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89歲老兵郭連生——“軍號情”傳遞正能量'

社旗 大別山 社旗融媒 2019-08-09
"

“噠噠……嘀嘀……嘀噠噠……”如今,每天早上就會有這樣催促人們起床的清脆軍號聲,在伏牛山南麓的革命老區——社旗縣下窪鎮尖山響起。這裡駐紮有軍隊嗎?不是。這裡有緊急情況嗎?也不是。只是在尖山腳下洞溝村住著一位吹了74年軍號的“老八路”。

這位老兵名叫郭連生,今年89歲,耳不聾,眼不花,腰不彎,精神矍鑠,紅光滿面。他,整日頭戴一頂黃軍帽,身著一身綠軍裝,肩挎一個黃挎包,腳蹬一雙黃軍鞋,走起路來像賽跑。

辛酸的童年 只想吃飽飯

89年前的1930年1月28日出生在下窪鎮馬蹄村洞溝自然村的他,滿月後父親郭風奇抱著他“嗖”地舉了一下,後到部隊當兵一去15載,直到1955年9月才與兒子見面。

8歲那年的1938年1月母親改嫁,自己只好穿著奶奶縫補的破棉褲棉襖,拎著內放一個爛瓢的破籃子,提著一根棗刺打狗棍,四處討飯。“有一天,我左腳後跟被一隻凶殘的大黃狗咬透,鮮血‘突突’往外竄,疼得我只好從棉襖裡拽出一疙瘩棉花塞著止血。當時我真是哭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喊爹爹不吭,嚷娘娘不應聲。”回想起那悲慘的一幕,郭連生眼淚婆裟。

時隔7年的1945年2月的一天,郭連生討飯時偶遇一支八路軍小分隊,隊長川金堂(陝西人)看他能吃苦、出手利索,就接收他參加八路軍。“你知道我當時那個高興勁,不由分說用棉襖袖子往眼睛上一抹擦去眼淚,心裡想以後可能吃飽飯了。”郭連生談起此事悲喜交加。

幸運的青年 當上司號兵

3月後,郭連生因個子矮和年齡小到大別山學吹軍號。在那裡,他人小志氣大,學習認真,練號刻苦,很快掌握了軍號員站姿,用嘴和舌頭配合吹出“喱、嘀、噠、嗒”四個音符和一些顫音、輪音等技巧,軍號使用的場合和種類。然後,他分配到唐河、桐柏、泌陽三縣司號大隊當班長,教小孩們吹軍號。 戰爭是殘酷的。1945年的一天在與日軍作戰時,營長“小郭,吹衝鋒號”一聲令下,我軍將士猶如猛虎下山衝向日軍。

豈料,正在與日軍展開肉搏戰,一名凶殘的日本兵從左側用刺刀刺向郭連生,他急忙將上身向後一閃,刺刀正中左眼下皮,鮮血直流。戰鬥結束後,郭連生不顧傷痛拿著軍號用布擦了又擦,看了又看,嘴裡還不停地說:“你沒有受傷就好,你就是我的槍,就是我不吃子彈的槍,就是我受傷,你也不能受傷,咱倆要永遠在一起,永遠不分離。”

隨後,郭連生跟隨部隊到河南省軍區獨立營擔任司號長,與部隊一道在駐馬店一帶打土豪分田地、參加宛東戰役,又攜帶軍號跟隨部隊,參加淮海戰役和西南剿匪作戰,先後參加大小戰鬥20餘次。

感恩的老年 傳遞正能量

因軍號讓他找到人生的歸宿,是軍號讓他看到敵軍丟盔逃竄,是軍號伴隨他度過74年。故此,他每天的5裡爬山,每天的軍號吹響,每天的執著追求,讓他心底豁亮坦蕩能行舟船,身體強健能抗病災,讓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讓他心懷感恩傳遞正能量。

力行勝於言傳。2010年,鎮裡開展植樹造林綠化荒山活動,在郭連生沒有接到任何通知情況下,在其開墾的荒地裡全部種上“致富樹”。 他看到山上小樹被糟蹋,就自費500多元錢,在山上搭起了3間簡易房義務為國有林場看山。

在吹軍號上,郭連生不僅堅持每天早上8點之前上山去吹,並且在國家重大節日他都以吹軍號表示關注,“只要聽到老兵吹緊急集合號,我就猜到國家一定有大好事了,俺就找他問問才放心。不然,連覺就睡不著。”村民郭文春快言快語地說。

“去年,軍隊恢復司號制度,我心裡那個得勁勁就不用說了,我這軍號要大派用場了。”郭連生講起吹軍號的事兒,真是滔滔不絕。(原載7月29日南陽晚報 趙蘭奇 趙蜘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