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邢新會教授團隊研發的“ARTP誘變育種儀”在第45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取得佳績

生物技術 清華大學 大學 三農 人民網 2017-04-14
清華大學邢新會教授團隊研發的“ARTP誘變育種儀”在第45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取得佳績

人民網北京4月13日電 第45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於3月29-4月2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辦,清華大學參展的“ARTP誘變育種儀”項目成績優異,獲得大會金獎和由泰國國家研究評議會特別優異獎。該發明技術為生物產業提供了廣闊的平臺。

作為世界三大發明展之一的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創辦於1973年,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瑞士聯邦政府等共同舉辦,是世界上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發明展之一,也是全球發明者重要的展示舞臺,是高新技術“產學研”轉化的重要國際化平臺。本次發明展會共吸引了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餘項新發明參展,吸引50000多人次前往參觀。

生物產業是利用微生物、植物和動物的功能,進行規模化物質加工與轉化的綠色可持續發展生產方式,涉及農業、食品、醫藥、健康、化工、輕工、環境、能源等眾多事關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具有環境友好、循環經濟的特徵,是解決人類面臨的資源短缺、環境汙染、可持續發展及健康等問題的重要途徑。國際上,生物產業被普遍認為是朝陽產業,生物經濟呼之欲出。生物產業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我國生物產業正處於入快速成長期, 2014年的總產值約5萬億元。菌種/種質資源是生物產業的命脈,高性能菌種/種質創制是產業技術創新和提高產業競爭力的重要保障。安全高效生物育種技術一直是生物技術領域科研和推動生物產業技術創新發展的核心,也是國際上的熱點研究方向。

“ARTP誘變育種儀”項目由清華大學化工系邢新會教授、張翀特別研究員及李和平特別研究員組成的科研團隊歷時十餘年完成的,目前共獲得中國發明專利授權7項,並且通過《巴黎公約》(《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申請美國、歐盟、日本和韓國發明專利各1項。項目基於獨特裸露金屬電極結構的大氣壓射頻輝光放電產生常壓室溫等離子體(ARTP)射流,發展出一種新穎的基因突變技術,併成功研製出專有ARTP育種儀器,用於微生物、植物和動物的誘變育種。大量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實踐表明,相比於傳統物理和化學誘變技術,ARTP誘變具有誘變效率高、圖譜廣,操作便捷、安全、友好等明顯優勢。目前,國內外高校、研究院所和企業利用該技術已經成功對100多種微生物、數種農作物和水產經濟動物優良性狀進行了誘變育種,實現了在生物化工、食品、農業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至今,項目團隊開發了四代ARTP誘變育種設備,除了在中國廣泛應用,產品還遠銷日本、新加坡等國家,是我國生物化工領域高端科研設備海外出口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