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子臨終囑咐是不捨的愛,老鐵匠堅守50年無怨無悔
愛子臨終囑咐是不捨的愛,老鐵匠堅守50年無怨無悔
愛子臨終囑咐是不捨的愛,老鐵匠堅守50年無怨無悔
愛子臨終囑咐是不捨的愛,老鐵匠堅守50年無怨無悔
愛子臨終囑咐是不捨的愛,老鐵匠堅守50年無怨無悔
愛子臨終囑咐是不捨的愛,老鐵匠堅守50年無怨無悔
愛子臨終囑咐是不捨的愛,老鐵匠堅守50年無怨無悔
愛子臨終囑咐是不捨的愛,老鐵匠堅守50年無怨無悔
愛子臨終囑咐是不捨的愛,老鐵匠堅守50年無怨無悔
俊圖
1/8 金秋時節趕集市,巧遇一位老漢正在集場擺攤,銷售自己的手工產品。
2/8 這手工產品是鐵質小農具。這些產品,如今日落西山,前來購買的村民較少。主要是現在土地流轉,規模化經營,機械化生產,小農具使用的市場空間越來越小。
3/8 老漢姓李,今年65歲,家住長江下游一個叫錢垛的小村莊,當鐵匠已近50年。老李說,以前忙的時候,一個集市賣一千多元,現在賣個二三百元就不錯了。
4/8 俗話說世上有三苦:撐船、打鐵、磨豆腐。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生產方式的大規模機械化,打鐵作為一門古老的手藝,已慢慢地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5/8 不過,老李一直堅守著,無怨無悔。“市場小了,不是沒有,不能讓老顧客來,說沒有貨呀”老李說,還有一個原因,過早夭折的兒子囑咐是他堅守的動力。
6/8 說來話長,老李兒子14歲時,正巧上初中,不知什麼原因得了肝癌。一家人四處求醫,也無法讓兒子起死回生。生病期間,老李一年沒有打鐵,而這手藝是全家人生活的來源。兒子特別懂事,臨終時囑咐父親不要傷心,不要放棄自己的手藝。
7/8 後來,老李堅強地走出喪子之痛,握起鐵錘,在鐵匠鋪潛心打製小農具。他做的鋤、鐮、鏟、鍬等遠近聞名,周圍的鄉親都到他這裡來買。
8/8 現在,鐵匠鋪子已是鳳毛麟角,但作為一種傳統文化,老李堅守著。“兒子臨終囑咐,是對父親的不捨的愛,雖然現在利潤空間小,但一年也能賺一二萬元。加上有農保,月有300多元吃用不愁”老李說,現在一些地方還出臺政策,對這老行當給予扶持,他也正盼望這一天。現在身體還不錯,再幹個10年沒有問題。如果您想學,老人免費教! 泉水 攝 精彩故事請關注“俊圖”微信公眾號(jun_photos),原創作品,侵權必究。
2017-10-27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