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年很多追漫畫的朋友會發現,電視臺的動畫裡面那麼幾段不符合原著的地方,除了水晶聖鬥士和鋼鐵聖鬥士這些修改之外,最大的改動就是加入了北歐篇。

一個IP的動畫系列有原創劇情如今已經屢見不鮮,更多的是從商業上的考量,當年聖鬥士動畫TV版加入這一整段的北歐篇,成為跟銀河擂臺篇、黃金十二宮篇、海皇篇並行的主要篇章,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當年很多追漫畫的朋友會發現,電視臺的動畫裡面那麼幾段不符合原著的地方,除了水晶聖鬥士和鋼鐵聖鬥士這些修改之外,最大的改動就是加入了北歐篇。

一個IP的動畫系列有原創劇情如今已經屢見不鮮,更多的是從商業上的考量,當年聖鬥士動畫TV版加入這一整段的北歐篇,成為跟銀河擂臺篇、黃金十二宮篇、海皇篇並行的主要篇章,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說來話長,這要扯到車田正美在86年開始連載聖鬥士之前的故事(純粹是想扯)。

車田在獲得漫畫獎之後,開始成為職業漫畫家的助手,1974年他憑藉漫畫《女強風暴》正式以漫畫家的身份出道。三年之後,車田開始創作了他第一部暢銷作品《拳王創世紀》,這部作品讓他成功晉升人氣漫畫家,這部漫畫連載了五年。而從出道以來的前兩個作品來說,車田的硬漢格鬥風格已經奠定,這也是他最喜歡的創作套路。

"


當年很多追漫畫的朋友會發現,電視臺的動畫裡面那麼幾段不符合原著的地方,除了水晶聖鬥士和鋼鐵聖鬥士這些修改之外,最大的改動就是加入了北歐篇。

一個IP的動畫系列有原創劇情如今已經屢見不鮮,更多的是從商業上的考量,當年聖鬥士動畫TV版加入這一整段的北歐篇,成為跟銀河擂臺篇、黃金十二宮篇、海皇篇並行的主要篇章,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說來話長,這要扯到車田正美在86年開始連載聖鬥士之前的故事(純粹是想扯)。

車田在獲得漫畫獎之後,開始成為職業漫畫家的助手,1974年他憑藉漫畫《女強風暴》正式以漫畫家的身份出道。三年之後,車田開始創作了他第一部暢銷作品《拳王創世紀》,這部作品讓他成功晉升人氣漫畫家,這部漫畫連載了五年。而從出道以來的前兩個作品來說,車田的硬漢格鬥風格已經奠定,這也是他最喜歡的創作套路。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要知道車田在少年時期是非常喜歡格鬥的,一個人的愛好會對他的創作產生影響,熱衷格鬥的車田,在今後的創作道路上都深深刻上了烙印。

車田的作品除了明顯的格鬥風格,他的畫風也自稱一派,更為復古(類似於60年代的風格)。其中飽受爭議的是車田採用了Osamu Tezuka的星系漫畫技術,這種技術跟影分身差不多,各個作品中都使用固定的人物角色(保持相同的外觀和個性),雖然說有時會對個性和細節作出調整,但是從前中期的各種作品來看,確實是比較單一的角色構造。

"


當年很多追漫畫的朋友會發現,電視臺的動畫裡面那麼幾段不符合原著的地方,除了水晶聖鬥士和鋼鐵聖鬥士這些修改之外,最大的改動就是加入了北歐篇。

一個IP的動畫系列有原創劇情如今已經屢見不鮮,更多的是從商業上的考量,當年聖鬥士動畫TV版加入這一整段的北歐篇,成為跟銀河擂臺篇、黃金十二宮篇、海皇篇並行的主要篇章,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說來話長,這要扯到車田正美在86年開始連載聖鬥士之前的故事(純粹是想扯)。

車田在獲得漫畫獎之後,開始成為職業漫畫家的助手,1974年他憑藉漫畫《女強風暴》正式以漫畫家的身份出道。三年之後,車田開始創作了他第一部暢銷作品《拳王創世紀》,這部作品讓他成功晉升人氣漫畫家,這部漫畫連載了五年。而從出道以來的前兩個作品來說,車田的硬漢格鬥風格已經奠定,這也是他最喜歡的創作套路。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要知道車田在少年時期是非常喜歡格鬥的,一個人的愛好會對他的創作產生影響,熱衷格鬥的車田,在今後的創作道路上都深深刻上了烙印。

車田的作品除了明顯的格鬥風格,他的畫風也自稱一派,更為復古(類似於60年代的風格)。其中飽受爭議的是車田採用了Osamu Tezuka的星系漫畫技術,這種技術跟影分身差不多,各個作品中都使用固定的人物角色(保持相同的外觀和個性),雖然說有時會對個性和細節作出調整,但是從前中期的各種作品來看,確實是比較單一的角色構造。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車田的OLD SCHOO畫風,讓人想起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更為主流的漫畫美學,不過他的藝術中存在各種不統一的痕跡和比例不平衡。

車田的繪畫中的細節經過精心和精美的處理,他的一些作品中的人物服飾設計精巧,豐富,優雅,尤其是那些奇思妙想的聖衣,加上滿滿的細節以及填充了網點紙之後,看起來簡直比動畫裡的還要熠熠生輝。

"


當年很多追漫畫的朋友會發現,電視臺的動畫裡面那麼幾段不符合原著的地方,除了水晶聖鬥士和鋼鐵聖鬥士這些修改之外,最大的改動就是加入了北歐篇。

一個IP的動畫系列有原創劇情如今已經屢見不鮮,更多的是從商業上的考量,當年聖鬥士動畫TV版加入這一整段的北歐篇,成為跟銀河擂臺篇、黃金十二宮篇、海皇篇並行的主要篇章,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說來話長,這要扯到車田正美在86年開始連載聖鬥士之前的故事(純粹是想扯)。

車田在獲得漫畫獎之後,開始成為職業漫畫家的助手,1974年他憑藉漫畫《女強風暴》正式以漫畫家的身份出道。三年之後,車田開始創作了他第一部暢銷作品《拳王創世紀》,這部作品讓他成功晉升人氣漫畫家,這部漫畫連載了五年。而從出道以來的前兩個作品來說,車田的硬漢格鬥風格已經奠定,這也是他最喜歡的創作套路。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要知道車田在少年時期是非常喜歡格鬥的,一個人的愛好會對他的創作產生影響,熱衷格鬥的車田,在今後的創作道路上都深深刻上了烙印。

車田的作品除了明顯的格鬥風格,他的畫風也自稱一派,更為復古(類似於60年代的風格)。其中飽受爭議的是車田採用了Osamu Tezuka的星系漫畫技術,這種技術跟影分身差不多,各個作品中都使用固定的人物角色(保持相同的外觀和個性),雖然說有時會對個性和細節作出調整,但是從前中期的各種作品來看,確實是比較單一的角色構造。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車田的OLD SCHOO畫風,讓人想起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更為主流的漫畫美學,不過他的藝術中存在各種不統一的痕跡和比例不平衡。

車田的繪畫中的細節經過精心和精美的處理,他的一些作品中的人物服飾設計精巧,豐富,優雅,尤其是那些奇思妙想的聖衣,加上滿滿的細節以及填充了網點紙之後,看起來簡直比動畫裡的還要熠熠生輝。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聖鬥士於1986年1月1日在週刊少年Jump雜誌開始連載,直到1990年11月19日,最後由編輯收集各個章節,併發布到28 單行本由卷集英社。聖鬥士的漫畫有三個主要部分或行為:“ 聖域篇”(第1至13卷),“ 海皇篇”(第14至18卷)和“ 哈迪斯篇”(第19至28卷)。從這裡可以看到,漫畫裡絲毫沒有任何我們熟悉的“北歐篇”的蹤跡。

聖鬥士動畫的構成按照大的來說就是黃金十二宮-北歐篇-海皇篇,這裡多出來一個北歐篇和少了一個哈迪斯篇,究竟當年聖鬥士星矢製作的過程發生了什麼?

"


當年很多追漫畫的朋友會發現,電視臺的動畫裡面那麼幾段不符合原著的地方,除了水晶聖鬥士和鋼鐵聖鬥士這些修改之外,最大的改動就是加入了北歐篇。

一個IP的動畫系列有原創劇情如今已經屢見不鮮,更多的是從商業上的考量,當年聖鬥士動畫TV版加入這一整段的北歐篇,成為跟銀河擂臺篇、黃金十二宮篇、海皇篇並行的主要篇章,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說來話長,這要扯到車田正美在86年開始連載聖鬥士之前的故事(純粹是想扯)。

車田在獲得漫畫獎之後,開始成為職業漫畫家的助手,1974年他憑藉漫畫《女強風暴》正式以漫畫家的身份出道。三年之後,車田開始創作了他第一部暢銷作品《拳王創世紀》,這部作品讓他成功晉升人氣漫畫家,這部漫畫連載了五年。而從出道以來的前兩個作品來說,車田的硬漢格鬥風格已經奠定,這也是他最喜歡的創作套路。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要知道車田在少年時期是非常喜歡格鬥的,一個人的愛好會對他的創作產生影響,熱衷格鬥的車田,在今後的創作道路上都深深刻上了烙印。

車田的作品除了明顯的格鬥風格,他的畫風也自稱一派,更為復古(類似於60年代的風格)。其中飽受爭議的是車田採用了Osamu Tezuka的星系漫畫技術,這種技術跟影分身差不多,各個作品中都使用固定的人物角色(保持相同的外觀和個性),雖然說有時會對個性和細節作出調整,但是從前中期的各種作品來看,確實是比較單一的角色構造。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車田的OLD SCHOO畫風,讓人想起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更為主流的漫畫美學,不過他的藝術中存在各種不統一的痕跡和比例不平衡。

車田的繪畫中的細節經過精心和精美的處理,他的一些作品中的人物服飾設計精巧,豐富,優雅,尤其是那些奇思妙想的聖衣,加上滿滿的細節以及填充了網點紙之後,看起來簡直比動畫裡的還要熠熠生輝。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聖鬥士於1986年1月1日在週刊少年Jump雜誌開始連載,直到1990年11月19日,最後由編輯收集各個章節,併發布到28 單行本由卷集英社。聖鬥士的漫畫有三個主要部分或行為:“ 聖域篇”(第1至13卷),“ 海皇篇”(第14至18卷)和“ 哈迪斯篇”(第19至28卷)。從這裡可以看到,漫畫裡絲毫沒有任何我們熟悉的“北歐篇”的蹤跡。

聖鬥士動畫的構成按照大的來說就是黃金十二宮-北歐篇-海皇篇,這裡多出來一個北歐篇和少了一個哈迪斯篇,究竟當年聖鬥士星矢製作的過程發生了什麼?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聖鬥士》動畫化倉促,沒有留給車田正美漫畫原作展開的時間,《聖鬥士星矢》動畫化是日本動畫史上的一個特例,在漫畫原作連載不滿一年,漫畫單行本第1卷還未發售的時候就匆匆決定動畫化。

其結果就是,動畫的進度很快趕上了漫畫的進度,這使得動畫TV不斷的加入了一些原創的元素,比如水晶聖鬥士、鋼鐵聖鬥士、乃至沙加的兩個徒弟。


"


當年很多追漫畫的朋友會發現,電視臺的動畫裡面那麼幾段不符合原著的地方,除了水晶聖鬥士和鋼鐵聖鬥士這些修改之外,最大的改動就是加入了北歐篇。

一個IP的動畫系列有原創劇情如今已經屢見不鮮,更多的是從商業上的考量,當年聖鬥士動畫TV版加入這一整段的北歐篇,成為跟銀河擂臺篇、黃金十二宮篇、海皇篇並行的主要篇章,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說來話長,這要扯到車田正美在86年開始連載聖鬥士之前的故事(純粹是想扯)。

車田在獲得漫畫獎之後,開始成為職業漫畫家的助手,1974年他憑藉漫畫《女強風暴》正式以漫畫家的身份出道。三年之後,車田開始創作了他第一部暢銷作品《拳王創世紀》,這部作品讓他成功晉升人氣漫畫家,這部漫畫連載了五年。而從出道以來的前兩個作品來說,車田的硬漢格鬥風格已經奠定,這也是他最喜歡的創作套路。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要知道車田在少年時期是非常喜歡格鬥的,一個人的愛好會對他的創作產生影響,熱衷格鬥的車田,在今後的創作道路上都深深刻上了烙印。

車田的作品除了明顯的格鬥風格,他的畫風也自稱一派,更為復古(類似於60年代的風格)。其中飽受爭議的是車田採用了Osamu Tezuka的星系漫畫技術,這種技術跟影分身差不多,各個作品中都使用固定的人物角色(保持相同的外觀和個性),雖然說有時會對個性和細節作出調整,但是從前中期的各種作品來看,確實是比較單一的角色構造。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車田的OLD SCHOO畫風,讓人想起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更為主流的漫畫美學,不過他的藝術中存在各種不統一的痕跡和比例不平衡。

車田的繪畫中的細節經過精心和精美的處理,他的一些作品中的人物服飾設計精巧,豐富,優雅,尤其是那些奇思妙想的聖衣,加上滿滿的細節以及填充了網點紙之後,看起來簡直比動畫裡的還要熠熠生輝。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聖鬥士於1986年1月1日在週刊少年Jump雜誌開始連載,直到1990年11月19日,最後由編輯收集各個章節,併發布到28 單行本由卷集英社。聖鬥士的漫畫有三個主要部分或行為:“ 聖域篇”(第1至13卷),“ 海皇篇”(第14至18卷)和“ 哈迪斯篇”(第19至28卷)。從這裡可以看到,漫畫裡絲毫沒有任何我們熟悉的“北歐篇”的蹤跡。

