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的五年|信陽醫療與衛生成果處處惠民生

食品安全 農村改革 醫療改革 藥品 信陽新聞網 2017-06-07

信陽日報報曉風客戶端記者 李宇 袁野 戴子翔 文/圖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關注人民健康,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全省衛生與健康大會也強調,要積極推進健康中原建設,全面提高我省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水平。

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視衛生與健康工作,每年都將大批涉及衛生與健康事業的重點工程納入全市十件實事中。在今年的全市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市委書記喬新江強調,要堅定不移貫徹預防為主方針,真正把工作重心從疾病治療轉向健康管理,轉向提高人民群眾健康素養上來,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全生命週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市長尚朝陽指出,要樹牢大衛生大健康理念,積極推進衛生與健康資源優化配置,促進實施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使人民群眾真正得到實惠。

在我市“兩會”召開之際,本報《健康信陽》採訪組與市衛計委、部分縣(區)衛計委一道,向全市人民報告信陽衛生與健康事業5年來砥礪奮進的發展歷程和取得的顯著成效。

市衛計委:全面推進健康信陽建設

砥礪奮進的五年|信陽醫療與衛生成果處處惠民生

全市衛生與健康大會現場。

自2009年新醫改啟動以來,特別是“十二五”和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市委、市政府始終把維護人民群眾健康作為民生工作的重點,市衛生計生系統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全市衛生與健康事業工作部署,全市衛生與健康事業取得了新成效,實現了新跨越新發展。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普惠群眾。我市自啟動新醫改以來,積極探索並實踐符合我市實際的醫改新思路、新模式,取得顯著效果。我市在全國率先實現了每個行政村擁有一所標準化的村衛生室;息縣作為全國、全省縣域醫改試點縣,按病種付費、協作醫療等改革走在全國前列;醫療機構重點藥品監控目錄為全省首創,得到省衛計委的高度肯定並將在全省推廣。農村居民重大疾病新農合保障病種擴大到目前的35種。新農合大病保險順利實施,我市參合農民在省、市、縣、鄉、村五級醫療機構全面實現新農合直補。9個縣區的綜合醫院全部完成了改造升級,實現了倍增目標。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取得明顯效果。

公共衛生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有序。免費為城鄉居民提供13類47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城鄉居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持續提高。重大疾病防控有力有效。結核病等重點傳染病防控工作不斷加強,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防控積極有效,禽流感等突發和新發急性傳染病得到有效防範,消除瘧疾工作紮實有效,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逐步推進,嚴重精神障礙管理治療不斷加強。婦幼健康水平大幅提升。面向農村婦女的4項重大婦幼公共衛生項目成效顯著。2016年,我市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等3項主要健康指標優於全省、全國平均水平。

醫療質量和水平持續提升。全面實施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和優質護理服務工程,切實解決了“三無”人員、無力支付的特困急救患者的醫療救治難題。嚴把採供血質量關,我市連續7次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市”稱號。建立了8個市級醫學質控中心,有力促進了全市醫療質量的提升。

砥礪奮進的五年|信陽醫療與衛生成果處處惠民生

2016年9月13日,市政府副市長張明春視察市中心醫院羊山分院項目建設。

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全面加強。我市率先在全省出臺了《關於加強全市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為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了政策保障。特別是市委、市政府面向衛生和教育系統實施的“雙千工程”,社會反響很好。“十二五”以來,市、縣兩級共引進各類衛生專業高學歷人才2213人,對我市衛生系統人才隊伍建設形成了有益補充。實施“素質提升工程”,累計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培訓實用人才865人,培訓內、外、醫技等人員3267人次,基層醫療衛生人員的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得到了切實提高。

