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江舉行電視問政“猛料”少了 觀眾感覺“不過癮”

時政 新華網 新華網 2017-09-19

11日,潛江舉行電視問政。

相比往年,猛料少多了,氣氛緩和了,觀眾感覺“不過癮”。

“操盤手”——潛江廣電臺新聞綜合頻道運營總監夏冬也很困惑:不少幹部有一次甚至多次上臺經歷,應對更從容;足夠勁爆的料越來越難找,如何才能讓觀眾願看,讓幹部紅臉、出汗?

“今年確實沒有夠震撼的事兒。”負責潛江電視問政節目製作的《潛江新聞》製片人雷敏說,過去每年電視問政都會設置幾個熱點問題,如早年反映環境治理,暗訪組整夜蹲守化工園區某企業,曝光其偷排汙水。“場面非常震撼,鏡頭一直拍到汙水直撲周邊農田,尺度空前。”

今年潛江電視問政曝光的7個問題,涉及企業逃稅、違規收取停車費、違規開辦娛樂場所等。

“這些是從一堆片子中篩選出來的。”雷敏說,問題線索多來自群眾投訴。“電視問政揭短亮醜,讓觀眾快、讓官員汗。如今,問題相對‘平庸’,節目捉襟見肘。”

“醜”去哪了?“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作風持續好轉,醜惡現象少了。”潛江市糾風辦副主任劉愛軍說。

還有些“醜”潛入了地下。劉愛軍坦言,不僅電視問政醜事難找,紀委部門查處問題的難度也越來越大。比如招投標領域違規串標現象,“如果沒有投標企業內部人員協助,很難掌握足夠證據。”

猛料少了,電視問政會不會失去吸引力?

“集中主題,也能讓小問題問出大影響。”劉愛軍表示,此次電視問政,一個停車亂收費問題被“問”到影響該市衝擊蝦稻產業800億元的後果,“物價局長現場被問得坐不住了,連夜組織檢查整改。”

“電視問政選題,要堅持走群眾路線,發動群眾報料,問卷調查篩選,聚焦群眾最關切的問題。同時,政府部門要有不護短不怕揭醜的魄力,節目組要有頂住壓力的勇氣。”業內人士建議。

“從嚴治黨沒有終點,只要老百姓還有問題、困難,電視問政就會受歡迎,一直火下去。”劉愛軍說。(記者 彭磊)

此稿件為延展閱讀內容,稿件來源為: 湖北日報。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繫,並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

  • 關注新華網公眾號

  • 下載新華炫聞客戶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