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詩歌化身的里爾克,在他那本《給青年詩人的信》中,都談了些什麼?'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35期,原文標題《里爾克:負擔那廣大的寂寞》,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

“我們最需要卻只是:寂寞,廣大的內心的寂寞。”

記者/艾江濤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35期,原文標題《里爾克:負擔那廣大的寂寞》,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

“我們最需要卻只是:寂寞,廣大的內心的寂寞。”

記者/艾江濤

被稱為詩歌化身的里爾克,在他那本《給青年詩人的信》中,都談了些什麼?

萊內·馬利亞·里爾克(視覺中國供圖)

走向內心

對所有渴望寫詩的年輕人來說,里爾克在1903年至1908年間寫給青年卡卜斯的十封信,不啻是最好的教益。帶著熱情、坦誠、富有同情的體察,里爾克在這些書信中談到詩與藝術、兩性的愛、嚴肅和冷嘲、悲哀和懷疑、生活和職業的艱難等諸多話題。

我依然記得,自己在二十四五歲時讀到那些書信的感覺。其時,我們寫下拙劣的詩歌,常常一起談論到深夜,帶著惶惑將寫有詩歌的紙片交給所崇敬的詩人以求指點,然後讀到不過28歲已小有名氣的里爾克所寫的話:“我請你,把這一切放棄吧!”

里爾克以勸人放棄的姿態,引領年輕人如何坦誠地面對寫作:“你向外看,是你現在最不應該做的事。沒有人能給你出主意,沒有人能夠幫助你。只有一個唯一的辦法。請你走向內心。探索那叫你寫的緣由,考查它的根是不是盤在你心的深處:你要坦白承認,萬一你寫不出來,是不是必得因此而死去。這是最重要的:在你夜深最寂靜的時刻問問自己:我必須寫嗎?你要在自身內挖掘一個深的答覆。”

為何而寫的問題,確乎決定了一個寫作者能走多遠。在這裡,里爾克顯然帶著過來人的語氣,即使他自己,在早年的創作之路上,也不能避免找人指點,希望獲得那來自外部的肯定與支持。詩人北島在《時間的玫瑰》一書中,甚至如此評價他的那段光陰:“里爾克在文學界起步時很平庸,且是個名利之徒。他到處投稿,向過路作家毛遂自薦,在一個權威面前抬出另一個權威,並懂得如何跟出版商討價還價。”

不管怎麼說,里爾克很早便解決了這一問題,確定以詩人為自己的終生志業。1895年,20歲的里爾克考入布拉格大學,選讀哲學系,半年後轉修法學。那段時間,他頗為糾結,資助他讀書的叔叔是個律師,希望他能繼承自己的事業,但里爾克對法學並無興趣。1897年5月,當他從威尼斯旅行回來,終於下定決心,設法從家庭獨立出來,放棄學業,誠懇而堅定地去做一個詩人和作家。在給前輩作家路德維希·剛霍費爾的信中,他寫道:“過去的每一天都讓我看得更清楚,我從一開始就全力抗拒我的親屬們熱衷的口頭禪是多麼正確,他們說藝術不過是從辦公室或什麼地方回家之後,閒暇時間做的娛樂。我發現那是一個可怕的說法。對我來說,它事關信仰,誰不懷著他全部的熱望和內心的一切獻身於藝術,誰就永遠不會到達最高的目標。他就不是一個藝術家。”

1903年,當維也納新城陸軍學校年輕的學生卡卜斯寫信給里爾克時,里爾克正處於巴黎時期的黃金寫作期。1901年,他和藝術家克拉拉·韋斯特霍夫結婚,並在年底有了一個女兒。次年8月,里爾克隻身前往巴黎,在妻子克拉拉這位羅丹曾經的學生介紹下,他見到了對其創作影響巨大的雕塑家羅丹。羅丹有關藝術生活的祕訣“工作,就是活著而不會死亡”,讓他意識到持之以恆的勤勉,是保持創作靈感的唯一方式。不久,他寫下了《秋日》《豹》等一系列堪稱代表作的詩篇。

