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開始,瀋陽2萬多人搬遷建廠支援三線建設……'

"

1964年,國家開始三線建設。400萬知識分子、技術骨幹以及隨後衍生出的數千萬三線後代,他們在祖國大西南、大西北的崇山峻嶺之間構築了至少兩代人的生活,建起了星羅棋佈的1100多家大中型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

瀋陽作為共和國工業長子,為三線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一大批鐵西區工人奔向祖國中西部,48家企業參與援建,先後派出23304人,其中廠級幹部94人、中層幹部7000人、技術工人16210人。其中3家企業全廠搬遷,23家企業包建新廠,29家企業車間整體劃撥。

韓英傑是支援三線建設的第二代,她的丈夫高傑也是。2019年8月21日,韓英傑講述了他們家的三線往事。

"

1964年,國家開始三線建設。400萬知識分子、技術骨幹以及隨後衍生出的數千萬三線後代,他們在祖國大西南、大西北的崇山峻嶺之間構築了至少兩代人的生活,建起了星羅棋佈的1100多家大中型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

瀋陽作為共和國工業長子,為三線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一大批鐵西區工人奔向祖國中西部,48家企業參與援建,先後派出23304人,其中廠級幹部94人、中層幹部7000人、技術工人16210人。其中3家企業全廠搬遷,23家企業包建新廠,29家企業車間整體劃撥。

韓英傑是支援三線建設的第二代,她的丈夫高傑也是。2019年8月21日,韓英傑講述了他們家的三線往事。

1964年開始,瀋陽2萬多人搬遷建廠支援三線建設……

1984年春節,韓英傑(後排右一)一家在甘肅天水拍攝的全家福。

父輩80%都沒有調回來

1967年7月,瀋陽第一機床廠根據當時第一機械工業部二局《關於迅速建立新廠籌建領導班子的通知》和國家計委《關於星火機床廠設計任務書的覆函》,開始在甘肅天水援建星火機床廠。

韓英傑後來聽老工人高文英介紹:“剛去的時候工廠只有一個廠房,第一批估計去了100多人,從管理人員到車間技術人員、老工人都有。”

高傑父親是工程師,1971年他是第二批去援建的,此後全家7口舉家搬遷到天水。那時廠家屬區還沒建好,他們只能借住在當地人家的土坯房裡。等到1973年韓英傑全家來援建時,情況已有改觀,他們家住進了新樓,和高傑一家成為樓上樓下的鄰居。

韓英傑說:“1973年12月,我在瀋陽市第31中學念初中二年級,全家有六口人,父母、大哥、二哥、大姐和我。父親是機床一廠的鉗工,母親在機床一廠後勤工作,大哥、大姐下鄉,知道廠子要派技術工人去建設‘大三線’,技術過硬的父親主動申請,除了他自己,還將全家一起申請了。母親並不願意離開瀋陽去山溝,但提前去過兩次的父親每次回來會對她說,那邊的饅頭隨便吃,管夠。這讓對糧食配給制體會頗多的我們印象尤其深。而大哥、大姐則可以結束下鄉的生活到那邊工廠工作。這一年年底,我們全家遷到了甘肅天水。”

艱苦的生活不幸被母親說中。韓英傑說:“我們剛到天水的時候,饅頭是管夠吃,但那個饅頭和我們東北的不一樣,黏黏乎乎,有點黑,吃在嘴裡像沒蒸熟。父親參加工廠建設,天天晚上回家都在忙著畫圖。過去這麼多年,我還能記得母親經常埋怨父親的場景,我估計父親心裡也會挺委屈的,但那個年代的人,他心裡好像只有工作,一切都以服從上級指示為第一標準。”

韓英傑父母退休後也想回到老家瀋陽,但大哥已經留廠工作,父母也就留在了天水,留在了星火廠,直到去世。韓英傑說:“父親臨終時留下遺願,想把骨灰遷回來,和爺爺埋在新民老家,他在外奔波了大半輩子,最後還是難捨故鄉黑土。”

韓英傑說,像她父母這樣的人還有很多,80%都沒有調回來,由東北人變成了西北人。

"

1964年,國家開始三線建設。400萬知識分子、技術骨幹以及隨後衍生出的數千萬三線後代,他們在祖國大西南、大西北的崇山峻嶺之間構築了至少兩代人的生活,建起了星羅棋佈的1100多家大中型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

瀋陽作為共和國工業長子,為三線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一大批鐵西區工人奔向祖國中西部,48家企業參與援建,先後派出23304人,其中廠級幹部94人、中層幹部7000人、技術工人16210人。其中3家企業全廠搬遷,23家企業包建新廠,29家企業車間整體劃撥。

韓英傑是支援三線建設的第二代,她的丈夫高傑也是。2019年8月21日,韓英傑講述了他們家的三線往事。

1964年開始,瀋陽2萬多人搬遷建廠支援三線建設……

1984年春節,韓英傑(後排右一)一家在甘肅天水拍攝的全家福。

父輩80%都沒有調回來

1967年7月,瀋陽第一機床廠根據當時第一機械工業部二局《關於迅速建立新廠籌建領導班子的通知》和國家計委《關於星火機床廠設計任務書的覆函》,開始在甘肅天水援建星火機床廠。

