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沈機管理人“超高門檻”招募戰投 沈機體系會否二度“央地聯動”?'

"

法院裁定受理公司進行重整之後,為了實現全面完成重整的目標,*ST沈機開始招募戰略投資者輸血。

8月23日晚間,*ST沈機發布公告稱,管理人在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發佈了戰略投資者招募公告,超高門檻成為主要特徵。

招募方案要求,意向戰略投資者上一年度財務報表應符合資產總額不低於1000億元,利潤總額不低於50億元。意向戰略投資者應以維護和發展瀋陽機床產業結構完整為原則,並維持公司總部註冊地在瀋陽不變。

多少企業符合高門檻?

該門檻可謂超高。僅以資產總額一項指標為例,可以得出的確定性結論是,新戰投直指大型國企(包括央企)和民企。

以民企為例,e公司記者查閱全國工商聯最新發布的“2019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之際所發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資產總額超過1000億元的企業只有76家,其中,恆大集團有限公司以1.88萬億元的規模,排在民營企業500強資產總額首位。

相較而言,包括央企在內的國有企業符合該門檻的數量更多,此前有報告顯示,2017年全國國有企業資產總額183.5萬億元。

公告認為,重整瀋陽機床對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提升我國基礎工業和戰略性產業的裝備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根據公告,本次招募戰略投資者,旨在解決內部結構性問題,調整債務結構、資本結構、產品結構和人員結構,實現公司轉型升級;完善經營管理,推進市場化體制機制改革,構建現代化的企業制度;最終打造股權結構優化、治理結構完善、資產質量優良、具備可持續盈利能力的上市公司,實現回報股東、貢獻社會、造福員工的企業宗旨。

這些目的直指*ST沈機目前的最大痛點。以調整債務結構為例,*ST沈機日前公告,受機床行業市場低迷形勢影響,市場需求大幅下降,公司及優尼斯裝備資金狀況緊張,生產投入不足,導致約9.3億元債務出現逾期。公司及優尼斯裝備可能會面臨需支付相關違約金、滯納金和罰息等情況,進而增加財務費用。

再以實現公司轉型升級為例,*ST沈機是中國機床的搖籃,從2014年起開發了i5系列智能機床,創立了i5智能製造與服務新模式,以期引領世界智能製造的潮流。不過隨著公司債務危機的加劇,轉型升級之路大概率也出現受阻,亟待有實力的戰投馳援。

會否二度“央地聯動”?

值得注意的是,*ST沈機計劃引入戰投,發生在公司控股股東沈機集團與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央地聯動”之後。

2019年首單央地重組花落瀋陽機床集團,瀋陽市政府與中國通用技術此前簽訂《關於戰略重組瀋陽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框架協議》。倘如本次*ST沈機所引入的新戰投再為央企,這意味著,從控股股東沈機機團到上市公司*ST沈機,都將成為“央地聯動”的落地點。

今年以來,從沈機集團到上市公司*ST沈機,再到*ST沈機的兩家子公司銀豐鑄造和優尼斯智能裝備,“沈機系”開啟“自上而下式”連環重整模式;而投資者最為關心的是這將給*ST沈機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目前來看,連環重整對於*ST沈機的影響整體偏向負面。

其中,沈機集團進入重整程序將可能對*ST沈機的股權結構等產生影響,同時可能使公司面臨與沈機集團的應收款項無法收回、對沈機集團的擔保承擔連帶責任等風險,可能導致公司資產出現減值損失。

而全資子公司重整申請如果被法院受理,全資子公司將由此進入重整程序,也將可能對*ST沈機長期股權投資等產生影響。

相對來看,*ST沈機的破產重整對公司本身的影響是一把雙刃劍。

一方面,當法院受理了重整申請後,如果管理人或者公司未能在法定期限內向法院和債權人會議提交重整計劃草案,或者重整計劃草案未能獲得債權人會議通過且未能獲得法院批准,或者重整計劃草案雖獲得了債權人會議通過但未能獲得法院批准,或者重整計劃未獲得法院批准,法院有權裁定終止重整程序,宣告公司破產;或者重整計劃雖獲得法院批准但未能得到執行,法院有權裁定終止重整計劃的執行,宣告公司破產。而根據相關交易規定,這種情況下,公司股票也會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但另一方面,如果*ST沈機順利實施重整並執行完畢重整計劃,將有利於改善公司資產負債結構。此前A股就有包括舜天船舶等在內的不少地方國有企業通過重整實現了新生。

回頭再看公司股價表現。近期,*ST沈機股價持續羸弱,本週已經連收4個“一字跌停”。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