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盡古帖打草稿,縱是淡墨亦多情,晒個拙字,請方家、友友斧正!
搜盡古帖打草稿,縱是淡墨亦多情,晒個拙字,請方家、友友斧正!
搜盡古帖打草稿,縱是淡墨亦多情,晒個拙字,請方家、友友斧正!
搜盡古帖打草稿,縱是淡墨亦多情,晒個拙字,請方家、友友斧正!
搜盡古帖打草稿,縱是淡墨亦多情,晒個拙字,請方家、友友斧正!
百文不如一劍
1/4 背帖寫字之“皎”字。剛學書時,愛把字寫得秀氣,隨著閱歷增長,慢慢地想掙脫“秀氣”,又恐誤入歧途,用裹鋒行筆,不知對路否?想借內斂之勢,發出生命之張力。
2/4 背帖寫字之“月”字。這是常用字,寫得也多,但滿起來腦子裡都是以前的影子,王羲之《聖教序》、趙孟頫《膽巴碑》?還是米芾《苕溪帖》?或許都像,而又都不是。
3/4 背帖寫字之“舊”字。學過趙體之皮毛,欲打破四平八穩之結構,借用王獻之不羈之筆意破之,一直在努力探索中,自己感到還是有一點米芾之印跡。
4/4 背帖寫字之“行”字。行書行書,很想把“行”字寫得好一些,追慕米芾用筆之八面出鋒,儘管用心體悟,但寫得還不是特別行。喲!不小心掉了一灘墨……
2017-09-05

相關推薦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