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囚徒困境”之中的太子申生,與他的“兩難抉擇”'

"

春秋時期,晉國太子申生,死於“非罪”,或者說他走上了一條“殺身成孝”之路。

縱觀申生的一生,他的文才武略足以擔當大統,本可以為晉國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但是他卻自縊而死,一生草草地以悲劇收場,實在是可悲可嘆!

"

春秋時期,晉國太子申生,死於“非罪”,或者說他走上了一條“殺身成孝”之路。

縱觀申生的一生,他的文才武略足以擔當大統,本可以為晉國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但是他卻自縊而死,一生草草地以悲劇收場,實在是可悲可嘆!

身處“囚徒困境”之中的太子申生,與他的“兩難抉擇”

《東周列國·春秋篇》申生、重耳、夷吾劇照

後人對其評價紛紜,有人認為他是孝之典範,有人說他有失臣子之道,“死之不義”。筆者認為,太子申生處在晉國權力鬥爭的漩渦之中,他所面對的困境是無法被局外人所理解的。這場悲劇,不僅僅反映出申生本人的性格特點和他對待生命的態度,更反映出了那個荒誕又教條的春秋時代的不合理性。

太子申生的生命本有著無限的可能,可“無限”為何會變成“有限”?

"

春秋時期,晉國太子申生,死於“非罪”,或者說他走上了一條“殺身成孝”之路。

縱觀申生的一生,他的文才武略足以擔當大統,本可以為晉國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但是他卻自縊而死,一生草草地以悲劇收場,實在是可悲可嘆!

身處“囚徒困境”之中的太子申生,與他的“兩難抉擇”

《東周列國·春秋篇》申生、重耳、夷吾劇照

後人對其評價紛紜,有人認為他是孝之典範,有人說他有失臣子之道,“死之不義”。筆者認為,太子申生處在晉國權力鬥爭的漩渦之中,他所面對的困境是無法被局外人所理解的。這場悲劇,不僅僅反映出申生本人的性格特點和他對待生命的態度,更反映出了那個荒誕又教條的春秋時代的不合理性。

太子申生的生命本有著無限的可能,可“無限”為何會變成“有限”?

身處“囚徒困境”之中的太子申生,與他的“兩難抉擇”

《東周列國·春秋篇》申生劇照

帶著這樣的問題,筆者從申生的家庭、性格、周邊環境和心理因素等方面進行分析,看看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他作出了這樣一個決定。

與此同時,筆者想借此來提醒那些像太子申生一樣,處於兩難或多重困境中的人們——無論什麼樣的危機,都是可以化解的,沒有什麼比生命更寶貴。

困境中的兩難抉擇

我們都知道,春秋時期的諸侯們一般都有許多子嗣,晉獻公也不例外。從他殘忍好戰亦無德的性格來看,其在教育子女方面必定會出現問題。

眾所周知,晉獻公的幾個兒子都有著極強的危機意識,與此同時,他們對權力也有著極強的爭奪慾望,無論是太子申生、晉惠公夷吾還是晉文公重耳,皆是如此。《左傳》中有夷吾背信棄義、重耳睚眥必報的記載,而作為晉獻公第一繼承人的申生,也不例外。

"

春秋時期,晉國太子申生,死於“非罪”,或者說他走上了一條“殺身成孝”之路。

縱觀申生的一生,他的文才武略足以擔當大統,本可以為晉國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但是他卻自縊而死,一生草草地以悲劇收場,實在是可悲可嘆!

身處“囚徒困境”之中的太子申生,與他的“兩難抉擇”

《東周列國·春秋篇》申生、重耳、夷吾劇照

後人對其評價紛紜,有人認為他是孝之典範,有人說他有失臣子之道,“死之不義”。筆者認為,太子申生處在晉國權力鬥爭的漩渦之中,他所面對的困境是無法被局外人所理解的。這場悲劇,不僅僅反映出申生本人的性格特點和他對待生命的態度,更反映出了那個荒誕又教條的春秋時代的不合理性。

太子申生的生命本有著無限的可能,可“無限”為何會變成“有限”?

身處“囚徒困境”之中的太子申生,與他的“兩難抉擇”

《東周列國·春秋篇》申生劇照

帶著這樣的問題,筆者從申生的家庭、性格、周邊環境和心理因素等方面進行分析,看看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他作出了這樣一個決定。

與此同時,筆者想借此來提醒那些像太子申生一樣,處於兩難或多重困境中的人們——無論什麼樣的危機,都是可以化解的,沒有什麼比生命更寶貴。

困境中的兩難抉擇

我們都知道,春秋時期的諸侯們一般都有許多子嗣,晉獻公也不例外。從他殘忍好戰亦無德的性格來看,其在教育子女方面必定會出現問題。

眾所周知,晉獻公的幾個兒子都有著極強的危機意識,與此同時,他們對權力也有著極強的爭奪慾望,無論是太子申生、晉惠公夷吾還是晉文公重耳,皆是如此。《左傳》中有夷吾背信棄義、重耳睚眥必報的記載,而作為晉獻公第一繼承人的申生,也不例外。