多年以後,當我拿起詩人馮至所翻譯的那本薄薄的《給青年詩人的信》,感受最強烈的不再是里爾克對藝術的堅定信念,而是通篇所籠罩的“寂寞感”。

寂寞,似乎成為理解里爾克的一把鑰匙。里爾克鼓勵卡卜斯向自己、向寂寞探索,在第二封信中,他坦言人生孤獨的真相:“因為在根本處,也正是在那最深奧、最重要的事物上我們是無名地孤單。”在第三封信中,他勸告卡卜斯少讀多屬一偏之見業已僵死的批評文字,因為“藝術品都是源於無窮的寂寞,沒有比批評更難望其邊際的了”。

在此後的每封信中,里爾克念茲在茲的仍是從屬於內心的寂寞。寫於1903年聖誕節前夕的一封信中,里爾克再次談到寂寞:“哪有寂寞不是廣大的呢;我們只有‘一個’寂寞又大又不容易負擔,並且幾乎人人都有著危險的時刻,他們情心願意把寂寞和任何一種庸俗無聊的社交,和與任何一個不相配的人勉強諧和的假象去交換……但也許正是這些時候,寂寞在生長;它的生長是痛苦的,像是男孩的發育,是悲哀的,像是春的開始。你不要為此而迷惑。我們最需要卻只是:寂寞,廣大的內心的寂寞。”

里爾克的這番話並非故弄玄虛,雖然他經常出入於藝術家聚會,也在26歲的合適年齡走入婚姻,但終其一生,正如北島所言,一直生活在相悖的兩極:他嚮往人群渴望交流,但又獨來獨往,保持自身的孤獨狀態;他輾轉於巴黎廉價的小客棧,又嚮往鄉村別墅和自然。

他顯然讓妻子克拉拉接受了自己的理念:婚姻不過是兩個人在一起守衛著各自的孤獨。在後來給31歲便離開人世的藝術家葆拉·莫德鬆的《安魂曲》中,他寫道:“在愛的領域,我們能做的一切無非是:/鬆開彼此;因為彼此佔有/對我們而言太過容易,無須學習。”事實上,他始終無法忍受家庭生活帶來的平庸與瑣碎,直到有一天最終拋棄妻子和孩子。

就像寫給卡卜斯信裡所說,里爾克經常陷入貧窮,很多時候要靠朋友和他的出版商救助。儘管如此,他依然堅定不移地反對一切形式的妥協,正如他的傳記作者唐納德·普拉特所言:“他只會寫那些他感覺發自內心的作品,假如這能夠出版並且掙一些錢,那當然更好;但約稿對他來說沒有吸引力。”

從遵從內心的角度而言,里爾克確乎是一個極為純粹的詩人。不然,如何理解他在28歲時能夠寫出這樣的詩句:“誰此時沒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誰此時孤獨,就永遠孤獨,/就醒來,讀書,寫長長的信,/在林蔭路上不停地/徘徊,落葉紛飛。”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35期,原文標題《里爾克:負擔那廣大的寂寞》,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

“我們最需要卻只是:寂寞,廣大的內心的寂寞。”

記者/艾江濤

被稱為詩歌化身的里爾克,在他那本《給青年詩人的信》中,都談了些什麼?

萊內·馬利亞·里爾克(視覺中國供圖)

走向內心

對所有渴望寫詩的年輕人來說,里爾克在1903年至1908年間寫給青年卡卜斯的十封信,不啻是最好的教益。帶著熱情、坦誠、富有同情的體察,里爾克在這些書信中談到詩與藝術、兩性的愛、嚴肅和冷嘲、悲哀和懷疑、生活和職業的艱難等諸多話題。

我依然記得,自己在二十四五歲時讀到那些書信的感覺。其時,我們寫下拙劣的詩歌,常常一起談論到深夜,帶著惶惑將寫有詩歌的紙片交給所崇敬的詩人以求指點,然後讀到不過28歲已小有名氣的里爾克所寫的話:“我請你,把這一切放棄吧!”

