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歲女子四肢無力癱瘓在床,專家16年前闖手術禁區拆線後行走自如

——郭鎖成/文河南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

閱讀提示:這篇文章很厚重!這既是案例,也是醫學史。

我1990年開始從事神經外科專業工作。從業之初,顯微神經外科技術還未普及,脊髓內腫瘤還是手術禁區。90年代初期,看到朱賢立教授切除脊髓內腫瘤的手術錄像,內心非常佩服。1995年,王忠誠院士成功切除一例長達22釐米的頸胸段脊髓內腫瘤,術後病人無任何併發症,完成了當時被認為幾乎無法完成的工作,我更是驚為天人!1997年,在廣州學習期間,周良輔院士到廣州做一例脊髓內腫瘤手術,我有幸作為二助上臺。雖是忝陪末座,也親眼目睹了大師風采。

博士畢業後,我到河南省人民醫院工作,繼續接受脊髓脊柱專業的培訓。2003年五一節前幾天,我們病房裡來了一位53歲的女性患者,已經在外院做過磁共振檢查,提示頸胸段脊髓內室管膜瘤,實體腫瘤長6釐米,加上兩側的囊性變,病灶佔據了四個椎體長度,約10釐米。病人已經輾轉了多家醫院,都說這個部位無法手術。病人病情進展很快,四肢無力,癱瘓在床。在科主任的支持和鼓勵下,我擔任主刀給這個病人做了手術。手術沿背正中切開脊髓,分離腫瘤與神經組織的分界,一一切斷腫瘤的供血血管,最後完整切除了腫瘤。手術中我小心翼翼,一共進行了六個多小時。令人驚喜的是,手術次日病人肢體活動就明顯改善,而且一天比一天好。那個五一節也成了我此生過得最開心的假期。到病人拆線出院時,已經可以行走自如,四肢肌力都已正常。我們隨訪了十多年,患者生活工作都沒問題,腫瘤沒有復發。

53歲女子四肢無力癱瘓在床,專家16年前闖手術禁區拆線後行走自如

53歲女子四肢無力癱瘓在床,專家16年前闖手術禁區拆線後行走自如

53歲女子四肢無力癱瘓在床,專家16年前闖手術禁區拆線後行走自如

第一例脊髓內腫瘤手術前後磁共振對比,病人出院時合影

這個病例是省內較早完成的在顯微鏡下切除多節段脊髓內腫瘤的病例。在此之前,我省馮祖蔭教授、楚功仁教授等神經外科的前輩們已經開展了脊髓內病變的外科治療。在有限的條件下,我記得他們把刮鬍刀刀片掰開,消毒後用尖端鋒利的刀刃切開神經組織進行脊髓內病灶的手術。我們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完成了這個病例。現在,隨著顯微技術的普及,有越來越多的醫院開展了這項手術。這個曾經的手術禁區已經不再成為禁區。

53歲女子四肢無力癱瘓在床,專家16年前闖手術禁區拆線後行走自如

53歲女子四肢無力癱瘓在床,專家16年前闖手術禁區拆線後行走自如

另一例脊髓內腫瘤手術前後對比,患者恢復正常生活工作

之後的十六年時間裡,我們完成了近百例的脊髓內病變的手術,效果很好。遇到最困難的病例是與脊髓緊密粘連的先天性皮樣/表皮樣囊腫病例。囊腫在胚胎期即與神經組織一同發育,與神經組織緊密粘連在一起,囊壁分泌囊內容物造成神經壓迫。囊內容物容易清除,但全切囊壁就必須犧牲部分神經組織,造成病人術後殘疾。囊壁的殘留又導致病變反覆復發,病人十分痛苦。一些文獻報道脊髓內皮樣囊腫全切除,只不過切除了囊內容物,殘留囊壁薄術後複查磁共振不能顯示而已。在反覆的臨床實踐中,我們發現,部分大囊腫初次手術時豆渣樣的固態內容物以後可能變成豆漿樣的液態。我們在確認內容物變成液態後,在囊內放置Ommaya 囊。病變復發時,從皮下用注射器把內容物抽出來即可,避免了病人反覆手術的痛苦。我們總結這類疾病的治療方法:不可勉強切除囊壁;小的病灶,低電流電灼破壞囊腫內壁,防止或延緩復發;大的囊腫,如確認內容物變成液態,可以放置Ommya囊進行緩慢抽吸。

53歲女子四肢無力癱瘓在床,專家16年前闖手術禁區拆線後行走自如

我們發表在《Child nervous system》的文章插圖,介紹我們的治療方法。

2018年,美國德克薩斯西南大學醫學院神經外科在他們的文章中對我們的治療理念表示認可,文章結論把我們的方法作為治療脊髓皮樣囊腫的策略進行了推薦。這家美國醫療中心擁有七位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擁有的院士人數超過美國NIH(國立衛生研究院)。能得到這樣醫療機構的認可,我們是比較自豪的(雖然我還沒去過美國)

53歲女子四肢無力癱瘓在床,專家16年前闖手術禁區拆線後行走自如

53歲女子四肢無力癱瘓在床,專家16年前闖手術禁區拆線後行走自如

美國德克薩斯西南大學醫學院神經外科推薦我們的治療方法。

在過去年代裡,神經外科和骨科以硬脊膜為界把脊髓脊柱病患分科治療,硬膜外骨質部分歸骨科,硬膜下神經部分歸神經外科。神經外科切除腫瘤後需要釘棒固定等問題時再轉骨科。隨著學科的交叉融合,神經外科醫生也開始關注脊柱穩定等問題。在這方面,我的同事陳航教授在顱頸交界畸形、脊柱固定等方面先行一步,做出了很好的成績。近年來我也從事這方面的工作,並更加關注脊髓栓系、脊膜膨出等複雜先天性疾病。

神經外科手術精細度高、風險大,也是容易產生醫患糾紛的科室,需要社會的理解。神經外科醫生也一直在努力,這個專業在我的同行們的汗水(甚至也有淚水)中不斷進步,一個個禁區被打破,手術死亡率和殘疾率逐步下降,每過幾年就會有一個大的進步。正如我國神經外科的前輩蔣先惠教授鼓勵我們的:“人生朝露,技藝千秋”。我們繼續努力!

53歲女子四肢無力癱瘓在床,專家16年前闖手術禁區拆線後行走自如

蔣先惠教授題詞

(本文由本號總顧問樑寶鬆教授推薦,樑寶鬆,1984年畢業於河南醫科大學本科,河南省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教授)

本號值班微信:zyystuandui,歡迎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