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手工藝 刺繡 藝術 亮寶樓 2017-07-16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京 繡 簡 介

京繡又稱「宮繡」,是一門古老的漢族傳統刺繡工藝,以北京為中心的刺繡產品的總稱。

京繡和景泰藍、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鑲嵌、花絲鑲嵌、宮毯並稱為「燕京八絕」,曾一度名滿天下。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典型京繡針法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富貴長壽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明清時期開始大為興盛,多用於宮廷裝飾、服飾,用料講究、技術精湛、格調風雅,民間高檔的宮繡大都與皇宮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是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智慧和藝術創造力的結晶。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富貴牡丹(打籽繡)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博古花卉(真正厲害的打籽繡)

京繡中最好為針工中的“平金打籽”繡。

這種繡,是以真金捻線盤成圖案,或結籽於其上,十分精緻,華貴。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盤金繡正龍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盤金繡正龍(局部)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京 繡 歷 史

京繡的歷史可追溯到唐代。遼代在燕京曾設有繡院。從遼墓出土的衣物上可看到大都繡有精美的花鳥,尤其好繡全枝花、大牡丹花,繡工細膩,花樣新穎,《契丹國志》述燕京:"錦繡組綺,精絕天下"。元代定都北京後,朝廷集中全國各地優秀工匠進京,使刺繡技藝和繡品質量進一步提高。明代以後,宮廷繡在針法、技藝、用工、用料、紋樣圖式等方面的特點更加鮮明,紋樣設計也更加規範。伴隨著刺繡人員日趨增多,逐漸擴大其規模。到了清代,京繡製作已形成體系,且技法與地位皆非昔比。《欽定大清會典事例》中即有記載"繡作司作繡"事宜。清內務府廣儲司下屬七作中即有繡作,專司刺繡上用朝衣、禮服、袍褂以及實納上用鞢、涼棚、帳房、角雲並衣領、衣袖、補服、荷包等。可見至此期間,宮繡已初步融合全國各種優秀繡工技法,形成了自身特點,並自成體系,滿足著宮廷服飾鞋帽與殿堂陳設的需求。由上可知,京繡源於唐,發展於元明時期,興盛於清代,並在清代開始形成體系及自身特點。清朝滅亡後,繡花局不存,繡工散落民間。民國初期,京繡以個體作坊形式生存。建國後,京繡技術成熟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繡品以仿宮廷用品為主,主要用於外貿出口,曾為建國初期的經濟發展做出很大貢獻。近年來,隨著社會發展及經濟的轉型,京繡處境十分堪憂。由於其工藝難以學習掌握,學習週期又較長,社會對其需求也相當有限,導致相關從業者收入普遍較低,且從業人員越來越少。尤其是隨著老藝人的逐漸離世,京繡中的部分技法已然失傳,而對於京繡技法、紋樣、制式的整理研究更是匱乏。其針對市場的創新開發就更無從談起了。目前京繡國家級及市級的非遺傳承人不過五六位,基本處於維持生存的階段。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當代 · 百花爭豔荷包(打籽繡)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已失傳的拉鎖繡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京 繡 特 點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整體特點京繡多用於宮廷服飾、裝飾。因此用料講究、材質華貴,圖案造型端莊質樸、飽滿大氣,設色典雅凝重、裝飾性強,表現手法多樣、技術精湛,有鮮明的北京地域文化特色。 一、用材繡線:京繡因主要為滿足宮廷需求,不惜工本,繡線多使用蠶絲製成絨線,甚至還以黃金、白銀錘箔,捻成金銀線使用。後來為滿足不同等級劃分的需求,更是大量使用珍珠、珊瑚、孔雀羽毛等奢華材料鑲綴於繡品之上。面料:蘇繡多用絹,而京繡均採用上等錦、緞、綢。在此些方面,京繡較其他刺繡種類奢侈。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清代 · 藍色緞繡六品鷺鷥紋補子(平金打籽)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清代 ·寶藍色緞暗八仙雲鶴紋女衣

二、針法京繡的針法繁多,有齊針繡、掄針繡、套針繡、施針繡、滾針繡、切針繡、平金繡、打籽繡、網繡、穿珠繡、盤金繡、圈金繡、拉鎖繡等。1. 多用平針繡,是京繡區別其他刺繡工藝的一個特點。2. 不同紋飾採用不同繡法,善用針法組合,從而產生豐富的線條變化,表現出獨特的藝術效果。3. 平金繡、盤金繡、打籽繡,是京繡代表性針法。其中,“平金打籽繡”,是京繡最具有代表性的針法。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打籽繡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平金繡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盤金繡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平金打籽繡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平金打籽繡平金即以真金捻線盤成圖案,視覺效果精緻華貴;打籽則指用絲線結成細小的線疙瘩,鋪展在繡面上。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清晚期 · 平金打籽繡三多牡丹花蝶紋雲肩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局部放大圖

三、用色京繡主要使用的色彩有天青、黃、紅、藍、紫等,各有寓意,其中黃為權,紅為喜,藍為貴。京繡在用色上最主要的特點是繡線配色鮮豔,整體豔而不俗,因以宮廷審美為基礎,講究華貴端莊。而體現其用色特點的代表繡品有清代官服補子、荷包、服飾品等皇家用品。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清代 · 一品武官補子(麒麟)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清代 · 壽帳戲文人物