聖鬥士動畫的構成按照大的來說就是黃金十二宮-北歐篇-海皇篇,這裡多出來一個北歐篇和少了一個哈迪斯篇,究竟當年聖鬥士星矢製作的過程發生了什麼?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聖鬥士》動畫化倉促,沒有留給車田正美漫畫原作展開的時間,《聖鬥士星矢》動畫化是日本動畫史上的一個特例,在漫畫原作連載不滿一年,漫畫單行本第1卷還未發售的時候就匆匆決定動畫化。

其結果就是,動畫的進度很快趕上了漫畫的進度,這使得動畫TV不斷的加入了一些原創的元素,比如水晶聖鬥士、鋼鐵聖鬥士、乃至沙加的兩個徒弟。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至於加入的那些原創元素效果如何,也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筆者的個人角度是覺得,聖鬥士本身在設定裡就是有歷史傳承的東西,是天命之人,而聖鬥士的聖衣也是源於古代希臘神話,對應各個星座,充滿了神聖感和神祕感。鋼鐵聖鬥士的出現讓這種神祕感和神聖感蕩然無存,人類憑藉科技也能製作出類似聖衣的東西,而穿著他們的人也不再是神選的戰士,而憑空出現的鋼鐵聖鬥士,其手辦的銷量大概也是十分感人……

但是即便是這樣加入各種元素,也依然無法彌補動畫和漫畫方面進度的差距。漫畫和動畫同時在黃金十二宮時達到人氣的巔峰,但是動畫方面頭疼的事情來了,怎樣等待車田那邊的進度呢?於是我們華麗麗的的北歐篇就出現了,沒錯,這次不是加入一些單一的元素,而是一整個系統的原創劇情。

動畫給予車田的時間是很充裕的,根據網友統計,每個北歐神鬥士的戰鬥時長大概在3集左右,為了滿足這個時長,創作者們往裡面填充了很多神鬥士的背景故事,而且整個北歐篇的戰鬥可謂是最為慘烈的。

"


當年很多追漫畫的朋友會發現,電視臺的動畫裡面那麼幾段不符合原著的地方,除了水晶聖鬥士和鋼鐵聖鬥士這些修改之外,最大的改動就是加入了北歐篇。

一個IP的動畫系列有原創劇情如今已經屢見不鮮,更多的是從商業上的考量,當年聖鬥士動畫TV版加入這一整段的北歐篇,成為跟銀河擂臺篇、黃金十二宮篇、海皇篇並行的主要篇章,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說來話長,這要扯到車田正美在86年開始連載聖鬥士之前的故事(純粹是想扯)。

車田在獲得漫畫獎之後,開始成為職業漫畫家的助手,1974年他憑藉漫畫《女強風暴》正式以漫畫家的身份出道。三年之後,車田開始創作了他第一部暢銷作品《拳王創世紀》,這部作品讓他成功晉升人氣漫畫家,這部漫畫連載了五年。而從出道以來的前兩個作品來說,車田的硬漢格鬥風格已經奠定,這也是他最喜歡的創作套路。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要知道車田在少年時期是非常喜歡格鬥的,一個人的愛好會對他的創作產生影響,熱衷格鬥的車田,在今後的創作道路上都深深刻上了烙印。

車田的作品除了明顯的格鬥風格,他的畫風也自稱一派,更為復古(類似於60年代的風格)。其中飽受爭議的是車田採用了Osamu Tezuka的星系漫畫技術,這種技術跟影分身差不多,各個作品中都使用固定的人物角色(保持相同的外觀和個性),雖然說有時會對個性和細節作出調整,但是從前中期的各種作品來看,確實是比較單一的角色構造。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車田的OLD SCHOO畫風,讓人想起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更為主流的漫畫美學,不過他的藝術中存在各種不統一的痕跡和比例不平衡。

車田的繪畫中的細節經過精心和精美的處理,他的一些作品中的人物服飾設計精巧,豐富,優雅,尤其是那些奇思妙想的聖衣,加上滿滿的細節以及填充了網點紙之後,看起來簡直比動畫裡的還要熠熠生輝。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聖鬥士於1986年1月1日在週刊少年Jump雜誌開始連載,直到1990年11月19日,最後由編輯收集各個章節,併發布到28 單行本由卷集英社。聖鬥士的漫畫有三個主要部分或行為:“ 聖域篇”(第1至13卷),“ 海皇篇”(第14至18卷)和“ 哈迪斯篇”(第19至28卷)。從這裡可以看到,漫畫裡絲毫沒有任何我們熟悉的“北歐篇”的蹤跡。

聖鬥士動畫的構成按照大的來說就是黃金十二宮-北歐篇-海皇篇,這裡多出來一個北歐篇和少了一個哈迪斯篇,究竟當年聖鬥士星矢製作的過程發生了什麼?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聖鬥士》動畫化倉促,沒有留給車田正美漫畫原作展開的時間,《聖鬥士星矢》動畫化是日本動畫史上的一個特例,在漫畫原作連載不滿一年,漫畫單行本第1卷還未發售的時候就匆匆決定動畫化。

其結果就是,動畫的進度很快趕上了漫畫的進度,這使得動畫TV不斷的加入了一些原創的元素,比如水晶聖鬥士、鋼鐵聖鬥士、乃至沙加的兩個徒弟。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至於加入的那些原創元素效果如何,也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筆者的個人角度是覺得,聖鬥士本身在設定裡就是有歷史傳承的東西,是天命之人,而聖鬥士的聖衣也是源於古代希臘神話,對應各個星座,充滿了神聖感和神祕感。鋼鐵聖鬥士的出現讓這種神祕感和神聖感蕩然無存,人類憑藉科技也能製作出類似聖衣的東西,而穿著他們的人也不再是神選的戰士,而憑空出現的鋼鐵聖鬥士,其手辦的銷量大概也是十分感人……

但是即便是這樣加入各種元素,也依然無法彌補動畫和漫畫方面進度的差距。漫畫和動畫同時在黃金十二宮時達到人氣的巔峰,但是動畫方面頭疼的事情來了,怎樣等待車田那邊的進度呢?於是我們華麗麗的的北歐篇就出現了,沒錯,這次不是加入一些單一的元素,而是一整個系統的原創劇情。

動畫給予車田的時間是很充裕的,根據網友統計,每個北歐神鬥士的戰鬥時長大概在3集左右,為了滿足這個時長,創作者們往裡面填充了很多神鬥士的背景故事,而且整個北歐篇的戰鬥可謂是最為慘烈的。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北歐篇出自於北歐神話體系,是相比其他幾個神話體系更晚誕生的相對獨立的神話,也許是因為極寒之地,北歐神話悲劇色彩濃烈,最後更有諸神的黃昏這種世界毀滅的情節。說起北歐神話,現在的少年更多的是從漫威系列雷神索爾這裡瞭解的吧。


"


當年很多追漫畫的朋友會發現,電視臺的動畫裡面那麼幾段不符合原著的地方,除了水晶聖鬥士和鋼鐵聖鬥士這些修改之外,最大的改動就是加入了北歐篇。

一個IP的動畫系列有原創劇情如今已經屢見不鮮,更多的是從商業上的考量,當年聖鬥士動畫TV版加入這一整段的北歐篇,成為跟銀河擂臺篇、黃金十二宮篇、海皇篇並行的主要篇章,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說來話長,這要扯到車田正美在86年開始連載聖鬥士之前的故事(純粹是想扯)。

車田在獲得漫畫獎之後,開始成為職業漫畫家的助手,1974年他憑藉漫畫《女強風暴》正式以漫畫家的身份出道。三年之後,車田開始創作了他第一部暢銷作品《拳王創世紀》,這部作品讓他成功晉升人氣漫畫家,這部漫畫連載了五年。而從出道以來的前兩個作品來說,車田的硬漢格鬥風格已經奠定,這也是他最喜歡的創作套路。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要知道車田在少年時期是非常喜歡格鬥的,一個人的愛好會對他的創作產生影響,熱衷格鬥的車田,在今後的創作道路上都深深刻上了烙印。

車田的作品除了明顯的格鬥風格,他的畫風也自稱一派,更為復古(類似於60年代的風格)。其中飽受爭議的是車田採用了Osamu Tezuka的星系漫畫技術,這種技術跟影分身差不多,各個作品中都使用固定的人物角色(保持相同的外觀和個性),雖然說有時會對個性和細節作出調整,但是從前中期的各種作品來看,確實是比較單一的角色構造。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車田的OLD SCHOO畫風,讓人想起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更為主流的漫畫美學,不過他的藝術中存在各種不統一的痕跡和比例不平衡。

車田的繪畫中的細節經過精心和精美的處理,他的一些作品中的人物服飾設計精巧,豐富,優雅,尤其是那些奇思妙想的聖衣,加上滿滿的細節以及填充了網點紙之後,看起來簡直比動畫裡的還要熠熠生輝。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聖鬥士於1986年1月1日在週刊少年Jump雜誌開始連載,直到1990年11月19日,最後由編輯收集各個章節,併發布到28 單行本由卷集英社。聖鬥士的漫畫有三個主要部分或行為:“ 聖域篇”(第1至13卷),“ 海皇篇”(第14至18卷)和“ 哈迪斯篇”(第19至28卷)。從這裡可以看到,漫畫裡絲毫沒有任何我們熟悉的“北歐篇”的蹤跡。

聖鬥士動畫的構成按照大的來說就是黃金十二宮-北歐篇-海皇篇,這裡多出來一個北歐篇和少了一個哈迪斯篇,究竟當年聖鬥士星矢製作的過程發生了什麼?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聖鬥士》動畫化倉促,沒有留給車田正美漫畫原作展開的時間,《聖鬥士星矢》動畫化是日本動畫史上的一個特例,在漫畫原作連載不滿一年,漫畫單行本第1卷還未發售的時候就匆匆決定動畫化。

其結果就是,動畫的進度很快趕上了漫畫的進度,這使得動畫TV不斷的加入了一些原創的元素,比如水晶聖鬥士、鋼鐵聖鬥士、乃至沙加的兩個徒弟。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至於加入的那些原創元素效果如何,也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筆者的個人角度是覺得,聖鬥士本身在設定裡就是有歷史傳承的東西,是天命之人,而聖鬥士的聖衣也是源於古代希臘神話,對應各個星座,充滿了神聖感和神祕感。鋼鐵聖鬥士的出現讓這種神祕感和神聖感蕩然無存,人類憑藉科技也能製作出類似聖衣的東西,而穿著他們的人也不再是神選的戰士,而憑空出現的鋼鐵聖鬥士,其手辦的銷量大概也是十分感人……

但是即便是這樣加入各種元素,也依然無法彌補動畫和漫畫方面進度的差距。漫畫和動畫同時在黃金十二宮時達到人氣的巔峰,但是動畫方面頭疼的事情來了,怎樣等待車田那邊的進度呢?於是我們華麗麗的的北歐篇就出現了,沒錯,這次不是加入一些單一的元素,而是一整個系統的原創劇情。

動畫給予車田的時間是很充裕的,根據網友統計,每個北歐神鬥士的戰鬥時長大概在3集左右,為了滿足這個時長,創作者們往裡面填充了很多神鬥士的背景故事,而且整個北歐篇的戰鬥可謂是最為慘烈的。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北歐篇出自於北歐神話體系,是相比其他幾個神話體系更晚誕生的相對獨立的神話,也許是因為極寒之地,北歐神話悲劇色彩濃烈,最後更有諸神的黃昏這種世界毀滅的情節。說起北歐神話,現在的少年更多的是從漫威系列雷神索爾這裡瞭解的吧。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北歐神話配上北斗七星豈不是妙哉?這跟十二宮的黃金聖鬥士對應,神鬥士也是七個人,這樣更有看頭。也有另外一個說法,北斗七星神鬥士的靈感是來自於《北斗神拳》,沒錯就是那個叫做健次郎的,身上有七個傷疤的年輕人。

神鬥士的神衣設定也是頗費了一番心思,因為並非五小強和黃金聖鬥士的星座這麼直白,可以根據名稱和星座形狀設計造型。

北斗七星,是指大熊座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北斗七星整個是個勺子,屬於大熊星座,總不能做成個勺子七神衣,或者熊大熊二……熊七,因而神鬥士神衣主要取自北歐神話裡面的怪物和神獸,造型強行以動物為主。

巨蛇、冰原狼、雙頭龍、劍齒虎、八腳馬……還有個另類的水晶骷髏和豎琴,經過精心設計,神鬥衣還是有他非常獨特的亮點,當然最大的亮點就是奧丁藍寶石了,這些藍寶石對於神鬥士並沒有任何BUFF加成,反而給他們造成了殺身之禍。

"


當年很多追漫畫的朋友會發現,電視臺的動畫裡面那麼幾段不符合原著的地方,除了水晶聖鬥士和鋼鐵聖鬥士這些修改之外,最大的改動就是加入了北歐篇。

一個IP的動畫系列有原創劇情如今已經屢見不鮮,更多的是從商業上的考量,當年聖鬥士動畫TV版加入這一整段的北歐篇,成為跟銀河擂臺篇、黃金十二宮篇、海皇篇並行的主要篇章,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說來話長,這要扯到車田正美在86年開始連載聖鬥士之前的故事(純粹是想扯)。

車田在獲得漫畫獎之後,開始成為職業漫畫家的助手,1974年他憑藉漫畫《女強風暴》正式以漫畫家的身份出道。三年之後,車田開始創作了他第一部暢銷作品《拳王創世紀》,這部作品讓他成功晉升人氣漫畫家,這部漫畫連載了五年。而從出道以來的前兩個作品來說,車田的硬漢格鬥風格已經奠定,這也是他最喜歡的創作套路。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要知道車田在少年時期是非常喜歡格鬥的,一個人的愛好會對他的創作產生影響,熱衷格鬥的車田,在今後的創作道路上都深深刻上了烙印。

