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為它花去數十億,有人為它蓋數棟高樓。“古泉五十珍”之25——大齊通寶

收藏 李昪 戴熙 錢幣 唐朝 清朝 南京 歷史 古都重寶耀中華 2019-04-07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均為原創,如有商業用途轉載敬請提前聯繫。否則必追究責任。

溫馨提示:有圖文講解不到之處,請參考本號今日所發視頻“古泉五十珍之25”。


古錢,又稱古泉,是收藏界一大門類。古泉收藏家的畢生夢想,就是收藏齊全“古泉五十珍”。所謂古泉五十珍,即五十枚歷史上公認的彌足珍貴的古錢。這五十枚當中有些從未有真品面世,有些僅有寥寥數枚有所傳承。想要收藏齊全當真是千難萬難。

在這五十珍中排行第二十五的,即為迄今為止僅有兩枚公認的大開門真品傳世,無數收藏家夢寐以求的“大齊通寶”

有人為它花去數十億,有人為它蓋數棟高樓。“古泉五十珍”之25——大齊通寶

大齊通寶 後世仿品

“大齊通寶”的由來

“大齊通寶”,是南唐開國皇帝李弁(bian)鑄造的第一種南唐錢幣。吳天祚三年( 937 ),徐知誥(李弁)即帝位於金陵(今江蘇南京),國號大齊,年號昪元( 937—942 )。昪元三年改國號為唐,即南唐。其國號尚為大齊時鑄造有通行錢幣“大齊通寶”。過去曾有收藏家認為大齊通寶為唐朝時起義軍首領黃巢所鑄的說法,後被主流看法否定。

之所以李弁在開國時選擇“大齊”這個國號。是因為他之前就是齊王。李昪曾為五代十國時期楊吳的重臣徐溫的養子,故名徐知誥,曾被徐溫封作齊王。楊吳天祚3年(公元937年)李弁廢吳睿帝自立,改國號為“大齊”。兩年時間又改回原名李弁,並改國號為大唐,史稱“南唐”。由於大齊存在時間短,在當時所鑄造的大齊通寶就已經數量稀少而質量精美,因此大齊通寶這枚古錢就顯得格外珍貴難得。

有人為它花去數十億,有人為它蓋數棟高樓。“古泉五十珍”之25——大齊通寶

南唐烈祖 李弁

現在古泉界公認的有傳承且必為真品的大齊通寶僅有兩枚。根據其兩枚特點,分別稱之為“缺角大齊”,以及“四眼大齊”

“缺角大齊”

有人為它花去數十億,有人為它蓋數棟高樓。“古泉五十珍”之25——大齊通寶

缺角大齊拓本 戴葆庭《珍泉集拓》

大齊通寶的最早研究始於清代著名古泉收藏家翁樹培所著的《古泉匯考》。在書中他說有一枚大齊通寶藏於仁和戴氏一家,其外輪廓略有缺口,銅質十分古樸,字體也很拙滯有韻。這是我們探尋大齊通寶的最初線索。

因此人們得知這枚“缺角大齊”由清朝的江南名士戴熙所藏,當時就有人願用高價收買,戴熙一直不忍割愛。太平軍攻進江南,戴熙投水自盡,死前將大齊通寶等收藏的古錢深埋地下。後人為了得到這杖稀世真品,爭相購買戴宅,掘地數次,終無所獲。這枚缺角大齊就此下落不明。

“四眼大齊”

有人為它花去數十億,有人為它蓋數棟高樓。“古泉五十珍”之25——大齊通寶

四眼大齊

1925年春,著名古泉收藏家戴葆庭與好友朱克壯一同前往江西鄱陽收購古錢。停留數日,一無所獲。這天下午,偶然看到幾名兒童在一處打穀場踢毽子玩。毽子剛巧落在戴葆庭腳下。出於職業習慣,戴先生拿起毽子看了看壓著的幾枚銅錢。只見有一枚銅錢上分明寫著“大齊通寶”四字。戴葆庭先生連忙仔細查看,之後欣喜若狂。只因是孩子踢毽子所用,這枚古錢上鑽的有四個小孔。戴先生出重金收入這枚大齊通寶,並稱為“四眼大齊”。

之後不久著名收藏家張叔馴得到了這枚四眼大齊。張藏之密室,從不示人,且改齋名為“齊齋”。上世紀40年代,張叔馴病死於美國,此錢便不知下落。後來得知,張叔馴的助手楊廷康曾拓有“四眼大齊”。有此真拓,“四眼大齊”才有顯於世。

收藏須知

經常有網友發來私信稱,在網上見到推銷大齊通寶的帖子,或說掘地所得,或說從博物館裡流出,保真無疑,價格面議。更有許多古錢愛好者相繼跟帖,興趣濃郁。

有者竟然還在網上貼出了大齊通寶的拓片,一口價30元,令人啼笑皆非。更有甚者大言不慚地聲稱:大齊在民間還是有的,只是很少罷了,即使有也沒人敢認,因為大家都被世僅存2枚嚇倒了。

儘管大千世界,任何奇蹟都有可能發生,我們也盼望著大齊通寶還世。不過可以肯定,至今我們所能見到的民間的大齊通寶均為複製品或贗品。眾位藏家切不可因此徒費時間和金錢。還是那句話,收藏要多看少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