身處“囚徒困境”之中的太子申生,與他的“兩難抉擇”

《東周列國·春秋篇》晉獻公劇照

《左傳》中記載申生每場戰役“必戰而勝”。為何申生會有如此之強的好勝心和企圖心?筆者認為,僅憑《左傳》中“父命不敢不從”這一理由來解答,是遠遠不夠的。申生好戰的性格極有可能從小就形成了,他在晉獻公身邊耳濡目染,善於戰鬥也渴望戰鬥,而這種性格給他之後的抉擇埋下了隱患。

在“滅耿、滅霍、滅魏”的戰爭中,申生所面臨的抉擇主要來自於身邊的大臣,對於作戰的事情他們眾說紛紜。

主戰派希望申生英勇作戰並且“修己而不責人”,這些人外表看似一副忠君愛國、不畏戰爭的樣子,但實際上,他們的良心都是“大大的壞”。說到底,他們只是把申生當成“工具”而已,而申生廢不廢、死不死,他們根本不在乎,他們在乎的僅僅是戰爭能不能取勝。

"

春秋時期,晉國太子申生,死於“非罪”,或者說他走上了一條“殺身成孝”之路。

縱觀申生的一生,他的文才武略足以擔當大統,本可以為晉國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但是他卻自縊而死,一生草草地以悲劇收場,實在是可悲可嘆!

身處“囚徒困境”之中的太子申生,與他的“兩難抉擇”

《東周列國·春秋篇》申生、重耳、夷吾劇照

後人對其評價紛紜,有人認為他是孝之典範,有人說他有失臣子之道,“死之不義”。筆者認為,太子申生處在晉國權力鬥爭的漩渦之中,他所面對的困境是無法被局外人所理解的。這場悲劇,不僅僅反映出申生本人的性格特點和他對待生命的態度,更反映出了那個荒誕又教條的春秋時代的不合理性。

太子申生的生命本有著無限的可能,可“無限”為何會變成“有限”?

身處“囚徒困境”之中的太子申生,與他的“兩難抉擇”

《東周列國·春秋篇》申生劇照

帶著這樣的問題,筆者從申生的家庭、性格、周邊環境和心理因素等方面進行分析,看看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他作出了這樣一個決定。

與此同時,筆者想借此來提醒那些像太子申生一樣,處於兩難或多重困境中的人們——無論什麼樣的危機,都是可以化解的,沒有什麼比生命更寶貴。

困境中的兩難抉擇

我們都知道,春秋時期的諸侯們一般都有許多子嗣,晉獻公也不例外。從他殘忍好戰亦無德的性格來看,其在教育子女方面必定會出現問題。

眾所周知,晉獻公的幾個兒子都有著極強的危機意識,與此同時,他們對權力也有著極強的爭奪慾望,無論是太子申生、晉惠公夷吾還是晉文公重耳,皆是如此。《左傳》中有夷吾背信棄義、重耳睚眥必報的記載,而作為晉獻公第一繼承人的申生,也不例外。

身處“囚徒困境”之中的太子申生,與他的“兩難抉擇”

《東周列國·春秋篇》晉獻公劇照

《左傳》中記載申生每場戰役“必戰而勝”。為何申生會有如此之強的好勝心和企圖心?筆者認為,僅憑《左傳》中“父命不敢不從”這一理由來解答,是遠遠不夠的。申生好戰的性格極有可能從小就形成了,他在晉獻公身邊耳濡目染,善於戰鬥也渴望戰鬥,而這種性格給他之後的抉擇埋下了隱患。

在“滅耿、滅霍、滅魏”的戰爭中,申生所面臨的抉擇主要來自於身邊的大臣,對於作戰的事情他們眾說紛紜。

主戰派希望申生英勇作戰並且“修己而不責人”,這些人外表看似一副忠君愛國、不畏戰爭的樣子,但實際上,他們的良心都是“大大的壞”。說到底,他們只是把申生當成“工具”而已,而申生廢不廢、死不死,他們根本不在乎,他們在乎的僅僅是戰爭能不能取勝。

身處“囚徒困境”之中的太子申生,與他的“兩難抉擇”

《東周列國·春秋篇》申生劇照

反觀反戰派,他們則屢次勸導申生,提醒他保命安身,更有甚者勸他從這個混亂的局面中脫離,逃往別的國家。這些人大多是智謀之士,他們才是真正設身處地為申生考慮的人,筆者以士蒍為例來進行說明。士蒍是伴隨著晉獻公出生入死的謀士,幫晉獻公策劃了殺兄弟、除異己等行動,他怎能看不透晉獻公的心思?他苦口婆心地告誡申生“君有異心,又焉得立”,然而,申生並沒有聽從他的勸告。

雖然申生最終還是決定出徵,但他的心裡是相當矛盾的。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申生在聽到反戰派勸導後,以“為人子者,患不從,不患無名”來回答,這句話表面上看起來漂亮至極,但是實際上卻與申生“我戰死,尤有令名焉!”的話相矛盾。

申生“不患無名”卻又為何欲“尤有令名”?此乃狡辯也!

