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詩僧只有2首詩詞傳世,其中一首卻是我們求學階段必背的詩歌

詩歌 朱熹 宋朝 中國歷史 老張侃詩詞 老張侃詩詞 2017-08-25

在燦若繁星的中國古代詩人當中,有不少的詩人,僅靠一首詩就可以在詩史上立足,比如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比如崔護《題都城南莊》。這一方面說明唐宋時代是一個燦爛文化百家爭鳴的時代,也說明那個時代,文化的繁榮是今日的我們可能都難以超越的時代。

這名詩僧只有2首詩詞傳世,其中一首卻是我們求學階段必背的詩歌

春江花月夜

比如還有這樣一個詩人,更準確的說,他是一個詩僧。他是南宋詩人,南宋僧人,一生當中僅僅只有2首詩詞傳世,但卻奠定了他在詩歌史上的地位。而且其中一首,是一首七言絕句,是我們求學階段必背的詩歌。

這首詩名為《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詩人名為志南(或僧志南),全詩如下: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這名詩僧只有2首詩詞傳世,其中一首卻是我們求學階段必背的詩歌

吹面不寒楊柳風

在所有描寫春天的詩詞當中,這首詩不是最出色的,但是卻不可不提。尤其是最後一句“吹面不寒楊柳風”,被朱自清的知名散文《春》直接引用,進一步擴大了其詩歌的影響力。

這名詩僧只有2首詩詞傳世,其中一首卻是我們求學階段必背的詩歌

朱自清曾直接引用“吹面不寒楊柳風

詩人志南,只是一個法號。他是一個僧人,一生與古佛古經為伴。所以其生卒年不詳,其生平在詩歌史上也鮮有記載。不過,結合後世相關詩詞評論的記載,有一件事可以確認,那就是當時的理學大儒朱熹曾為其詩卷作跋。

由此來看,這名詩僧在當時的詩壇地位上並不低。

這名詩僧只有2首詩詞傳世,其中一首卻是我們求學階段必背的詩歌

理學大儒朱熹

然而可惜的是,由於時代久遠,如今的我們只能找到志南的兩首詩。一則就是上述的《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依靠一句“吹面不寒楊柳風”為世人所知;另外一則就是《接晦庵薦志南書有作》。其中的“晦庵”就是指的朱熹。

這名詩僧只有2首詩詞傳世,其中一首卻是我們求學階段必背的詩歌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聽聞當時的理學大儒朱熹為自己的詩集作跋,志南做如何反應?

且看:

上人解作風騷話,雲谷書來特地誇。楊柳杏花風雨後,不知詩軸在誰家。

顯然,詩人對於朱熹是心存感激之情的。不過詩人對於自己的一句“吹面不寒楊柳風”也是相當有自信的。

這名詩僧只有2首詩詞傳世,其中一首卻是我們求學階段必背的詩歌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一個宋代的僧人,如何對於詩詞有如此高的造詣,進而寫出這般清麗脫俗的詩句來?這自然得益於他自己的追求,另外再加上與當時知名文人學士的廣泛交往,受其薰陶;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是,作為一個僧人,他所處的環境所給予他的靈感也是不容置疑的。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