里爾克以勸人放棄的姿態,引領年輕人如何坦誠地面對寫作:“你向外看,是你現在最不應該做的事。沒有人能給你出主意,沒有人能夠幫助你。只有一個唯一的辦法。請你走向內心。探索那叫你寫的緣由,考查它的根是不是盤在你心的深處:你要坦白承認,萬一你寫不出來,是不是必得因此而死去。這是最重要的:在你夜深最寂靜的時刻問問自己:我必須寫嗎?你要在自身內挖掘一個深的答覆。”

為何而寫的問題,確乎決定了一個寫作者能走多遠。在這裡,里爾克顯然帶著過來人的語氣,即使他自己,在早年的創作之路上,也不能避免找人指點,希望獲得那來自外部的肯定與支持。詩人北島在《時間的玫瑰》一書中,甚至如此評價他的那段光陰:“里爾克在文學界起步時很平庸,且是個名利之徒。他到處投稿,向過路作家毛遂自薦,在一個權威面前抬出另一個權威,並懂得如何跟出版商討價還價。”

不管怎麼說,里爾克很早便解決了這一問題,確定以詩人為自己的終生志業。1895年,20歲的里爾克考入布拉格大學,選讀哲學系,半年後轉修法學。那段時間,他頗為糾結,資助他讀書的叔叔是個律師,希望他能繼承自己的事業,但里爾克對法學並無興趣。1897年5月,當他從威尼斯旅行回來,終於下定決心,設法從家庭獨立出來,放棄學業,誠懇而堅定地去做一個詩人和作家。在給前輩作家路德維希·剛霍費爾的信中,他寫道:“過去的每一天都讓我看得更清楚,我從一開始就全力抗拒我的親屬們熱衷的口頭禪是多麼正確,他們說藝術不過是從辦公室或什麼地方回家之後,閒暇時間做的娛樂。我發現那是一個可怕的說法。對我來說,它事關信仰,誰不懷著他全部的熱望和內心的一切獻身於藝術,誰就永遠不會到達最高的目標。他就不是一個藝術家。”

1903年,當維也納新城陸軍學校年輕的學生卡卜斯寫信給里爾克時,里爾克正處於巴黎時期的黃金寫作期。1901年,他和藝術家克拉拉·韋斯特霍夫結婚,並在年底有了一個女兒。次年8月,里爾克隻身前往巴黎,在妻子克拉拉這位羅丹曾經的學生介紹下,他見到了對其創作影響巨大的雕塑家羅丹。羅丹有關藝術生活的祕訣“工作,就是活著而不會死亡”,讓他意識到持之以恆的勤勉,是保持創作靈感的唯一方式。不久,他寫下了《秋日》《豹》等一系列堪稱代表作的詩篇。

多年以後,當我拿起詩人馮至所翻譯的那本薄薄的《給青年詩人的信》,感受最強烈的不再是里爾克對藝術的堅定信念,而是通篇所籠罩的“寂寞感”。

寂寞,似乎成為理解里爾克的一把鑰匙。里爾克鼓勵卡卜斯向自己、向寂寞探索,在第二封信中,他坦言人生孤獨的真相:“因為在根本處,也正是在那最深奧、最重要的事物上我們是無名地孤單。”在第三封信中,他勸告卡卜斯少讀多屬一偏之見業已僵死的批評文字,因為“藝術品都是源於無窮的寂寞,沒有比批評更難望其邊際的了”。

在此後的每封信中,里爾克念茲在茲的仍是從屬於內心的寂寞。寫於1903年聖誕節前夕的一封信中,里爾克再次談到寂寞:“哪有寂寞不是廣大的呢;我們只有‘一個’寂寞又大又不容易負擔,並且幾乎人人都有著危險的時刻,他們情心願意把寂寞和任何一種庸俗無聊的社交,和與任何一個不相配的人勉強諧和的假象去交換……但也許正是這些時候,寂寞在生長;它的生長是痛苦的,像是男孩的發育,是悲哀的,像是春的開始。你不要為此而迷惑。我們最需要卻只是:寂寞,廣大的內心的寂寞。”

里爾克的這番話並非故弄玄虛,雖然他經常出入於藝術家聚會,也在26歲的合適年齡走入婚姻,但終其一生,正如北島所言,一直生活在相悖的兩極:他嚮往人群渴望交流,但又獨來獨往,保持自身的孤獨狀態;他輾轉於巴黎廉價的小客棧,又嚮往鄉村別墅和自然。