"

春秋時期,晉國太子申生,死於“非罪”,或者說他走上了一條“殺身成孝”之路。

縱觀申生的一生,他的文才武略足以擔當大統,本可以為晉國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但是他卻自縊而死,一生草草地以悲劇收場,實在是可悲可嘆!

身處“囚徒困境”之中的太子申生,與他的“兩難抉擇”

《東周列國·春秋篇》申生、重耳、夷吾劇照

後人對其評價紛紜,有人認為他是孝之典範,有人說他有失臣子之道,“死之不義”。筆者認為,太子申生處在晉國權力鬥爭的漩渦之中,他所面對的困境是無法被局外人所理解的。這場悲劇,不僅僅反映出申生本人的性格特點和他對待生命的態度,更反映出了那個荒誕又教條的春秋時代的不合理性。

太子申生的生命本有著無限的可能,可“無限”為何會變成“有限”?

身處“囚徒困境”之中的太子申生,與他的“兩難抉擇”

《東周列國·春秋篇》申生劇照

帶著這樣的問題,筆者從申生的家庭、性格、周邊環境和心理因素等方面進行分析,看看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他作出了這樣一個決定。

與此同時,筆者想借此來提醒那些像太子申生一樣,處於兩難或多重困境中的人們——無論什麼樣的危機,都是可以化解的,沒有什麼比生命更寶貴。

困境中的兩難抉擇

我們都知道,春秋時期的諸侯們一般都有許多子嗣,晉獻公也不例外。從他殘忍好戰亦無德的性格來看,其在教育子女方面必定會出現問題。

眾所周知,晉獻公的幾個兒子都有著極強的危機意識,與此同時,他們對權力也有著極強的爭奪慾望,無論是太子申生、晉惠公夷吾還是晉文公重耳,皆是如此。《左傳》中有夷吾背信棄義、重耳睚眥必報的記載,而作為晉獻公第一繼承人的申生,也不例外。

身處“囚徒困境”之中的太子申生,與他的“兩難抉擇”

《東周列國·春秋篇》晉獻公劇照

《左傳》中記載申生每場戰役“必戰而勝”。為何申生會有如此之強的好勝心和企圖心?筆者認為,僅憑《左傳》中“父命不敢不從”這一理由來解答,是遠遠不夠的。申生好戰的性格極有可能從小就形成了,他在晉獻公身邊耳濡目染,善於戰鬥也渴望戰鬥,而這種性格給他之後的抉擇埋下了隱患。

在“滅耿、滅霍、滅魏”的戰爭中,申生所面臨的抉擇主要來自於身邊的大臣,對於作戰的事情他們眾說紛紜。

主戰派希望申生英勇作戰並且“修己而不責人”,這些人外表看似一副忠君愛國、不畏戰爭的樣子,但實際上,他們的良心都是“大大的壞”。說到底,他們只是把申生當成“工具”而已,而申生廢不廢、死不死,他們根本不在乎,他們在乎的僅僅是戰爭能不能取勝。

身處“囚徒困境”之中的太子申生,與他的“兩難抉擇”

《東周列國·春秋篇》申生劇照

反觀反戰派,他們則屢次勸導申生,提醒他保命安身,更有甚者勸他從這個混亂的局面中脫離,逃往別的國家。這些人大多是智謀之士,他們才是真正設身處地為申生考慮的人,筆者以士蒍為例來進行說明。士蒍是伴隨著晉獻公出生入死的謀士,幫晉獻公策劃了殺兄弟、除異己等行動,他怎能看不透晉獻公的心思?他苦口婆心地告誡申生“君有異心,又焉得立”,然而,申生並沒有聽從他的勸告。

雖然申生最終還是決定出徵,但他的心裡是相當矛盾的。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申生在聽到反戰派勸導後,以“為人子者,患不從,不患無名”來回答,這句話表面上看起來漂亮至極,但是實際上卻與申生“我戰死,尤有令名焉!”的話相矛盾。

申生“不患無名”卻又為何欲“尤有令名”?此乃狡辯也!

身處“囚徒困境”之中的太子申生,與他的“兩難抉擇”

《東周列國·春秋篇》申生與重耳劇照

狡辯之人的說辭,皆是同一個模式。也就是說,申生哪怕自己內心已經認定“出逃”才是正確的選擇,但是迫於各方壓力,他嘴上還是不承認。我們都知道,狡辯之人不外乎是這樣兩種:一種是雖嘴上狡辯,但心裡承認,進而可以調整自己的行動,朝著相對正確的方向前進,此乃迷途知返之強者;另一種是嘴上狡辯,心裡承認但是卻仍然不改,一切照舊,這樣的做法很有可能會走上覆滅之路,此乃一意孤行之弱者。

當然,申生也不是史蒂夫·喬布斯那種,不在意外界說法,只要自己內心認定就為之努力的“真正強者”。之所以這麼說,因為從他詢問“吾其廢乎?”這一事件就可以看出,他非常在意別人的看法,他的內心也是十分軟弱的。

