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開示丨願見聞者得佛光普照,得阿彌陀佛接引,永離三惡道

釋印光 阿彌陀佛 觀音 佛教 追憶印光老法師 追憶印光老法師 2017-09-20

印光大師開示:

1.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閒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唸,除唸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它消滅。常生慚愧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功夫很淺,不自矜誇。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

印光大師開示丨願見聞者得佛光普照,得阿彌陀佛接引,永離三惡道

2.餘常謂,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若無恭敬而致褻慢,則罪業愈增,而福慧愈減矣。

3.病無論是因何而起,均以永斷房事,為速愈之策。待大復原後,或年行一次(指夫妻房事),季行一次,以期不失承先啟後之道,切不可常行。則所生兒女,體質強健,性情慈善,壽命長久,其為榮也大矣。

4.如來說法,悉順人情,不強人以所難。如受優婆塞戒者,或一、或二、或三、或四、或具受之,悉隨人意。即如淫戒,出家則須全斷,在家則唯制邪淫。以男女居室,大倫所關,故不為制。然既受佛戒,必須節慾。若不為宗祀,唯圖快樂,雖不犯戒,亦有大過,不過比邪淫為輕減耳。

菩薩處俗既有妻室,雖無慾念,亦當俯順人情,時行夫婦之事。以凡夫不能無情,若欲絕不與相親,則或出怨恨,致起毀謗佛法之釁。不但不能增長善根,或致造謗業,墮落惡道。以故“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乃曲順人情,巧設方便之大慈悲也。但當節慾,不必絕欲,一季一親,庶不致妻有怨望之苦,於汝修持亦無礙,且可以誘令修持淨業。當雲:“若不修行淨業,即永與絕交。”彼自會勉而行之。至於生子與否,固不須論。以汝兄弟子甚多,豈必自己有子,方為不絕先祖之嗣哉?

良以夫婦相處,殆有夙緣。不能使其種善根,忍令致彼墮惡道乎?《詩》雲:“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兄弟既翕,和樂且湛。宜爾室家,樂爾妻孥。”孔子曰:“父母其順矣乎!”汝一意修行,斷絕欲事,彼或長時怨望,或致抑鬱而死。汝果上品上生,固無大礙。否則於親有拂意之咎,於妻成怨對之人,亦屬大累,較稍開欲事之累,深之多多矣。

印光大師開示丨願見聞者得佛光普照,得阿彌陀佛接引,永離三惡道

光為僧人,斷不勸人造業。人既以身從汝,當盡夫婦之道。此實修行要義,倫常至情。祈發菩提之心,攝彼不知欲為苦本者,同生無慾之極樂世界,庶可不負夙生有緣,今為夫婦矣。

5.世人終日說東道西,閒話是非,虛度光陰,真是可憐,須知: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

6.學佛之人,夜間不可赤體睡,須穿衫褲。以心常如在佛前也。

7.須知真能唸佛,不求世間福報,而自得世間福報。

8.阿彌陀佛萬德洪名,如大冶洪爐;吾人多生罪業,如空中片雪。業力凡夫,由唸佛故,業便消滅;如片雪近於洪爐,即便了不可得。

印光大師開示丨願見聞者得佛光普照,得阿彌陀佛接引,永離三惡道

9.求子之道,人多背馳。汝欲得身體龐厚,性情賢善,福慧壽三通皆具足之子,須依我說,方可遂心。

世人無子,多娶妾媵,常服壯陽之藥,常行房事,此乃速死之道,非求子之方也。幸而得子,亦如以秕稻種之,或不出,或出亦難成熟。第一要斷房事,或半年,至少或百日,愈久愈好。當與婦說明,彼此均存此念,另屋居住。若無多屋,決須另床。平時絕不以妻作妻想,當作姊妹想,不敢起一念之邪念。待身養足後,待婦月經淨後,須天氣清明,日期吉祥,夜一行之,必得受孕。從此永斷房事,直到生子過百日後,或可再行。

婦受孕後,行一次房,胞厚一次,胎毒重一次。且或因子宮常開,致易墮胎。此種忌諱,人多不知。縱有知者,亦不肯依。故致或不生,或不成,或孱弱短命。不知自己不善用心,反說命不好,反將行房當常事,日日行之,不死就算大幸。