他顯然讓妻子克拉拉接受了自己的理念:婚姻不過是兩個人在一起守衛著各自的孤獨。在後來給31歲便離開人世的藝術家葆拉·莫德鬆的《安魂曲》中,他寫道:“在愛的領域,我們能做的一切無非是:/鬆開彼此;因為彼此佔有/對我們而言太過容易,無須學習。”事實上,他始終無法忍受家庭生活帶來的平庸與瑣碎,直到有一天最終拋棄妻子和孩子。

就像寫給卡卜斯信裡所說,里爾克經常陷入貧窮,很多時候要靠朋友和他的出版商救助。儘管如此,他依然堅定不移地反對一切形式的妥協,正如他的傳記作者唐納德·普拉特所言:“他只會寫那些他感覺發自內心的作品,假如這能夠出版並且掙一些錢,那當然更好;但約稿對他來說沒有吸引力。”

從遵從內心的角度而言,里爾克確乎是一個極為純粹的詩人。不然,如何理解他在28歲時能夠寫出這樣的詩句:“誰此時沒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誰此時孤獨,就永遠孤獨,/就醒來,讀書,寫長長的信,/在林蔭路上不停地/徘徊,落葉紛飛。”

被稱為詩歌化身的里爾克,在他那本《給青年詩人的信》中,都談了些什麼?

里爾克的書信手稿

耐心和工作

認識羅丹之後,里爾克的寫作發生了變化,與早期的浪漫抒情色彩相比,他更加著力於觀察,如何將經驗轉化為客觀表現出來的“物”,使它們像雕塑一樣獨立於空間之中。

在寫給卡卜斯的信中,他當然不會忘記述說自己新體悟到有關“物詩”的觀念:“如果你在人我之間沒有諧和,你就試行與物接近,它們不會遺棄你;還有夜,還有風——那吹過樹林、掠過田野的風;在物中間和動物那裡,一切都充滿了你可以分擔的事;還有兒童,他們同你在兒時所經驗過的一樣,又悲哀,又幸福,——如果你想起你的童年,你就又在那些寂寞的兒童中間了,成人們是無所謂的,他們的尊嚴沒有價值。”

里爾克關於“物”的一系列敘述,閃現著俄國形式主義批評大家維克多·什克洛夫斯基有關“陌生化理論”的先聲:“藝術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使人恢復對生活的感覺,就是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頭顯出石頭的質感。”

為了感受事物,詩人需要讓自己回到兒童一般的天真:“你要像一個原人似的練習去說你所見、所體驗、所愛以及所遺失的事物。”

在完成於1910年的帶有強烈自敘色彩的長篇小說《馬爾特手記》中,里爾克將詩歌創作中對物的觀察,擴展到種種豐富的人生經驗:城市、走獸、鳥的飛翔、旅途中的夜晚、童年時代患過的各種疾病、分娩中婦人的喊叫、許多個愛情之夜的回憶。在現代詩歌的歷史上,里爾克幾乎是第一次,說出了“詩並非人們想象的那樣,只是簡單的情感(感情,我們已經擁有得足夠多了);更多是經驗”。

單單擁有這些經驗還不足夠,一行詩的產生,還需要非常耐心的等待,等待這些回憶中的經驗再度光臨。“因為那些還只不過是回憶中的事物。只有當它們轉化成了我們體內的血液,轉化成了眼神和姿態,難以名狀,而又跟我們自身融合為一,再也難分彼此——只有到了這個時候,只有在這種極其珍貴的時刻,一首詩的第一個句子才會從其中生髮出來,成為真正的詩句。”

里爾克在1902年與羅丹的相識,起初是緣於正在編輯一系列藝術專著的教授夏德·穆特所委託的一項研究。對羅丹長時間的接觸與研究,成果便是1903年春天出版的《羅丹論》。在這部著作中,里爾克認為羅丹的藝術“比言語和圖畫、譬喻和現象所能給予的更豐富:用物單純地呈現出人類心靈的渴望和恐懼”,正如在古代、中世紀以及文藝復興的雕塑中表現出來的一樣。1905年秋,里爾克在羅丹的建議下,幫對方收發信件,做類似私人祕書的工作,以賺取每月200法郎的報酬。不久,里爾克發現這項工作佔據了他大量的時間,自己的獨立性受到威脅,1906年5月12日,在一次激烈的爭吵後,他與羅丹分道揚鑣。但沒過多久,羅丹即來信表示和解的意願,二人不久冰釋前嫌。