這樣一個矛盾卻又軟弱的申生,開始了他一意孤行的戰鬥,並且如願得到了“戰勝之令名”。他用優秀的軍事能力,在這一次兩難困境中成功突圍。然而,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申生的“囚徒困境”

在評價“申生之死”的時候,後人往往都把矛頭指向驪姬,筆者卻不能認同。試想,如果晉獻公是一個仁義賢德的君主,又是一個好父親,怎麼會僅憑驪姬的三言兩語,就對付起太子申生和另外兩個兒子?鄭武公怎麼沒有憑武姜的三言兩語就對付鄭莊公呢?所以,“申生之死”的罪魁禍首不是驪姬,而是晉獻公。

"

春秋時期,晉國太子申生,死於“非罪”,或者說他走上了一條“殺身成孝”之路。

縱觀申生的一生,他的文才武略足以擔當大統,本可以為晉國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但是他卻自縊而死,一生草草地以悲劇收場,實在是可悲可嘆!

身處“囚徒困境”之中的太子申生,與他的“兩難抉擇”

《東周列國·春秋篇》申生、重耳、夷吾劇照

後人對其評價紛紜,有人認為他是孝之典範,有人說他有失臣子之道,“死之不義”。筆者認為,太子申生處在晉國權力鬥爭的漩渦之中,他所面對的困境是無法被局外人所理解的。這場悲劇,不僅僅反映出申生本人的性格特點和他對待生命的態度,更反映出了那個荒誕又教條的春秋時代的不合理性。

太子申生的生命本有著無限的可能,可“無限”為何會變成“有限”?

身處“囚徒困境”之中的太子申生,與他的“兩難抉擇”

《東周列國·春秋篇》申生劇照

帶著這樣的問題,筆者從申生的家庭、性格、周邊環境和心理因素等方面進行分析,看看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他作出了這樣一個決定。

與此同時,筆者想借此來提醒那些像太子申生一樣,處於兩難或多重困境中的人們——無論什麼樣的危機,都是可以化解的,沒有什麼比生命更寶貴。

困境中的兩難抉擇

我們都知道,春秋時期的諸侯們一般都有許多子嗣,晉獻公也不例外。從他殘忍好戰亦無德的性格來看,其在教育子女方面必定會出現問題。

眾所周知,晉獻公的幾個兒子都有著極強的危機意識,與此同時,他們對權力也有著極強的爭奪慾望,無論是太子申生、晉惠公夷吾還是晉文公重耳,皆是如此。《左傳》中有夷吾背信棄義、重耳睚眥必報的記載,而作為晉獻公第一繼承人的申生,也不例外。

身處“囚徒困境”之中的太子申生,與他的“兩難抉擇”

《東周列國·春秋篇》晉獻公劇照

《左傳》中記載申生每場戰役“必戰而勝”。為何申生會有如此之強的好勝心和企圖心?筆者認為,僅憑《左傳》中“父命不敢不從”這一理由來解答,是遠遠不夠的。申生好戰的性格極有可能從小就形成了,他在晉獻公身邊耳濡目染,善於戰鬥也渴望戰鬥,而這種性格給他之後的抉擇埋下了隱患。

在“滅耿、滅霍、滅魏”的戰爭中,申生所面臨的抉擇主要來自於身邊的大臣,對於作戰的事情他們眾說紛紜。

主戰派希望申生英勇作戰並且“修己而不責人”,這些人外表看似一副忠君愛國、不畏戰爭的樣子,但實際上,他們的良心都是“大大的壞”。說到底,他們只是把申生當成“工具”而已,而申生廢不廢、死不死,他們根本不在乎,他們在乎的僅僅是戰爭能不能取勝。

身處“囚徒困境”之中的太子申生,與他的“兩難抉擇”

《東周列國·春秋篇》申生劇照

反觀反戰派,他們則屢次勸導申生,提醒他保命安身,更有甚者勸他從這個混亂的局面中脫離,逃往別的國家。這些人大多是智謀之士,他們才是真正設身處地為申生考慮的人,筆者以士蒍為例來進行說明。士蒍是伴隨著晉獻公出生入死的謀士,幫晉獻公策劃了殺兄弟、除異己等行動,他怎能看不透晉獻公的心思?他苦口婆心地告誡申生“君有異心,又焉得立”,然而,申生並沒有聽從他的勸告。

雖然申生最終還是決定出徵,但他的心裡是相當矛盾的。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申生在聽到反戰派勸導後,以“為人子者,患不從,不患無名”來回答,這句話表面上看起來漂亮至極,但是實際上卻與申生“我戰死,尤有令名焉!”的話相矛盾。

申生“不患無名”卻又為何欲“尤有令名”?此乃狡辯也!

