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花十年拍下上海近百萬張照片,不是為了阻止拆遷,而是想讓將來的人們知道,這座城市原來有過的樣子

攝影 建築 炒麵 吳淞江 開始眾籌 2017-04-07
他花十年拍下上海近百萬張照片,不是為了阻止拆遷,而是想讓將來的人們知道,這座城市原來有過的樣子

逝去的,不一定都是有價值的

但總該記下它們曾經存在的痕跡

記錄

Lose,Lost

無法用磚瓦拯救這個城市,就用像素記錄這段歷史。”這是席子寫在微博上的一句話,專門給一張照片做的註解——

廢墟里一塊碎了小半邊的瓦片,上面印著“上海”。

他說,“我只希望從我的角度記錄這座城市,讓將來人們能夠知道,上海曾經有過的樣子。”

所以他手裡有了關於上海的近百萬照片。

他花十年拍下上海近百萬張照片,不是為了阻止拆遷,而是想讓將來的人們知道,這座城市原來有過的樣子

席子不是“打地鋪睡在地上的那個席子”,雖然他經常這麼跟人解釋自己的名字。席子是個攝影師,但鏡頭裡很少有人像,有朋友說,席子像是給老房子拍遺照的

聽起來有些瘮人,但席子想了想,覺得這形容挺合適。

他的鏡頭裡,都是上海這座城市的弄堂裡廂,還有被推倒的,或者即將被推倒的建築——它們的外表,它們的內心。

他花十年拍下上海近百萬張照片,不是為了阻止拆遷,而是想讓將來的人們知道,這座城市原來有過的樣子

方寸上海系列

他花十年拍下上海近百萬張照片,不是為了阻止拆遷,而是想讓將來的人們知道,這座城市原來有過的樣子

方寸上海系列

他花十年拍下上海近百萬張照片,不是為了阻止拆遷,而是想讓將來的人們知道,這座城市原來有過的樣子

RUINS of SHANGHAI夜之廢都系列:這個城市裡 太多的事物太多場景已經消失正在消失 人們已經熟視無睹 似乎它們從來就沒有存在過一樣

按照慣例,採訪的人都會問席子一系列問題:

“你是不是有弄堂情結?”

“你是不是對弄堂生活很懷念?”

“童年在弄堂裡生活發生過哪些有趣的故事?”

