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跡觸摸國畫-清 朱耷(八大山人)河上花圖卷-在手機上欣賞傳世國畫

書法 八大山人 國畫 美術 墨跡共享藝術 2017-08-03

墨跡觸摸國畫-清 朱耷(八大山人) 河上花圖卷-在手機上欣賞傳世國畫

墨跡觸摸國畫-清 朱耷(八大山人)河上花圖卷-在手機上欣賞傳世國畫

墨跡觸摸國畫-清 朱耷(八大山人)河上花圖卷-在手機上欣賞傳世國畫

墨跡觸摸國畫-清 朱耷(八大山人)河上花圖卷-在手機上欣賞傳世國畫

墨跡觸摸國畫-清 朱耷(八大山人)河上花圖卷-在手機上欣賞傳世國畫

墨跡觸摸國畫-清 朱耷(八大山人)河上花圖卷-在手機上欣賞傳世國畫

墨跡觸摸國畫-清 朱耷(八大山人)河上花圖卷-在手機上欣賞傳世國畫

清 朱耷《河上花圖卷》紙本,墨筆。縱47釐米,橫1292.5釐米 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

全卷以荷花為主,阪坡小草,溪水潺潺,寥寥幾筆蘭竹點綴其間。畫尾自賦《河上花歌》37行,後記:“蕙嵒先生屬畫此卷。自丁丑五月以至六、七、八月荷葉荷花落成。戲作河上花歌僅二百餘字呈正。”款署:“八大山人。”丁丑即1697年,可知此圖為朱耷72歲古稀之年所作。

此畫構圖疏密相間,虛實得相,與自賦《河上花歌》的詩作以及書法,構成了一個完美的藝術整體。畫卷開首滿塘荷花,或映日盛開,或含苞待放,掩映於欹正俯仰的荷葉之中。荷梗圓勁挺拔,迎風搖曳,雋逸多姿。花葉用潑墨法禿筆橫掃,灑脫豪爽,墨色淋漓,濃、淡、焦、潤等多種墨色,富有層次感,充分體現出中國畫墨分五色的特點,顯示出作者用筆、用墨、用水之妙。花瓣用細筆勾勒,一圈而就,氣足神完,生趣盎然。畫卷的後半部,著重表現坡石流水,用筆出神入化,粗細、曲直、剛柔、虛實都恰到好處,以淡墨皴擦,濃墨點苔草,疏落有致,筆勢跌宕,凝重渾厚,用墨蒼中見潤,神采浮動。整個畫面氣勢磅礴,雄偉開闊,令人神往,是朱耷水墨寫意花鳥畫中難得的鉅製。

此畫在清代由許乃普鑑定,永瑆題記,近代徐世昌鑑藏並題記。

朱耷(1626—約1705年),明末清初畫家,中國畫一代宗師。本名朱統託,字雪個,號八大山人、個山 、人屋、道朗等,漢族,江西南昌人。

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權的九世孫,本是皇家世孫。明亡後削髮為僧,成了亡命之徒,後改信道教,住南昌青雲譜道院。擅書畫,花鳥以水墨寫意為主,形象誇張奇特,筆墨凝鍊沉毅,風格雄奇雋永;山水師法董其昌,筆致簡潔,有靜穆之趣,得疏曠之韻。擅書法,能詩文,用墨極少,還提了一首詩‘’墨點無多,淚點多‘’來抒發自己對滿清王朝的憎恨。

墨跡觸摸國畫-宋 夏圭《溪山清遠圖卷》-手機上欣賞傳世國畫

墨跡觸摸國畫-清 徐揚《姑蘇繁華圖》-手機上欣賞傳世國畫

墨跡觸摸國畫-清 袁耀《山雨欲來圖軸》絹本-放大觸摸高清傳世國畫

墨跡觸摸國畫-北宋 郭熙 溪山秋霽圖 絹本41X357-放大觸摸高清傳世國畫

觸摸名畫-北宋 王希孟 千里江山絹本十大傳世名畫故宮-放大觸摸高清歷代名畫

【墨跡共享藝術】特別精心製作設計適合移動互聯時代通過手機欣賞臨摹學習的超高清中國畫名畫,如果喜歡的話最好收藏起來,隨時都可以打開欣賞臨摹學習。如果要更多精品名畫也可以關注我們,我們每天推出各類精品名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