中醫藥事業發展提質增速。形成了發展合力。市政府成立了中醫藥工作局際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全市中醫藥工作。市人大專門對中醫發展情況開展了系列調研,市政協把中醫藥工作列為雙月協商內容進行討論,形成了四大班子齊抓共管、力促中醫藥發展的良好氛圍。夯實了發展基礎。“十二五”以來,全市中醫院新增面積365畝,新增床位1913張。基層醫療機構的中醫館建設正在興起。2016年年底,全市共有43所中醫館投入使用,建成後的中醫館在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深受群眾歡迎。加快了發展步伐。全市已有省級中醫重點專科2個、特色專科11個、市級重點專科18個,在2016年全省中醫藥崗位競賽中,市中醫院王亞宇獲護理專業特等獎。信陽市被確定為全國中醫藥參與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的9個聯繫點之一,群眾選擇中醫藥治療有了更多的優惠。

計生服務改革務實利民。“單獨兩孩”和“全面兩孩”政策穩步實施。加大了城鄉計生特殊困難家庭扶助關懷力度,出臺了《信陽市計劃生育特殊家庭關懷救助辦法》,對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的夫妻發放每人1萬元的一次性救助金,初步形成了多層次、全覆蓋、保基本的計劃生育家庭扶助保障體系。“十二五”期間,全市年均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規劃目標之內,出生缺陷發生率顯著降低,生育服務證制度改革有效推進,生育審批進一步簡化。

砥礪奮進的五年|信陽醫療與衛生成果處處惠民生

2016年1月19日,市政府時任副市長曹新生參加市中心醫院邀請美國頂級醫療機構梅奧診所來院訪問交流活動。

全民健身氛圍已經形成。全民健身和自覺鍛鍊的意識普遍提高。初步統計顯示,全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在300萬左右。全民健身基礎設施逐步完善。6個縣建有縣級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實施鄉(鎮)體育健身工程162個,覆蓋率達90%。農民體育健身工程2283個,覆蓋率逐年提高。全民健身組織作用日益凸顯。市本級和各縣區都成立了體育總會,全市登記註冊的體育組織202個,城市社區各類健身站點1526個,鄉鎮健身站點136個。全民健身活動豐富多彩。休閒體育、公園體育、廣場體育、家庭體育和節假日體育活動方興未艾。

砥礪奮進的五年|信陽醫療與衛生成果處處惠民生

市衛計委主要領導參加體彩廣場義診活動。

健康宜居環境優化向好。全市健康教育網絡和平臺不斷健全,控煙履約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新縣被國家衛計委列為全國首批健康促進建設項目試點縣,廣大群眾衛生保健意識和健康素養不斷提高。愛國衛生運動深入開展。市中心城區成功創建為國家衛生城市,所轄7個縣城全部成為省級以上衛生縣城(新縣、商城縣、淮濱縣是國家衛生縣城)。2016年又成功創建了7個國家衛生鄉鎮、82個省級衛生鄉鎮,省級以上衛生城鎮創建比例達71.2%,繼續位居全省首位。食品藥品安全形勢持續好轉。初步建立統一權威、分級管理的食品藥品監管新體制,通過強化源頭治理、全程控制、集中整治,食品藥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沒有發生重大食品安全問題。環境汙染治理成效顯著。2016年,全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空氣優良天數在全省排名第一;全市地表水斷面水質達到省政府考核目標要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取水水質達標率達到100%;全市土壤環境質量總體安全,主要農業區土地總體環境質量良好。

砥礪奮進的五年|信陽醫療與衛生成果處處惠民生

2016年9月13日,市衛計委開展進社區義診活動。

市五次黨代會提出了建設“五個信陽”發展戰略,全市衛生與健康大會又對推進我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建設健康信陽提出了明確要求。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將認真貫徹中央、省、市特別是習總書記關於新形勢下衛生與健康工作的指示,以全市人民的健康幸福為己任,按照新形勢下衛生與健康工作的新要求、新部署,統籌安排、突出重點、循序漸進,全力推進全市衛生與健康事業持續快速發展,圍繞全生命週期,推動健康政策融入全局、健康服務貫穿全程、健康福祉惠及全民,為早日實現健康信陽建設目標而不懈努力!