可惜,席子全都答不上來

他花十年拍下上海近百萬張照片,不是為了阻止拆遷,而是想讓將來的人們知道,這座城市原來有過的樣子

席子全名叫做席聞雷,20世紀60年代末的上海人。小時候就住在徐家彙公園附近的弄堂裡,當然那條弄堂早就不見了。

如果沒在2007年那個夏天閒逛過蘇州河,席子到現在大概也只是個設計公司的小白領。

那個夏天的某一天,席子去了蘇州河邊閒逛,拍了幾張德安裡。之後再回去看,德安裡已經被拆掉了,百年的老房子,就那樣成了一堆廢墟。

從此德安裡只存在在記憶裡,還有隨手拍下的那幾張相片裡。

他花十年拍下上海近百萬張照片,不是為了阻止拆遷,而是想讓將來的人們知道,這座城市原來有過的樣子

這些建築消失的速度,是平常人趕不上的;甚至這些建築的消失,幾乎等同於這座城市過去記憶的消失

之後席子辭職,做起了攝影師,專門去拍那些即將消失的老建築。

相機鏡頭三腳架,席子一年到頭都揹著,走在上海的弄堂小巷裡。除了這些,還要帶著手電筒、創口貼、水壺、口罩和零食,鞋子一定得是加厚防水的。

在這些廢墟里穿梭十年有餘,席子早就吸取了被鋼筋扎傷腿的教訓,可得萬分小心。

他花十年拍下上海近百萬張照片,不是為了阻止拆遷,而是想讓將來的人們知道,這座城市原來有過的樣子

廢墟里經常會有“地雷”和“炸彈”,“地雷”是大便和釘子,“炸彈”是餘下釘子戶會往樓下隨手扔的垃圾。

席子掃街的時間不固定,有時候五點起床,有時候到深夜還在繼續走。他說他怕第二天起來,房子就不見了,被推倒成了地上的一堆瓦礫。

推倒房子的挖掘機經常出鏡,所以有網友調侃:“這是挖掘機的黃金時代!”席子笑笑,乾脆把這句話做了其中一系列的標題。

他花十年拍下上海近百萬張照片,不是為了阻止拆遷,而是想讓將來的人們知道,這座城市原來有過的樣子他花十年拍下上海近百萬張照片,不是為了阻止拆遷,而是想讓將來的人們知道,這座城市原來有過的樣子他花十年拍下上海近百萬張照片,不是為了阻止拆遷,而是想讓將來的人們知道,這座城市原來有過的樣子

席子的鏡頭裡,洋房公寓佔了很大一部分:樓梯一系列,裡廂又是一系列。

拍過那麼多洋房公寓,不是沒“失過足”。有一次席子去一棟石庫門的晒臺拍照,下樓的時候被主人看見,被當成賊一把抓住,對方還說要報警。席子解釋了半天,才終於被放走。

也有熱情的居民,會和席子講起這棟房子的歷史,自己祖上的家業,也會抱怨生活的難堪。

這張照片裡,穿過圓形拱門,是上海老大哥杜月笙的書房,那個時期的大新聞,興許都是從這裡傳出的。

他花十年拍下上海近百萬張照片,不是為了阻止拆遷,而是想讓將來的人們知道,這座城市原來有過的樣子

拉都路311號,

曾經蔣介石與宋美齡的婚房,

如今也不過是普通人家。

他花十年拍下上海近百萬張照片,不是為了阻止拆遷,而是想讓將來的人們知道,這座城市原來有過的樣子

2013年去的時候,

席子給這間屋子的老阿姨

拍了張坐在壁爐前沙發裡的照片,

2015年,聽說要動遷,

席子帶著拍好的照片再去那屋子,

老阿姨已經忙著搬家。

後來再去,幾幢房子裡都已經沒人,

壁爐架也不知所蹤。

他花十年拍下上海近百萬張照片,不是為了阻止拆遷,而是想讓將來的人們知道,這座城市原來有過的樣子

外表破敗的“海乃家”,

路過這裡,人們甚至不會多瞧一眼,

可這裡發生的一切,會讓所有人顫慄。

因為海乃家還有另一個名字

——日軍慰安所。

他花十年拍下上海近百萬張照片,不是為了阻止拆遷,而是想讓將來的人們知道,這座城市原來有過的樣子

擺好三腳架,

調好焦距光圈,

站那一動不動怕嚇到人,

所以只要聽見有人走近,

席子就會咳嗽一聲。

據說這是他的“拍攝規則”。

他花十年拍下上海近百萬張照片,不是為了阻止拆遷,而是想讓將來的人們知道,這座城市原來有過的樣子他花十年拍下上海近百萬張照片,不是為了阻止拆遷,而是想讓將來的人們知道,這座城市原來有過的樣子他花十年拍下上海近百萬張照片,不是為了阻止拆遷,而是想讓將來的人們知道,這座城市原來有過的樣子他花十年拍下上海近百萬張照片,不是為了阻止拆遷,而是想讓將來的人們知道,這座城市原來有過的樣子

席子的豆瓣相冊裡,有一個相冊的名字叫做:被遺棄的上海

拍的是那些被主人遺棄了的房子,有的破敗不堪,你可以想到它被遺棄的原因是什麼;有的看起來還完好,卻還是抵不過被拋棄的命運。

他花十年拍下上海近百萬張照片,不是為了阻止拆遷,而是想讓將來的人們知道,這座城市原來有過的樣子他花十年拍下上海近百萬張照片,不是為了阻止拆遷,而是想讓將來的人們知道,這座城市原來有過的樣子他花十年拍下上海近百萬張照片,不是為了阻止拆遷,而是想讓將來的人們知道,這座城市原來有過的樣子他花十年拍下上海近百萬張照片,不是為了阻止拆遷,而是想讓將來的人們知道,這座城市原來有過的樣子