車田的作品除了明顯的格鬥風格,他的畫風也自稱一派,更為復古(類似於60年代的風格)。其中飽受爭議的是車田採用了Osamu Tezuka的星系漫畫技術,這種技術跟影分身差不多,各個作品中都使用固定的人物角色(保持相同的外觀和個性),雖然說有時會對個性和細節作出調整,但是從前中期的各種作品來看,確實是比較單一的角色構造。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車田的OLD SCHOO畫風,讓人想起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更為主流的漫畫美學,不過他的藝術中存在各種不統一的痕跡和比例不平衡。

車田的繪畫中的細節經過精心和精美的處理,他的一些作品中的人物服飾設計精巧,豐富,優雅,尤其是那些奇思妙想的聖衣,加上滿滿的細節以及填充了網點紙之後,看起來簡直比動畫裡的還要熠熠生輝。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聖鬥士於1986年1月1日在週刊少年Jump雜誌開始連載,直到1990年11月19日,最後由編輯收集各個章節,併發布到28 單行本由卷集英社。聖鬥士的漫畫有三個主要部分或行為:“ 聖域篇”(第1至13卷),“ 海皇篇”(第14至18卷)和“ 哈迪斯篇”(第19至28卷)。從這裡可以看到,漫畫裡絲毫沒有任何我們熟悉的“北歐篇”的蹤跡。

聖鬥士動畫的構成按照大的來說就是黃金十二宮-北歐篇-海皇篇,這裡多出來一個北歐篇和少了一個哈迪斯篇,究竟當年聖鬥士星矢製作的過程發生了什麼?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聖鬥士》動畫化倉促,沒有留給車田正美漫畫原作展開的時間,《聖鬥士星矢》動畫化是日本動畫史上的一個特例,在漫畫原作連載不滿一年,漫畫單行本第1卷還未發售的時候就匆匆決定動畫化。

其結果就是,動畫的進度很快趕上了漫畫的進度,這使得動畫TV不斷的加入了一些原創的元素,比如水晶聖鬥士、鋼鐵聖鬥士、乃至沙加的兩個徒弟。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至於加入的那些原創元素效果如何,也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筆者的個人角度是覺得,聖鬥士本身在設定裡就是有歷史傳承的東西,是天命之人,而聖鬥士的聖衣也是源於古代希臘神話,對應各個星座,充滿了神聖感和神祕感。鋼鐵聖鬥士的出現讓這種神祕感和神聖感蕩然無存,人類憑藉科技也能製作出類似聖衣的東西,而穿著他們的人也不再是神選的戰士,而憑空出現的鋼鐵聖鬥士,其手辦的銷量大概也是十分感人……

但是即便是這樣加入各種元素,也依然無法彌補動畫和漫畫方面進度的差距。漫畫和動畫同時在黃金十二宮時達到人氣的巔峰,但是動畫方面頭疼的事情來了,怎樣等待車田那邊的進度呢?於是我們華麗麗的的北歐篇就出現了,沒錯,這次不是加入一些單一的元素,而是一整個系統的原創劇情。

動畫給予車田的時間是很充裕的,根據網友統計,每個北歐神鬥士的戰鬥時長大概在3集左右,為了滿足這個時長,創作者們往裡面填充了很多神鬥士的背景故事,而且整個北歐篇的戰鬥可謂是最為慘烈的。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北歐篇出自於北歐神話體系,是相比其他幾個神話體系更晚誕生的相對獨立的神話,也許是因為極寒之地,北歐神話悲劇色彩濃烈,最後更有諸神的黃昏這種世界毀滅的情節。說起北歐神話,現在的少年更多的是從漫威系列雷神索爾這裡瞭解的吧。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北歐神話配上北斗七星豈不是妙哉?這跟十二宮的黃金聖鬥士對應,神鬥士也是七個人,這樣更有看頭。也有另外一個說法,北斗七星神鬥士的靈感是來自於《北斗神拳》,沒錯就是那個叫做健次郎的,身上有七個傷疤的年輕人。

神鬥士的神衣設定也是頗費了一番心思,因為並非五小強和黃金聖鬥士的星座這麼直白,可以根據名稱和星座形狀設計造型。

北斗七星,是指大熊座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北斗七星整個是個勺子,屬於大熊星座,總不能做成個勺子七神衣,或者熊大熊二……熊七,因而神鬥士神衣主要取自北歐神話裡面的怪物和神獸,造型強行以動物為主。

巨蛇、冰原狼、雙頭龍、劍齒虎、八腳馬……還有個另類的水晶骷髏和豎琴,經過精心設計,神鬥衣還是有他非常獨特的亮點,當然最大的亮點就是奧丁藍寶石了,這些藍寶石對於神鬥士並沒有任何BUFF加成,反而給他們造成了殺身之禍。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


當年很多追漫畫的朋友會發現,電視臺的動畫裡面那麼幾段不符合原著的地方,除了水晶聖鬥士和鋼鐵聖鬥士這些修改之外,最大的改動就是加入了北歐篇。

一個IP的動畫系列有原創劇情如今已經屢見不鮮,更多的是從商業上的考量,當年聖鬥士動畫TV版加入這一整段的北歐篇,成為跟銀河擂臺篇、黃金十二宮篇、海皇篇並行的主要篇章,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說來話長,這要扯到車田正美在86年開始連載聖鬥士之前的故事(純粹是想扯)。

車田在獲得漫畫獎之後,開始成為職業漫畫家的助手,1974年他憑藉漫畫《女強風暴》正式以漫畫家的身份出道。三年之後,車田開始創作了他第一部暢銷作品《拳王創世紀》,這部作品讓他成功晉升人氣漫畫家,這部漫畫連載了五年。而從出道以來的前兩個作品來說,車田的硬漢格鬥風格已經奠定,這也是他最喜歡的創作套路。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要知道車田在少年時期是非常喜歡格鬥的,一個人的愛好會對他的創作產生影響,熱衷格鬥的車田,在今後的創作道路上都深深刻上了烙印。

車田的作品除了明顯的格鬥風格,他的畫風也自稱一派,更為復古(類似於60年代的風格)。其中飽受爭議的是車田採用了Osamu Tezuka的星系漫畫技術,這種技術跟影分身差不多,各個作品中都使用固定的人物角色(保持相同的外觀和個性),雖然說有時會對個性和細節作出調整,但是從前中期的各種作品來看,確實是比較單一的角色構造。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車田的OLD SCHOO畫風,讓人想起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更為主流的漫畫美學,不過他的藝術中存在各種不統一的痕跡和比例不平衡。

車田的繪畫中的細節經過精心和精美的處理,他的一些作品中的人物服飾設計精巧,豐富,優雅,尤其是那些奇思妙想的聖衣,加上滿滿的細節以及填充了網點紙之後,看起來簡直比動畫裡的還要熠熠生輝。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聖鬥士於1986年1月1日在週刊少年Jump雜誌開始連載,直到1990年11月19日,最後由編輯收集各個章節,併發布到28 單行本由卷集英社。聖鬥士的漫畫有三個主要部分或行為:“ 聖域篇”(第1至13卷),“ 海皇篇”(第14至18卷)和“ 哈迪斯篇”(第19至28卷)。從這裡可以看到,漫畫裡絲毫沒有任何我們熟悉的“北歐篇”的蹤跡。

聖鬥士動畫的構成按照大的來說就是黃金十二宮-北歐篇-海皇篇,這裡多出來一個北歐篇和少了一個哈迪斯篇,究竟當年聖鬥士星矢製作的過程發生了什麼?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聖鬥士》動畫化倉促,沒有留給車田正美漫畫原作展開的時間,《聖鬥士星矢》動畫化是日本動畫史上的一個特例,在漫畫原作連載不滿一年,漫畫單行本第1卷還未發售的時候就匆匆決定動畫化。

其結果就是,動畫的進度很快趕上了漫畫的進度,這使得動畫TV不斷的加入了一些原創的元素,比如水晶聖鬥士、鋼鐵聖鬥士、乃至沙加的兩個徒弟。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至於加入的那些原創元素效果如何,也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筆者的個人角度是覺得,聖鬥士本身在設定裡就是有歷史傳承的東西,是天命之人,而聖鬥士的聖衣也是源於古代希臘神話,對應各個星座,充滿了神聖感和神祕感。鋼鐵聖鬥士的出現讓這種神祕感和神聖感蕩然無存,人類憑藉科技也能製作出類似聖衣的東西,而穿著他們的人也不再是神選的戰士,而憑空出現的鋼鐵聖鬥士,其手辦的銷量大概也是十分感人……

但是即便是這樣加入各種元素,也依然無法彌補動畫和漫畫方面進度的差距。漫畫和動畫同時在黃金十二宮時達到人氣的巔峰,但是動畫方面頭疼的事情來了,怎樣等待車田那邊的進度呢?於是我們華麗麗的的北歐篇就出現了,沒錯,這次不是加入一些單一的元素,而是一整個系統的原創劇情。

動畫給予車田的時間是很充裕的,根據網友統計,每個北歐神鬥士的戰鬥時長大概在3集左右,為了滿足這個時長,創作者們往裡面填充了很多神鬥士的背景故事,而且整個北歐篇的戰鬥可謂是最為慘烈的。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北歐篇出自於北歐神話體系,是相比其他幾個神話體系更晚誕生的相對獨立的神話,也許是因為極寒之地,北歐神話悲劇色彩濃烈,最後更有諸神的黃昏這種世界毀滅的情節。說起北歐神話,現在的少年更多的是從漫威系列雷神索爾這裡瞭解的吧。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北歐神話配上北斗七星豈不是妙哉?這跟十二宮的黃金聖鬥士對應,神鬥士也是七個人,這樣更有看頭。也有另外一個說法,北斗七星神鬥士的靈感是來自於《北斗神拳》,沒錯就是那個叫做健次郎的,身上有七個傷疤的年輕人。

神鬥士的神衣設定也是頗費了一番心思,因為並非五小強和黃金聖鬥士的星座這麼直白,可以根據名稱和星座形狀設計造型。

北斗七星,是指大熊座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北斗七星整個是個勺子,屬於大熊星座,總不能做成個勺子七神衣,或者熊大熊二……熊七,因而神鬥士神衣主要取自北歐神話裡面的怪物和神獸,造型強行以動物為主。

巨蛇、冰原狼、雙頭龍、劍齒虎、八腳馬……還有個另類的水晶骷髏和豎琴,經過精心設計,神鬥衣還是有他非常獨特的亮點,當然最大的亮點就是奧丁藍寶石了,這些藍寶石對於神鬥士並沒有任何BUFF加成,反而給他們造成了殺身之禍。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


當年很多追漫畫的朋友會發現,電視臺的動畫裡面那麼幾段不符合原著的地方,除了水晶聖鬥士和鋼鐵聖鬥士這些修改之外,最大的改動就是加入了北歐篇。

一個IP的動畫系列有原創劇情如今已經屢見不鮮,更多的是從商業上的考量,當年聖鬥士動畫TV版加入這一整段的北歐篇,成為跟銀河擂臺篇、黃金十二宮篇、海皇篇並行的主要篇章,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說來話長,這要扯到車田正美在86年開始連載聖鬥士之前的故事(純粹是想扯)。

車田在獲得漫畫獎之後,開始成為職業漫畫家的助手,1974年他憑藉漫畫《女強風暴》正式以漫畫家的身份出道。三年之後,車田開始創作了他第一部暢銷作品《拳王創世紀》,這部作品讓他成功晉升人氣漫畫家,這部漫畫連載了五年。而從出道以來的前兩個作品來說,車田的硬漢格鬥風格已經奠定,這也是他最喜歡的創作套路。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要知道車田在少年時期是非常喜歡格鬥的,一個人的愛好會對他的創作產生影響,熱衷格鬥的車田,在今後的創作道路上都深深刻上了烙印。

車田的作品除了明顯的格鬥風格,他的畫風也自稱一派,更為復古(類似於60年代的風格)。其中飽受爭議的是車田採用了Osamu Tezuka的星系漫畫技術,這種技術跟影分身差不多,各個作品中都使用固定的人物角色(保持相同的外觀和個性),雖然說有時會對個性和細節作出調整,但是從前中期的各種作品來看,確實是比較單一的角色構造。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車田的OLD SCHOO畫風,讓人想起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更為主流的漫畫美學,不過他的藝術中存在各種不統一的痕跡和比例不平衡。

車田的繪畫中的細節經過精心和精美的處理,他的一些作品中的人物服飾設計精巧,豐富,優雅,尤其是那些奇思妙想的聖衣,加上滿滿的細節以及填充了網點紙之後,看起來簡直比動畫裡的還要熠熠生輝。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聖鬥士於1986年1月1日在週刊少年Jump雜誌開始連載,直到1990年11月19日,最後由編輯收集各個章節,併發布到28 單行本由卷集英社。聖鬥士的漫畫有三個主要部分或行為:“ 聖域篇”(第1至13卷),“ 海皇篇”(第14至18卷)和“ 哈迪斯篇”(第19至28卷)。從這裡可以看到,漫畫裡絲毫沒有任何我們熟悉的“北歐篇”的蹤跡。

聖鬥士動畫的構成按照大的來說就是黃金十二宮-北歐篇-海皇篇,這裡多出來一個北歐篇和少了一個哈迪斯篇,究竟當年聖鬥士星矢製作的過程發生了什麼?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聖鬥士》動畫化倉促,沒有留給車田正美漫畫原作展開的時間,《聖鬥士星矢》動畫化是日本動畫史上的一個特例,在漫畫原作連載不滿一年,漫畫單行本第1卷還未發售的時候就匆匆決定動畫化。

