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塔集團票據融資末路:資金鍊緊繃,應付票據餘額三年多狂增110億

石油 金融 新能源 能源 財經 第一財經 2018-12-01

實際控制人、董事局主席被採取強制措施,規模高達百億的票據兌付逾期,曾經高踞中國企業500強、民營企業500強的寶塔石化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寶塔集團”),正在快速滑進危機的泥潭深處。

根據近日媒體報道,寶塔集團所在地的寧夏自治區政府,已組成工作組進駐,併發布了寶塔石化集團財務有限公司(下稱“寶塔財務公司”)票據逾期第一次公告,並將對逾期票據開展登記。寶塔財務公司正是此次危機的引爆者。公告顯示,早在2018年5月,寶塔財務公司的票據兌付就已經發生風險。但截至目前,公司始終沒有披露逾期總額。根據媒體報道,目前寶塔財務公司未兌付的票據已經高達175億元。而第一財經記者掌握的數據顯示,截至年9月底,寶塔集團應付票據餘額高達164億元。

規模驚人的應付票據,與寶塔集團近年來以為主要融資渠道有關。2016年、2017年底,寶塔集團應付票據餘額分別為72億元、146億元,一年間猛增了74億元,增幅超過1倍。而2018年三季度末,應付票據餘額也比上年底增加近13%。

寶塔財務公司票據逾期的背後是寶塔集團資金常年緊張的窘境。2015年至2017年底,寶塔集團的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等短期債務,與貨幣資金的比例,常年保持在2.2倍以上,最高的2016年,流動負債更是達到貨幣資金的2.4倍左右。截至2018年9月底,寶塔集團流動負債依然保持在流動資金的2.6倍左右。

2016年4月寶塔財務公司成立後,寶塔集團對其寄予厚望。集團實際控制人、董事局主席孫珩超曾稱,財務公司的組建,將大大緩解集團的短期資金缺口。事到如今,這一願望已成南柯一夢。而更早之前,寶塔集團就廣泛佈局金融,先後入股錦州銀行等五家銀行,以及保險經紀、小貸公司、商業保理等類金融機構,並獲得數以十億計的關聯貸款。如今,隨著債務危機的爆發,部分銀行也泥足深陷,貸款面臨不小的風險。

票據融資末路

孫珩超被採取強制措施十餘天之後,寶塔集團的債務危機愈演愈烈。

11月16日,寶塔集團方面披露,董事局主席孫珩超,涉嫌刑事犯罪而被採取強制措施。根據媒體11月27日報道,當地政府已組成工作組進駐寶塔財務公司,併發布了寶塔財務公司票據逾期第一次公告,並將對逾期票據開展登記。寶塔集團債務危機,正是由寶塔財務公司引發。公開資料顯示,寶塔財務公司成立於2016年4月8日,註冊資本20億元,由寶塔集團全額出資籌建,是寧夏第一家企業財務公司,也是當地為數不多的非銀金融機構。

早在2018年5月,寶塔財務公司的票據逾期風險就已露出端倪。7月11日,公司公告稱,由於其工作失誤,未對風控兌付進行嚴格統籌,導致持有其票據的客戶未能如期兌付,並承諾於8月20日全部完成兌付。

此後,票據兌付問題不僅未能解決,反而變得愈發嚴重。天眼查資料顯示,最近三個多月來,寶塔財務公司因票據糾紛、追索,遭到密集起訴,其中部分已經進入法院執行階段。其中包括2家村鎮銀行和1家小貸公司。

迄今為止,寶塔財務公司始終沒有披露逾期票據的總額。11月19日、25日,寶塔財務公司兩次發佈公告,並公佈了一份持票客戶信息登記表,但未提及逾期金額。11月29日,第一財經記者撥打公司官網上多個諮詢電話,均無法接通。

根據媒體報道,寶塔財務公司未兌付的票據已經高達175億元,到期應無條件支付的金額約50億元。

從披露數據來看,寶塔集團應付票據規模巨大。上述媒體報道有待兌付票據金額,與寶塔集團三季報披露數據基本吻合。合併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9月底,寶塔集團應付票據達164億元,除了558萬元為商業承兌匯票外,其他均為銀行承兌匯票。