那條名叫安慶路的馬路,席子斷斷續續拍過十年

2015年底的時候,馬路旁弄堂的住戶就已不曉得搬去哪了。那時席子去安慶路,定好三腳架,再調好光圈焦距,安安靜靜站著,聽留守的居民聚在馬路邊,熱烈討論著關於拆遷的事。

那天夜裡的德潤坊過街樓前,原本熱鬧的街,只有一個女人推著車賣著炒麵。

女人手腳麻利地涮鍋開燃氣,煤氣藍色的火苗和油鍋裡的油煙還是水汽竄了老高,席子覺得德潤坊三個紅色大字看不大清了。

席子和她聊過幾句,離開的時候說了句:“下次可能來吃你的炒麵。”

他花十年拍下上海近百萬張照片,不是為了阻止拆遷,而是想讓將來的人們知道,這座城市原來有過的樣子

不知道後來席子有沒有再去拍過德潤坊,那個賣炒麵的女人是不是還在,但某些東西真的消失了。

“中國是變化繁多的地方,但令人並不覺得怎樣變化。變化太多,反而很快的忘卻了。倘要記得這麼多的變化,實在也非有超人的記憶力就辦不到。”

魯迅在《上海所感》裡這麼講過。因為沒法記得這些變化,所以席子才用了這樣的方式。

儘管他也明白,自己只是拍幾張照片,能改變的只不過是多留住一些關於上海的故事

他花十年拍下上海近百萬張照片,不是為了阻止拆遷,而是想讓將來的人們知道,這座城市原來有過的樣子

上海這座城市,有歷史也有故事,有繁華也有沒落。

它跟所有大大小小的城市一樣,隱藏了很多東西。按摩師不只是按摩師,髮廊妹不只是髮廊妹,叫“全家”的便利店裡,也沒有全家人在吃飯

就像,倒下的房子不只是房子,席子拍照也不只是拍照。房子裡藏著這座城市的記憶。

他花十年拍下上海近百萬張照片,不是為了阻止拆遷,而是想讓將來的人們知道,這座城市原來有過的樣子

當然有人這麼問過席子——

“拍下這些老建築,是不是想把他們保留下來?”

“沒有那層意思,有些建築保存的意義並不大。我到過那些人家做客,很明白石庫門居民的苦。”

“你支持拆遷,還是保留?”

“你搞錯了。拆和遷其實是兩回事,只是我們不知不覺地就把兩者合二為一了。保護建築和改善石庫門的生活狀況,本來並不是對立的。”

他花十年拍下上海近百萬張照片,不是為了阻止拆遷,而是想讓將來的人們知道,這座城市原來有過的樣子

沒數過席子拍過的照片裡,出現過的“拆”字,到底有幾個。有時候我都懷疑我們數數的速度,都比不上大紅顏料被畫上牆的速度。

很多東西不能被改變。

可就像席子說的,逝去的,不一定都是有價值的,但總該記下它們曾經存在的痕跡

除註明外,所有內容均系“開始吧”原創,

微信公號如需轉載,請回復後臺“轉載”。

無授權圖片會被舉報的哦!

最近不能錯過的好故事

他花十年拍下上海近百萬張照片,不是為了阻止拆遷,而是想讓將來的人們知道,這座城市原來有過的樣子他花十年拍下上海近百萬張照片,不是為了阻止拆遷,而是想讓將來的人們知道,這座城市原來有過的樣子他花十年拍下上海近百萬張照片,不是為了阻止拆遷,而是想讓將來的人們知道,這座城市原來有過的樣子他花十年拍下上海近百萬張照片,不是為了阻止拆遷,而是想讓將來的人們知道,這座城市原來有過的樣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