平橋:為婦女兒童撐起健康“保護傘”

婦女兒童健康是人類持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關係著家庭幸福和民族未來。2009年新醫改實施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平橋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婦女兒童健康,把婦幼健康事業作為打造幸福和諧平橋的民生基礎工程緊抓不放,不斷加強和規範婦幼健康管理與服務,轄區婦幼健康綜合服務能力逐步提升,為婦女兒童享有優質的婦幼健康服務提供了有力保障。2016年,平橋區先後成功創建了省級和國家級婦幼健康優質服務示範區,有力促進了全區婦幼健康事業跨越發展。

強化政府主導。平橋區將婦幼衛生納入全區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制定婦幼衛生事業五年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明確衛計、財政、教育、民政等職能部門工作職責。結合國家衛生項目建設投入,先後配套投入近2000萬元,加強區級醫院基礎設施建設,增加醫療保健用房4萬平方米,其中婦幼健康服務業務用房1.65萬平方米。連續4年為區、鄉醫療機構招聘引進編制內婦幼專業技術人員52人,同意區直婦幼健康服務單位招聘婦幼專業技術人員82人。在區財政困難的情況下,每年將婦幼保健事業經費、人員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且逐年遞增。

砥礪奮進的五年|信陽醫療與衛生成果處處惠民生

健康教育進社區。

不斷健全服務體系。平橋區將區婦幼保健院作為全區婦女兒童健康服務中心進行建設發展,實施整體遷建工程,醫院業務用房面積從2012年以前不足3000平方米發展到14000平方米,其中保健用房近5000平方米。醫院設立婦女保健部、孕產保健部、兒童保健部、臨床醫技部和後勤部,大力提供優質服務,年分娩量逐年大幅遞增,多年居市、區醫療機構首位,打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被國家衛生計生委評為“全國婦幼健康服務先進集體”。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設置了婦女保健科、兒童保健科,分別配備婦女兒童專職保健人員至少1人,兼職2~3人;區人民醫院等區級醫院均設有婦產科、兒科和新生兒病區。同時,制定“十二五”“十三五”期間婦幼人才建設規劃,定期開展婦幼健康服務人員培訓,基本建立健全了區、鄉、村三級婦幼健康服務體系。

不斷夯實工作職責。平橋區印發了婦幼健康工作制度彙編,制定孕產期保健、高危妊娠、兒童保健系統管理等規範,統一印刷各項婦幼報表和登記本、卡、冊。依託全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平臺和信陽市婦幼保健信息系統,實現婦幼信息共享和查詢,定期開展婦幼信息培訓、信息質量控制和漏報調查,區、鄉、村婦幼信息網絡運轉良好。制定婦幼衛生工作績效考核評估實施方案和考核標準,區衛計委成立婦幼保健技術指導專家組,定期對基層婦幼保健服務機構進行督導考核、業務指導、質量控制。區婦幼保健院、疾控中心、衛生監督所各司其職,對托幼機構進行兒童健康體檢、從業人員健康檢查、衛生保健知識培訓及衛生評價等。成立母嬰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和專家組,制定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轉診救治實施方案,明確區、鄉、村各級醫療機構工作職責和轉診流程,及時轉運和救治危重病人。開展婦幼健康教育,2016年組織開展大型健康教育宣傳活動8次,印製發放婦幼健康知識宣傳資料10種2萬餘份,轄區部分醫療機構還開設了孕婦學校、家長學校等,定期開展婦幼保健知識健康宣教。