其結果就是,動畫的進度很快趕上了漫畫的進度,這使得動畫TV不斷的加入了一些原創的元素,比如水晶聖鬥士、鋼鐵聖鬥士、乃至沙加的兩個徒弟。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至於加入的那些原創元素效果如何,也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筆者的個人角度是覺得,聖鬥士本身在設定裡就是有歷史傳承的東西,是天命之人,而聖鬥士的聖衣也是源於古代希臘神話,對應各個星座,充滿了神聖感和神祕感。鋼鐵聖鬥士的出現讓這種神祕感和神聖感蕩然無存,人類憑藉科技也能製作出類似聖衣的東西,而穿著他們的人也不再是神選的戰士,而憑空出現的鋼鐵聖鬥士,其手辦的銷量大概也是十分感人……

但是即便是這樣加入各種元素,也依然無法彌補動畫和漫畫方面進度的差距。漫畫和動畫同時在黃金十二宮時達到人氣的巔峰,但是動畫方面頭疼的事情來了,怎樣等待車田那邊的進度呢?於是我們華麗麗的的北歐篇就出現了,沒錯,這次不是加入一些單一的元素,而是一整個系統的原創劇情。

動畫給予車田的時間是很充裕的,根據網友統計,每個北歐神鬥士的戰鬥時長大概在3集左右,為了滿足這個時長,創作者們往裡面填充了很多神鬥士的背景故事,而且整個北歐篇的戰鬥可謂是最為慘烈的。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北歐篇出自於北歐神話體系,是相比其他幾個神話體系更晚誕生的相對獨立的神話,也許是因為極寒之地,北歐神話悲劇色彩濃烈,最後更有諸神的黃昏這種世界毀滅的情節。說起北歐神話,現在的少年更多的是從漫威系列雷神索爾這裡瞭解的吧。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北歐神話配上北斗七星豈不是妙哉?這跟十二宮的黃金聖鬥士對應,神鬥士也是七個人,這樣更有看頭。也有另外一個說法,北斗七星神鬥士的靈感是來自於《北斗神拳》,沒錯就是那個叫做健次郎的,身上有七個傷疤的年輕人。

神鬥士的神衣設定也是頗費了一番心思,因為並非五小強和黃金聖鬥士的星座這麼直白,可以根據名稱和星座形狀設計造型。

北斗七星,是指大熊座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北斗七星整個是個勺子,屬於大熊星座,總不能做成個勺子七神衣,或者熊大熊二……熊七,因而神鬥士神衣主要取自北歐神話裡面的怪物和神獸,造型強行以動物為主。

巨蛇、冰原狼、雙頭龍、劍齒虎、八腳馬……還有個另類的水晶骷髏和豎琴,經過精心設計,神鬥衣還是有他非常獨特的亮點,當然最大的亮點就是奧丁藍寶石了,這些藍寶石對於神鬥士並沒有任何BUFF加成,反而給他們造成了殺身之禍。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


當年很多追漫畫的朋友會發現,電視臺的動畫裡面那麼幾段不符合原著的地方,除了水晶聖鬥士和鋼鐵聖鬥士這些修改之外,最大的改動就是加入了北歐篇。

一個IP的動畫系列有原創劇情如今已經屢見不鮮,更多的是從商業上的考量,當年聖鬥士動畫TV版加入這一整段的北歐篇,成為跟銀河擂臺篇、黃金十二宮篇、海皇篇並行的主要篇章,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說來話長,這要扯到車田正美在86年開始連載聖鬥士之前的故事(純粹是想扯)。

車田在獲得漫畫獎之後,開始成為職業漫畫家的助手,1974年他憑藉漫畫《女強風暴》正式以漫畫家的身份出道。三年之後,車田開始創作了他第一部暢銷作品《拳王創世紀》,這部作品讓他成功晉升人氣漫畫家,這部漫畫連載了五年。而從出道以來的前兩個作品來說,車田的硬漢格鬥風格已經奠定,這也是他最喜歡的創作套路。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要知道車田在少年時期是非常喜歡格鬥的,一個人的愛好會對他的創作產生影響,熱衷格鬥的車田,在今後的創作道路上都深深刻上了烙印。

車田的作品除了明顯的格鬥風格,他的畫風也自稱一派,更為復古(類似於60年代的風格)。其中飽受爭議的是車田採用了Osamu Tezuka的星系漫畫技術,這種技術跟影分身差不多,各個作品中都使用固定的人物角色(保持相同的外觀和個性),雖然說有時會對個性和細節作出調整,但是從前中期的各種作品來看,確實是比較單一的角色構造。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車田的OLD SCHOO畫風,讓人想起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更為主流的漫畫美學,不過他的藝術中存在各種不統一的痕跡和比例不平衡。

車田的繪畫中的細節經過精心和精美的處理,他的一些作品中的人物服飾設計精巧,豐富,優雅,尤其是那些奇思妙想的聖衣,加上滿滿的細節以及填充了網點紙之後,看起來簡直比動畫裡的還要熠熠生輝。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聖鬥士於1986年1月1日在週刊少年Jump雜誌開始連載,直到1990年11月19日,最後由編輯收集各個章節,併發布到28 單行本由卷集英社。聖鬥士的漫畫有三個主要部分或行為:“ 聖域篇”(第1至13卷),“ 海皇篇”(第14至18卷)和“ 哈迪斯篇”(第19至28卷)。從這裡可以看到,漫畫裡絲毫沒有任何我們熟悉的“北歐篇”的蹤跡。

聖鬥士動畫的構成按照大的來說就是黃金十二宮-北歐篇-海皇篇,這裡多出來一個北歐篇和少了一個哈迪斯篇,究竟當年聖鬥士星矢製作的過程發生了什麼?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聖鬥士》動畫化倉促,沒有留給車田正美漫畫原作展開的時間,《聖鬥士星矢》動畫化是日本動畫史上的一個特例,在漫畫原作連載不滿一年,漫畫單行本第1卷還未發售的時候就匆匆決定動畫化。

其結果就是,動畫的進度很快趕上了漫畫的進度,這使得動畫TV不斷的加入了一些原創的元素,比如水晶聖鬥士、鋼鐵聖鬥士、乃至沙加的兩個徒弟。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至於加入的那些原創元素效果如何,也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筆者的個人角度是覺得,聖鬥士本身在設定裡就是有歷史傳承的東西,是天命之人,而聖鬥士的聖衣也是源於古代希臘神話,對應各個星座,充滿了神聖感和神祕感。鋼鐵聖鬥士的出現讓這種神祕感和神聖感蕩然無存,人類憑藉科技也能製作出類似聖衣的東西,而穿著他們的人也不再是神選的戰士,而憑空出現的鋼鐵聖鬥士,其手辦的銷量大概也是十分感人……

但是即便是這樣加入各種元素,也依然無法彌補動畫和漫畫方面進度的差距。漫畫和動畫同時在黃金十二宮時達到人氣的巔峰,但是動畫方面頭疼的事情來了,怎樣等待車田那邊的進度呢?於是我們華麗麗的的北歐篇就出現了,沒錯,這次不是加入一些單一的元素,而是一整個系統的原創劇情。

動畫給予車田的時間是很充裕的,根據網友統計,每個北歐神鬥士的戰鬥時長大概在3集左右,為了滿足這個時長,創作者們往裡面填充了很多神鬥士的背景故事,而且整個北歐篇的戰鬥可謂是最為慘烈的。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北歐篇出自於北歐神話體系,是相比其他幾個神話體系更晚誕生的相對獨立的神話,也許是因為極寒之地,北歐神話悲劇色彩濃烈,最後更有諸神的黃昏這種世界毀滅的情節。說起北歐神話,現在的少年更多的是從漫威系列雷神索爾這裡瞭解的吧。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北歐神話配上北斗七星豈不是妙哉?這跟十二宮的黃金聖鬥士對應,神鬥士也是七個人,這樣更有看頭。也有另外一個說法,北斗七星神鬥士的靈感是來自於《北斗神拳》,沒錯就是那個叫做健次郎的,身上有七個傷疤的年輕人。

神鬥士的神衣設定也是頗費了一番心思,因為並非五小強和黃金聖鬥士的星座這麼直白,可以根據名稱和星座形狀設計造型。

北斗七星,是指大熊座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北斗七星整個是個勺子,屬於大熊星座,總不能做成個勺子七神衣,或者熊大熊二……熊七,因而神鬥士神衣主要取自北歐神話裡面的怪物和神獸,造型強行以動物為主。

巨蛇、冰原狼、雙頭龍、劍齒虎、八腳馬……還有個另類的水晶骷髏和豎琴,經過精心設計,神鬥衣還是有他非常獨特的亮點,當然最大的亮點就是奧丁藍寶石了,這些藍寶石對於神鬥士並沒有任何BUFF加成,反而給他們造成了殺身之禍。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


當年很多追漫畫的朋友會發現,電視臺的動畫裡面那麼幾段不符合原著的地方,除了水晶聖鬥士和鋼鐵聖鬥士這些修改之外,最大的改動就是加入了北歐篇。

一個IP的動畫系列有原創劇情如今已經屢見不鮮,更多的是從商業上的考量,當年聖鬥士動畫TV版加入這一整段的北歐篇,成為跟銀河擂臺篇、黃金十二宮篇、海皇篇並行的主要篇章,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說來話長,這要扯到車田正美在86年開始連載聖鬥士之前的故事(純粹是想扯)。

車田在獲得漫畫獎之後,開始成為職業漫畫家的助手,1974年他憑藉漫畫《女強風暴》正式以漫畫家的身份出道。三年之後,車田開始創作了他第一部暢銷作品《拳王創世紀》,這部作品讓他成功晉升人氣漫畫家,這部漫畫連載了五年。而從出道以來的前兩個作品來說,車田的硬漢格鬥風格已經奠定,這也是他最喜歡的創作套路。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要知道車田在少年時期是非常喜歡格鬥的,一個人的愛好會對他的創作產生影響,熱衷格鬥的車田,在今後的創作道路上都深深刻上了烙印。

車田的作品除了明顯的格鬥風格,他的畫風也自稱一派,更為復古(類似於60年代的風格)。其中飽受爭議的是車田採用了Osamu Tezuka的星系漫畫技術,這種技術跟影分身差不多,各個作品中都使用固定的人物角色(保持相同的外觀和個性),雖然說有時會對個性和細節作出調整,但是從前中期的各種作品來看,確實是比較單一的角色構造。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車田的OLD SCHOO畫風,讓人想起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更為主流的漫畫美學,不過他的藝術中存在各種不統一的痕跡和比例不平衡。

車田的繪畫中的細節經過精心和精美的處理,他的一些作品中的人物服飾設計精巧,豐富,優雅,尤其是那些奇思妙想的聖衣,加上滿滿的細節以及填充了網點紙之後,看起來簡直比動畫裡的還要熠熠生輝。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聖鬥士於1986年1月1日在週刊少年Jump雜誌開始連載,直到1990年11月19日,最後由編輯收集各個章節,併發布到28 單行本由卷集英社。聖鬥士的漫畫有三個主要部分或行為:“ 聖域篇”(第1至13卷),“ 海皇篇”(第14至18卷)和“ 哈迪斯篇”(第19至28卷)。從這裡可以看到,漫畫裡絲毫沒有任何我們熟悉的“北歐篇”的蹤跡。

聖鬥士動畫的構成按照大的來說就是黃金十二宮-北歐篇-海皇篇,這裡多出來一個北歐篇和少了一個哈迪斯篇,究竟當年聖鬥士星矢製作的過程發生了什麼?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聖鬥士》動畫化倉促,沒有留給車田正美漫畫原作展開的時間,《聖鬥士星矢》動畫化是日本動畫史上的一個特例,在漫畫原作連載不滿一年,漫畫單行本第1卷還未發售的時候就匆匆決定動畫化。

其結果就是,動畫的進度很快趕上了漫畫的進度,這使得動畫TV不斷的加入了一些原創的元素,比如水晶聖鬥士、鋼鐵聖鬥士、乃至沙加的兩個徒弟。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至於加入的那些原創元素效果如何,也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筆者的個人角度是覺得,聖鬥士本身在設定裡就是有歷史傳承的東西,是天命之人,而聖鬥士的聖衣也是源於古代希臘神話,對應各個星座,充滿了神聖感和神祕感。鋼鐵聖鬥士的出現讓這種神祕感和神聖感蕩然無存,人類憑藉科技也能製作出類似聖衣的東西,而穿著他們的人也不再是神選的戰士,而憑空出現的鋼鐵聖鬥士,其手辦的銷量大概也是十分感人……

但是即便是這樣加入各種元素,也依然無法彌補動畫和漫畫方面進度的差距。漫畫和動畫同時在黃金十二宮時達到人氣的巔峰,但是動畫方面頭疼的事情來了,怎樣等待車田那邊的進度呢?於是我們華麗麗的的北歐篇就出現了,沒錯,這次不是加入一些單一的元素,而是一整個系統的原創劇情。

動畫給予車田的時間是很充裕的,根據網友統計,每個北歐神鬥士的戰鬥時長大概在3集左右,為了滿足這個時長,創作者們往裡面填充了很多神鬥士的背景故事,而且整個北歐篇的戰鬥可謂是最為慘烈的。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北歐篇出自於北歐神話體系,是相比其他幾個神話體系更晚誕生的相對獨立的神話,也許是因為極寒之地,北歐神話悲劇色彩濃烈,最後更有諸神的黃昏這種世界毀滅的情節。說起北歐神話,現在的少年更多的是從漫威系列雷神索爾這裡瞭解的吧。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北歐神話配上北斗七星豈不是妙哉?這跟十二宮的黃金聖鬥士對應,神鬥士也是七個人,這樣更有看頭。也有另外一個說法,北斗七星神鬥士的靈感是來自於《北斗神拳》,沒錯就是那個叫做健次郎的,身上有七個傷疤的年輕人。

神鬥士的神衣設定也是頗費了一番心思,因為並非五小強和黃金聖鬥士的星座這麼直白,可以根據名稱和星座形狀設計造型。

北斗七星,是指大熊座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北斗七星整個是個勺子,屬於大熊星座,總不能做成個勺子七神衣,或者熊大熊二……熊七,因而神鬥士神衣主要取自北歐神話裡面的怪物和神獸,造型強行以動物為主。

