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接全球裝配式建築採購商,集成彙整合供應商資源打造提供全產業鏈解決方案的B2B企業服務平臺

市場營銷 B2B 建築 勁拓股份 36氪 2017-05-05

裝配式建築正在逐漸取代傳統建築,不久的將來,也許建築施工現場不再讓人心煩。

裝配式建築主要是指通過工廠生產和設計協作,將建構築部件以裝配和集成的方式在現場進行建造的建築體系。其覆蓋型鋼結構、輕鋼結構、混凝土結構、箱式、集裝箱體系、木結構、板式結構等幾乎所有常見建築結構。

裝配式建築既可做高層也可做低層,可以做永久建築也可做臨時建築,對比傳統建築,主要的優勢有:1)速度更快,節省50-90%施工時間的同時,用工量減少一半以上;2)未來的價格優勢,成本已幾乎與傳統建築持平,隨著人力成本的持續升高,優勢會更加明顯;3)通過工廠預製生產,產品質量更可控,建築品質不再只依賴於施工隊的能力;4)環保、節能減排超過傳統建築70%。

今天介紹的集成匯就是專注裝配式建築產業鏈的B2B企業服務平臺,簡單來講,就是垂直於裝配式建築領域並提供更多企業服務的“阿里巴巴”,而由於行業訂單的金額過大,目前不適合做在線直接交易,僅做交易撮合。

集成匯的創始人卞默非告訴36氪,根據住建部在2015年11月14日發佈《建築產業現代化發展綱要》,到2025年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的比例需要達到50%以上。目前,中國已經連續20年,年新增建築面積超過20億平方米,但目前裝配式建築佔比仍低於3%,所以,未來新建建築的30%將採用裝配式建築,其市場規模將由每年約3千億升至3萬億人民幣。他舉例,北京通州的一家裝配式建築企業,從2012年開始每年營業額實現了300-400%的增長,服務的部分企業,去年甚至在春節都沒有休假。

裝配式建築的生產流程大致是由採購商(即甲方)在買地之後,根據實際情況設定房屋用途及預算,隨後找供應商製作相關建築設計方案,並需要供應商提供包括生產、物流、施工及後期維護等服務。有些供應商能夠覆蓋上述所有環節,有些只能負責其中的部分環節。所以,雖然政策利好,前景寬闊,但是目前裝配式建築行業除產品和服務缺乏標準化管理外,還存在以下幾個主要問題:

1)企業獲取訂單的手段相對落後,仍以展銷會和熟人介紹的形式為主;

2)缺少通用的參照標準,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對裝配式建築的產品的規格和規範尚未完全統一,如非洲國家和國內的標準基本一致,而歐美地區則有各自不同的標準;

3)產能過剩,目前全國有5萬家左右的裝配式建築供應商,相關建材供應商則超過20萬家;

4)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合作不順暢,因為裝配式建築的產品設計流程和項目管理比傳統建築行業複雜,但行業設計水平相較傳統建築行業還比較低,另外,工廠生產的產品有時無法達到採購商的預期效果。

針對上述痛點,集成匯的平臺幫助採購商發佈裝配式建築的訂單信息,通過標準化和模塊化的方法讓其準確率達到100%,而阿里巴巴目前僅40%。並將裝配式建築和建材進行準確分類,幫助供應商規範所提供房屋及建材產品的信息。隨後為供應商所需提供的包括諮詢、設計、監理、建材團採、金融等服務進行打包,以第三方平臺的身份直接服務於採購商。簡單來講,集成匯是以裝配式建築真實訂單信息為基礎,為採購商提供全產業鏈解決方案的B2B企業服務平臺。

目前平臺的盈利模式主要來自三方面,3%-10%的供應商成交抽傭,38000-98000不等的會員年費、增值廣告服務費,以及其他營銷服務收入。

就核心競爭力而言,卞默非告訴36氪,其團隊在互聯網及裝配式建築行業都有超過5年的從業經驗,團隊的國際化背景,能夠準確對接海外市場,公司目前已與數十家海外地產開發商簽訂長期採購協議,此外,還自營月傳播超過300萬次的關於裝配式建築的數字營銷渠道。

創始人卞默非,有10年B2B電商和數字營銷經驗,其中5年在建築行業。其核心團隊包括CFA註冊分析師、CIMA註冊會計師、海外裝配式建築公司經營者、分眾傳媒銷售高管及多個裝配式建築國家標準的制定者。

目前處在Pre-A輪的融資階段,融資規模約800-1000萬,主要用於擴張海外發展商的合作、產品及技術開發、商務團隊的擴建。

截止於2016年12月31日,平臺已擁有超過9000名企業會員,服務全球超過200個地區的採購商,其中集成房屋供應商佔比70%,部品部件供應商佔比20%,採購商佔比10%,已經發布海外採購訂單超過90億人民幣,國內訂單超過60億人民幣,訂單以裝配式建築房屋產品為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