砥礪奮進的五年|信陽醫療與衛生成果處處惠民生

平橋區政府相關負責人到區疾控中心調研。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強調,要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堅持預防為主,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關注全生命週期、健康全過程。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平橋區將進一步明確婦幼健康服務發展方向,主動適應人民健康需求,充分發揮好政府在婦幼健康服務工作中的主導作用,加大對婦幼健康事業的經費投入, 為做好婦幼健康工作提供必要的財力、物力保障,支持提供服務的醫療保健機構開展工作。統籌協調衛計、民政、教育、婦聯、工會和新聞媒體等有關部門的關係,通力協作、相互配合,共同做好轄區的婦幼健康工作。加強隊伍建設。推行醫院用人自主權,定向公開招聘和鼓勵專業技術人員從事婦幼保健及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崗位工作,通過在職學習、學歷教育、召開例會、舉行培訓等方式,加大基層婦幼健康服務人員培養力度,為基層培養一批有技術、有能力的婦幼健康專業技術人員。發揮龍頭作用。加強區婦幼保健院建設,平橋區擬在平西路有償回收開發商土地30畝,劃撥給區婦幼保健院,以解決發展空間不足問題。在條件合適時,推進婦幼保健醫聯體建設。在做好參與省婦幼保健院、武漢兒童醫院聯盟成員單位聯姻的同時,按照自願、互惠、共贏的原則,區婦幼保健院建立以自身為龍頭、基層機構為基礎的婦幼健康服務網絡,構建技術支持、人員共享、雙向轉診的工作格局。構建信息網絡。建立覆蓋全區的婦幼健康信息管理平臺,打破機構間的信息壁壘,充分發揮信息資源的作用,實現信息互聯、互通、共享,著力建設優質、方便、快捷的婦幼健康信息服務體系,為實現遠程婦幼診療奠定基礎,促進婦幼健康服務能力大幅提升。

在“十三五”時期,平橋區以實施婦幼計生資源整合和婦幼健康優質服務示範工程為抓手,積極探索,走出了一條適應區情、心繫民生的婦幼健康工作道路。隨著婦幼健康能力的不斷提升,婦幼健康理念的深入人心,平橋區必將構建起機制更加完善、管理更加規範、服務更加優質的婦幼健康工作體系,為全區婦女兒童健康保駕護航。

息縣:綜合醫改讓公立醫院迴歸公益性

自2012年息縣繼續深化醫改工作以來,息縣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嚴格落實中央、省、市醫改方針政策與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為群眾“治好病”、讓群眾“少得病”兩大主題,以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為導向,通過公立醫院管理、綜合支付、基本藥物零差價、健康簽約服務、協作醫療和分級診療等多項制度改革聯動,讓公立醫院迴歸公益性、醫生迴歸看病角色、藥品迴歸治病功能、群眾迴歸健康主體、政府迴歸公共職能。

深入推進綜合支付制度改革。強力實施以政府為主體購買醫療服務、以病情為依據分級定額支付、以服務質量為指向績效考評三大核心制度,從嚴限定臨床路徑下等效藥品用藥類別檔次,對醫療機構大宗藥品採購作二次談判議價,用制度措施嚴格管控“過度檢查、過度用藥”等營利性醫療行為,有效控制藥品價格虛高。該縣目前納入改革的病種達379個(省縣域醫改試點要求是150個以上),基本涵蓋了常見病、多發病,群眾“看病貴”問題初步解決。

全面實施縣域醫療協作和分級診療。圍繞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群眾“看病難”問題,構建了分工協作、基層首診、分級診療、雙向轉診、急慢分治的醫療協作體系。明確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功能分工。對縣域各級醫療服務機構能力權限進行科學評估定位。嚴格轉診、全程管理。出臺醫保政策調控,制定診療服務目錄和常見病雙向轉診標準,促進縣級醫院指導帶動、鄉鎮衛生院承接保障、村衛生室守門覆蓋的縱向聯動,確保統一轉診管理路徑下診治過程不間斷、服務質量不降低。購買服務、域外合作。引入醫療聯合技術長期援助,讓患者在縣域內享受專家級診療服務,把健康問題解決在基層。截至目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住院病人診療量佔縣域內總診療量比例達到89.13%,縣醫院向鄉鎮衛生院轉診的人數同比增長10.26%。

強力推進家庭醫生健康簽約服務。該縣把居民健康簽約服務作為構建疾病預防和健康維護體系的重要抓手,按照“簽約醫生+服務團隊+支撐平臺”的層級化契約服務模式,結合該縣居民診療情況,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包為主要形式,科學設計簽約類別,為居民提供包含健康指導、疾病預防、日常干預管理、臨床治療和康復治療為主要內容的全方位、全週期衛生健康保障。截至目前,該縣鄉鎮居民簽約率達93.22%,城鎮居民簽約率62.63%,簽約居民慢性病服務包報銷比例提高到90%。