在許多研究者看來,至少有整整五年,羅丹一直是里爾克學習的榜樣。除了雕塑藝術對物、經驗瞬間凝結對詩歌創作帶來的啟示,羅丹將藝術視為手藝的近乎瘋狂的勤勉,與里爾克向來喜歡在寂寞中思索的工作習慣緊密聯繫起來。

里爾克的“物詩”理念,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從羅丹那裡得來的、詩人是“手藝工人”的觀念,也是他向來追求的自然結果。早在1897年,里爾克還沒有遇見羅丹時,便在《我那麼害怕人們的言語》一詩中流露出“物詩”的理念:傾聽,理解,而非謀殺——“我那麼害怕人們的言語。/他們把一切說得那麼清楚:/這叫作狗,那叫作房屋,/這兒是開端,那兒是結局。……//躲遠點:我要不斷警告和反抗。/我喜歡傾聽事物歌唱。/你們一碰觸它們,它們就僵硬而喑啞。/你們竟把我的萬物謀殺。”

只是,與雕塑創作有所不同,詩歌一無依傍,要將觀察到的事物轉化為客觀的藝術作品,並非易事。事實上,在創作《馬爾特手記》到《杜伊諾哀歌》的十幾年間,里爾克只出版過一本小冊子《瑪利亞的一生》,創作與生活的全面危機,讓他一度在文壇銷聲匿跡。

靈感的風暴在他的晚年再次襲來,那個偉大的時刻是1922年的2月。在短短不到一個月時間中,里爾克寫完《獻給奧爾普斯的十四行》、《杜伊諾哀歌》剩下的六首,在寫給杜伊諾城堡女主人的信中,他歡呼道:“終於,侯爵夫人,終於,這一天到來了。這幸福,無比幸福的一天呵。我可以告訴您,哀歌終於大功告成了,一共十首!”

組詩的成功,自然可以歸結於里爾克為此付出的長期等待。就像1918年他寫給一位19歲便死亡的年輕詩人沃爾夫·馮·卡爾克洛伊特所寫的《安魂曲》中所說:“那些時代的豪言壯語,/不是為了我們,/雖然往事至今依然可見。/有何勝利可言?忍耐就是一切。”

不知怎麼,每當讀到這首詩,我總會想起另一位中國詩人穆旦。在經歷上世紀40年代那個偉大時代的詩歌狂飆之後,新中國成立後很長一段時間無法寫作的詩人,在即將進入暮年的1975、1976年,與向他求教的年輕詩人郭保衛通了26封信。也是在那兩年,在長久地忍耐後,他爆發般地寫下近30首詩,以迴應自己年輕時的《冥想》:“而如今突然面對墳墓,我冷眼向過去稍稍回顧,只見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亙古的荒漠。這才知道我全部的努力不過完成了普通生活。”

1908年,卡卜斯已從學生成為一名軍官,里爾克和他通了最後一封信。在那封信裡,他為卡卜斯固定的職業而歡喜。在他看來,一切生活,都是為著嚴肅與必要的工作所做的準備。他的忠告,在今天依然是那些曾喜愛過詩歌、藝術的年輕人的不止於告慰的聲音:“藝術也是一種生活方式,無論我們怎樣生活,都能不知不覺地為它準備;每個真實的生活都比那些虛假的、以藝術為號召的職業跟藝術更為接近……”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35期,原文標題《里爾克:負擔那廣大的寂寞》,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

“我們最需要卻只是:寂寞,廣大的內心的寂寞。”

記者/艾江濤

被稱為詩歌化身的里爾克,在他那本《給青年詩人的信》中,都談了些什麼?

萊內·馬利亞·里爾克(視覺中國供圖)

走向內心

對所有渴望寫詩的年輕人來說,里爾克在1903年至1908年間寫給青年卡卜斯的十封信,不啻是最好的教益。帶著熱情、坦誠、富有同情的體察,里爾克在這些書信中談到詩與藝術、兩性的愛、嚴肅和冷嘲、悲哀和懷疑、生活和職業的艱難等諸多話題。

我依然記得,自己在二十四五歲時讀到那些書信的感覺。其時,我們寫下拙劣的詩歌,常常一起談論到深夜,帶著惶惑將寫有詩歌的紙片交給所崇敬的詩人以求指點,然後讀到不過28歲已小有名氣的里爾克所寫的話:“我請你,把這一切放棄吧!”

