤心以待遇君子而厲其氣,奮威斷以屏斥小人而消其萌。使四方曉然,皆知主不可抗,法不可侮,則何為而不可,何欲不成哉?”深得神宗賞識,擢升為翰林學士兼三司使。後因論商賈之法,與王安石等不合,被貶官外放,歷任饒州(今江西波陽)、潭州(今湖南長沙)、廣州、桂州(今廣西桂林)等地方為官。元豐末年,遷翰林學士,轉戶部尚書,紹聖初年(1094)任承旨兼待讀,拜同知樞密院、進知院事。徽宗朝,以定策功出任宰相,打出“紹述”的旗號,主張調和新舊兩派,恢復新法,因與左丞相蔡京不合,又多次受貶外任,大觀元年(1107)卒於潤州(今江蘇鎮江市),追贈觀文殿大學士、魯國公、諡文肅。有《曾公遺錄》(僅剩卷七、八、九三卷)殘卷傳世。曾布有十個兒子,長子曾綎、次子曾纓、三子曾繰、四子曾紆、五子曾絢、六子曾紱、七子曾絣、八子曾綽、九子曾()、十子曾緒。

曾肇,字子開,治平四年丁未賜進士,翰林學士,知制誥,歷仕三朝,任吏、戶、禮、刑四部侍郎,兩為中書舍人。建中靖國元年(1101)被封為曲阜縣開國候。贈少師。紹興初,諡文昭。生有八子,長子曾緄、次子曾縱、三子曾絢、四子曾統、五子曾緘、六子曾緯、七子曾續、八子曾纁。據當時大文人楊時撰寫的《曾肇神道碑》中記載:曾緄,中宏博科;曾縱,通直郎;曾絢,提舉湖北常平倉;曾統、曾纁,登進士第;曾緘,通判常州;曾緯,承議郎;曾續,鄉進士。

根據《武城曾氏世系圖譜》及《南豐曾氏族源》可知,比曾紆大的有以下幾位兄長,自家三兄長曾綎、曾纓、曾繰。曾綎,有官司,《宋史會要》中有記載,曾一度入獄。曾纓、曾繰與七弟曾絣受父親曾布的牽連,毫無建樹。只有曾繰,一度為承務郎監國子監書庫一職。那這位“七哥”推論當是叔伯哥哥。但究竟是誰“行七”,我們在家譜中沒有發現,原因是曾布、曾肇二家因“黨禍之故”沒有家譜傳世。

不過,我們通過家譜可知,比曾紆大的有曾經、曾緄、曾絢、曾續、曾縱、曾緯等幾個叔伯兄弟。據《四庫·江西通志——曾姓人物·續》中記載,曾經,北宋進士,“黨籍之禍”後寓居江西金溪縣,後定居於此縣城。其子曾珏,為南宋進士。曾絢,只做過“提舉湖北常平倉”,不是知縣。曾續,字符嗣,一字符嗣,曾肇七子,詩人,終生不仕。嘗作《十友詩》傳世。曾統(1075-1142),字符中,有氣節,不附秦檜,官至南宋左諫議大夫,在《京口耆舊傳》中有傳。曾纁,在汪藻的《奉議郎知舒州曾君墓誌銘》中記載,他年少警敏,未冠時已是出類撥萃,但因黨藉之禍而不得參加科舉,年三十中進士甲科,後任應天府、虞城、明州鄑縣主簿,歷知太平州、為郵軍等。另外,其同宗同輩兄弟還有曾紘、曾繹、曾縉、曾紳等人。曾紘,字伯容,因其父(曾)阜將漕湖南,後家襄陽,而號臨漢居士,博學善屬文,有《臨漢居士集》傳世。(見楊萬里嘉泰三年(1203)所作的《江西續派二曾居士詩集序》)曾繹,字仲成,哲宗紹聖三年(1096)舉博學宏詞科,後通判道州。大觀年間(1107-1110)知永福縣,也曾任鬆滋令、登仕郎桂州荔浦縣令,晚年歸園田隱居(見清同治版《南豐縣志》卷二三,及《墨莊漫錄》卷六)。只有曾縱最有可能是曾紆的“七哥”。

