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劇銀川“西征”中國戲劇節《史可法-不破之城》震撼上演

史可法 揚劇 多鐸 桐華 揚州網 2017-06-27
揚劇銀川“西征”中國戲劇節《史可法-不破之城》震撼上演

《史可法-不破之城》演出現場

三千殘弱守兵,面對十萬虎狼之師,是戰是降?明末兵部尚書史可法,用一腔熱血書寫了中華大地上的一曲悲壯史詩。昨晚,揚州揚劇研究所參演第十五屆中國戲劇節,《史可法-不破之城》在寧夏大劇院上演,“揚劇王子”李政成再現悲壯史可法,揚劇也成功完成了一場“西征”。

挑兵選將

磅礴壯烈,邀“外援”助陣

大型古裝揚劇《史可法-不破之城》是一場文武雙全的大戲,特別是明軍清軍兩軍交戰的場面,宏大磅礴,體現了中國傳統戲劇的經典武打戲份。

在排演這部大戲時,揚劇研究所所有男演員幾乎全部上場。除了“揚劇王子”李政成扮演史可法,張卓南扮演多鐸外,其他男演員都扮演了將領、兵士等。正在中國戲曲學院進修的男學員們,這次也是披掛上陣,扮演了和史可法一起誓死捍衛揚州城的明軍將士。

儘管如此,為了再現兩軍交戰的壯烈場面,此次還專程邀請了“外援”,儀徵市揚劇團的8位男演員火線支援,在劇中扮演清軍將士,儘管他們最終贏得了戰爭,卻無不被史可法的氣節所感動。“這次能夠參演這部大戲,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機會,我們都很珍惜。”儀徵市揚劇團的張超介紹道。

精益求精

修改數十遍,三輛貨車運道具

問世以來,揚劇《史可法-不破之城》不僅征服了揚劇觀眾,更是先後獲評江蘇省舞臺藝術精品工程、首屆揚州市政府文學藝術獎(戲劇曲藝類)等,已經算是一部比較成熟的劇目。但是,為了參加中國戲劇節,在出發之前,還是進行了數十次修改。

“有一個史可法向多鐸單膝下跪的動作,這個細節曾引起了專家們的多次討論,根據史可法的氣節,他會不會向多鐸下跪呢?”李政成說,“後來,我們一致認為,史可法早就將自身生死置之身外,但為了揚州的百姓,他明知清軍肯定能夠破城,所以為了百姓,他會下跪,希望多鐸能夠答應他,不要傷及無辜。”諸如此類的細節討論,在出發之前,就有過很多次。從唱詞到唱腔,從臺步到打戲,整部戲都摳到了極致。“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戲劇,我們所做的,只是更加接近完美。”

揚劇西征,舞美先行。在演出前幾天,三輛大貨車,就滿載著舞美道具,從揚州出發,橫穿中國,來到銀川。車輛到達後,連夜裝臺。

“寧夏大劇院的場地條件很好,非常適合演出。”負責舞美的熊傳奇介紹道。

衝鋒陷陣

“塞上江南”再現江南風骨

昨晚八點,幾聲震天的鼓聲拉開了《史可法-不破之城》的大幕,舞臺上戰馬嘶鳴、戰火連綿,一個兵荒馬亂的時代徐徐展開。面對來勢洶洶的清軍,史可法從一開始就抱定了要和揚州共存亡的決心。面對多鐸的誘降,將領的叛降,史可法始終不為所動。“只有斷頭將軍,沒有屈膝宰相”。李政成扮演的史可法,有血有肉,有情有義。論文戲,他唱功了得,“大陸板”字字鏗鏘,“道情”句句抒懷。說武戲,他功夫過硬,走馬挺身,瀟灑如昔。特別是他放走叛將,為民下跪,闡述“民為貴,君為輕”的理念時,無不令人感動。作為一個人,史可法也想“梅花山間步芳徑,護揚河畔折柳青。也想相偕妻子到白首,侍奉孃親在萱庭。”可是,面對強敵,他所守的這座城,“擔著家國恨,綿延社稷恩。穆穆千載雖無語,大呂黃鐘傳洪音”,所以,他只有選擇死戰不屈。最終“梅開似我碧血濺,梅落為我掩孤魂。嶙峋梅枝如傲骨,不移堅貞是梅根。後來如若將我問,還向梅花嶺上尋。”

此外,張卓南扮演的清軍將領多鐸,孫愛民扮演的歌女桐華,也是個性鮮明,令人過目難忘。多鐸敢於隻身進城勸降史可法,桐華面對城破依舊不離不棄,都在舞臺上綻放各自的藝術光彩。銀川有著“塞上江南”之稱,而在這部劇中,有一處史可法帶著多鐸登上揚州城樓的戲份:往東看,“俏灣頭紅濃翠稀,茱萸栽植萬千樹”;往南看,“城南春暉映幽僻,一座座橋拱似虹霓”;往西看,“萬種園林數淮左,千古風流在城西”;往北看,“天連水,水接天,翻湧漣漪”。通過史可法的唱腔,也將揚州的江南韻味,一展無遺。

鳴金收兵

迴歸傳統,天南地北戲迷捧場

大幕落下,在場的觀眾們全都站立鼓掌,久久不肯離去。“這是揚劇史上又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充分展示出揚劇近年來在劇目打造、人才培養上所取得的成果。能夠被選入中國戲劇節的演出,就充分證明了這些。”揚州市文廣新局局長季培均說道。在今年的中國戲劇節上,著名戲劇導演韓劍英有三部劇目入選,其中就有這部揚劇。他也毫不掩飾對這部揚劇的青睞:“現在很多劇種都受到話劇的影響,追求個性化,強調風格化,但是這部《史可法-不破之城》是不一樣的,還是很傳統,很規矩的中國戲劇。在我看來,這種堅守尤為難得。就是要讓現在的觀眾們看看,傳統的中國戲劇究竟是什麼樣的。”這樣的好戲也吸引了來自天南海北的揚劇戲迷。揚州戲迷嚴家銘特地從揚州趕來銀川。此外,還有來自北京、深圳等地的戲迷前來。

“我來到銀川幾十年了,這是第一次聽到揚劇,非常感動。”一位李女士告訴記者,“我就是江都人,幾十年前隨丈夫一起來銀川,現在兩個兒子都在這裡成家立業了。真沒想到,還能在銀川聽到如此純正的鄉音鄉韻,心情真是複雜,興奮,激動,也有一絲鄉愁。”

通訊員 湯玉祥 記者 王鑫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