里爾克以勸人放棄的姿態,引領年輕人如何坦誠地面對寫作:“你向外看,是你現在最不應該做的事。沒有人能給你出主意,沒有人能夠幫助你。只有一個唯一的辦法。請你走向內心。探索那叫你寫的緣由,考查它的根是不是盤在你心的深處:你要坦白承認,萬一你寫不出來,是不是必得因此而死去。這是最重要的:在你夜深最寂靜的時刻問問自己:我必須寫嗎?你要在自身內挖掘一個深的答覆。”

為何而寫的問題,確乎決定了一個寫作者能走多遠。在這裡,里爾克顯然帶著過來人的語氣,即使他自己,在早年的創作之路上,也不能避免找人指點,希望獲得那來自外部的肯定與支持。詩人北島在《時間的玫瑰》一書中,甚至如此評價他的那段光陰:“里爾克在文學界起步時很平庸,且是個名利之徒。他到處投稿,向過路作家毛遂自薦,在一個權威面前抬出另一個權威,並懂得如何跟出版商討價還價。”

不管怎麼說,里爾克很早便解決了這一問題,確定以詩人為自己的終生志業。1895年,20歲的里爾克考入布拉格大學,選讀哲學系,半年後轉修法學。那段時間,他頗為糾結,資助他讀書的叔叔是個律師,希望他能繼承自己的事業,但里爾克對法學並無興趣。1897年5月,當他從威尼斯旅行回來,終於下定決心,設法從家庭獨立出來,放棄學業,誠懇而堅定地去做一個詩人和作家。在給前輩作家路德維希·剛霍費爾的信中,他寫道:“過去的每一天都讓我看得更清楚,我從一開始就全力抗拒我的親屬們熱衷的口頭禪是多麼正確,他們說藝術不過是從辦公室或什麼地方回家之後,閒暇時間做的娛樂。我發現那是一個可怕的說法。對我來說,它事關信仰,誰不懷著他全部的熱望和內心的一切獻身於藝術,誰就永遠不會到達最高的目標。他就不是一個藝術家。”

1903年,當維也納新城陸軍學校年輕的學生卡卜斯寫信給里爾克時,里爾克正處於巴黎時期的黃金寫作期。1901年,他和藝術家克拉拉·韋斯特霍夫結婚,並在年底有了一個女兒。次年8月,里爾克隻身前往巴黎,在妻子克拉拉這位羅丹曾經的學生介紹下,他見到了對其創作影響巨大的雕塑家羅丹。羅丹有關藝術生活的祕訣“工作,就是活著而不會死亡”,讓他意識到持之以恆的勤勉,是保持創作靈感的唯一方式。不久,他寫下了《秋日》《豹》等一系列堪稱代表作的詩篇。

多年以後,當我拿起詩人馮至所翻譯的那本薄薄的《給青年詩人的信》,感受最強烈的不再是里爾克對藝術的堅定信念,而是通篇所籠罩的“寂寞感”。

寂寞,似乎成為理解里爾克的一把鑰匙。里爾克鼓勵卡卜斯向自己、向寂寞探索,在第二封信中,他坦言人生孤獨的真相:“因為在根本處,也正是在那最深奧、最重要的事物上我們是無名地孤單。”在第三封信中,他勸告卡卜斯少讀多屬一偏之見業已僵死的批評文字,因為“藝術品都是源於無窮的寂寞,沒有比批評更難望其邊際的了”。

在此後的每封信中,里爾克念茲在茲的仍是從屬於內心的寂寞。寫於1903年聖誕節前夕的一封信中,里爾克再次談到寂寞:“哪有寂寞不是廣大的呢;我們只有‘一個’寂寞又大又不容易負擔,並且幾乎人人都有著危險的時刻,他們情心願意把寂寞和任何一種庸俗無聊的社交,和與任何一個不相配的人勉強諧和的假象去交換……但也許正是這些時候,寂寞在生長;它的生長是痛苦的,像是男孩的發育,是悲哀的,像是春的開始。你不要為此而迷惑。我們最需要卻只是:寂寞,廣大的內心的寂寞。”

