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流量到用戶:社區團購如何利用社群做到日流水百萬?

市場營銷 微商 在線教育 獨孤傷Solitude 2019-04-27

文/獨孤傷

從流量到用戶:社區團購如何利用社群做到日流水百萬?

自從“千團大戰”結束之後,以團購為基礎的商業模式就很少出現了,直到拼多多的崛起,把下沉渠道人群曝光,讓社交電商風口吹起,並衍生出社區團購。

當然,拼多多並沒有那樣大的能量把社區團購完全催生出來,還需要流量渠道與營銷模式的變革,直白一點就是微信的誕生,再清楚一點,就是社群與小程序的結合。

不過,小程序只是工具,社群所起的作用才是最核心的,因為社群意味著圈層,只有相互聯繫、相互在一起的用戶,才可能被大量轉化。

我很喜歡的一句話說得好,任何生意,都是把流量變成用戶的過程,社群就是兩者間的中轉站,社區團購也不例外。

而本文的目的,就是要拆解一下社群團購是怎麼玩轉社群營銷的。

「小程序+社群」的運營轉化邏輯

開篇提到過,社區團購線上的運營轉化,是通過社群完成的,具體的形式是小程序和微信群的結合使用。

微信群一般由團長建立,這些團長一般都是通過招募來的,主要由全職在家或平時比較清閒的寶媽,少數團長會由小區便利店主來擔任,比如「農夫果園」的團長結構,70%是寶媽,30%是社區店主。

當團長建立微信群后,開始負責社群的日常運營管理,以保證群的氛圍是正常的,當然,因為群員和群主是同一小區,是鄰里這種比較深的社交關係,管理起來也會方便一點。

接下來就是最核心的工作:向群員推薦商品,並引導轉化

這其實是個比較自然的過程,因為群員都是通過團長的關係進群,對團長很信任,買團長推薦的東西自然就不需要進行過度地決策,基本都會購買。

另外,團長用小程序推薦商品,畢竟小程序體驗輕、易傳播、開發成本低、容易快速迭代,而且無需註冊,只需要用戶授權即可,大大降低用戶行為成本。

比如某社區團購平臺,就是通過提供小程序來連接各個團長。

它們幫助團長發起商品團購和福利活動,以這樣的方式協助團長運營微信群並提升銷量,而該社區團購平臺因為利用這樣的策略,已累計獲取超340萬的用戶,日流水100多萬。

以上就是社區團購的社群運營轉化邏輯。

「培訓+分銷」釋放KOL效應

在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發現,團長對於社區團購的社群轉化非常重要,可以說處於特別關鍵的位置,因為對於一個群來說,團長就是它們的意見領袖,如果加強對團長的運營,能顯著釋放KOL效應。

目前,社區團購對於團長的運營,主要包含兩個方面:培訓和分銷。

(1)培訓——團長商學院

先說培訓,為什麼要給團長培訓?這是因為團長大多通過招募來的,甚至很多是兼職,水平不一。

比如,有的可能是小區便利店長或做過微商,懂一點兒營銷知識,而有的完全就是新人,沒有一點兒經驗,很容易出問題。

面對這種情況,必須通過培訓來解決,最常見的做法是推出「團長商學院」,通過標準化管理、階梯激勵來強化團長的活躍度和忠誠度。

「團長商學院」的培訓是有具體流程的,首先要建立團長群便於集中管理,然後是具體培訓加考核,常見的方式有開團培訓,一週三次左右的銷售培訓和技能培訓,還有對頭部、腰部和尾部團長的定向輔導。

(2)分銷——社區合夥人

另一個和團長運營有關的方面是分銷激勵,這一點多數會在招募和培訓時說明,主要目的就是明確告訴對方:當團長有錢賺,而且賺得很多。

當然,單純靠說是沒有大作用的,還需要在文案上下功夫,比如某社區團購平臺在招募團長時,直接說月入可達 2 萬元,一年輕鬆上 20 萬,並且還有「社區合夥人」等頭銜,著實有吸引力。

不過,這只是宣傳,實際能賺多少,取決於團長自己的賣貨能力和人脈資源,只要人脈越廣建群越多,營銷和運營能力夠強,賺的比宣傳的多是有可能的。

另外,分銷比例也決定著團長的收入,比例越高,收入也會相對越高,就整個社區團購行業來看,分銷水平在10%左右,少數玩家會比較高,在15%-25%左右。

給付費內容行業的啟示

其實,對團長進行培訓並加入分銷機制,目的就是刺激團長的執行力與轉化能力,讓商業模式跑快跑通。

不僅對社區團購如此,對其他行業,尤其是基於社群的付費內容行業(知識付費和在線教育)也是如此。

如果把社區團購的社群玩法梳理一下會發現,其大致遵循這樣一個路徑:

招募——培訓——建群——運營——推銷——分傭——傳播

這是和知識付費常見的分銷裂變玩法如出一轍,但也明顯不同:

招募:預熱期間在各渠道招募隊長,以比賽賺錢為誘餌,吸引頭部渠道選手參加;

培訓:公佈產品信息、老師背景、具體玩法、組隊要求、排名獎勵、推廣時間;

建群:號召自由組隊,自由建群,自建流量池;

分傭及裂變:隊伍裡的人邊宣傳邊賺收益,被吸引的人也跟隨宣傳,賺相對較小的收益;

運營:由各隊伍渠道轉化來的用戶,統一集中在活動方,由活動方的人員來建群、運營及服務;

推銷:活動方的人員利用課程服務製造的粘性進行轉化。

這樣的一個細小不同,可以給我們的啟示是,將分傭及裂變環節延後,在這之前先打造權威效應和用戶粘性,對社群的最終轉化會更有好處。

而基於社群的權威效應及用戶粘性的打造,本質是社群的促活行為,是社群運營的核心,它的套路都有什麼呢?這是可以開闢另一篇文章去探討的。

最後小小總結一下社區團購的社群營銷套路:利用「小程序+微信群」幫助團長轉化,通過「培訓+分銷」增強團長KOL屬性。

以上。

作者簡介

獨孤傷,知名k12公司資深運營,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鳥哥筆記、PMCAFF認證專欄作家,運營研究社專欄作者,野生運營社區合夥人,裂變研究者,運營老司機,教育行業觀察家。

公眾號:野生運營社區(dugu9bubai)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