巨蛇、冰原狼、雙頭龍、劍齒虎、八腳馬……還有個另類的水晶骷髏和豎琴,經過精心設計,神鬥衣還是有他非常獨特的亮點,當然最大的亮點就是奧丁藍寶石了,這些藍寶石對於神鬥士並沒有任何BUFF加成,反而給他們造成了殺身之禍。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


當年很多追漫畫的朋友會發現,電視臺的動畫裡面那麼幾段不符合原著的地方,除了水晶聖鬥士和鋼鐵聖鬥士這些修改之外,最大的改動就是加入了北歐篇。

一個IP的動畫系列有原創劇情如今已經屢見不鮮,更多的是從商業上的考量,當年聖鬥士動畫TV版加入這一整段的北歐篇,成為跟銀河擂臺篇、黃金十二宮篇、海皇篇並行的主要篇章,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說來話長,這要扯到車田正美在86年開始連載聖鬥士之前的故事(純粹是想扯)。

車田在獲得漫畫獎之後,開始成為職業漫畫家的助手,1974年他憑藉漫畫《女強風暴》正式以漫畫家的身份出道。三年之後,車田開始創作了他第一部暢銷作品《拳王創世紀》,這部作品讓他成功晉升人氣漫畫家,這部漫畫連載了五年。而從出道以來的前兩個作品來說,車田的硬漢格鬥風格已經奠定,這也是他最喜歡的創作套路。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要知道車田在少年時期是非常喜歡格鬥的,一個人的愛好會對他的創作產生影響,熱衷格鬥的車田,在今後的創作道路上都深深刻上了烙印。

車田的作品除了明顯的格鬥風格,他的畫風也自稱一派,更為復古(類似於60年代的風格)。其中飽受爭議的是車田採用了Osamu Tezuka的星系漫畫技術,這種技術跟影分身差不多,各個作品中都使用固定的人物角色(保持相同的外觀和個性),雖然說有時會對個性和細節作出調整,但是從前中期的各種作品來看,確實是比較單一的角色構造。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車田的OLD SCHOO畫風,讓人想起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更為主流的漫畫美學,不過他的藝術中存在各種不統一的痕跡和比例不平衡。

車田的繪畫中的細節經過精心和精美的處理,他的一些作品中的人物服飾設計精巧,豐富,優雅,尤其是那些奇思妙想的聖衣,加上滿滿的細節以及填充了網點紙之後,看起來簡直比動畫裡的還要熠熠生輝。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聖鬥士於1986年1月1日在週刊少年Jump雜誌開始連載,直到1990年11月19日,最後由編輯收集各個章節,併發布到28 單行本由卷集英社。聖鬥士的漫畫有三個主要部分或行為:“ 聖域篇”(第1至13卷),“ 海皇篇”(第14至18卷)和“ 哈迪斯篇”(第19至28卷)。從這裡可以看到,漫畫裡絲毫沒有任何我們熟悉的“北歐篇”的蹤跡。

聖鬥士動畫的構成按照大的來說就是黃金十二宮-北歐篇-海皇篇,這裡多出來一個北歐篇和少了一個哈迪斯篇,究竟當年聖鬥士星矢製作的過程發生了什麼?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聖鬥士》動畫化倉促,沒有留給車田正美漫畫原作展開的時間,《聖鬥士星矢》動畫化是日本動畫史上的一個特例,在漫畫原作連載不滿一年,漫畫單行本第1卷還未發售的時候就匆匆決定動畫化。

其結果就是,動畫的進度很快趕上了漫畫的進度,這使得動畫TV不斷的加入了一些原創的元素,比如水晶聖鬥士、鋼鐵聖鬥士、乃至沙加的兩個徒弟。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至於加入的那些原創元素效果如何,也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筆者的個人角度是覺得,聖鬥士本身在設定裡就是有歷史傳承的東西,是天命之人,而聖鬥士的聖衣也是源於古代希臘神話,對應各個星座,充滿了神聖感和神祕感。鋼鐵聖鬥士的出現讓這種神祕感和神聖感蕩然無存,人類憑藉科技也能製作出類似聖衣的東西,而穿著他們的人也不再是神選的戰士,而憑空出現的鋼鐵聖鬥士,其手辦的銷量大概也是十分感人……

但是即便是這樣加入各種元素,也依然無法彌補動畫和漫畫方面進度的差距。漫畫和動畫同時在黃金十二宮時達到人氣的巔峰,但是動畫方面頭疼的事情來了,怎樣等待車田那邊的進度呢?於是我們華麗麗的的北歐篇就出現了,沒錯,這次不是加入一些單一的元素,而是一整個系統的原創劇情。

動畫給予車田的時間是很充裕的,根據網友統計,每個北歐神鬥士的戰鬥時長大概在3集左右,為了滿足這個時長,創作者們往裡面填充了很多神鬥士的背景故事,而且整個北歐篇的戰鬥可謂是最為慘烈的。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北歐篇出自於北歐神話體系,是相比其他幾個神話體系更晚誕生的相對獨立的神話,也許是因為極寒之地,北歐神話悲劇色彩濃烈,最後更有諸神的黃昏這種世界毀滅的情節。說起北歐神話,現在的少年更多的是從漫威系列雷神索爾這裡瞭解的吧。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北歐神話配上北斗七星豈不是妙哉?這跟十二宮的黃金聖鬥士對應,神鬥士也是七個人,這樣更有看頭。也有另外一個說法,北斗七星神鬥士的靈感是來自於《北斗神拳》,沒錯就是那個叫做健次郎的,身上有七個傷疤的年輕人。

神鬥士的神衣設定也是頗費了一番心思,因為並非五小強和黃金聖鬥士的星座這麼直白,可以根據名稱和星座形狀設計造型。

北斗七星,是指大熊座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北斗七星整個是個勺子,屬於大熊星座,總不能做成個勺子七神衣,或者熊大熊二……熊七,因而神鬥士神衣主要取自北歐神話裡面的怪物和神獸,造型強行以動物為主。

巨蛇、冰原狼、雙頭龍、劍齒虎、八腳馬……還有個另類的水晶骷髏和豎琴,經過精心設計,神鬥衣還是有他非常獨特的亮點,當然最大的亮點就是奧丁藍寶石了,這些藍寶石對於神鬥士並沒有任何BUFF加成,反而給他們造成了殺身之禍。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


當年很多追漫畫的朋友會發現,電視臺的動畫裡面那麼幾段不符合原著的地方,除了水晶聖鬥士和鋼鐵聖鬥士這些修改之外,最大的改動就是加入了北歐篇。

一個IP的動畫系列有原創劇情如今已經屢見不鮮,更多的是從商業上的考量,當年聖鬥士動畫TV版加入這一整段的北歐篇,成為跟銀河擂臺篇、黃金十二宮篇、海皇篇並行的主要篇章,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說來話長,這要扯到車田正美在86年開始連載聖鬥士之前的故事(純粹是想扯)。

車田在獲得漫畫獎之後,開始成為職業漫畫家的助手,1974年他憑藉漫畫《女強風暴》正式以漫畫家的身份出道。三年之後,車田開始創作了他第一部暢銷作品《拳王創世紀》,這部作品讓他成功晉升人氣漫畫家,這部漫畫連載了五年。而從出道以來的前兩個作品來說,車田的硬漢格鬥風格已經奠定,這也是他最喜歡的創作套路。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要知道車田在少年時期是非常喜歡格鬥的,一個人的愛好會對他的創作產生影響,熱衷格鬥的車田,在今後的創作道路上都深深刻上了烙印。

車田的作品除了明顯的格鬥風格,他的畫風也自稱一派,更為復古(類似於60年代的風格)。其中飽受爭議的是車田採用了Osamu Tezuka的星系漫畫技術,這種技術跟影分身差不多,各個作品中都使用固定的人物角色(保持相同的外觀和個性),雖然說有時會對個性和細節作出調整,但是從前中期的各種作品來看,確實是比較單一的角色構造。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車田的OLD SCHOO畫風,讓人想起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更為主流的漫畫美學,不過他的藝術中存在各種不統一的痕跡和比例不平衡。

車田的繪畫中的細節經過精心和精美的處理,他的一些作品中的人物服飾設計精巧,豐富,優雅,尤其是那些奇思妙想的聖衣,加上滿滿的細節以及填充了網點紙之後,看起來簡直比動畫裡的還要熠熠生輝。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聖鬥士於1986年1月1日在週刊少年Jump雜誌開始連載,直到1990年11月19日,最後由編輯收集各個章節,併發布到28 單行本由卷集英社。聖鬥士的漫畫有三個主要部分或行為:“ 聖域篇”(第1至13卷),“ 海皇篇”(第14至18卷)和“ 哈迪斯篇”(第19至28卷)。從這裡可以看到,漫畫裡絲毫沒有任何我們熟悉的“北歐篇”的蹤跡。

聖鬥士動畫的構成按照大的來說就是黃金十二宮-北歐篇-海皇篇,這裡多出來一個北歐篇和少了一個哈迪斯篇,究竟當年聖鬥士星矢製作的過程發生了什麼?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聖鬥士》動畫化倉促,沒有留給車田正美漫畫原作展開的時間,《聖鬥士星矢》動畫化是日本動畫史上的一個特例,在漫畫原作連載不滿一年,漫畫單行本第1卷還未發售的時候就匆匆決定動畫化。

其結果就是,動畫的進度很快趕上了漫畫的進度,這使得動畫TV不斷的加入了一些原創的元素,比如水晶聖鬥士、鋼鐵聖鬥士、乃至沙加的兩個徒弟。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至於加入的那些原創元素效果如何,也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筆者的個人角度是覺得,聖鬥士本身在設定裡就是有歷史傳承的東西,是天命之人,而聖鬥士的聖衣也是源於古代希臘神話,對應各個星座,充滿了神聖感和神祕感。鋼鐵聖鬥士的出現讓這種神祕感和神聖感蕩然無存,人類憑藉科技也能製作出類似聖衣的東西,而穿著他們的人也不再是神選的戰士,而憑空出現的鋼鐵聖鬥士,其手辦的銷量大概也是十分感人……

但是即便是這樣加入各種元素,也依然無法彌補動畫和漫畫方面進度的差距。漫畫和動畫同時在黃金十二宮時達到人氣的巔峰,但是動畫方面頭疼的事情來了,怎樣等待車田那邊的進度呢?於是我們華麗麗的的北歐篇就出現了,沒錯,這次不是加入一些單一的元素,而是一整個系統的原創劇情。

動畫給予車田的時間是很充裕的,根據網友統計,每個北歐神鬥士的戰鬥時長大概在3集左右,為了滿足這個時長,創作者們往裡面填充了很多神鬥士的背景故事,而且整個北歐篇的戰鬥可謂是最為慘烈的。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北歐篇出自於北歐神話體系,是相比其他幾個神話體系更晚誕生的相對獨立的神話,也許是因為極寒之地,北歐神話悲劇色彩濃烈,最後更有諸神的黃昏這種世界毀滅的情節。說起北歐神話,現在的少年更多的是從漫威系列雷神索爾這裡瞭解的吧。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北歐神話配上北斗七星豈不是妙哉?這跟十二宮的黃金聖鬥士對應,神鬥士也是七個人,這樣更有看頭。也有另外一個說法,北斗七星神鬥士的靈感是來自於《北斗神拳》,沒錯就是那個叫做健次郎的,身上有七個傷疤的年輕人。

神鬥士的神衣設定也是頗費了一番心思,因為並非五小強和黃金聖鬥士的星座這麼直白,可以根據名稱和星座形狀設計造型。

北斗七星,是指大熊座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北斗七星整個是個勺子,屬於大熊星座,總不能做成個勺子七神衣,或者熊大熊二……熊七,因而神鬥士神衣主要取自北歐神話裡面的怪物和神獸,造型強行以動物為主。

巨蛇、冰原狼、雙頭龍、劍齒虎、八腳馬……還有個另類的水晶骷髏和豎琴,經過精心設計,神鬥衣還是有他非常獨特的亮點,當然最大的亮點就是奧丁藍寶石了,這些藍寶石對於神鬥士並沒有任何BUFF加成,反而給他們造成了殺身之禍。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


當年很多追漫畫的朋友會發現,電視臺的動畫裡面那麼幾段不符合原著的地方,除了水晶聖鬥士和鋼鐵聖鬥士這些修改之外,最大的改動就是加入了北歐篇。

一個IP的動畫系列有原創劇情如今已經屢見不鮮,更多的是從商業上的考量,當年聖鬥士動畫TV版加入這一整段的北歐篇,成為跟銀河擂臺篇、黃金十二宮篇、海皇篇並行的主要篇章,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說來話長,這要扯到車田正美在86年開始連載聖鬥士之前的故事(純粹是想扯)。

車田在獲得漫畫獎之後,開始成為職業漫畫家的助手,1974年他憑藉漫畫《女強風暴》正式以漫畫家的身份出道。三年之後,車田開始創作了他第一部暢銷作品《拳王創世紀》,這部作品讓他成功晉升人氣漫畫家,這部漫畫連載了五年。而從出道以來的前兩個作品來說,車田的硬漢格鬥風格已經奠定,這也是他最喜歡的創作套路。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要知道車田在少年時期是非常喜歡格鬥的,一個人的愛好會對他的創作產生影響,熱衷格鬥的車田,在今後的創作道路上都深深刻上了烙印。

車田的作品除了明顯的格鬥風格,他的畫風也自稱一派,更為復古(類似於60年代的風格)。其中飽受爭議的是車田採用了Osamu Tezuka的星系漫畫技術,這種技術跟影分身差不多,各個作品中都使用固定的人物角色(保持相同的外觀和個性),雖然說有時會對個性和細節作出調整,但是從前中期的各種作品來看,確實是比較單一的角色構造。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車田的OLD SCHOO畫風,讓人想起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更為主流的漫畫美學,不過他的藝術中存在各種不統一的痕跡和比例不平衡。

