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通過掛曆走入千家萬戶,周迅是掛曆女郎,掛曆攝影師年入百萬

攝影 美女 周迅 模特 天津往事 天津往事 2017-11-02

美女通過掛曆走入千家萬戶,周迅是掛曆女郎,掛曆攝影師年入百萬

(史可與鞏俐)

從80年代到90年代,掛曆,與餃子、春晚、鞭炮共同營造出辭舊迎新的熱鬧氛圍。掛曆也是每個家庭必不可少的裝飾品,它的裝飾性遠遠超過了它的實用價值,是一代人記憶中的一抹亮色。

掛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唐順宗永貞元年,皇宮中開始使用黃曆。而月份牌最早出現在民國時期的上海,生於杭州的畫家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廣告結合起來,在1914年由上海市美術館印行出版。

嚴格意義上的掛曆,在中國誕生於1938年——6K道林紙橫幅彩色膠印12頁齊白石畫作——1月到11月內容是應時花卉,12月是用焦墨畫的一隻燭臺,燭臺右側畫著一隻小老鼠。每幅畫旁邊都印著當月的月曆。

美女通過掛曆走入千家萬戶,周迅是掛曆女郎,掛曆攝影師年入百萬

美女通過掛曆走入千家萬戶,周迅是掛曆女郎,掛曆攝影師年入百萬

(掛曆市場)

五六十年代的掛曆主角是工農兵,人民公社、勞動模範、大生產的場景躍然紙上;也有印著黃果樹瀑布、桂林山水的掛曆,作為送給國際友人的紀念品。當時出版掛曆的是人民出版社、人民中國出版社,印著中英文雙語,很少在國內發行,也由此確定了由正規出版社出版發行掛曆、而非隨便什麼人出錢就能印的遊戲規則。

八九十年代,天津的掛曆銷售點集中在東北角書店、古文化街,以及濱江道、和平路上的各大書店,遼寧路文化市場,八里臺文化市場,雙峰道圖書批發市場。每到歲末年初,這些地方里裡外外都掛滿掛曆,但買掛曆的個人很少,大多是單位採購,作為年貨福利發給職工,送給關係戶。所以每到過年,家家都得有這本掛曆。去親朋好友家裡拜年,翻看掛在牆上、門上的掛曆,也是必不可少的功課。

美女通過掛曆走入千家萬戶,周迅是掛曆女郎,掛曆攝影師年入百萬

美女掛曆,在80年代以後,作為把掛曆推向巔峰的產品,獲得了幾近瘋狂的市場份額,讓一部分人先富了起來。

最早的女明星掛曆,是由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影中人》,彙集了劉曉慶、陳沖、叢珊等女明星,這本掛曆狂銷22萬冊。自此之後,女明星成為掛曆的主角,陳沖、劉曉慶、斯琴高娃、李秀明、龔雪、張瑜、潘虹、林芳兵、傅藝偉等無數女明星的照片,通過掛曆傳遍千家萬戶。

80年代末,鞏俐、史可、伍宇娟是最熱門的掛曆明星。鞏俐、史可是性感女神,伍宇娟是因在電影《瘋狂的代價》中有朦朦朧朧的裸露鏡頭而被劃入了這一行列。

美女通過掛曆走入千家萬戶,周迅是掛曆女郎,掛曆攝影師年入百萬

掛曆上也出現了港臺明星,關之琳、鐘楚紅、梅豔芳,主題仍是性感。與此同時,瑪麗蓮·夢露、索菲亞·羅蘭、波姬·小絲、麥當娜等外國明星也成為中國掛曆的主角。

攝影師為掛曆拍美女稿費最高,一頁兩三百塊錢,一本掛曆13頁能賺三四千塊錢。有一批中國攝影師靠拍美女、印掛曆發家,其中最有名的是北京攝影家賈育平。90年代,賈育平拍攝的美女掛曆風靡全國。因為大明星要價高,所以他一般都是到文工團選尚未出道的美女來拍掛曆。他後來在一次採訪中回憶,1993年他拍了47本掛曆,掙了100多萬元。

美女通過掛曆走入千家萬戶,周迅是掛曆女郎,掛曆攝影師年入百萬

顏丙燕、蔣勤勤這些明星,都曾作為模特出現在賈育平的鏡頭裡。被掛曆改變命運的是周迅,她16歲在浙江藝校學習舞蹈期間開始做掛曆模特。1992年,導演謝鐵驪拍電影《古墓荒齋》,在一本掛曆上看到周迅,費盡周折找到她。這是周迅出演的第一部電影。

90年代日漸開放,掛曆上的泳裝比基尼美女越來越多,衛道士覺得不舒服。所以新聞出版署規定,女性“三點式”掛曆必須在體育場範圍內拍攝。但問題是,那不還是“三點式”嗎?難道在海邊看到比基尼美女,就不會想入非非?

