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印良品事件背後的冷知識:哪些日本食品禁運、為何貼中文標

一次曝光,兩份聲明。24小時之內,“無印良品部分進口食品產自日本核汙染區”事件幾經反轉,人們的疑惑卻有增無減:既然禁止進口了為何還能在國內銷售?為什麼故意遮擋原標籤?既然產自非輻射區外包裝上為何不說明?雖然產地是非輻射區但原材料會不會來自輻射區?以及,該相信誰?

以上種種,均繞不開一個關鍵詞——“核汙染區”。究竟何為核汙染區、這個區域又有多大?其實並不存在一個嚴格意義上公認的定義。從進口角度講,2011年福島核事故發生後,各個國家和地區相繼採取措施限制進口日本部分地區的食物,但頒佈的進口禁令範圍存在差異。在這個國家限制進口的,可能在另一個國家是解禁的。具體到中國,對日本食品農產品的進口禁令,從最開始的5個都縣擴展到12個,後又刪減至目前的10個都縣。橫向對比其他國家,中國的禁令是覆蓋面最廣的。

一款產自日本的食品,究竟需要通過怎樣的層層把關才能最終和中國消費者見面?追根溯源,從引發日本食品禁令的日本福島核事故說起。

哪些日本食品允許進入中國?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里氏9.0級地震。地震和隨之而來的海嘯,導致東京電力公司運營的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洩漏。福島第一核電站位於日本福島縣,距東京直線距離約220公里。事故發生後,各國相繼採取措施限制進口日本部分地區的食物。

2011年3月24日,中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下稱質檢總局)公告稱,日本福島核電站洩漏事故已對當地食品農產品造成嚴重汙染,自即日起,禁止進口日本福島縣、栃木縣、群馬縣、茨城縣、千葉縣的乳品、蔬菜及其製品、水果、水生動物及水產品,並對產自上述地區的其他輸華食品農產品加強檢測。同年4月8日,質檢總局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從日本進口食品農產品檢驗檢疫監管的公告》(總局2011年第44號公告),限制範圍進一步擴大,禁止從日本福島縣、群馬縣、栃木縣、茨城縣、宮城縣、山形縣、新潟縣、長野縣、山梨縣、琦玉縣、東京都、千葉縣等12個都縣進口食品、食用農產品及飼料。

2011年6月,質檢總局下發通知,允許日本山梨、山形2個縣2011年5月22日後生產的符合中國要求的食品、食用農產品和飼料進口。同時,自通知下發之日起,允許輸華的日本食品、食用農產品和飼料中,除蔬菜及其製品、乳及乳製品、水產品及水生動物、茶葉及製品、水果及製品、藥用植物產品外,不再要求日方出具放射性物質檢測合格證明。所有允許輸華的日本食品、食用農產品和飼料仍需日本官方出具原產地證明。

也就是說,來自日本福島等上述10個都縣的食品、食用農產品及飼料,至今仍是嚴禁對華出口的。其它地區允許輸華的日本食品、食用農產品和飼料,都必須提供日本官方出具的原產地證明,部分產品還須日方出具的放射性物質檢驗合格證明。原產地證明中,需表明產品名稱、出口/目的地、原產地、產品主要加工原料的產地、從產地到發貨地和中國目的地的運輸方式及路線、從主要原料產地到加工地的運輸路線等等信息。

無印良品事件背後的冷知識:哪些日本食品禁運、為何貼中文標無印良品事件背後的冷知識:哪些日本食品禁運、為何貼中文標

無印良品聲明中兩款商品的原產地證明。

除了進口國的質檢法規之外,日本政府也會針對部分縣的產品檢測輻射量,並將超出輻射量的列入禁運清單,禁止流入市場。

自2011年以來,福島核輻射導致生物變異、福島核輻射食品全面解禁出口等方面的不實消息層出不窮。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經久不衰的“美國FDA禁止日本輻射食品進口”謠言。

無印良品事件背後的冷知識:哪些日本食品禁運、為何貼中文標

經久不衰的“美國FDA禁止日本輻射食品進口”謠言。

美國是第一個禁止進口日本核輻射區生產食品的國家。2011年3月22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宣佈禁止福島縣、茨城縣、櫪木縣、群馬縣等4縣出產的牛奶、乳製品、蔬菜出口美國,除此之外的農產品也需進行安全檢查。與中國劃定禁令區不同的是,美國的禁令具體到日本某地某種商品上,比如某縣的魚、B縣的稻米等等。此後,根據日本政府進行的風險評估及檢測結果,FDA對警示範圍內的產品類型和地區進行了多次調整,禁止進口的產品列表也在逐漸減少。

因此,每當FDA更新禁令名單時,網絡上都會流傳一波“FDA因核輻射全面封殺日本食品”的謠言。實際上,近年來FDA關於日本禁運名單發佈的通告,都是根據日本政府的說明解除某種食物的禁運。

為何在商品原標籤上張貼中文標籤?

據央視3·15晚會報道,2016年9月,深圳市市場稽查局在執法檢查中發現,無印良品銷售的無咖啡因香茅薏仁茶(穀物飲料)和雞蛋圓鬆餅(熱加工糕點),中文標籤顯示產地為日本,但將中文標籤揭開後的日文標籤顯示,廠家地址是被中國列入禁止進口區域的東京都,屬於“來自日本‘核汙染區’”的食品。

這是不是有意掩蓋廠址信息?中文標籤是不是故意將產地寫得模糊?

3月16日,上述產品的經銷商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發表聲明稱,日文標識所標示的地址信息為無印良品母公司的法定註冊地址,而非所售進口食品的產地,被3·15晚會“點名”的兩款進口食品的產地為日本福井縣和大阪府,不在禁止進口區域之列。

有消費者表示,雖然無印良品證明了上述兩類食品並非來自“核汙染區”,但在日文標籤上張貼中文標籤,這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有誤導和故意遮掩之嫌。其實,對於進口商品而言,中文標識是中國國家標準明文規定的必備的身份證明,是產品說明書的重要部分,不僅限於食品。

根據2015年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條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應當有中文標籤,並載明食品的原產地以及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繫方式。預包裝食品沒有中文標籤的,不得進口。(注:預包裝食品與裸裝食品加以區分,指的是預先定量包裝或者製作在包裝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

一位檢驗檢疫系統人士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進口商品的中文標籤一般只要求寫明產自哪個國家,對於是否要標明更具體的地區並沒有強制要求。在張貼中文標籤時,中文標籤需貼在醒目位置。考慮到原標籤位置就很醒目,所以用中文標籤覆蓋原標籤是常見做法。上述人士還表示,在進口食品入境時,檢驗檢疫部門會查驗進口食品的中文標籤是不是符合相關標準規定。

如前文所述,對於產自日本其他地區的食品,若屬於蔬菜及其製品、乳及乳製品、水產品及水生動物、茶葉及製品、水果及製品、藥用植物產品這6類的,需要同時提供由日本當地政府出具的原產地證明和放射性物質檢測合格證明,其他品類的食品、食用農產品和飼料只須提供原產地證明。

前述檢驗檢疫系統人士稱,對於日本進口商品,檢驗檢疫部門會依次核查貨證、查驗標籤,並從食品中抽取樣品檢驗。“按照食品的流程,我們是比較嚴格的。”上述檢驗檢疫系統內部人士表示。

3月16日,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回覆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稱,經排查確認,無印良品聲明中關於原產地的說法屬實。同時,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表示,經核查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的進口記錄,未發現有來自於日本核輻射地區的產品。“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加強對日本進口食品原產地的核查,全力禁止核輻射地區的日本食品進入我國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