身處“囚徒困境”之中的太子申生,與他的“兩難抉擇”

《東周列國·春秋篇》申生與重耳劇照

狡辯之人的說辭,皆是同一個模式。也就是說,申生哪怕自己內心已經認定“出逃”才是正確的選擇,但是迫於各方壓力,他嘴上還是不承認。我們都知道,狡辯之人不外乎是這樣兩種:一種是雖嘴上狡辯,但心裡承認,進而可以調整自己的行動,朝著相對正確的方向前進,此乃迷途知返之強者;另一種是嘴上狡辯,心裡承認但是卻仍然不改,一切照舊,這樣的做法很有可能會走上覆滅之路,此乃一意孤行之弱者。

當然,申生也不是史蒂夫·喬布斯那種,不在意外界說法,只要自己內心認定就為之努力的“真正強者”。之所以這麼說,因為從他詢問“吾其廢乎?”這一事件就可以看出,他非常在意別人的看法,他的內心也是十分軟弱的。

這樣一個矛盾卻又軟弱的申生,開始了他一意孤行的戰鬥,並且如願得到了“戰勝之令名”。他用優秀的軍事能力,在這一次兩難困境中成功突圍。然而,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申生的“囚徒困境”

在評價“申生之死”的時候,後人往往都把矛頭指向驪姬,筆者卻不能認同。試想,如果晉獻公是一個仁義賢德的君主,又是一個好父親,怎麼會僅憑驪姬的三言兩語,就對付起太子申生和另外兩個兒子?鄭武公怎麼沒有憑武姜的三言兩語就對付鄭莊公呢?所以,“申生之死”的罪魁禍首不是驪姬,而是晉獻公。

身處“囚徒困境”之中的太子申生,與他的“兩難抉擇”

《東周列國·春秋篇》驪姬劇照

此時,太子申生所面臨的最終困境,就是與生父晉獻公、後母驪姬之間的關係。

在筆者看來,此時的申生處在一個典型的“囚徒困境”中。晉獻公作為一國之君,掌握著所有人的生死大權,而且他不是一個明君,並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他把太子申生和夫人驪姬,分別丟在了“牢籠”裡,並且告知他們:如果你們互相詆譭,惹怒了我,你們都得被打入冷宮;如果你們都沉默,一切都聽我的,大家相安無事;如果一個詆譭一個沉默,放掉並重用詆譭的人,殺掉沉默的人。

在這個困境中,申生的最優解是,“殺掉晉獻公”或“殺掉驪姬”後越獄,不過按照我們對他性格的瞭解,可以看出,這基本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在這裡就不再探討了;他的次優解是,詆譭驪姬,如果採用這樣的做法,一半的機率自己被打入冷宮、苟且過一生,一半的機率逃出生天、成功繼承王位。然而,申生卻選擇了最壞的解法——沉默。這個選擇導致申生要麼與驪姬和諧共處,並繼續以“卿”的身份南征北戰,要麼在沉默中死亡。申生的這個“囚徒困境”,可以說是他一生悲劇的縮影。

由前述可見,申生剛剛平復了“名與不名”的矛盾心情,剛剛跳出了群臣“戰與不戰”的泥潭,卻又摔入了沉默的深淵。

"

春秋時期,晉國太子申生,死於“非罪”,或者說他走上了一條“殺身成孝”之路。

縱觀申生的一生,他的文才武略足以擔當大統,本可以為晉國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但是他卻自縊而死,一生草草地以悲劇收場,實在是可悲可嘆!

身處“囚徒困境”之中的太子申生,與他的“兩難抉擇”

《東周列國·春秋篇》申生、重耳、夷吾劇照

後人對其評價紛紜,有人認為他是孝之典範,有人說他有失臣子之道,“死之不義”。筆者認為,太子申生處在晉國權力鬥爭的漩渦之中,他所面對的困境是無法被局外人所理解的。這場悲劇,不僅僅反映出申生本人的性格特點和他對待生命的態度,更反映出了那個荒誕又教條的春秋時代的不合理性。

太子申生的生命本有著無限的可能,可“無限”為何會變成“有限”?

身處“囚徒困境”之中的太子申生,與他的“兩難抉擇”

《東周列國·春秋篇》申生劇照

帶著這樣的問題,筆者從申生的家庭、性格、周邊環境和心理因素等方面進行分析,看看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他作出了這樣一個決定。

與此同時,筆者想借此來提醒那些像太子申生一樣,處於兩難或多重困境中的人們——無論什麼樣的危機,都是可以化解的,沒有什麼比生命更寶貴。

困境中的兩難抉擇

我們都知道,春秋時期的諸侯們一般都有許多子嗣,晉獻公也不例外。從他殘忍好戰亦無德的性格來看,其在教育子女方面必定會出現問題。

眾所周知,晉獻公的幾個兒子都有著極強的危機意識,與此同時,他們對權力也有著極強的爭奪慾望,無論是太子申生、晉惠公夷吾還是晉文公重耳,皆是如此。《左傳》中有夷吾背信棄義、重耳睚眥必報的記載,而作為晉獻公第一繼承人的申生,也不例外。

身處“囚徒困境”之中的太子申生,與他的“兩難抉擇”

《東周列國·春秋篇》晉獻公劇照

《左傳》中記載申生每場戰役“必戰而勝”。為何申生會有如此之強的好勝心和企圖心?筆者認為,僅憑《左傳》中“父命不敢不從”這一理由來解答,是遠遠不夠的。申生好戰的性格極有可能從小就形成了,他在晉獻公身邊耳濡目染,善於戰鬥也渴望戰鬥,而這種性格給他之後的抉擇埋下了隱患。