里爾克的這番話並非故弄玄虛,雖然他經常出入於藝術家聚會,也在26歲的合適年齡走入婚姻,但終其一生,正如北島所言,一直生活在相悖的兩極:他嚮往人群渴望交流,但又獨來獨往,保持自身的孤獨狀態;他輾轉於巴黎廉價的小客棧,又嚮往鄉村別墅和自然。

他顯然讓妻子克拉拉接受了自己的理念:婚姻不過是兩個人在一起守衛著各自的孤獨。在後來給31歲便離開人世的藝術家葆拉·莫德鬆的《安魂曲》中,他寫道:“在愛的領域,我們能做的一切無非是:/鬆開彼此;因為彼此佔有/對我們而言太過容易,無須學習。”事實上,他始終無法忍受家庭生活帶來的平庸與瑣碎,直到有一天最終拋棄妻子和孩子。

就像寫給卡卜斯信裡所說,里爾克經常陷入貧窮,很多時候要靠朋友和他的出版商救助。儘管如此,他依然堅定不移地反對一切形式的妥協,正如他的傳記作者唐納德·普拉特所言:“他只會寫那些他感覺發自內心的作品,假如這能夠出版並且掙一些錢,那當然更好;但約稿對他來說沒有吸引力。”

從遵從內心的角度而言,里爾克確乎是一個極為純粹的詩人。不然,如何理解他在28歲時能夠寫出這樣的詩句:“誰此時沒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誰此時孤獨,就永遠孤獨,/就醒來,讀書,寫長長的信,/在林蔭路上不停地/徘徊,落葉紛飛。”

被稱為詩歌化身的里爾克,在他那本《給青年詩人的信》中,都談了些什麼?

里爾克的書信手稿

耐心和工作

認識羅丹之後,里爾克的寫作發生了變化,與早期的浪漫抒情色彩相比,他更加著力於觀察,如何將經驗轉化為客觀表現出來的“物”,使它們像雕塑一樣獨立於空間之中。

在寫給卡卜斯的信中,他當然不會忘記述說自己新體悟到有關“物詩”的觀念:“如果你在人我之間沒有諧和,你就試行與物接近,它們不會遺棄你;還有夜,還有風——那吹過樹林、掠過田野的風;在物中間和動物那裡,一切都充滿了你可以分擔的事;還有兒童,他們同你在兒時所經驗過的一樣,又悲哀,又幸福,——如果你想起你的童年,你就又在那些寂寞的兒童中間了,成人們是無所謂的,他們的尊嚴沒有價值。”

里爾克關於“物”的一系列敘述,閃現著俄國形式主義批評大家維克多·什克洛夫斯基有關“陌生化理論”的先聲:“藝術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使人恢復對生活的感覺,就是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頭顯出石頭的質感。”

為了感受事物,詩人需要讓自己回到兒童一般的天真:“你要像一個原人似的練習去說你所見、所體驗、所愛以及所遺失的事物。”

在完成於1910年的帶有強烈自敘色彩的長篇小說《馬爾特手記》中,里爾克將詩歌創作中對物的觀察,擴展到種種豐富的人生經驗:城市、走獸、鳥的飛翔、旅途中的夜晚、童年時代患過的各種疾病、分娩中婦人的喊叫、許多個愛情之夜的回憶。在現代詩歌的歷史上,里爾克幾乎是第一次,說出了“詩並非人們想象的那樣,只是簡單的情感(感情,我們已經擁有得足夠多了);更多是經驗”。

單單擁有這些經驗還不足夠,一行詩的產生,還需要非常耐心的等待,等待這些回憶中的經驗再度光臨。“因為那些還只不過是回憶中的事物。只有當它們轉化成了我們體內的血液,轉化成了眼神和姿態,難以名狀,而又跟我們自身融合為一,再也難分彼此——只有到了這個時候,只有在這種極其珍貴的時刻,一首詩的第一個句子才會從其中生髮出來,成為真正的詩句。”