車田的繪畫中的細節經過精心和精美的處理,他的一些作品中的人物服飾設計精巧,豐富,優雅,尤其是那些奇思妙想的聖衣,加上滿滿的細節以及填充了網點紙之後,看起來簡直比動畫裡的還要熠熠生輝。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聖鬥士於1986年1月1日在週刊少年Jump雜誌開始連載,直到1990年11月19日,最後由編輯收集各個章節,併發布到28 單行本由卷集英社。聖鬥士的漫畫有三個主要部分或行為:“ 聖域篇”(第1至13卷),“ 海皇篇”(第14至18卷)和“ 哈迪斯篇”(第19至28卷)。從這裡可以看到,漫畫裡絲毫沒有任何我們熟悉的“北歐篇”的蹤跡。

聖鬥士動畫的構成按照大的來說就是黃金十二宮-北歐篇-海皇篇,這裡多出來一個北歐篇和少了一個哈迪斯篇,究竟當年聖鬥士星矢製作的過程發生了什麼?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聖鬥士》動畫化倉促,沒有留給車田正美漫畫原作展開的時間,《聖鬥士星矢》動畫化是日本動畫史上的一個特例,在漫畫原作連載不滿一年,漫畫單行本第1卷還未發售的時候就匆匆決定動畫化。

其結果就是,動畫的進度很快趕上了漫畫的進度,這使得動畫TV不斷的加入了一些原創的元素,比如水晶聖鬥士、鋼鐵聖鬥士、乃至沙加的兩個徒弟。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至於加入的那些原創元素效果如何,也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筆者的個人角度是覺得,聖鬥士本身在設定裡就是有歷史傳承的東西,是天命之人,而聖鬥士的聖衣也是源於古代希臘神話,對應各個星座,充滿了神聖感和神祕感。鋼鐵聖鬥士的出現讓這種神祕感和神聖感蕩然無存,人類憑藉科技也能製作出類似聖衣的東西,而穿著他們的人也不再是神選的戰士,而憑空出現的鋼鐵聖鬥士,其手辦的銷量大概也是十分感人……

但是即便是這樣加入各種元素,也依然無法彌補動畫和漫畫方面進度的差距。漫畫和動畫同時在黃金十二宮時達到人氣的巔峰,但是動畫方面頭疼的事情來了,怎樣等待車田那邊的進度呢?於是我們華麗麗的的北歐篇就出現了,沒錯,這次不是加入一些單一的元素,而是一整個系統的原創劇情。

動畫給予車田的時間是很充裕的,根據網友統計,每個北歐神鬥士的戰鬥時長大概在3集左右,為了滿足這個時長,創作者們往裡面填充了很多神鬥士的背景故事,而且整個北歐篇的戰鬥可謂是最為慘烈的。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北歐篇出自於北歐神話體系,是相比其他幾個神話體系更晚誕生的相對獨立的神話,也許是因為極寒之地,北歐神話悲劇色彩濃烈,最後更有諸神的黃昏這種世界毀滅的情節。說起北歐神話,現在的少年更多的是從漫威系列雷神索爾這裡瞭解的吧。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北歐神話配上北斗七星豈不是妙哉?這跟十二宮的黃金聖鬥士對應,神鬥士也是七個人,這樣更有看頭。也有另外一個說法,北斗七星神鬥士的靈感是來自於《北斗神拳》,沒錯就是那個叫做健次郎的,身上有七個傷疤的年輕人。

神鬥士的神衣設定也是頗費了一番心思,因為並非五小強和黃金聖鬥士的星座這麼直白,可以根據名稱和星座形狀設計造型。

北斗七星,是指大熊座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北斗七星整個是個勺子,屬於大熊星座,總不能做成個勺子七神衣,或者熊大熊二……熊七,因而神鬥士神衣主要取自北歐神話裡面的怪物和神獸,造型強行以動物為主。

巨蛇、冰原狼、雙頭龍、劍齒虎、八腳馬……還有個另類的水晶骷髏和豎琴,經過精心設計,神鬥衣還是有他非常獨特的亮點,當然最大的亮點就是奧丁藍寶石了,這些藍寶石對於神鬥士並沒有任何BUFF加成,反而給他們造成了殺身之禍。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雖說有亮點,神鬥衣好不好看呢?筆者個人之見,並不好看,主要是覺得風格問題,整體暗黑色系為主,造型上也沒有聖鬥士的聖衣這麼精巧,加上夾雜著兩三個不同色的神衣,顯得無組織無紀律。

為了承上啟下,北歐篇跟海皇篇有非常密切的聯繫,奧丁代理人希路達的突然反水性情大變是因為尼伯龍根的指環,而這個東西是海皇授意海魔女去引誘希路達戴上的。尼伯龍根的指環、第一勇士杰特弗裡德、寒冷的冰原,這些元素整個北歐篇充滿著濃烈的悲劇色彩,而裡面的每個神鬥士,都有著各自悽慘的童年往事(除了阿魯貝利西)。

"


當年很多追漫畫的朋友會發現,電視臺的動畫裡面那麼幾段不符合原著的地方,除了水晶聖鬥士和鋼鐵聖鬥士這些修改之外,最大的改動就是加入了北歐篇。

一個IP的動畫系列有原創劇情如今已經屢見不鮮,更多的是從商業上的考量,當年聖鬥士動畫TV版加入這一整段的北歐篇,成為跟銀河擂臺篇、黃金十二宮篇、海皇篇並行的主要篇章,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說來話長,這要扯到車田正美在86年開始連載聖鬥士之前的故事(純粹是想扯)。

車田在獲得漫畫獎之後,開始成為職業漫畫家的助手,1974年他憑藉漫畫《女強風暴》正式以漫畫家的身份出道。三年之後,車田開始創作了他第一部暢銷作品《拳王創世紀》,這部作品讓他成功晉升人氣漫畫家,這部漫畫連載了五年。而從出道以來的前兩個作品來說,車田的硬漢格鬥風格已經奠定,這也是他最喜歡的創作套路。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要知道車田在少年時期是非常喜歡格鬥的,一個人的愛好會對他的創作產生影響,熱衷格鬥的車田,在今後的創作道路上都深深刻上了烙印。

車田的作品除了明顯的格鬥風格,他的畫風也自稱一派,更為復古(類似於60年代的風格)。其中飽受爭議的是車田採用了Osamu Tezuka的星系漫畫技術,這種技術跟影分身差不多,各個作品中都使用固定的人物角色(保持相同的外觀和個性),雖然說有時會對個性和細節作出調整,但是從前中期的各種作品來看,確實是比較單一的角色構造。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車田的OLD SCHOO畫風,讓人想起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更為主流的漫畫美學,不過他的藝術中存在各種不統一的痕跡和比例不平衡。

車田的繪畫中的細節經過精心和精美的處理,他的一些作品中的人物服飾設計精巧,豐富,優雅,尤其是那些奇思妙想的聖衣,加上滿滿的細節以及填充了網點紙之後,看起來簡直比動畫裡的還要熠熠生輝。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聖鬥士於1986年1月1日在週刊少年Jump雜誌開始連載,直到1990年11月19日,最後由編輯收集各個章節,併發布到28 單行本由卷集英社。聖鬥士的漫畫有三個主要部分或行為:“ 聖域篇”(第1至13卷),“ 海皇篇”(第14至18卷)和“ 哈迪斯篇”(第19至28卷)。從這裡可以看到,漫畫裡絲毫沒有任何我們熟悉的“北歐篇”的蹤跡。

聖鬥士動畫的構成按照大的來說就是黃金十二宮-北歐篇-海皇篇,這裡多出來一個北歐篇和少了一個哈迪斯篇,究竟當年聖鬥士星矢製作的過程發生了什麼?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聖鬥士》動畫化倉促,沒有留給車田正美漫畫原作展開的時間,《聖鬥士星矢》動畫化是日本動畫史上的一個特例,在漫畫原作連載不滿一年,漫畫單行本第1卷還未發售的時候就匆匆決定動畫化。

其結果就是,動畫的進度很快趕上了漫畫的進度,這使得動畫TV不斷的加入了一些原創的元素,比如水晶聖鬥士、鋼鐵聖鬥士、乃至沙加的兩個徒弟。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至於加入的那些原創元素效果如何,也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筆者的個人角度是覺得,聖鬥士本身在設定裡就是有歷史傳承的東西,是天命之人,而聖鬥士的聖衣也是源於古代希臘神話,對應各個星座,充滿了神聖感和神祕感。鋼鐵聖鬥士的出現讓這種神祕感和神聖感蕩然無存,人類憑藉科技也能製作出類似聖衣的東西,而穿著他們的人也不再是神選的戰士,而憑空出現的鋼鐵聖鬥士,其手辦的銷量大概也是十分感人……

但是即便是這樣加入各種元素,也依然無法彌補動畫和漫畫方面進度的差距。漫畫和動畫同時在黃金十二宮時達到人氣的巔峰,但是動畫方面頭疼的事情來了,怎樣等待車田那邊的進度呢?於是我們華麗麗的的北歐篇就出現了,沒錯,這次不是加入一些單一的元素,而是一整個系統的原創劇情。

動畫給予車田的時間是很充裕的,根據網友統計,每個北歐神鬥士的戰鬥時長大概在3集左右,為了滿足這個時長,創作者們往裡面填充了很多神鬥士的背景故事,而且整個北歐篇的戰鬥可謂是最為慘烈的。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北歐篇出自於北歐神話體系,是相比其他幾個神話體系更晚誕生的相對獨立的神話,也許是因為極寒之地,北歐神話悲劇色彩濃烈,最後更有諸神的黃昏這種世界毀滅的情節。說起北歐神話,現在的少年更多的是從漫威系列雷神索爾這裡瞭解的吧。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北歐神話配上北斗七星豈不是妙哉?這跟十二宮的黃金聖鬥士對應,神鬥士也是七個人,這樣更有看頭。也有另外一個說法,北斗七星神鬥士的靈感是來自於《北斗神拳》,沒錯就是那個叫做健次郎的,身上有七個傷疤的年輕人。

神鬥士的神衣設定也是頗費了一番心思,因為並非五小強和黃金聖鬥士的星座這麼直白,可以根據名稱和星座形狀設計造型。

北斗七星,是指大熊座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北斗七星整個是個勺子,屬於大熊星座,總不能做成個勺子七神衣,或者熊大熊二……熊七,因而神鬥士神衣主要取自北歐神話裡面的怪物和神獸,造型強行以動物為主。

巨蛇、冰原狼、雙頭龍、劍齒虎、八腳馬……還有個另類的水晶骷髏和豎琴,經過精心設計,神鬥衣還是有他非常獨特的亮點,當然最大的亮點就是奧丁藍寶石了,這些藍寶石對於神鬥士並沒有任何BUFF加成,反而給他們造成了殺身之禍。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雖說有亮點,神鬥衣好不好看呢?筆者個人之見,並不好看,主要是覺得風格問題,整體暗黑色系為主,造型上也沒有聖鬥士的聖衣這麼精巧,加上夾雜著兩三個不同色的神衣,顯得無組織無紀律。

為了承上啟下,北歐篇跟海皇篇有非常密切的聯繫,奧丁代理人希路達的突然反水性情大變是因為尼伯龍根的指環,而這個東西是海皇授意海魔女去引誘希路達戴上的。尼伯龍根的指環、第一勇士杰特弗裡德、寒冷的冰原,這些元素整個北歐篇充滿著濃烈的悲劇色彩,而裡面的每個神鬥士,都有著各自悽慘的童年往事(除了阿魯貝利西)。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也正因為如此,作為五小強對立面的神鬥士刻畫的如此有血有肉,還有各種回憶殺,所以許多朋友對於北歐篇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雖然也不排除是為了拖時長,但是確實從人物的角度來說刻畫的更好了。

不知道有沒有人有同感,從北歐篇開始突然不想要五小強贏了,首先,神鬥士本身就是守護仙宮為己任,希路達就是他們自己的“雅典娜”,他們有自己必須堅持的正義;其次,神鬥士都有著悲慘的過去,亦或者為之羈絆很深的人,印象中八腳馬也是太難了,冰河一來,就上演了NTR,最後還戰死……

"


當年很多追漫畫的朋友會發現,電視臺的動畫裡面那麼幾段不符合原著的地方,除了水晶聖鬥士和鋼鐵聖鬥士這些修改之外,最大的改動就是加入了北歐篇。

一個IP的動畫系列有原創劇情如今已經屢見不鮮,更多的是從商業上的考量,當年聖鬥士動畫TV版加入這一整段的北歐篇,成為跟銀河擂臺篇、黃金十二宮篇、海皇篇並行的主要篇章,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說來話長,這要扯到車田正美在86年開始連載聖鬥士之前的故事(純粹是想扯)。

車田在獲得漫畫獎之後,開始成為職業漫畫家的助手,1974年他憑藉漫畫《女強風暴》正式以漫畫家的身份出道。三年之後,車田開始創作了他第一部暢銷作品《拳王創世紀》,這部作品讓他成功晉升人氣漫畫家,這部漫畫連載了五年。而從出道以來的前兩個作品來說,車田的硬漢格鬥風格已經奠定,這也是他最喜歡的創作套路。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要知道車田在少年時期是非常喜歡格鬥的,一個人的愛好會對他的創作產生影響,熱衷格鬥的車田,在今後的創作道路上都深深刻上了烙印。