嚴格落實基本藥物零差價制度。制定基本藥物採購配送使用管理和績效考核管理辦法,全縣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全部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全部納入門診統籌報銷範圍,實行基本藥物集中採購、配備使用和零差率銷售,從源頭上解決藥品費用虛高問題。2016年全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網上採購藥品4518.79萬元,增長37.11%,醫保支出結餘正向補充醫務人員勞務績效。

砥礪奮進的五年|信陽醫療與衛生成果處處惠民生

息縣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到村衛生室調研。

積極履行政府醫改責任,全面提升縣域醫療服務能力。落實政府辦醫責任,制定了息縣醫療衛生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落實政府承擔的“六項責任”。加快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步伐,引進三級醫院管理技術。提升服務能力,按照規劃,加強對縣、鄉、村醫療機構軟硬件投入,構建佈局合理、功能合適、規模適中具備基本服務功能的醫療機構。加強重點專科建設,針對外轉率較高的病種(介入、放化療、重症監護)有的放矢,確保90%的患者留在縣內。保障人才隊伍建設,從“招、引、培、聘、留、管”6個方面,研究制定優惠政策,累計招聘衛生技術人員661人。強化域外醫療資源引入,與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廣州軍區武漢總院建立長期協作關係,實施“3.30專業人才引培計劃”。加強衛生信息化建設,以居民健康檔案為核心,將縣域衛生數據共聯對接、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初步建立了“以患者為中心”、縣鄉村一體的縣域信息醫療服務體系。

5年來,息縣縣域醫療服務能力水平明顯提升,基本實現了沒病能預防、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醫療保障新局面。科學合理的就醫格局逐漸形成,大病到醫院、小病到基層、康復回社區的就醫新格局已初步形成。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新農合縣級報銷比例達80%,鄉鎮報銷比例達95%,參合患者實際報銷比例在縣級醫院達到69%、鄉鎮達到87%,明顯高於全省平均水平。群眾健康水平得到逐步提升,住院率常年維持在9%左右,低於全省12.6%的平均水平。良性發展的醫療格局逐漸形成,“過度檢查、過度用藥”有效遏制,醫務人員的職業使命感、工作積極性有效調動,逐利機制逐步破除,醫保和醫療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真正實現了政府兜底群眾健康、公立醫院迴歸公益性、醫生迴歸看病角色的醫改目標。

今後,息縣將繼續堅持“大健康”理念,醫改的重心從“治好病”向防治並重、重在預防、重心下移、健康維護轉變。著力開展家庭醫生健康簽約服務,弘揚中醫保健,倡導城市健身、農村廣場舞等全民健身事業,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新縣: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滲透所有領域

2014年新縣入選國家衛計委確定的全國首批健康促進縣項目試點。新縣正是以健康促進縣項目建設為抓手,大力實施健康促進綜合干預,初步構建了“大健康”工作格局。在順利通過國家評審驗收後,新縣被納入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典型案例彙編,贏得了海內外的一片讚譽。

