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管理反被割,幣價瞬間歸零

市值管理 北緯31度 2018-07-25

很多時候,你以為你身處在一個農場,想做價值投資;但最終發現,你身處的是個賭場,在玩的是一場零和遊戲。

市值管理反被割,幣價瞬間歸零

在幣圈上演了割韭菜、割媒體、知名投資機構割小機構等戲碼之後,「北緯31度」又目睹了一場自己人互割的好戲。

在我們常人看來,市值管理團隊才是“幕後莊家”,但這次被割的就是他們。

事情大致是這樣的:在市值管理團隊拉盤過程中,突現驚天“大瀑布”,市值管理團隊無力接盤,幣價一洩到底。

“這是我今年見過的第一個歸零幣!”持幣者撕心裂肺的吶喊,在幣圈迴盪。

市值管理反被割,幣價瞬間歸零

項目走勢圖

社群裡面瞬間就炸了鍋。

“這走勢,真是無可匹敵!瞬間暴跌98個點!WFEE、ARP給我靠邊站!”

“35個ETH剩128元,莊家太黑了,以後再碰這些垃圾幣我死全家!”

1. 項目方猛遭砸盤

“怎麼可能會有這麼大量的出貨!我們基石輪沒有給誰這麼大的額度!”市值管理團隊的負責人,情緒頗為激動。

“大投資人都是鎖倉的啊,砸盤這麼狠,不是置我們項目方於死地嗎!”

項目基石輪是1釐的價格,在基石投資人大部分鎖倉的情況下,7月17日之前,幣價正按原計劃緩慢上升,從1分左右拉到3分,消耗ETH478個。

市值管理反被割,幣價瞬間歸零

雙方交戰K線圖

在7月17號早上7時左右,幣價又從4分拉到了1毛,消耗了539個ETH,然而不到1個小時又被砸回了4分。

據項目方操盤手錶示,後面本來計劃橫盤,讓市場自發進行交易,期望在這個價格上穩住,緩慢下跌也可以接受。

沒想到,天降大賣單,瞬間就讓價格恢復到拉盤以前。

“我們都一臉懵逼了!”項目方代表回憶起當時情況,仍然十分痛苦。

7月19日下午,項目方一邊在3~4分之間護盤,一邊緊急地向交易所查詢砸盤大戶信息。還沒有等到回覆,晚上21點、22點,新一輪的大跌繼續進行,砸盤到了2分。

不到半天時間,20日下午1點,價格砸至1分……

市值管理反被割,幣價瞬間歸零

最後的掙扎

經「北緯31度」查詢,K線圖記錄著項目多空雙方的來回拉鋸,7月21日18點45分左右, 該代幣最後一次在死亡線上“迴光返照”之後,徹底砸至歸零,死不瞑目,但無可奈何。

2. 事情早有異樣

在外人看來,這是一次不明人士的突然猛烈砸盤。但其實早在一兩個月前,項目方已經覺察到了異樣。

今年5月底,該項目上線第一家交易所,一切進行得比較順利,“維穩”成為了市值管理團隊的目標。

在上線第一家交易所的後,項目方突然發現,發行代幣數量太多,導致盤面太大,幣的單價非常低。而交易所幣價,只能顯示小數點後8位。價格顯示不完全,非常不方便。

因此,項目方做出了調整:“我們決定回收部分數量的幣進行銷燬,以調整幣的單價。”

一大部分基石輪的幣被回收,並且順利銷燬了一部份,投資人的原始代幣進行了鎖倉處理。

但是,有幾位投資人,並沒有交出自己的幣,原因是:“已經把幣賣給了其他人。”

當時,項目方代表心裡開始隱隱有些擔憂。他非常清楚,按計劃,在6月中下旬,將會繼續上線第二家交易所,到時將會 “做一波拉昇”。

如果投資人不把自己的代幣上交,不進行鎖倉處理,而是直接砸盤套現……這將會嚴重影響幣價,也會讓市值管理團隊的前期努力付之東流。

“我們不斷追問沒交出代幣的幾位投資人,他們向項目方保證幣已經分散出去了。這部分的持幣者,以基石輪二三十倍的價格購買代幣,不可能砸盤。”項目方代表向「北緯31度」表示。

由於該投資人同時在項目團隊內任職,加上多次合作,對其人品還比較信任,項目方打消了疑慮。

但之後事實說明,這次信任如紙片一般脆弱。

3. 揪出內鬼

“這根本不對勁啊,這麼大量的砸盤!”

左思右想,項目方開始聯繫了交易所,開始了進一步的追查。

由於用戶參與代幣買賣,必須登陸交易所,進行實名的身份認證。於是,兩輪大跌之際,項目方委緊急託交易所,追蹤大量砸盤的賬戶。

“通過交易所,我們才查詢到了賬戶信息和聯繫方式。”項目方代表向「北緯31度」還原了揪出內鬼的過程。

 

市值管理反被割,幣價瞬間歸零

交易所提供的砸盤者記錄

在交易所提供的信息當中,大量的砸盤代幣,均指向了少數幾個賬戶。於是,項目方代表聯繫上了其中一位砸盤者蔣先生,進行了一番溝通。

為了核實情況,項目方代表要求砸盤者之一蔣先生出示轉賬流水。在核實銀行轉賬流水後,項目方恍然大悟,這一切都指向了身邊的投資人“方先生”。

市值管理反被割,幣價瞬間歸零

銀行流水揪出內鬼

4. “零和遊戲”

“你放心,不會賣……他們拿到幣的價格特別高……”投資人之一的方先生,拒絕交出代幣鎖倉,信誓旦旦的保證猶在耳邊。

投資人方先生,的確以500萬人民幣,基石輪20-30倍的價格,把項目代幣轉給了砸盤者蔣先生,而蔣先生並不清楚自己以超高價拿到了基石輪。

由於沒有真正的基石輪價格對標,讓蔣先生認為項目團隊的市值管理 “不靠譜”,沒有達到當初說好的“倍數”,觸發了他極狠的砸盤行為。

“市值管理”團隊,在鎖倉問題上遭遇了滑鐵盧,繼而只能被動地接受“歸零”的結局。

正常的基石輪,投資人在拿到額度後,以50%-1倍的溢價出售,提前賺取利潤,這是區塊鏈項目早期投資方較為合理的溢價範圍。

投資人方先生卻選擇以20-30倍的價格,將大量的項目代幣出售給砸盤者之一的蔣先生,加上市值管理團隊子彈不足,回天乏術。

歸根結底,誰攫取了社區的集體利益,誰又葬送了整個項目的前程?

“如果早知道這樣,我寧可推遲上交易所啊!”幕後操盤者向「北緯31度」大吐苦水。

“早期投資者,都是因為信任項目團隊。這次事件,我們的金錢和名譽都遭受到了很大的損失。”項目方也十分委屈,“雖然舉步維艱,但肯定負責到底。”

“很多人說我們割韭菜,但我們根本沒有從中獲利,也是受害者!”項目方代表有苦難言。“我們希望通過曝光,能給早期投資人追回一些損失。”

很多時候,你以為你身處在一個農場,想做價值投資;但你最終發現,你身處的是個賭場,在玩的是一場零和遊戲。

在區塊鏈項目的早期投資當中,如果投資機構、散戶沒有篩選項目的項目,又急於看見項目回報,缺乏足夠的時間和耐心,只能投身到這次零和博弈的賭場中:火中取栗、刀口舔血……

如果連“市值管理”都能被割,誰又能是永遠的贏家呢?

(尊重項目方顧慮,文中方先生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