在“滅耿、滅霍、滅魏”的戰爭中,申生所面臨的抉擇主要來自於身邊的大臣,對於作戰的事情他們眾說紛紜。

主戰派希望申生英勇作戰並且“修己而不責人”,這些人外表看似一副忠君愛國、不畏戰爭的樣子,但實際上,他們的良心都是“大大的壞”。說到底,他們只是把申生當成“工具”而已,而申生廢不廢、死不死,他們根本不在乎,他們在乎的僅僅是戰爭能不能取勝。

身處“囚徒困境”之中的太子申生,與他的“兩難抉擇”

《東周列國·春秋篇》申生劇照

反觀反戰派,他們則屢次勸導申生,提醒他保命安身,更有甚者勸他從這個混亂的局面中脫離,逃往別的國家。這些人大多是智謀之士,他們才是真正設身處地為申生考慮的人,筆者以士蒍為例來進行說明。士蒍是伴隨著晉獻公出生入死的謀士,幫晉獻公策劃了殺兄弟、除異己等行動,他怎能看不透晉獻公的心思?他苦口婆心地告誡申生“君有異心,又焉得立”,然而,申生並沒有聽從他的勸告。

雖然申生最終還是決定出徵,但他的心裡是相當矛盾的。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申生在聽到反戰派勸導後,以“為人子者,患不從,不患無名”來回答,這句話表面上看起來漂亮至極,但是實際上卻與申生“我戰死,尤有令名焉!”的話相矛盾。

申生“不患無名”卻又為何欲“尤有令名”?此乃狡辯也!

身處“囚徒困境”之中的太子申生,與他的“兩難抉擇”

《東周列國·春秋篇》申生與重耳劇照

狡辯之人的說辭,皆是同一個模式。也就是說,申生哪怕自己內心已經認定“出逃”才是正確的選擇,但是迫於各方壓力,他嘴上還是不承認。我們都知道,狡辯之人不外乎是這樣兩種:一種是雖嘴上狡辯,但心裡承認,進而可以調整自己的行動,朝著相對正確的方向前進,此乃迷途知返之強者;另一種是嘴上狡辯,心裡承認但是卻仍然不改,一切照舊,這樣的做法很有可能會走上覆滅之路,此乃一意孤行之弱者。

當然,申生也不是史蒂夫·喬布斯那種,不在意外界說法,只要自己內心認定就為之努力的“真正強者”。之所以這麼說,因為從他詢問“吾其廢乎?”這一事件就可以看出,他非常在意別人的看法,他的內心也是十分軟弱的。

這樣一個矛盾卻又軟弱的申生,開始了他一意孤行的戰鬥,並且如願得到了“戰勝之令名”。他用優秀的軍事能力,在這一次兩難困境中成功突圍。然而,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申生的“囚徒困境”

在評價“申生之死”的時候,後人往往都把矛頭指向驪姬,筆者卻不能認同。試想,如果晉獻公是一個仁義賢德的君主,又是一個好父親,怎麼會僅憑驪姬的三言兩語,就對付起太子申生和另外兩個兒子?鄭武公怎麼沒有憑武姜的三言兩語就對付鄭莊公呢?所以,“申生之死”的罪魁禍首不是驪姬,而是晉獻公。

身處“囚徒困境”之中的太子申生,與他的“兩難抉擇”

《東周列國·春秋篇》驪姬劇照

此時,太子申生所面臨的最終困境,就是與生父晉獻公、後母驪姬之間的關係。

在筆者看來,此時的申生處在一個典型的“囚徒困境”中。晉獻公作為一國之君,掌握著所有人的生死大權,而且他不是一個明君,並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他把太子申生和夫人驪姬,分別丟在了“牢籠”裡,並且告知他們:如果你們互相詆譭,惹怒了我,你們都得被打入冷宮;如果你們都沉默,一切都聽我的,大家相安無事;如果一個詆譭一個沉默,放掉並重用詆譭的人,殺掉沉默的人。

在這個困境中,申生的最優解是,“殺掉晉獻公”或“殺掉驪姬”後越獄,不過按照我們對他性格的瞭解,可以看出,這基本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在這裡就不再探討了;他的次優解是,詆譭驪姬,如果採用這樣的做法,一半的機率自己被打入冷宮、苟且過一生,一半的機率逃出生天、成功繼承王位。然而,申生卻選擇了最壞的解法——沉默。這個選擇導致申生要麼與驪姬和諧共處,並繼續以“卿”的身份南征北戰,要麼在沉默中死亡。申生的這個“囚徒困境”,可以說是他一生悲劇的縮影。

由前述可見,申生剛剛平復了“名與不名”的矛盾心情,剛剛跳出了群臣“戰與不戰”的泥潭,卻又摔入了沉默的深淵。

身處“囚徒困境”之中的太子申生,與他的“兩難抉擇”