掛曆上當然不僅僅只有美女,但凡有些品味的家庭,還是羞於把比基尼女郎掛在房間牆上展示的。工人家庭喜歡祖國風貌、世界風光、名車建築;知識分子更喜歡中國古代書畫和世界名畫。

美女通過掛曆走入千家萬戶,周迅是掛曆女郎,掛曆攝影師年入百萬

美女通過掛曆走入千家萬戶,周迅是掛曆女郎,掛曆攝影師年入百萬

楊柳青畫社、朵雲軒、榮寶齋等畫社出版了大量中國名畫掛曆,內容包括歷代名畫、故宮藏品,以及吳昌碩、張大千、徐悲鴻、李可染、齊白石、吳作人、吳冠中等名家畫作。另外也有世界名畫掛曆,很多人第一次看到列賓、米勒、雷諾阿、達芬奇等繪畫大師的作品,都是通過掛曆。

這一類掛曆印刷非常精緻,中國畫的掛曆紙質色澤接近宣紙,西洋繪畫的掛曆用紙具有顆粒感、亞光,看上去有油畫的質感。這個時代的這一類掛曆,現在回憶起來,都是精品,也代表了那個時代中國頂尖的印刷技術。

美女通過掛曆走入千家萬戶,周迅是掛曆女郎,掛曆攝影師年入百萬

那時候比較高端一點是從香港和國外帶回來的掛曆。日本掛曆最流行,中國的掛曆,頁與頁之間靠螺旋形塑料環連接,過一個月,往後面翻一頁。日本的掛曆,有的螺旋環變成了精緻的金屬材質,有的是在掛曆頂端用金屬條直接壓合,每個月撕掉一張。

掛曆用完了,扔掉可惜,怎麼辦呢?最常見的是給孩子包書皮。有一度還非常流行用舊掛曆做門簾。先把舊掛曆裁成細長的三角形,卷在拉直的曲別針上,再把曲別針的兩頭用尖嘴鉗彎成S型,一個曲別針就是一個配件,把配件連成一條線,掛在一塊木條上,掛滿後就成了門簾。掛曆的彩色圖案露在外面,花花綠綠也算好看。

美女通過掛曆走入千家萬戶,周迅是掛曆女郎,掛曆攝影師年入百萬

八九十年代是掛曆市場最興旺的時期,一本掛曆定價四五十元錢,印數在30萬—50萬冊,這個數字在今天的出版業也屬於暢銷書。出版社出版掛曆的年利潤,高的可達800萬元左右,當時是鉅額利潤,因此引發“掛曆大戰”,甚至1990年12月的《新聞聯播》也報道了這一新聞。

全國最大的年畫掛曆市場在義烏出現。80年代末,當地邀請全國各地美術出版社及發行單位到義烏座談,讓出版社到義烏設立自辦發行經銷點,聘請個體經營戶作為經銷員,義烏的經營商戶取得了經營掛曆的合格身份。義烏、溫州的掛曆年銷售額最高時達到了20億元。不知道有多少人靠掛曆成為千萬富翁。

美女通過掛曆走入千家萬戶,周迅是掛曆女郎,掛曆攝影師年入百萬

與其說是禁止送禮、公款消費導致掛曆失寵,不如說是時代發展,人們的居住條件大幅度提升,家庭裝飾換成了真正的書畫、油畫、水彩,最次也是裝飾畫,不再需要掛曆。

如今,掛曆已成收藏品。民國時期的掛曆開價幾千元,50年代反映社會主義建設的掛曆每本可賣到上千元。這也標誌著作為裝飾品的掛曆,徹底告別了人們的生活。(文:何玉新)

美女通過掛曆走入千家萬戶,周迅是掛曆女郎,掛曆攝影師年入百萬

美女通過掛曆走入千家萬戶,周迅是掛曆女郎,掛曆攝影師年入百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