車田的作品除了明顯的格鬥風格,他的畫風也自稱一派,更為復古(類似於60年代的風格)。其中飽受爭議的是車田採用了Osamu Tezuka的星系漫畫技術,這種技術跟影分身差不多,各個作品中都使用固定的人物角色(保持相同的外觀和個性),雖然說有時會對個性和細節作出調整,但是從前中期的各種作品來看,確實是比較單一的角色構造。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車田的OLD SCHOO畫風,讓人想起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更為主流的漫畫美學,不過他的藝術中存在各種不統一的痕跡和比例不平衡。

車田的繪畫中的細節經過精心和精美的處理,他的一些作品中的人物服飾設計精巧,豐富,優雅,尤其是那些奇思妙想的聖衣,加上滿滿的細節以及填充了網點紙之後,看起來簡直比動畫裡的還要熠熠生輝。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聖鬥士於1986年1月1日在週刊少年Jump雜誌開始連載,直到1990年11月19日,最後由編輯收集各個章節,併發布到28 單行本由卷集英社。聖鬥士的漫畫有三個主要部分或行為:“ 聖域篇”(第1至13卷),“ 海皇篇”(第14至18卷)和“ 哈迪斯篇”(第19至28卷)。從這裡可以看到,漫畫裡絲毫沒有任何我們熟悉的“北歐篇”的蹤跡。

聖鬥士動畫的構成按照大的來說就是黃金十二宮-北歐篇-海皇篇,這裡多出來一個北歐篇和少了一個哈迪斯篇,究竟當年聖鬥士星矢製作的過程發生了什麼?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聖鬥士》動畫化倉促,沒有留給車田正美漫畫原作展開的時間,《聖鬥士星矢》動畫化是日本動畫史上的一個特例,在漫畫原作連載不滿一年,漫畫單行本第1卷還未發售的時候就匆匆決定動畫化。

其結果就是,動畫的進度很快趕上了漫畫的進度,這使得動畫TV不斷的加入了一些原創的元素,比如水晶聖鬥士、鋼鐵聖鬥士、乃至沙加的兩個徒弟。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至於加入的那些原創元素效果如何,也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筆者的個人角度是覺得,聖鬥士本身在設定裡就是有歷史傳承的東西,是天命之人,而聖鬥士的聖衣也是源於古代希臘神話,對應各個星座,充滿了神聖感和神祕感。鋼鐵聖鬥士的出現讓這種神祕感和神聖感蕩然無存,人類憑藉科技也能製作出類似聖衣的東西,而穿著他們的人也不再是神選的戰士,而憑空出現的鋼鐵聖鬥士,其手辦的銷量大概也是十分感人……

但是即便是這樣加入各種元素,也依然無法彌補動畫和漫畫方面進度的差距。漫畫和動畫同時在黃金十二宮時達到人氣的巔峰,但是動畫方面頭疼的事情來了,怎樣等待車田那邊的進度呢?於是我們華麗麗的的北歐篇就出現了,沒錯,這次不是加入一些單一的元素,而是一整個系統的原創劇情。

動畫給予車田的時間是很充裕的,根據網友統計,每個北歐神鬥士的戰鬥時長大概在3集左右,為了滿足這個時長,創作者們往裡面填充了很多神鬥士的背景故事,而且整個北歐篇的戰鬥可謂是最為慘烈的。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北歐篇出自於北歐神話體系,是相比其他幾個神話體系更晚誕生的相對獨立的神話,也許是因為極寒之地,北歐神話悲劇色彩濃烈,最後更有諸神的黃昏這種世界毀滅的情節。說起北歐神話,現在的少年更多的是從漫威系列雷神索爾這裡瞭解的吧。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北歐神話配上北斗七星豈不是妙哉?這跟十二宮的黃金聖鬥士對應,神鬥士也是七個人,這樣更有看頭。也有另外一個說法,北斗七星神鬥士的靈感是來自於《北斗神拳》,沒錯就是那個叫做健次郎的,身上有七個傷疤的年輕人。

神鬥士的神衣設定也是頗費了一番心思,因為並非五小強和黃金聖鬥士的星座這麼直白,可以根據名稱和星座形狀設計造型。

北斗七星,是指大熊座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北斗七星整個是個勺子,屬於大熊星座,總不能做成個勺子七神衣,或者熊大熊二……熊七,因而神鬥士神衣主要取自北歐神話裡面的怪物和神獸,造型強行以動物為主。

巨蛇、冰原狼、雙頭龍、劍齒虎、八腳馬……還有個另類的水晶骷髏和豎琴,經過精心設計,神鬥衣還是有他非常獨特的亮點,當然最大的亮點就是奧丁藍寶石了,這些藍寶石對於神鬥士並沒有任何BUFF加成,反而給他們造成了殺身之禍。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雖說有亮點,神鬥衣好不好看呢?筆者個人之見,並不好看,主要是覺得風格問題,整體暗黑色系為主,造型上也沒有聖鬥士的聖衣這麼精巧,加上夾雜著兩三個不同色的神衣,顯得無組織無紀律。

為了承上啟下,北歐篇跟海皇篇有非常密切的聯繫,奧丁代理人希路達的突然反水性情大變是因為尼伯龍根的指環,而這個東西是海皇授意海魔女去引誘希路達戴上的。尼伯龍根的指環、第一勇士杰特弗裡德、寒冷的冰原,這些元素整個北歐篇充滿著濃烈的悲劇色彩,而裡面的每個神鬥士,都有著各自悽慘的童年往事(除了阿魯貝利西)。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也正因為如此,作為五小強對立面的神鬥士刻畫的如此有血有肉,還有各種回憶殺,所以許多朋友對於北歐篇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雖然也不排除是為了拖時長,但是確實從人物的角度來說刻畫的更好了。

不知道有沒有人有同感,從北歐篇開始突然不想要五小強贏了,首先,神鬥士本身就是守護仙宮為己任,希路達就是他們自己的“雅典娜”,他們有自己必須堅持的正義;其次,神鬥士都有著悲慘的過去,亦或者為之羈絆很深的人,印象中八腳馬也是太難了,冰河一來,就上演了NTR,最後還戰死……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之前有一位網友評論的也算是非常走心了,我想她也能代表一部分觀眾的感覺吧。

“從小時候起,重溫動畫的時候我都不太願意去看北歐篇,感覺太悲劇了我受不了,那七個都是在北歐那種極寒惡劣天氣下生活並被挑選出對女王絕對忠誠敬愛的人,每個人都有豐富的背景故事,刻畫得很生動,而不是一般的龍套,最後也為了女王而死,雖然女王是被控制了,但最後他們死掉真的很可惜,我每次看完都傷心了好久。”

跟黃金聖鬥士不同,黃金聖鬥士裡面大多數都放水了,只有個別比較邪惡的黃金走向徹底的覆滅。神鬥士這邊可以說都是以命相搏了,可能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吧,女神在打擊異己方面是毫不手軟啊……

雖然北歐篇有屬於它自己的特色,但是在日本的收視上面卻遭遇了人氣下滑。從十二宮的人氣巔峰到北歐神鬥士結束時的人氣低迷,這是不是恰恰說明了神鬥士在大多數觀眾心裡是不合格的?

"


當年很多追漫畫的朋友會發現,電視臺的動畫裡面那麼幾段不符合原著的地方,除了水晶聖鬥士和鋼鐵聖鬥士這些修改之外,最大的改動就是加入了北歐篇。

一個IP的動畫系列有原創劇情如今已經屢見不鮮,更多的是從商業上的考量,當年聖鬥士動畫TV版加入這一整段的北歐篇,成為跟銀河擂臺篇、黃金十二宮篇、海皇篇並行的主要篇章,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說來話長,這要扯到車田正美在86年開始連載聖鬥士之前的故事(純粹是想扯)。

車田在獲得漫畫獎之後,開始成為職業漫畫家的助手,1974年他憑藉漫畫《女強風暴》正式以漫畫家的身份出道。三年之後,車田開始創作了他第一部暢銷作品《拳王創世紀》,這部作品讓他成功晉升人氣漫畫家,這部漫畫連載了五年。而從出道以來的前兩個作品來說,車田的硬漢格鬥風格已經奠定,這也是他最喜歡的創作套路。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要知道車田在少年時期是非常喜歡格鬥的,一個人的愛好會對他的創作產生影響,熱衷格鬥的車田,在今後的創作道路上都深深刻上了烙印。

車田的作品除了明顯的格鬥風格,他的畫風也自稱一派,更為復古(類似於60年代的風格)。其中飽受爭議的是車田採用了Osamu Tezuka的星系漫畫技術,這種技術跟影分身差不多,各個作品中都使用固定的人物角色(保持相同的外觀和個性),雖然說有時會對個性和細節作出調整,但是從前中期的各種作品來看,確實是比較單一的角色構造。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車田的OLD SCHOO畫風,讓人想起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更為主流的漫畫美學,不過他的藝術中存在各種不統一的痕跡和比例不平衡。

車田的繪畫中的細節經過精心和精美的處理,他的一些作品中的人物服飾設計精巧,豐富,優雅,尤其是那些奇思妙想的聖衣,加上滿滿的細節以及填充了網點紙之後,看起來簡直比動畫裡的還要熠熠生輝。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聖鬥士於1986年1月1日在週刊少年Jump雜誌開始連載,直到1990年11月19日,最後由編輯收集各個章節,併發布到28 單行本由卷集英社。聖鬥士的漫畫有三個主要部分或行為:“ 聖域篇”(第1至13卷),“ 海皇篇”(第14至18卷)和“ 哈迪斯篇”(第19至28卷)。從這裡可以看到,漫畫裡絲毫沒有任何我們熟悉的“北歐篇”的蹤跡。

聖鬥士動畫的構成按照大的來說就是黃金十二宮-北歐篇-海皇篇,這裡多出來一個北歐篇和少了一個哈迪斯篇,究竟當年聖鬥士星矢製作的過程發生了什麼?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聖鬥士》動畫化倉促,沒有留給車田正美漫畫原作展開的時間,《聖鬥士星矢》動畫化是日本動畫史上的一個特例,在漫畫原作連載不滿一年,漫畫單行本第1卷還未發售的時候就匆匆決定動畫化。

其結果就是,動畫的進度很快趕上了漫畫的進度,這使得動畫TV不斷的加入了一些原創的元素,比如水晶聖鬥士、鋼鐵聖鬥士、乃至沙加的兩個徒弟。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至於加入的那些原創元素效果如何,也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筆者的個人角度是覺得,聖鬥士本身在設定裡就是有歷史傳承的東西,是天命之人,而聖鬥士的聖衣也是源於古代希臘神話,對應各個星座,充滿了神聖感和神祕感。鋼鐵聖鬥士的出現讓這種神祕感和神聖感蕩然無存,人類憑藉科技也能製作出類似聖衣的東西,而穿著他們的人也不再是神選的戰士,而憑空出現的鋼鐵聖鬥士,其手辦的銷量大概也是十分感人……

但是即便是這樣加入各種元素,也依然無法彌補動畫和漫畫方面進度的差距。漫畫和動畫同時在黃金十二宮時達到人氣的巔峰,但是動畫方面頭疼的事情來了,怎樣等待車田那邊的進度呢?於是我們華麗麗的的北歐篇就出現了,沒錯,這次不是加入一些單一的元素,而是一整個系統的原創劇情。

動畫給予車田的時間是很充裕的,根據網友統計,每個北歐神鬥士的戰鬥時長大概在3集左右,為了滿足這個時長,創作者們往裡面填充了很多神鬥士的背景故事,而且整個北歐篇的戰鬥可謂是最為慘烈的。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北歐篇出自於北歐神話體系,是相比其他幾個神話體系更晚誕生的相對獨立的神話,也許是因為極寒之地,北歐神話悲劇色彩濃烈,最後更有諸神的黃昏這種世界毀滅的情節。說起北歐神話,現在的少年更多的是從漫威系列雷神索爾這裡瞭解的吧。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北歐神話配上北斗七星豈不是妙哉?這跟十二宮的黃金聖鬥士對應,神鬥士也是七個人,這樣更有看頭。也有另外一個說法,北斗七星神鬥士的靈感是來自於《北斗神拳》,沒錯就是那個叫做健次郎的,身上有七個傷疤的年輕人。

神鬥士的神衣設定也是頗費了一番心思,因為並非五小強和黃金聖鬥士的星座這麼直白,可以根據名稱和星座形狀設計造型。

北斗七星,是指大熊座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北斗七星整個是個勺子,屬於大熊星座,總不能做成個勺子七神衣,或者熊大熊二……熊七,因而神鬥士神衣主要取自北歐神話裡面的怪物和神獸,造型強行以動物為主。

巨蛇、冰原狼、雙頭龍、劍齒虎、八腳馬……還有個另類的水晶骷髏和豎琴,經過精心設計,神鬥衣還是有他非常獨特的亮點,當然最大的亮點就是奧丁藍寶石了,這些藍寶石對於神鬥士並沒有任何BUFF加成,反而給他們造成了殺身之禍。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雖說有亮點,神鬥衣好不好看呢?筆者個人之見,並不好看,主要是覺得風格問題,整體暗黑色系為主,造型上也沒有聖鬥士的聖衣這麼精巧,加上夾雜著兩三個不同色的神衣,顯得無組織無紀律。

為了承上啟下,北歐篇跟海皇篇有非常密切的聯繫,奧丁代理人希路達的突然反水性情大變是因為尼伯龍根的指環,而這個東西是海皇授意海魔女去引誘希路達戴上的。尼伯龍根的指環、第一勇士杰特弗裡德、寒冷的冰原,這些元素整個北歐篇充滿著濃烈的悲劇色彩,而裡面的每個神鬥士,都有著各自悽慘的童年往事(除了阿魯貝利西)。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也正因為如此,作為五小強對立面的神鬥士刻畫的如此有血有肉,還有各種回憶殺,所以許多朋友對於北歐篇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雖然也不排除是為了拖時長,但是確實從人物的角度來說刻畫的更好了。