《東周列國·春秋篇》晉獻公與驪姬劇照

生死一瞬間的分析

筆者認為,由於申生倍受多重困境的困擾,他在戰場上征戰之時,可能就已經有了“死之願望”。但是得益於人天生的求生本能,所以一直沒有實現。

然而,這種自縊傾向的強烈程度因時而異,在“毒胙事件”中申生的心理防線終於崩塌了。

在“毒胙事件”中,世人都知道,酒肉就放在這裡,誰都可以下毒!連世人都知道,申生難道不會申辯嗎?然而,申生最終還是用了結自己的這種行為,發洩了心中抑鬱。

筆者認為,如果《禮記》中申生與重耳的對話是真實的,那麼這一事件就十分耐人尋味了。我們大膽的猜測一下:身為哥哥的申生,看到弟弟重耳為自己打抱不平,他怎能不感動?本就有了“死之願望”且身心俱疲的申生,此時決意把太子位置讓給弟弟重耳,而自己選擇走上死亡之路,這種情況也是有可能的。

"

春秋時期,晉國太子申生,死於“非罪”,或者說他走上了一條“殺身成孝”之路。

縱觀申生的一生,他的文才武略足以擔當大統,本可以為晉國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但是他卻自縊而死,一生草草地以悲劇收場,實在是可悲可嘆!

身處“囚徒困境”之中的太子申生,與他的“兩難抉擇”

《東周列國·春秋篇》申生、重耳、夷吾劇照

後人對其評價紛紜,有人認為他是孝之典範,有人說他有失臣子之道,“死之不義”。筆者認為,太子申生處在晉國權力鬥爭的漩渦之中,他所面對的困境是無法被局外人所理解的。這場悲劇,不僅僅反映出申生本人的性格特點和他對待生命的態度,更反映出了那個荒誕又教條的春秋時代的不合理性。

太子申生的生命本有著無限的可能,可“無限”為何會變成“有限”?

身處“囚徒困境”之中的太子申生,與他的“兩難抉擇”

《東周列國·春秋篇》申生劇照

帶著這樣的問題,筆者從申生的家庭、性格、周邊環境和心理因素等方面進行分析,看看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他作出了這樣一個決定。

與此同時,筆者想借此來提醒那些像太子申生一樣,處於兩難或多重困境中的人們——無論什麼樣的危機,都是可以化解的,沒有什麼比生命更寶貴。

困境中的兩難抉擇

我們都知道,春秋時期的諸侯們一般都有許多子嗣,晉獻公也不例外。從他殘忍好戰亦無德的性格來看,其在教育子女方面必定會出現問題。

眾所周知,晉獻公的幾個兒子都有著極強的危機意識,與此同時,他們對權力也有著極強的爭奪慾望,無論是太子申生、晉惠公夷吾還是晉文公重耳,皆是如此。《左傳》中有夷吾背信棄義、重耳睚眥必報的記載,而作為晉獻公第一繼承人的申生,也不例外。

身處“囚徒困境”之中的太子申生,與他的“兩難抉擇”

《東周列國·春秋篇》晉獻公劇照

《左傳》中記載申生每場戰役“必戰而勝”。為何申生會有如此之強的好勝心和企圖心?筆者認為,僅憑《左傳》中“父命不敢不從”這一理由來解答,是遠遠不夠的。申生好戰的性格極有可能從小就形成了,他在晉獻公身邊耳濡目染,善於戰鬥也渴望戰鬥,而這種性格給他之後的抉擇埋下了隱患。

在“滅耿、滅霍、滅魏”的戰爭中,申生所面臨的抉擇主要來自於身邊的大臣,對於作戰的事情他們眾說紛紜。

主戰派希望申生英勇作戰並且“修己而不責人”,這些人外表看似一副忠君愛國、不畏戰爭的樣子,但實際上,他們的良心都是“大大的壞”。說到底,他們只是把申生當成“工具”而已,而申生廢不廢、死不死,他們根本不在乎,他們在乎的僅僅是戰爭能不能取勝。

身處“囚徒困境”之中的太子申生,與他的“兩難抉擇”

《東周列國·春秋篇》申生劇照

反觀反戰派,他們則屢次勸導申生,提醒他保命安身,更有甚者勸他從這個混亂的局面中脫離,逃往別的國家。這些人大多是智謀之士,他們才是真正設身處地為申生考慮的人,筆者以士蒍為例來進行說明。士蒍是伴隨著晉獻公出生入死的謀士,幫晉獻公策劃了殺兄弟、除異己等行動,他怎能看不透晉獻公的心思?他苦口婆心地告誡申生“君有異心,又焉得立”,然而,申生並沒有聽從他的勸告。

雖然申生最終還是決定出徵,但他的心裡是相當矛盾的。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申生在聽到反戰派勸導後,以“為人子者,患不從,不患無名”來回答,這句話表面上看起來漂亮至極,但是實際上卻與申生“我戰死,尤有令名焉!”的話相矛盾。

申生“不患無名”卻又為何欲“尤有令名”?此乃狡辯也!