如此規模巨大的應付票據,與寶塔集團將票據作為主要融資渠道有關。數據顯示,2016年、2017年底,寶塔集團應付票據餘額分別為72億元、146億元,一年間增加了74億元,增幅超過1倍。而2018年前三個季度比上年底也增加了18億元,增幅近13%。相比2015年底56.3億元的餘額,三年多時間增加了近110元,累計增幅接近200%。

票據規模激增的同時,寶塔集團的銀行貸款卻斷崖式下降。截至2016年底、2017年底、2018年9月底,寶塔集團短期借款餘額分別為90.5億元、48.7億元、43.8億元;長期借款則分別為72.9億元、31.6億元、57.2億元;借款取得現金分別為29.8億元、22.7億元、68.77億元,均在2018年前三季度出現明顯回升。

常年緊繃的資金鍊

債務危機爆發前,寶塔集團作為大型民營石化企業擁有不俗的實力。

網站信息顯示,寶塔集團在中國企業500強中名列306位,在民營企業、化工企業500強中位列120位、23位,目前已經形成石化、金控、商貿等七大產業集團,已投產煉化基地具有1250萬噸的煉化能力,是為數不多的同時獲得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審批的原油進口配額和資質、原油進口使用資質、國際原油貿易資質、成品油批發資質、燃料油進口資質等“五證齊全”的民營石化集團。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寶塔集團的票據逾期危機,並非突然出現。資金高度緊張,一直是寶塔集團揮之不去的夢魘。

2015年3月,寶塔集團曾在資本市場高調出擊。當年3月31日,港股上市的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公告稱,擬以每股5.38港元的價格,向寶塔集團、內蒙古滿世投資集團最多定向增發41億股,最多募集資金220億元,其中向寶塔集團配發3億至30億股新股,最高認購金額達到160億港元。

實際上,寶塔集團資金常年高度緊張。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管委會網站2018年4月的一則消息稱,2016年初,在國內經濟持續下行壓力下,寶塔集團經營步履維艱,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面臨著極大的困難和挑戰。為了幫助寶塔集團走出困境,當地政府成立工作組,進駐寶塔集團開展幫扶工作。

2016年9月,在寶塔財務公司網站的一篇文章中,孫珩超稱,財務公司的組建,“更主要的是發揮金融功能,開展銀行間融資、商票、同業拆借和其他業務,一旦正常運營,將會大大緩解集團的短期資金缺口。”

合併財報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7年,寶塔集團賬面貨幣資金年末分別為73.1億元、50.6億元、37.2億元、47.9億元;短期借款則為46.8億元、92.3億元、90.5億元、48.7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則為14.4億元、21億元、27.3億元、30.9億元。除了2014年,其餘年份集團流動負債分別高於同期賬面資金1.23倍、2.19倍、66%左右。

進入2018年,這種情況仍在持續,直到債務危機爆發。根據三季報披露,截至9月底,寶塔集團貨幣資金餘額為38.6億元,而同期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合計金額達63.4億元,流動資金缺口接近25億元。

為了緩解資金缺口,寶塔集團及下屬企業通過各種渠道融資借款,之後出現多起違約,並與多家金融機構陷入訴訟。

第一財經2015年曾報道,因涉及金融借款糾紛,寶塔集團及其子公司,曾被交通銀行青島分行起訴。中國裁判文書網信息顯示,由於寶塔石化等償還了欠款,交行青島分行撤訴。不過,裁定書中未載明銀行起訴時間,而裁定書出具日期則為2015年4月。

根據中國裁判文書網信息,寶塔集團孫公司銀川寶塔精細化工有限公司(下稱“寶塔精化”),曾在2015年3月26日向渤海信託貸款1.5億元,貸款年化利率為16%。當天,渤海信託向寶塔精化支付8000萬元,同年4月24日再次支付3600萬元。按照約定,寶塔精化應於2015年6月22日支付當年度第二季度利息,但寶塔精化卻未按約付息。

此外,2015年6月,寶塔集團控股的上市公司寶塔實業(000595.SZ),因拖欠河南城建集團工程款786萬元及逾期付款利息44萬元,被後者告上法庭,導致其銀行賬戶被法院凍結。

債務違約與金融機構對簿公堂,在寶塔集團已經屢見不鮮。公開信息顯示,寶塔集團及其下屬企業,因發生金融借款、公證債權等債務糾紛,被西藏信託、重慶銀行、農銀金融租賃、雲南信託等多家金融機構起訴,部分案件已經進入執行階段。

