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草書嵇康《酒會詩》,功力深厚,風骨爛熳,奔放不羈

書法 祝枝山 草書 嵇康 書畫和文化 2017-05-10

祝允明草書嵇康《酒會詩》,功力深厚,風骨爛熳,奔放不羈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晞喆。因右手多生一指,故自號支指生、枝指生、枝指山人、枝山、枝山居士、枝山樵人等。世稱“祝京兆”。長洲(今江蘇吳縣)人,自幼就聰慧過人,五歲時能寫一尺見方的大字,九歲會作詩,以後博覽群書,詩文有奇氣。弘治五年(1429)中舉,以後便久試不第, 正德九年(1514),他被授為廣東興寧縣知縣,在嶺南五年,後升任為應天(今南京)府通判,正德十四年(1519)年稱病還鄉。

他的仕途與他的祖輩和兒子來說,都相差甚遠,實際上他是一個不得意的文人。他和唐寅等人意氣相投,玩世狂放。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並稱為 “吳中四才子”。晚年,他喜獨居作詩文,崇尚魏晉風流和禪宗,生活更加放浪形骸而不樂拘檢,甚至玩世不恭,在吳門派中,他算最具有文人特質的一位。

祝允明的楷書早年精謹,師法趙孟頫,褚遂良,並從歐,虞而直追“二王”,其書《出師表》謹嚴渾樸。晚年,臨寫《黃庭經》不注重點畫的形似,而結構疏密,轉運遒逸,神韻益足。嘉靖末的書法家王樨登說:“古今臨《黃庭經》者,不下十數家,然皆泥於點畫形似鉤環戈磔之間而已,......枝山公獨能於矩繩約度中而具豪縱奔逸意氣。”他的草書師法李邕,黃庭堅,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變化,風骨爛熳。人稱:“枝山草書天下無,妙酒豈獨雄三吳!” 清代朱和羹《臨池心解》認為:“祝京兆大草深得右軍神理,而時露傖氣;小草則頓宕純和,行間茂密,亦復豐致蕭遠,庶幾媲美褚(遂良)公。”

代表作有《草書賈至大明宮早朝詩軸》,《箜篌引(即草書曹植詩手卷)》和《赤壁賦》等,流利灑脫,奔放不羈。《名山藏》說:“允明書出入晉魏,晚益奇縱,為國朝第

一。

祝允明 草書嵇康《酒會詩》,功力深厚,風骨爛熳,奔放不羈

祝允明草書嵇康《酒會詩》,功力深厚,風骨爛熳,奔放不羈

祝允明草書嵇康《酒會詩》,功力深厚,風骨爛熳,奔放不羈

祝允明草書嵇康《酒會詩》,功力深厚,風骨爛熳,奔放不羈

祝允明草書嵇康《酒會詩》,功力深厚,風骨爛熳,奔放不羈

祝允明草書嵇康《酒會詩》,功力深厚,風骨爛熳,奔放不羈

釋文: 樂哉苑中游,周覽無窮已。百卉吐芳華,崇臺邈高峙。林木紛交錯,玄池戲魴鯉。輕丸斃翔禽,纖綸出鱗鮪。坐中發美贊,異氣同音軌。臨川獻清酤,微歌發皓齒。素琴揮雅操,清聲隨風起。斯會豈不樂,恨無東野子。酒中念幽人,守故彌終始。但當體七絃,寄心在知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