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生死'

釋聖嚴 看文讀史 2019-08-13
"
"
如何面對生死

「人活著不過是在一呼一吸之間,呼吸在,所以你一切都在。」

--聖嚴法師

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樹說:「死亡並不是生命的反義詞,它是生命的一部分。」

禪宗有句名言「大死一番,再活現成」,倘若不以身體做為死亡的依據,人的一生當中,總是要面臨無數次死亡與重生的體驗。

而最近發生的SARS新世紀病毒,就像是一個隱形的敵人,那種死亡陰影隨時在側的感覺,總是讓人不寒而慄。

大多數的人,終其一生,費盡心思追尋的是:不確定的愛情、得不到的財富、過眼雲煙的名利,卻很少人能夠停下來想一想,要如何正視終須面對的死亡。

生死其實是同一件事的兩面,生時不能無憂,臨死必將慌亂。

人生是一連串的未知、不確定,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死亡」。但卻也是人們最難以接受的事實。悲慟、嚎啕與怨天尤人都於事無補,唯有坦然接受,好好準備,然而,我們準備好了嗎?

人的一生之中,有許多不如意的事,死亡無疑是不如意中最不如意的一樁。死亡和我們生命中所經歷的失敗或者失去是一樣的,都令人感到無比的沮喪,尤其是面對自己或親友終將死亡的事實,往往更難以接受。

發生在周遭朋友身上的生命故事,會不會也會發生在你我的身上呢?

死亡,是很多人的忌諱;但是,誰又能決定死亡?

死亡,到底教會了我們什麼?

在《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三中佛陀以四種良馬譬喻眾生的根器。

認為最利根的人聽聞老病死苦,心中便會生出警惕,依正法思惟而調伏身心,有如上等的良馬見鞭影即知行進的方向。

比較次等根器的人,則是在見到鄰里有人受老病死苦時,便心生警惕而發心修行,這樣的人有如次等良馬,雖然不能在睹見鞭影時,即知前進,但只經鞭杖輕觸毛尾後,便知如何行走。

第三等善根的人,則是要見到自己親近的人深受老病死苦時,方才驚覺而發心修行,就如第三等良馬,要等鞭杖輕抽,肌體微疼後,才知策進。

第四種人,則要自己身遭老病死苦的折磨之後,才能認真面對生命的苦惱,猶如拉車的馬雖經鞭子抽打仍不知策進,非得以鐵錐刺身,徹膚傷骨之後才驚覺,進而「牽車著路,隨御者心,遲速左右」。

至於頑劣難以教化的劣馬,則是伸頸狂嘶,作勢噬人,前腳跪地,後腳踢人,不願就軛,即或受軛,稍受鞭杖,便斷韁折勒,縱橫馳走。

看完前面的故事,想想佛陀的譬喻,再看看我們自己,雖然人生中有許多不確定的事,但有一件事是絕對確定的,那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到最後││終究不免一死。

把時間拉長,生死、死生是無盡的輪迴。如同昨天、今天、明天的無盡延續,前生、今世、來生也是無始無終的連結,而貫穿無盡時間的是││當下。

這一刻是生,但對下一刻的生而言,前一刻的生已然是死。

前生已逝,未來未到,這都不是我們可以掌握的;唯有每一個現在,是我們可以把握得住。因此,我們不必因為終將死亡而變得消極虛無,也不必因為今生的不美滿而寄望來世,把握當下的生活態度,其實就已決定我們的幸福與悲哀了。

在每一刻的現在,學習努力,並在每一刻的當下練習「為而不有」,那麼,每一刻都將是圓滿的結束,也就是嶄新的開始。

孔的學生季路問孔子:「敢問死?」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也許,在瞭解死亡的意義之前,要先知道怎麼活?

在現實的世界裡,不必以生死命題來鑽牛角尖,也毋須在虛幻中迷失自己。因為,人生是永遠的捨棄和永遠的追求。

我們無法預知死亡,唯一所能做的就是--活在現在、活在當下。

當下,就是生命最好的禮物。

(邱立屏的《面對生死習題的迷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