破滅的金融夢

為了化解“扼喉”之困,早在寶塔財務公司成立之前,寶塔集團就已大力佈局金融,廣泛涉獵銀行、保險、小貸、私募基金等各類金融業務。

寶塔集團此前投資多家金融機構,除券商、保險之外,從銀行、財務公司,到保險經紀、小貸公司、商業保理、私募基金等幾乎無所不包,僅入股的銀行就達到5家。其中包括甘肅銀行、寧夏銀行、錦州銀行等多家城商行。

錦州銀行中報顯示,截至2018年6月底,寶塔精化持有該行2.5億股,持股比例為3.69%,且已全部質押。寶塔精化為寧夏寶塔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後者則為寶塔集團出資90.2%的控股子公司。同時,寶塔集團還持有甘肅銀行約1.45億股,持股比例為1.4%。

寧夏銀行也曾是寶塔集團的投資對象。根據2014年第一期短期融資券募集說明書,截至2013年6月底,寶塔集團持有寧夏銀行1.005億股,持股比例3.06%。寧夏銀行年報顯示,2013年12月底,寶塔集團為該行單一第八大股東。

此外,寶塔集團還是羅山農商行、隆德六盤山村鎮銀行股東。2017年年報顯示,寶塔集團在這兩家銀行的持股比例分別為9.6%、10%。此外,寶塔集團持有中國風險投資有限公司19.25%的股份,出資金額為1.397億元。

除了銀行,寶塔集團還成立了眾多的類金融機構。通過全資控股的寶塔金控集團,全額持有寧夏金聚小貸公司、全海國華商業保理、寶塔財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100%股權,並直接持有金太保險經紀公司、石花融資租賃公司100%、50%股權。

寶塔財務公司網站文章中稱,寶塔集團曾五年規劃實現金融對集團的利潤佔到35%~40%的目標。然而,隨著票據逾期大面積爆發,這一計劃只能付諸流水。寶塔集團持有的部分金融機構股權也已經脫手。

根據寧夏銀行2015年年報披露,當年5月,新華聯控股有限公司出資以2.47億元的價格,受讓了寶塔石化所持5064萬股寧夏銀行股權。寶塔集團2015年年報顯示,就在當年,該集團持有的寧夏銀行股權已經全部轉讓。

11月26日,阿里拍賣平臺發佈了一則拍賣公告,銀川中級法院將在2018年12月27日至30日,對寶塔集團持有的甘肅銀行10054.1667萬股份進行拍賣,起拍價約為2.22億元。資料顯示,早在2018年8月3日,銀川中院就已凍結了寶塔集團持有的甘肅銀行股份。

關聯銀行泥足深陷

寶塔財務公司成立後,孫珩超曾對媒體稱,過去“總是被資金卡脖子”,財務公司成立後,被“喚醒”的寶塔集團,通過財務公司帶來的鉅額現金流,“兩三年就能顯示出活力”。與寶塔財務公司一樣,入股銀行,確實為寶塔集團融資提供了“便利”。

公開披露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孫珩超、寶塔集團等為下屬企業擔保的銀行貸款,大多數都來自入股的銀行。其中,為寶塔精化在錦州銀行的貸款擔保餘額為28.4億元;此外,廣東南方寶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貸款餘額15億元,北京寶塔石化有限責任公司貸款餘額5.29億元,上海寶塔石化有限公司同期貸款餘額為21.9億元,以上合計接近71億元。

在甘肅銀行的貸款同樣規模巨大。截至2015年底,寶塔集團為新疆寶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銀川寶塔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等企業,在甘肅銀行擔保的貸款餘額共計11億元,兩家銀行合計貸款餘額接近82億元之巨。

而在同期,寶塔集團並表後的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長期借款餘額合計約177億元。不包括部分已經到期貸款,來自上述兩家銀行的貸款餘額,已經接近同期集團負債金額的一半。

隨著票據兌付危機的暴露,一眾與寶塔集團存在業務往來的金融機構,也將面臨不小的風險壓力。

2017年年報顯示,截至當年12月底,寶塔集團的關聯擔保中,包括寶塔精化在內,涉及錦州銀行的共7筆,餘額約為14.4億元,已經到期的約為6億元,剩餘部分分別在2019年4月、2020年12月到期,金額約為8.4億元,在未到期擔保中金額最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