砥礪奮進的五年|信陽醫療與衛生成果處處惠民生

新縣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到新啟用的新縣人民醫院綜合門診樓指導工作。

堅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滲透到所有領域。以健康戰略引領健康定位。立足資源優勢和縣情特點,確立了山水紅城、健康新縣的發展定位,以健康促進為基本策略,用生態宜居的自然環境促進人的身體健康,用堅定奉獻的紅色文化促進人的精神健康,用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促進全民健康素養的提升,用低碳環保的生態產業促進經濟轉型發展,用綠色有機的健康產品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健康中國”“健康中原”的戰略部署落地生根。以健康思維發展健康產業。著力建設大健康產業示範區,培育健康產業集群,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建成農產品大數據庫和質量溯源雲平臺,制定13個農產品地方標準,打響大別山北緯31°紅色土地綠色產品公共品牌,形成羚銳通絡祛痛膏、綠達山茶油、新林茶葉、安太食品等100多種健康產品,發起成立了大別山(新縣)健康旅遊聯盟,建設“健康來吧大別山健康旅遊體驗基地”,推進國家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試驗區、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創建,規劃建設了大別山全民健身公園、大別山露營公園,成功創建全國旅遊標準化示範縣,被確定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試點縣。以健康理念打造健康環境。倡樹視山如父、視水如母、視林如子的理念,呵護青山綠水,保護健康之源,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6.7%,植被覆蓋率95%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100%,主要河流水質達到國家二類標準,年空氣優良天數穩定在350天以上。堅持乾淨就是美、持續就是好,實施美麗鄉村生態新縣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實現全覆蓋,連續兩年被評為全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先進縣,成功創建國家生態縣,全縣所有鄉鎮均被命名為國家級生態鄉鎮。

用好縣內資源,藉助外部力量,構建“黨委政府+專家團隊+醫療機構+群眾”四位一體的共建機制。上下結合抓共建。縣委、縣政府專門成立健康委員會,並與各責任單位簽訂目標責任書,要求責任單位每年制定3條以上有利於群眾健康的政策性措施,已有20多個單位結合行業特點,制定出臺了70多項健康綜合干預措施。在全縣深入開展健康單元創建活動,重點抓好示範健康醫院、學校、機關、企業、家庭創建,並逐步推廣到鄉鎮、村、社區和全體群眾。強化投入促共建。加快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建成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20急救指揮中心、縣醫院綜合服務樓,運用PPP模式實施縣中醫院異地新建,改擴建10所鄉鎮衛生院,建成169所標準化村衛生室。通過整合財政一事一議獎補、農村飲水安全、農村衛生改廁、垃圾和汙水治理、體育彩票公益金等項目資金,完善健康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成健康主題公園26個、健康步道23處、健康文化長廊44處,為深化健康促進工作打牢基礎。開放合作助共建。積極引入外部優質資源,先後與北京協和醫科大學、鄭州大學、河南中醫藥大學建立合作關係,與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鄭州市中心醫院等建立對口幫扶或協作關係。加強與公益組織合作,與北京綠十字共同發起“英雄夢、新縣夢”規劃設計公益行活動,把健康教育、文明先導、垃圾分類作為重要內容,80多家公益組織、500多位專家志願者參與其中。

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週期兩個著力點,大力實施健康素養促進行動。讓健康教育深入人心。健全縣、鄉、村三級健康教育網絡,整合衛生計生人才資源,建立了以“健康保健員”“健康指導員”“家庭保健員”為主的健康教育隊伍。把培養群眾科學健康觀、疾病防治素養、婦幼健康素養等作為優先教育內容,開展“相約健康社區行”活動,建立健康教育宣傳欄、電視專欄、手機短信、微信公眾號、健康促進智能網絡等平臺。通過家庭婦女“抓住全家人的胃”;通過健康教育進學校、進課堂,用“小手拉大手”,影響和改良家庭的健康習慣,真正把健康知識送到每個領域、每個行業、每一個人。讓健康生活成為習慣。深入推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先後組織承辦了2016全國群眾登山健身大會、2016年國家登山健身步道聯賽(信陽新縣站)、中國新縣全國百公里山地戶外運動挑戰賽,舉辦全民運動會、農民運動會、職工運動會,開展“千人萬步、綠色出行”“全民健身、綠色騎行”“健康廚藝大賽”“健康之星”“健康家庭評選”等全民健康活動。讓健康服務更加惠民。堅持把健康服務的重點放在農村,把健康扶貧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一招,建立健全預防貧困發生的長效機制,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人員進行分類登記,逐一建立健康檔案,做到“精準到戶、精準到人、精準到病”。全面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推行大病醫療保險,將貧困人口全部納入重特大疾病救助範圍,建立“三重”醫療保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