韓英傑後來聽老工人高文英介紹:“剛去的時候工廠只有一個廠房,第一批估計去了100多人,從管理人員到車間技術人員、老工人都有。”

高傑父親是工程師,1971年他是第二批去援建的,此後全家7口舉家搬遷到天水。那時廠家屬區還沒建好,他們只能借住在當地人家的土坯房裡。等到1973年韓英傑全家來援建時,情況已有改觀,他們家住進了新樓,和高傑一家成為樓上樓下的鄰居。

韓英傑說:“1973年12月,我在瀋陽市第31中學念初中二年級,全家有六口人,父母、大哥、二哥、大姐和我。父親是機床一廠的鉗工,母親在機床一廠後勤工作,大哥、大姐下鄉,知道廠子要派技術工人去建設‘大三線’,技術過硬的父親主動申請,除了他自己,還將全家一起申請了。母親並不願意離開瀋陽去山溝,但提前去過兩次的父親每次回來會對她說,那邊的饅頭隨便吃,管夠。這讓對糧食配給制體會頗多的我們印象尤其深。而大哥、大姐則可以結束下鄉的生活到那邊工廠工作。這一年年底,我們全家遷到了甘肅天水。”

艱苦的生活不幸被母親說中。韓英傑說:“我們剛到天水的時候,饅頭是管夠吃,但那個饅頭和我們東北的不一樣,黏黏乎乎,有點黑,吃在嘴裡像沒蒸熟。父親參加工廠建設,天天晚上回家都在忙著畫圖。過去這麼多年,我還能記得母親經常埋怨父親的場景,我估計父親心裡也會挺委屈的,但那個年代的人,他心裡好像只有工作,一切都以服從上級指示為第一標準。”

韓英傑父母退休後也想回到老家瀋陽,但大哥已經留廠工作,父母也就留在了天水,留在了星火廠,直到去世。韓英傑說:“父親臨終時留下遺願,想把骨灰遷回來,和爺爺埋在新民老家,他在外奔波了大半輩子,最後還是難捨故鄉黑土。”

韓英傑說,像她父母這樣的人還有很多,80%都沒有調回來,由東北人變成了西北人。

1964年開始,瀋陽2萬多人搬遷建廠支援三線建設……

1985年8月,高傑、韓英傑帶著兒子參加星火機床廠第六屆體育運動會。

二代婚姻大多內部解決

韓英傑說,對於他們這些三線人二代來說,他們少了老一輩在那個火紅年代特有的激情,更多的是為現實問題所困擾。

從大城市一到小地方,帶來的是諸多的不適應。韓英傑回憶道:“在天水的時候日子真是辛苦,山上下雨都是黃泥湯啊,必須穿靴子;交通不便,進來出去都費勁兒,沒有什麼車。樓是蓋起來了,但沒有下水,還要在外邊兒上公廁。打回來的水也是黃泥湯,沉澱之後才能做飯吃,甚至老鼠掉在水桶裡淹死了的水,我們也不會扔,用來洗衣服。有時也接點雨水,缺水是最深刻體會。”

韓英傑在這裡也下過鄉,1979年,她回到星火機床廠,在鍋爐房做水處理化驗員。她一直沒找對象,因為她一門心思想離開這裡。

轉眼到了1981年11月,她也成了25歲的老姑娘,不得不向命運屈服。經鄰居介紹,她與高傑開始處對象。他們從小就認識,但基本沒說過話。高傑在廠裡任技量員,屬於技術工人,高傑一家也是從瀋陽搬遷來的。相同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經歷讓他們很快走到了一起。

韓英傑說,那時他們廠區附近還有一家瀋陽援建的風動工具廠,三線人的二代婚姻除了內部解決,也流行東北人找東北人。當時廠區附近還有兩家上海援建的棉紡廠,女工居多,所以也有東北人和上海人聯姻的。他們不願意找當地人,到最後,也有很多二代和當地人結婚的,融入了當地社會。

韓英傑本來也有紮根的打算,但兒子後來學習藝術,要到大城市才能有更好的發展,瀋陽畢竟還有親戚在,她就於1990年先輾轉到朝陽,然後調回瀋陽。現在兒子在大學工作,她專心帶孫子。而高傑這幾天正在天水照顧年邁的父母。

三線往事理應被銘記

韓英傑說,因為父母的選擇,他們被迫成為了三線人二代。父母那一輩很多人為援建工廠奉獻了一輩子,現在三線人的二代、三代還有人在繼續奉獻青春和熱血。

天水星火機床廠經過52年的發展,已成為天水星火機床有限責任公司,是世界上規格較全、規模較大的臥式機床製造企業,我國機床工具行業的主導企業之一。這裡也有瀋陽三線援建者付出的勤勞和智慧。他們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利益,遠離繁華大都市,把最美好的青春年華都奉獻給這片原本荒涼貧脊、如今成為西北工業重鎮的土地。

歷史就是這樣,一代接一代,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時代記憶。三線建設,是一段共和國曆史上的不平凡歷程;三線建設者,是一群普通勞動者中的特殊群體。他們的故事,理應被銘記。

瀋陽日報、沈報融媒記者 周賢忠/文 韓英傑/供片

瀋陽日報、沈報融媒編輯 王沛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