曾縱,字符矩,號允直(為其伯父曾鞏所取,其義為“允直且仁,蓄德於身”之意。),曾鞏一直十分看重這個侄子,在《浮溪集》中記載:曾縱“賢父母,…年十三,伯父南豐先生(曾)鞏授以韓愈詩文,學益進。”正因如此,元佑初年,曾縱娶了蘇轍五女,從而使曾家與聲名顯赫的眉山蘇氏(蘇軾三兄弟)有了姻親之誼。據 《蘇氏族譜》記載,蘇轍有三子(蘇遲、蘇適、蘇遠)五女(實為七女,兩女夭折)。蘇轍五女嫁給了曾縱,即曾肇之子。另據《蘇氏族譜》記載,曾肇在神宗朝曾任國史編修官,元佑初擢起居舍人,不久為中書舍人,與蘇轍同值掖垣皇宮中。崇寧初年,皇帝再次謫貶元佑黨人,曾肇請與俱貶,遂落職。崇寧四年(1105)卒於潤州。事見《宋史·曾肇傳》。蘇轍有《曾郎元矩見過詩》,抒發了蘇轍同曾縱之父曾肇的交情:“曾郎元矩見過,逾月聽其言久而不厭,追感平昔為賦詩:胄子相從得佳婿,掖垣同直喜良朋。交情不意隔生死,世事休論有廢興。宿草芊錦淚入土,故琴牢落恨填膺。遠來似覺清談勝,試問傳家今幾燈。此事亦在曾鞏為其弟曾肇寫的墓誌銘中,即《曾鞏集》(卷四十六)得到證實。

據《曾氏族譜》卷二記載,曾縱為元豐七年(1087)解試榜,初為“知衢州”,旋為浙東轉運使,後官至中大夫直寶文閣。(並見載於《宋詩紀事補正》卷二)由此推斷:曾紆的《人事帖》是寫給曾縱的,見下文的進一步考證。衢州,在宋代為縣,屬於浙東路,位於今天浙江省西部,錢塘江上游,地處浙、閩、贛、皖四省交界處,自古有“四省通衢”之稱,即今天的浙江省衢州市。

二、曾紆《人事帖》考證

曾紆的《人事帖》內容是:“(曾)紆乍到。人事紛紛,未能作記。侄孫過江下,談能面言也。(曾)紆再拜,允直知縣七哥。”宋代時經過“珍繪堂記”收藏,清代時經過清初大收藏家宋犖,及江恂收藏,民國時經過張珩、許聞武收藏。許聞武,字思潛,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大文人、收藏家,對中國現代白話文學有重大的推動作用。

經考,此帖是清初大收藏家宋犖收藏到的宋代“珍繪堂記”所收藏《宋賢書翰冊》中的一頁,另有歐陽修的《上恩帖》(歐陽修晚年寫給司馬光的信札)、王升《首夏帖》、朱熹的《教授學士帖》等,後三者現收藏在故宮博物院。“珍繪堂記”在清初時,宋犖推論為“當是朱熹或其後人之印,故搜力頗勤。”宋犖收藏的宋賢名帖多在《宋賢書翰冊》、《書畫鑑影》中影印發行,尚可見到。

據《宋史》記載,北宋末期,曾鞏、曾布一家以“一門六進士”進入趙宋王朝之核心。在王安石“熙寧變法”(即歷史教科書所稱的“王安石變法”)時,曾布以右僕射(相當於宰相)、曾肇以禮部尚書而權傾朝野。元佑四年(1089),曾布、曾肇兄弟二人同時被司馬光等舊黨打入王安石親黨名冊,曾布是堅定而不激進的新黨代表人物,而曾鞏是舊黨,反對變法。在宋代,特別是北宋末期,南豐曾家只有曾布身後留下了“罵名”,被《宋史》列入《奸臣傳》中(宋史卷四百七十一·列傳第二百三十◎奸臣一·曾布)。近代大學者梁啟超則稱讚曾布為“千古骨鯁之士”,併為其辯白說:“荊公(王安石)之冤,數百年來為他昭雪者還有幾十人,子宣(曾布)的冤案卻如漫漫長夜,我怎麼能不站出來表明我的意見呢?”梁啟超的話很值得人們注意。

元佑初年,右宰相曾布與左宰相蔡京不合,政途失利,被貶外任。在《夢迴汴京》中說:宋徽宗當皇帝還不到兩個月,曾布就被蔡京等人彈劾並被降職。但是蔡京積恨難釋,不肯放過他,誣陷他受賄,令開封府呂嘉問去逮捕了他的妻子魏氏和兒子曾紆、曾繰、曾絣等,後一齊被外放。