里爾克在1902年與羅丹的相識,起初是緣於正在編輯一系列藝術專著的教授夏德·穆特所委託的一項研究。對羅丹長時間的接觸與研究,成果便是1903年春天出版的《羅丹論》。在這部著作中,里爾克認為羅丹的藝術“比言語和圖畫、譬喻和現象所能給予的更豐富:用物單純地呈現出人類心靈的渴望和恐懼”,正如在古代、中世紀以及文藝復興的雕塑中表現出來的一樣。1905年秋,里爾克在羅丹的建議下,幫對方收發信件,做類似私人祕書的工作,以賺取每月200法郎的報酬。不久,里爾克發現這項工作佔據了他大量的時間,自己的獨立性受到威脅,1906年5月12日,在一次激烈的爭吵後,他與羅丹分道揚鑣。但沒過多久,羅丹即來信表示和解的意願,二人不久冰釋前嫌。

在許多研究者看來,至少有整整五年,羅丹一直是里爾克學習的榜樣。除了雕塑藝術對物、經驗瞬間凝結對詩歌創作帶來的啟示,羅丹將藝術視為手藝的近乎瘋狂的勤勉,與里爾克向來喜歡在寂寞中思索的工作習慣緊密聯繫起來。

里爾克的“物詩”理念,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從羅丹那裡得來的、詩人是“手藝工人”的觀念,也是他向來追求的自然結果。早在1897年,里爾克還沒有遇見羅丹時,便在《我那麼害怕人們的言語》一詩中流露出“物詩”的理念:傾聽,理解,而非謀殺——“我那麼害怕人們的言語。/他們把一切說得那麼清楚:/這叫作狗,那叫作房屋,/這兒是開端,那兒是結局。……//躲遠點:我要不斷警告和反抗。/我喜歡傾聽事物歌唱。/你們一碰觸它們,它們就僵硬而喑啞。/你們竟把我的萬物謀殺。”

只是,與雕塑創作有所不同,詩歌一無依傍,要將觀察到的事物轉化為客觀的藝術作品,並非易事。事實上,在創作《馬爾特手記》到《杜伊諾哀歌》的十幾年間,里爾克只出版過一本小冊子《瑪利亞的一生》,創作與生活的全面危機,讓他一度在文壇銷聲匿跡。

靈感的風暴在他的晚年再次襲來,那個偉大的時刻是1922年的2月。在短短不到一個月時間中,里爾克寫完《獻給奧爾普斯的十四行》、《杜伊諾哀歌》剩下的六首,在寫給杜伊諾城堡女主人的信中,他歡呼道:“終於,侯爵夫人,終於,這一天到來了。這幸福,無比幸福的一天呵。我可以告訴您,哀歌終於大功告成了,一共十首!”

組詩的成功,自然可以歸結於里爾克為此付出的長期等待。就像1918年他寫給一位19歲便死亡的年輕詩人沃爾夫·馮·卡爾克洛伊特所寫的《安魂曲》中所說:“那些時代的豪言壯語,/不是為了我們,/雖然往事至今依然可見。/有何勝利可言?忍耐就是一切。”

不知怎麼,每當讀到這首詩,我總會想起另一位中國詩人穆旦。在經歷上世紀40年代那個偉大時代的詩歌狂飆之後,新中國成立後很長一段時間無法寫作的詩人,在即將進入暮年的1975、1976年,與向他求教的年輕詩人郭保衛通了26封信。也是在那兩年,在長久地忍耐後,他爆發般地寫下近30首詩,以迴應自己年輕時的《冥想》:“而如今突然面對墳墓,我冷眼向過去稍稍回顧,只見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亙古的荒漠。這才知道我全部的努力不過完成了普通生活。”

1908年,卡卜斯已從學生成為一名軍官,里爾克和他通了最後一封信。在那封信裡,他為卡卜斯固定的職業而歡喜。在他看來,一切生活,都是為著嚴肅與必要的工作所做的準備。他的忠告,在今天依然是那些曾喜愛過詩歌、藝術的年輕人的不止於告慰的聲音:“藝術也是一種生活方式,無論我們怎樣生活,都能不知不覺地為它準備;每個真實的生活都比那些虛假的、以藝術為號召的職業跟藝術更為接近……”

被稱為詩歌化身的里爾克,在他那本《給青年詩人的信》中,都談了些什麼?

《給青年詩人的信》

作者:[奧]萊內·馬利亞·里爾克

譯者:馮至

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