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奇僧——根敦群培(上)

攝影 藝術 美術 孫健 喜饒嘉措 中國西藏網 2018-12-18

編者按:根敦群培(1903年—1951年),是二十世紀傑出的藏族人文主義和理性主義的先驅、詩人、翻譯家、藏族現代社會繪畫的開創者,也是一位堅定的愛國主義者。他不是政界風雲人物,但他是政治立場和觀點十分鮮明的思想家;他不是背景厚重的社會名流,但他是一位影響了一大批人特別是年輕學子的社會精英;他不是聲名顯赫的正統高僧大德,但他是智慧過人,學識淵博,用人文科學的理論和方法觀察和分析藏族社會及文化並有非凡建樹的學術大師。

中國西藏網訊 在熙熙攘攘的八廓街上,根敦群培紀念館靜靜地矗立著,門匾下隨風飄動的香布和阿嘎土的古樸氣息,給人更加強烈的歷史感。不時會有三三兩兩的遊客或者當地人進到館內,認真地瞭解根敦群培先生的生平事蹟,接受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並將先生的思想、文化帶到更遠的地方。

藏族奇僧——根敦群培(上)

圖為紀念館門口根敦群培的雕像。 攝影:孫健

在安多啟蒙求知的二十四年

1903年藏曆三月二十三,根敦群培出生於安多地區的熱貢(今青海同仁縣)雙朋西村,原名仁真朗吉(又有說叫阿勒克•吉扎)。其父俄腔多吉(又稱阿拉傑布),信奉寧瑪派、精通藏文、諳熟經典,可謂當地小有名氣的學者。母親名白瑪吉。

藏族奇僧——根敦群培(上)

圖為根敦群培紀念館。 攝影:孫健

據記載,根敦群培少年時就很聰明,4歲時能讀寫藏文,被認定為是多扎活佛轉世,父母將他送到村中的一座小寺亞瑪扎西齊學經,讓他從小接受系統的宗教和文化教育。他在亞瑪扎西齊寺,師從古得班旦活佛學經,掌握了藏文文法,學會了作詩、繪畫和寫文章。他14歲入支扎寺,正式剃度為僧,取法名根敦群培。因為聰慧好學,博得了師長們的賞識。20歲時,這位年輕僧人語出驚人,宣稱支扎寺這個淺灘已經無法容納他這條大魚了,於是前往拉卜楞寺,入聞思學院學習因明學。

因為身材消瘦,根敦群培被人稱為“支扎瘦子”,這個年輕僧人在拉卜楞寺學習因明學的同時,時常走訪當時在拉卜楞寺附近傳教的一位傳教士格雷貝婁,向其學習英語。根敦群培因為語言新奇大膽,辯詞犀利,敢於標新立異,也成為拉卜楞寺辯經場上的風雲人物。1926年的辯經大會上,他和他的朋友作出了石破天驚的舉動:他們在辯經時公然質疑被奉為經典的嘉木樣活佛著作,引起全寺僧人的憤怒。根敦群培不得不離開拉卜楞寺。

在拉薩精研佛法的七年

1927年,根敦群培離開拉卜楞寺到達西藏。初到拉薩時,他寄居在一個名叫貢卻諾布的商人家裡,隨後入哲蚌寺果芒扎倉魯本康村,在格西喜饒嘉措大師等人門下繼續受業,修法習經達七年之久。根敦群培認真研討學問和刻苦求索的精神,很快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尤其是在辯經方面,他更是一位出類拔萃的能手。辯經場上,他常常以詼諧幽默、機智雄才的語言戰勝對手,獲得當時以善辯經教道理著稱的嘉央貢曲等名師的稱讚,至今拉薩還留下了很多關於他辯經的軼聞趣事。

藏族奇僧——根敦群培(上)

圖為紀念館內展出的根敦群培青年時設計製作的摺疊木桌。 攝影:孫健

在哲蚌寺期間,根敦群培雖然已經學了很多佛學知識,但他始終認為自己還未達到理想的高度,始終懷著強烈的求知慾望。由於他性格耿直,對任何問題總是直言不諱地闡明自己的看法,因此也時常受到嘲笑和打擊,甚至遭到毆打。儘管處境困難,根敦群培仍然憑藉堅韌的毅力,潛心鑽研佛陀經典。(中國西藏網 記者/孫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