身處“囚徒困境”之中的太子申生,與他的“兩難抉擇”

《東周列國·春秋篇》申生與重耳劇照

狡辯之人的說辭,皆是同一個模式。也就是說,申生哪怕自己內心已經認定“出逃”才是正確的選擇,但是迫於各方壓力,他嘴上還是不承認。我們都知道,狡辯之人不外乎是這樣兩種:一種是雖嘴上狡辯,但心裡承認,進而可以調整自己的行動,朝著相對正確的方向前進,此乃迷途知返之強者;另一種是嘴上狡辯,心裡承認但是卻仍然不改,一切照舊,這樣的做法很有可能會走上覆滅之路,此乃一意孤行之弱者。

當然,申生也不是史蒂夫·喬布斯那種,不在意外界說法,只要自己內心認定就為之努力的“真正強者”。之所以這麼說,因為從他詢問“吾其廢乎?”這一事件就可以看出,他非常在意別人的看法,他的內心也是十分軟弱的。

這樣一個矛盾卻又軟弱的申生,開始了他一意孤行的戰鬥,並且如願得到了“戰勝之令名”。他用優秀的軍事能力,在這一次兩難困境中成功突圍。然而,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申生的“囚徒困境”

在評價“申生之死”的時候,後人往往都把矛頭指向驪姬,筆者卻不能認同。試想,如果晉獻公是一個仁義賢德的君主,又是一個好父親,怎麼會僅憑驪姬的三言兩語,就對付起太子申生和另外兩個兒子?鄭武公怎麼沒有憑武姜的三言兩語就對付鄭莊公呢?所以,“申生之死”的罪魁禍首不是驪姬,而是晉獻公。

身處“囚徒困境”之中的太子申生,與他的“兩難抉擇”

《東周列國·春秋篇》驪姬劇照

此時,太子申生所面臨的最終困境,就是與生父晉獻公、後母驪姬之間的關係。

在筆者看來,此時的申生處在一個典型的“囚徒困境”中。晉獻公作為一國之君,掌握著所有人的生死大權,而且他不是一個明君,並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他把太子申生和夫人驪姬,分別丟在了“牢籠”裡,並且告知他們:如果你們互相詆譭,惹怒了我,你們都得被打入冷宮;如果你們都沉默,一切都聽我的,大家相安無事;如果一個詆譭一個沉默,放掉並重用詆譭的人,殺掉沉默的人。

在這個困境中,申生的最優解是,“殺掉晉獻公”或“殺掉驪姬”後越獄,不過按照我們對他性格的瞭解,可以看出,這基本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在這裡就不再探討了;他的次優解是,詆譭驪姬,如果採用這樣的做法,一半的機率自己被打入冷宮、苟且過一生,一半的機率逃出生天、成功繼承王位。然而,申生卻選擇了最壞的解法——沉默。這個選擇導致申生要麼與驪姬和諧共處,並繼續以“卿”的身份南征北戰,要麼在沉默中死亡。申生的這個“囚徒困境”,可以說是他一生悲劇的縮影。

由前述可見,申生剛剛平復了“名與不名”的矛盾心情,剛剛跳出了群臣“戰與不戰”的泥潭,卻又摔入了沉默的深淵。

身處“囚徒困境”之中的太子申生,與他的“兩難抉擇”

《東周列國·春秋篇》晉獻公與驪姬劇照

生死一瞬間的分析

筆者認為,由於申生倍受多重困境的困擾,他在戰場上征戰之時,可能就已經有了“死之願望”。但是得益於人天生的求生本能,所以一直沒有實現。

然而,這種自縊傾向的強烈程度因時而異,在“毒胙事件”中申生的心理防線終於崩塌了。

在“毒胙事件”中,世人都知道,酒肉就放在這裡,誰都可以下毒!連世人都知道,申生難道不會申辯嗎?然而,申生最終還是用了結自己的這種行為,發洩了心中抑鬱。

筆者認為,如果《禮記》中申生與重耳的對話是真實的,那麼這一事件就十分耐人尋味了。我們大膽的猜測一下:身為哥哥的申生,看到弟弟重耳為自己打抱不平,他怎能不感動?本就有了“死之願望”且身心俱疲的申生,此時決意把太子位置讓給弟弟重耳,而自己選擇走上死亡之路,這種情況也是有可能的。

身處“囚徒困境”之中的太子申生,與他的“兩難抉擇”

《東周列國·春秋篇》重耳劇照

​假如一個人,活在充滿陰謀詭計且至親互相爭鬥的時代,生命在許多次攻伐戰爭中毫無保障,甚至不知道明天是否還能活著,那他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如何自處?只可惜,沒有人用“時隨自然,與時俱化”的思想來開導和勸解申生。面對如此多重的困境,申生最終在“兩難的抉擇”中,作出了他的選擇,而這個選擇在今天看來,並不是“最優解”。

其實困難在世間中,是常有之事,而兩難困境,抉擇在己。唯有去掉自我為中心的執念,才能看清這個世界,並且採取明智的方式去生。

該隱則隱,該行則行,此乃“樂全之謂得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