四、圖案京繡圖案講究"圖必有意、紋必吉祥"。其紋樣寓意不僅是祈福納祥,同時也是穿用者身份、社會地位的標識。特別是在清代,《大清會典》對帝、後、皇子、貝勒、大臣穿著使用的服裝圖案紋樣、用色都有明確具體的規範。因此,京繡的大部分繡品在題材寓意上與民間繡品所體現的文人意趣、商賈世俗、鄉土稚美的風格有本質不同。京繡繡品所有意象物體在造型上都避免了媚俗的傾向,如京繡中以日月星辰代表胸襟,以山代表鎮定,以龍寓意變化,以華蟲寓意文采,以虎尊與獸尊表示忠孝,而水藻、火和米則分別寓意潔淨、光明和養民等。不僅折射出帝王統治者的意願,也含蓄地表達出祈福納祥、驅惡辟邪的觀念。(參見《尚書·虞書》天子服飾之十二紋章)綜合來看,京繡的傳統圖案題材主要分為吉祥圖案、等級服飾圖案、博古圖案。因其反映宮廷審美,圖案造型無一例外要求飽滿大氣、造型凝練、規整對稱。彰顯出強烈的皇家氣息。

1. 吉祥圖案。主要通過象徵、諧音、比擬、標識、文字等表現手法,貫以極具文化內涵的裝飾效果,也有以吉祥事物的具體形態、色彩、生態習性或近似含義的表現形式。如蓮花表示清廉,鴛鴦象徵愛情,蝴蝶代表多子,仙鶴代表長壽等;或用文字表示吉祥,如將福、壽、祿、喜、財等直接繡在圖案中,簡潔明瞭。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明代 · 靈仙祝壽圖經皮(灑線繡)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瓜瓞連綿(打籽繡)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清代 · 福壽連連(平金打籽繡)

2.等級服飾圖案。這一類別的圖案可以說是京繡自形成風格體系以來,最為主要的表現形式和主題,即皇袍官服上的各類紋飾。清代對帝、後、皇子、貝勒、大臣等穿著使用的服飾圖案紋樣、用色都有嚴格的規定。《大清會典》規定:"五爪金龍"為貝勒以上皇族專用。貝勒補服繡四爪行蟒,且不能用金色。大臣官服上的補子紋樣依官位品級而定。文官的補子用飛禽以象徵文采,武官用走獸以示威猛。文官補子圖案分別為:一品繡鶴,二品繡錦雞,三品繡孔雀,四品繡雁,五品繡白鷳,六品繡鷺鷥,七品繡,八品繡鵪鶉,九品繡練雀。武官一品繡麒麟,二品繡獅,三品繡豹,四品繡虎,五品繡熊,六品繡彪,七品繡鸂鶒、八品繡犀,九品繡海馬。如麒麟是傳說中的仁獸,歷代帝王都把它視為太平盛世的象徵;蝙蝠寓"福";祥雲喻示著風調雨順;牡丹花代表了富貴吉祥;太平花表示國家太平;海水江牙象徵萬世昇平。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明代 · 黃緞灑線繡金龍花卉紋吉服袍料(灑線繡)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清代 · 二品武官補子(獅子)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清代 · 一品文官補子(仙鶴)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局部肌理展示

3.人物博古圖案。以古代各種瓷器、青銅器、玉器等排列組合作為裝飾紋樣,或者以傳統戲文、歷史傳說人物等為主題設計的裝飾紋樣。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明代 · 鵲橋相會圖經套(灑線繡)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清代 · 群仙祝壽圖

神 祕 的 男 工 傳 統

據從事京繡研究的專家、山水畫家陳冰先生介紹,清朝滅亡之前,京繡可以說就是宮廷繡,專為宮廷及官府服務。而目前留存下來的這部分京繡作品,可以說全部出自男性工匠之手,而這正是“宮廷繡”與“閨閣繡”“民間繡”的最大區別。繡院技師從少年時就接受嚴格訓練,決不允許類似民間繡品的隨意性和表現個性的主觀創作意識。

為何宮廷大內所用的京繡均要求必須出自男工之手?目前尚無確切可靠的考證。推測來看,京繡主要是為供奉宮廷、帝王、侯爵服飾之用。所以要求針法緊密、力度均衡,繡品一氣呵成且具有廟堂氣象,體現皇家威嚴。所以,男工在氣力、風格及手法上更能保證皇權威儀得以恰當的體現。

這種推測,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事實上,從歷史來講,京繡在清朝結束以後才真正進入民間,並和其他繡種相互借鑑,發展出了“宮廷繡”、“民間繡”、“閨閣繡”三種不同的分支。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宮廷繡”為最為正統,且最具研究價值的京繡分支。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清代 · 乾隆金龍十二章龍袍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清代 · 喜相逢九團女夾袍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清代 · 五倫圖(下圖:局部放大)

京繡的過往與當下可以說正是宮廷技藝的前世今生

曾經專為為宮廷服務的京繡

如今,面對瀕臨滅絕

沒有了森嚴等級的恪守

沒有了宮廷審美觀念的束縛何去何從 令人深思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盤金繡正龍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獅子滾繡球(做舊金)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獅子滾繡球(局部)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福蝶

「傳統文化 · 刺繡」京繡:針尖上的中國宮廷藝術——一針一線,盡顯皇家氣派

福蝶(局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