曾布四子曾紆(1073-1135),字公袞,號允直,晚年號為空青老人。最初以恩蔭補以官職,紹聖年間又任中弘詞科。因“元佑黨籍”連坐被貶到零陵。後遇赦,調監南京、河南稅,改簽書寧國軍(今安徽宣城縣)節度判官。歷通判鎮江府,知衢州、楚州、秀州,提舉京畿常平,江南東路轉運副使,遷直顯謨閣。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再任江南東路轉運副使,移兩浙路。紹興二年(1132),知撫州。三年,除江南西路轉運副使,司農少卿。四年,改福建路提典刑獄,直寶文閣。五年(1135),除知信州(今江西上饒),未之官卒,年六十三。(《宋會要輯稿》職官八六之七)著有《空青遺文》十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八)、《南遊記舊》一卷,已佚失。

在宋代,地方上同時存在縣令、知縣,縣令稍大於知縣,但宋廷常派遣朝官為一縣之長,稱權知縣事,簡稱知縣(有點像我們今天的縣委書記),如當地駐有戍兵,知縣兼管軍事。知縣被尊稱為大令和縣尊,別稱縣正堂,官職正七品。宋代史志記載多稱為知縣,這是宋代地方官制的特點。據《宋史長編》卷四的記載,宋代加強對地方政權的控制,從幹德年間開始實行外派知縣到地方各縣。

《人事帖》中所說的“侄孫”即曾縱之子曾悟,曾悟,字蒙伯,蘇轍外孫,大文人楊時的門人,宣和三年(1121)進士,靖康年間為毫州(今安徽毫縣)士曹。金兵南侵,被俘,不屈而死,妻孥亦同日被害。曾縱、曾悟父子二人曾創立溪山精舍。精舍建有崇文閣,廣儲經史子集、百家之言及先世文集、石刻,又禮聘良師,集諸子弟及有遊學者,遊藝於其間。

《人事帖》中說“侄孫過江下”,江下,三國時的舊稱,指今天的湖北襄樊、江夏一帶。宋代人沿用了這種說法,如宋代詩人汪元量在《黃州江下》詩中說:“黃洲渡口,赤壁磯頭。冷風淒雨,一葉扁舟。”此帖與《草履帖》一樣是寫在“元佑黨籍”之爭前後,故帖中有“人事紛紛,未能作記。侄孫過江下,談能面言也。”無法在信中說明,而是讓曾悟來面告曾縱。

此外,本帖是寫給“允直知縣七哥”的,根據徐邦達、劉九庵等老先生在授課時講,宋代的“上款人”沒有隻寫一個字的,幾乎都是“雙字上款的”,如本帖就是一個例證,上款人是曾縱,其名只有一個“縱”字,故只能寫他的字、或號,而曾縱的字是元矩,又與元佑年號相諱,故稱其號為“允直”。至此,本《人事帖》的疑問得到解決。

註釋:

1.張文魁(1905-1967),字師良,上海浦東人,故居涵廬,早年經商,頗有成就。分事之餘,酷好書畫收藏,與滬上收藏家龐萊臣、吳湖帆、譚敬、張珩等過從甚密。其收藏的驚人之處在於宋元信札多至四、五十通之多,其中故宮博物院曾入藏其中的一部分十幾通,其中有石介、曾鞏、左膚諸人的信札乃是孤本。張氏後移民南美洲,五十年代張大千到巴西,即對大千多有照顧。

題識:紆乍到。人事紛紛。未能作記。侄孫過江下,談能面言也,紆再拜。允直知縣七哥。

曾紆《草履帖》

宋克《草書杜子美壯遊詩卷》以及空青先生草書三帖等

曾紆《草履帖》

《過訪帖》和《草履帖》、《人事帖》三札都有同一上款,且同樣都為南宋“珍繪堂”所藏。尹書華考證:曾紆嘗任寧國軍節度判官,當時宣城一帶大水,根據當時的賑貸法必須經部議通過才能放貸賑濟,太守猶豫不能斷,曾紆認為此事急迫不能拖延,自己是這方面主管,願意承擔一切責任,先救“垂死之民”要緊。聯繫《草履帖》所說“道中雨淖,狼狽之甚,欲煩左右置草履以濟兵卒”,並請“借一、二十人相接”以及《過訪帖》中“疲曳未果……惠況太多,實以無人可負”云云,似與水災及賑濟等煩瑣辛勞相關。且二札書寫都有匆匆即書的痕跡,不僅風格相同,且少露鋒穎,用的或許竟是同一枝禿筆,令人想見二札似乎是在一個甚為困苦和繁忙的環境中所寫。因此,它們書於寧國任上賑災救災之時是很有可能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