印光大師開示丨願見聞者得佛光普照,得阿彌陀佛接引,永離三惡道

女人一受孕,不可生氣,生大氣則墮胎。兼以乖戾之氣,過之於子,子之性情,當成凶惡。又喂兒奶時,必須心氣和平。若生大氣,奶則成毒。重則即死,輕則半日一日死,決無不死者。小氣毒小,雖不死,也須生病。以故愛生氣之女人的兒女,死的多,病的多。自己喂,僱奶母喂,都是一樣。生了大氣,萬不可喂兒奶,須當下就要放下。令心平氣和,過半天再喂。喂時先把奶擠半茶盌倒了。奶頭揩過再喂,就無禍殃。若心中還是氣烘烘的,就是一天也喂不得。喂則不死,也須大病。女子從小就要學柔和謙遜,後來生子,必易,必善,必不死,必不病。凡兒女小時死病,多一半是其母生氣之故。少一半是自己命該早死。天下古今由毒乳所殺兒女,不知有幾恆河沙數,可不哀哉。

10.若是女人,倘肯唸佛,必無生產之痛苦。若平日不知唸佛之女人,臨產極苦,倘肯志誠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決定立刻安然而生。

印光大師開示丨願見聞者得佛光普照,得阿彌陀佛接引,永離三惡道

11.求子三要:

第一保身節慾,以培先天。第二敦倫積德,以立福基。第三胎幼善教,以免隨流。此三要事,務期實行。再以至誠,禮念觀世音,求賜福德智慧光宗華國之子,必能所求如願,不負聖恩矣。

第一保身節慾,以培先天者。若不節慾,則精氣薄弱,必難受孕。即或受孕,必難成人。即或成人,以先天不足,決定孱弱。既無強健勇壯之身力,亦無聰敏記憶之心力,未老先衰,無所樹立。如是求子,縱菩薩滿人之願,人實深負菩薩之恩矣。

第二敦倫積德,以立福基者。欲生福德智慧光宗華國之子,必須敦倫盡分,孝親敬長,善待眷屬,愍恤僕使,此行之家庭者。至於鄉黨親朋,俱宜和睦勸導。俾老者善教兒女,幼者善事親長。常以敦倫盡分,閒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戒殺護生,吃素唸佛,願生西方,永出苦輪。普為同人,懇切演說,令培出世之勝因,鹹作守道之良民。能如是者,一舉一動,悉益自他,一言一行,堪為模範。所生之子,必能超群拔萃,大有樹立。菩薩固能滿人之願,人亦可慰菩薩之心矣。

第三胎幼善教,以免隨流者。古昔聖人,皆由賢父母之善教而成,況凡人乎。若求子者,肯用胎教之法,其子必定賢善。從受孕後,其形容必須端莊誠靜,其語言必須忠厚和平,其行事必須孝友恭順。

印光大師開示丨願見聞者得佛光普照,得阿彌陀佛接引,永離三惡道

行,住,坐,臥,常念觀音聖號。無論出聲念,默唸,皆須攝耳而聽,聽則心歸於一,功德更大。若衣冠整齊,手口洗漱,出聲念默唸,均可。若未洗漱,及至不潔淨處,並睡眠時,均須默唸。默唸功德一樣,出聲於儀式不合。若至臨產,不可默唸。以臨產用力送子出,若閉口唸,必受氣窒之病。產婦自念,家屬皆為助念,決定不會難產,亦無產後各種危險。果能如此謹身,口,意,虔念觀音,俾胎兒稟此淳善正氣,則其生也,定非凡品。及兒初開知識,即與彼說因果報應,利人利物者必昌,害人害物者必亡。須知利人利物,乃真利己。害人害物,甚於害己。作善必得善報,作惡必得惡報。及說做人,必須遵行孝,弟,忠,信,禮,義,廉,恥之八德,方可不愧為人。否則形雖為人,心同禽獸矣。不許說謊,不許撒顛,不許拿人什物,不許打人罵人,不許遭踐蟲蟻,字紙,五穀,東西。舉動行為,必期於親於己有益,於人於物無損。又須令其常念觀音聖號,以期消除惡業,增長善根。幼時習慣,大必淳篤,不至矜己慢人,成狂妄之流類。如此善教,於祖宗則為大孝,於兒女則為大慈,於國家社會則為大忠。餘常謂治國平天下之權,女人家操得一大半者,其在斯乎。其懿德堪追周之三太,庶不負稱為太太雲。願求子者,鹹取法焉,則家國幸甚。

12.印光大師開示求子禁忌:

附記禁忌,免致禍害。凡求子者,必須夫婦訂約,斷欲半年,以培子之先天。待婦天癸盡後一交(天葵即女人月經),必定受孕。天癸未盡,切不可交,交必停經,致成帶病,頗有危險。又須吉日良夜,天氣清明。大風大雨,雷電震閃,亟宜切戒。禮記月令,季春,先雷三日,遒人以木鐸巡於道路曰,雷將發聲,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備,必有凶災。既受孕後,永斷房事,所生兒女,必定身心強健,福壽深長。孕後交一次,胎毒重一次,胞衣厚一次,生產難一次。孕久若交,或致墮胎,及與傷胎。

印光大師開示丨願見聞者得佛光普照,得阿彌陀佛接引,永離三惡道

(綜上,人慾求聰明健康之子,須斷欲半年,以培子之先天;擇吉日良夜行房;女人受孕後不可生氣;臨產時須至誠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女人喂兒奶時不可生氣;生子百日後,方可行房。最好有在家同修引導。培德:印善書、放生等。懺悔及頂禮:108拜。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怎麼求?從恭敬中求。一切罪從懺悔滅,一切福從恭敬生。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

13.近世少年,多由情慾過重,或縱心冶遊,或暱情妻妾,或意淫而暗傷精神,或手淫而洩棄至寶。由是體弱心怯,未老先衰。學問事業,皆無成就。甚至所生子女,皆屬孱弱,或難成立。而自己壽命,亦不能如命長存,可不哀哉。汝恐亦犯如上諸病,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既長持念菩薩名號,必須懇切至誠,自可所願皆遂。倘仍悠悠忽忽,則亦只得悠悠忽忽之感應,決不能如願悉償也。

印光大師開示丨願見聞者得佛光普照,得阿彌陀佛接引,永離三惡道

印光大師《一函遍復》摘抄:

1.業消智朗。

2.凡誦經,持咒,禮拜,懺悔,及救災,濟貧,種種慈善功德,皆須迴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來生人天福報,一有此心,便無往生之分。而生死未了,福愈大則業愈大,再一來生,難免墮於地獄,餓鬼,畜生,之三惡道中。若欲再復人身,再遇淨土即生了脫之法門,難如登天矣。佛教人唸佛求生西方,是為人現生了生死的;若求來生人天福報,即是違背佛教。如將一顆舉世無價之寶珠,換取一根糖吃,豈不可惜?愚人唸佛,不求生西方,求來生人天福報,與此無異。

3.女人臨產,每有苦痛不堪,數日不生,或致殞命者。又有生後血崩,種種危險者。若於將產時,至誠懇切出聲朗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不可心中默唸,以默唸心力小,故感應亦小。又此時用力送子出,若默唸,或致閉氣受病。若至誠懇切念,決定不有苦痛難產,及產後血崩,並兒子驚風等患。縱然難產之極,人已將死,教本產婦,及在旁照應者,同皆出聲念觀世音。家人雖在別房,亦可為念。決定不須一刻工夫,即安然而生。外道不明理,死執恭敬一法,不知按事論理,致一班唸佛老太婆,視生產為畏途。雖親女親媳,亦不敢去看,況敢教彼念觀音乎?須知菩薩以救苦為心,臨產雖裸露不淨,乃出於無奈,非特意放肆者比。不但無有罪過,且令母子種大善根。此義系佛於藥師經中所說,非我自出臆見,我不過為之提倡而己。

印光大師開示丨願見聞者得佛光普照,得阿彌陀佛接引,永離三惡道

4.觀世音菩薩,誓願宏深,尋聲救苦。

5.小兒從有知識時,即教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之道,及三世因果,六道輪纜之事。令彼知自己之心,與天,地,鬼,神,佛,菩薩之心,息息相通。起一不正念,行一不正事,早被天,地,鬼,神,佛,菩薩,悉知悉見,如對明鏡,畢現醜相,無可逃避。庶可有所畏懼,勉為良善也。無論何人,即婢僕小兒,亦不許打罵。教其敬事尊長,卑以自牧。務須敬惜字紙,愛惜五穀,衣服,什物,護惜蟲蟻。禁止零食,免致受病。能如此教,大了決定賢善。若小時任性慣,概不教訓,大了不是庸流,便成匪類。此時後悔,了無所益。古語云:教婦初來,教兒嬰孩。以其習與性成,故當謹之於始也。天下之治亂,皆基於此,切勿以為老僧迂談,無關緊要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