不知道有沒有人有同感,從北歐篇開始突然不想要五小強贏了,首先,神鬥士本身就是守護仙宮為己任,希路達就是他們自己的“雅典娜”,他們有自己必須堅持的正義;其次,神鬥士都有著悲慘的過去,亦或者為之羈絆很深的人,印象中八腳馬也是太難了,冰河一來,就上演了NTR,最後還戰死……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之前有一位網友評論的也算是非常走心了,我想她也能代表一部分觀眾的感覺吧。

“從小時候起,重溫動畫的時候我都不太願意去看北歐篇,感覺太悲劇了我受不了,那七個都是在北歐那種極寒惡劣天氣下生活並被挑選出對女王絕對忠誠敬愛的人,每個人都有豐富的背景故事,刻畫得很生動,而不是一般的龍套,最後也為了女王而死,雖然女王是被控制了,但最後他們死掉真的很可惜,我每次看完都傷心了好久。”

跟黃金聖鬥士不同,黃金聖鬥士裡面大多數都放水了,只有個別比較邪惡的黃金走向徹底的覆滅。神鬥士這邊可以說都是以命相搏了,可能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吧,女神在打擊異己方面是毫不手軟啊……

雖然北歐篇有屬於它自己的特色,但是在日本的收視上面卻遭遇了人氣下滑。從十二宮的人氣巔峰到北歐神鬥士結束時的人氣低迷,這是不是恰恰說明了神鬥士在大多數觀眾心裡是不合格的?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


當年很多追漫畫的朋友會發現,電視臺的動畫裡面那麼幾段不符合原著的地方,除了水晶聖鬥士和鋼鐵聖鬥士這些修改之外,最大的改動就是加入了北歐篇。

一個IP的動畫系列有原創劇情如今已經屢見不鮮,更多的是從商業上的考量,當年聖鬥士動畫TV版加入這一整段的北歐篇,成為跟銀河擂臺篇、黃金十二宮篇、海皇篇並行的主要篇章,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說來話長,這要扯到車田正美在86年開始連載聖鬥士之前的故事(純粹是想扯)。

車田在獲得漫畫獎之後,開始成為職業漫畫家的助手,1974年他憑藉漫畫《女強風暴》正式以漫畫家的身份出道。三年之後,車田開始創作了他第一部暢銷作品《拳王創世紀》,這部作品讓他成功晉升人氣漫畫家,這部漫畫連載了五年。而從出道以來的前兩個作品來說,車田的硬漢格鬥風格已經奠定,這也是他最喜歡的創作套路。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要知道車田在少年時期是非常喜歡格鬥的,一個人的愛好會對他的創作產生影響,熱衷格鬥的車田,在今後的創作道路上都深深刻上了烙印。

車田的作品除了明顯的格鬥風格,他的畫風也自稱一派,更為復古(類似於60年代的風格)。其中飽受爭議的是車田採用了Osamu Tezuka的星系漫畫技術,這種技術跟影分身差不多,各個作品中都使用固定的人物角色(保持相同的外觀和個性),雖然說有時會對個性和細節作出調整,但是從前中期的各種作品來看,確實是比較單一的角色構造。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車田的OLD SCHOO畫風,讓人想起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更為主流的漫畫美學,不過他的藝術中存在各種不統一的痕跡和比例不平衡。

車田的繪畫中的細節經過精心和精美的處理,他的一些作品中的人物服飾設計精巧,豐富,優雅,尤其是那些奇思妙想的聖衣,加上滿滿的細節以及填充了網點紙之後,看起來簡直比動畫裡的還要熠熠生輝。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聖鬥士於1986年1月1日在週刊少年Jump雜誌開始連載,直到1990年11月19日,最後由編輯收集各個章節,併發布到28 單行本由卷集英社。聖鬥士的漫畫有三個主要部分或行為:“ 聖域篇”(第1至13卷),“ 海皇篇”(第14至18卷)和“ 哈迪斯篇”(第19至28卷)。從這裡可以看到,漫畫裡絲毫沒有任何我們熟悉的“北歐篇”的蹤跡。

聖鬥士動畫的構成按照大的來說就是黃金十二宮-北歐篇-海皇篇,這裡多出來一個北歐篇和少了一個哈迪斯篇,究竟當年聖鬥士星矢製作的過程發生了什麼?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聖鬥士》動畫化倉促,沒有留給車田正美漫畫原作展開的時間,《聖鬥士星矢》動畫化是日本動畫史上的一個特例,在漫畫原作連載不滿一年,漫畫單行本第1卷還未發售的時候就匆匆決定動畫化。

其結果就是,動畫的進度很快趕上了漫畫的進度,這使得動畫TV不斷的加入了一些原創的元素,比如水晶聖鬥士、鋼鐵聖鬥士、乃至沙加的兩個徒弟。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至於加入的那些原創元素效果如何,也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筆者的個人角度是覺得,聖鬥士本身在設定裡就是有歷史傳承的東西,是天命之人,而聖鬥士的聖衣也是源於古代希臘神話,對應各個星座,充滿了神聖感和神祕感。鋼鐵聖鬥士的出現讓這種神祕感和神聖感蕩然無存,人類憑藉科技也能製作出類似聖衣的東西,而穿著他們的人也不再是神選的戰士,而憑空出現的鋼鐵聖鬥士,其手辦的銷量大概也是十分感人……

但是即便是這樣加入各種元素,也依然無法彌補動畫和漫畫方面進度的差距。漫畫和動畫同時在黃金十二宮時達到人氣的巔峰,但是動畫方面頭疼的事情來了,怎樣等待車田那邊的進度呢?於是我們華麗麗的的北歐篇就出現了,沒錯,這次不是加入一些單一的元素,而是一整個系統的原創劇情。

動畫給予車田的時間是很充裕的,根據網友統計,每個北歐神鬥士的戰鬥時長大概在3集左右,為了滿足這個時長,創作者們往裡面填充了很多神鬥士的背景故事,而且整個北歐篇的戰鬥可謂是最為慘烈的。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北歐篇出自於北歐神話體系,是相比其他幾個神話體系更晚誕生的相對獨立的神話,也許是因為極寒之地,北歐神話悲劇色彩濃烈,最後更有諸神的黃昏這種世界毀滅的情節。說起北歐神話,現在的少年更多的是從漫威系列雷神索爾這裡瞭解的吧。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北歐神話配上北斗七星豈不是妙哉?這跟十二宮的黃金聖鬥士對應,神鬥士也是七個人,這樣更有看頭。也有另外一個說法,北斗七星神鬥士的靈感是來自於《北斗神拳》,沒錯就是那個叫做健次郎的,身上有七個傷疤的年輕人。

神鬥士的神衣設定也是頗費了一番心思,因為並非五小強和黃金聖鬥士的星座這麼直白,可以根據名稱和星座形狀設計造型。

北斗七星,是指大熊座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北斗七星整個是個勺子,屬於大熊星座,總不能做成個勺子七神衣,或者熊大熊二……熊七,因而神鬥士神衣主要取自北歐神話裡面的怪物和神獸,造型強行以動物為主。

巨蛇、冰原狼、雙頭龍、劍齒虎、八腳馬……還有個另類的水晶骷髏和豎琴,經過精心設計,神鬥衣還是有他非常獨特的亮點,當然最大的亮點就是奧丁藍寶石了,這些藍寶石對於神鬥士並沒有任何BUFF加成,反而給他們造成了殺身之禍。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雖說有亮點,神鬥衣好不好看呢?筆者個人之見,並不好看,主要是覺得風格問題,整體暗黑色系為主,造型上也沒有聖鬥士的聖衣這麼精巧,加上夾雜著兩三個不同色的神衣,顯得無組織無紀律。

為了承上啟下,北歐篇跟海皇篇有非常密切的聯繫,奧丁代理人希路達的突然反水性情大變是因為尼伯龍根的指環,而這個東西是海皇授意海魔女去引誘希路達戴上的。尼伯龍根的指環、第一勇士杰特弗裡德、寒冷的冰原,這些元素整個北歐篇充滿著濃烈的悲劇色彩,而裡面的每個神鬥士,都有著各自悽慘的童年往事(除了阿魯貝利西)。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也正因為如此,作為五小強對立面的神鬥士刻畫的如此有血有肉,還有各種回憶殺,所以許多朋友對於北歐篇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雖然也不排除是為了拖時長,但是確實從人物的角度來說刻畫的更好了。

不知道有沒有人有同感,從北歐篇開始突然不想要五小強贏了,首先,神鬥士本身就是守護仙宮為己任,希路達就是他們自己的“雅典娜”,他們有自己必須堅持的正義;其次,神鬥士都有著悲慘的過去,亦或者為之羈絆很深的人,印象中八腳馬也是太難了,冰河一來,就上演了NTR,最後還戰死……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之前有一位網友評論的也算是非常走心了,我想她也能代表一部分觀眾的感覺吧。

“從小時候起,重溫動畫的時候我都不太願意去看北歐篇,感覺太悲劇了我受不了,那七個都是在北歐那種極寒惡劣天氣下生活並被挑選出對女王絕對忠誠敬愛的人,每個人都有豐富的背景故事,刻畫得很生動,而不是一般的龍套,最後也為了女王而死,雖然女王是被控制了,但最後他們死掉真的很可惜,我每次看完都傷心了好久。”

跟黃金聖鬥士不同,黃金聖鬥士裡面大多數都放水了,只有個別比較邪惡的黃金走向徹底的覆滅。神鬥士這邊可以說都是以命相搏了,可能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吧,女神在打擊異己方面是毫不手軟啊……

雖然北歐篇有屬於它自己的特色,但是在日本的收視上面卻遭遇了人氣下滑。從十二宮的人氣巔峰到北歐神鬥士結束時的人氣低迷,這是不是恰恰說明了神鬥士在大多數觀眾心裡是不合格的?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


當年很多追漫畫的朋友會發現,電視臺的動畫裡面那麼幾段不符合原著的地方,除了水晶聖鬥士和鋼鐵聖鬥士這些修改之外,最大的改動就是加入了北歐篇。

一個IP的動畫系列有原創劇情如今已經屢見不鮮,更多的是從商業上的考量,當年聖鬥士動畫TV版加入這一整段的北歐篇,成為跟銀河擂臺篇、黃金十二宮篇、海皇篇並行的主要篇章,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說來話長,這要扯到車田正美在86年開始連載聖鬥士之前的故事(純粹是想扯)。

車田在獲得漫畫獎之後,開始成為職業漫畫家的助手,1974年他憑藉漫畫《女強風暴》正式以漫畫家的身份出道。三年之後,車田開始創作了他第一部暢銷作品《拳王創世紀》,這部作品讓他成功晉升人氣漫畫家,這部漫畫連載了五年。而從出道以來的前兩個作品來說,車田的硬漢格鬥風格已經奠定,這也是他最喜歡的創作套路。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要知道車田在少年時期是非常喜歡格鬥的,一個人的愛好會對他的創作產生影響,熱衷格鬥的車田,在今後的創作道路上都深深刻上了烙印。

車田的作品除了明顯的格鬥風格,他的畫風也自稱一派,更為復古(類似於60年代的風格)。其中飽受爭議的是車田採用了Osamu Tezuka的星系漫畫技術,這種技術跟影分身差不多,各個作品中都使用固定的人物角色(保持相同的外觀和個性),雖然說有時會對個性和細節作出調整,但是從前中期的各種作品來看,確實是比較單一的角色構造。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車田的OLD SCHOO畫風,讓人想起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更為主流的漫畫美學,不過他的藝術中存在各種不統一的痕跡和比例不平衡。

車田的繪畫中的細節經過精心和精美的處理,他的一些作品中的人物服飾設計精巧,豐富,優雅,尤其是那些奇思妙想的聖衣,加上滿滿的細節以及填充了網點紙之後,看起來簡直比動畫裡的還要熠熠生輝。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聖鬥士於1986年1月1日在週刊少年Jump雜誌開始連載,直到1990年11月19日,最後由編輯收集各個章節,併發布到28 單行本由卷集英社。聖鬥士的漫畫有三個主要部分或行為:“ 聖域篇”(第1至13卷),“ 海皇篇”(第14至18卷)和“ 哈迪斯篇”(第19至28卷)。從這裡可以看到,漫畫裡絲毫沒有任何我們熟悉的“北歐篇”的蹤跡。

聖鬥士動畫的構成按照大的來說就是黃金十二宮-北歐篇-海皇篇,這裡多出來一個北歐篇和少了一個哈迪斯篇,究竟當年聖鬥士星矢製作的過程發生了什麼?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聖鬥士》動畫化倉促,沒有留給車田正美漫畫原作展開的時間,《聖鬥士星矢》動畫化是日本動畫史上的一個特例,在漫畫原作連載不滿一年,漫畫單行本第1卷還未發售的時候就匆匆決定動畫化。

其結果就是,動畫的進度很快趕上了漫畫的進度,這使得動畫TV不斷的加入了一些原創的元素,比如水晶聖鬥士、鋼鐵聖鬥士、乃至沙加的兩個徒弟。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至於加入的那些原創元素效果如何,也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筆者的個人角度是覺得,聖鬥士本身在設定裡就是有歷史傳承的東西,是天命之人,而聖鬥士的聖衣也是源於古代希臘神話,對應各個星座,充滿了神聖感和神祕感。鋼鐵聖鬥士的出現讓這種神祕感和神聖感蕩然無存,人類憑藉科技也能製作出類似聖衣的東西,而穿著他們的人也不再是神選的戰士,而憑空出現的鋼鐵聖鬥士,其手辦的銷量大概也是十分感人……

但是即便是這樣加入各種元素,也依然無法彌補動畫和漫畫方面進度的差距。漫畫和動畫同時在黃金十二宮時達到人氣的巔峰,但是動畫方面頭疼的事情來了,怎樣等待車田那邊的進度呢?於是我們華麗麗的的北歐篇就出現了,沒錯,這次不是加入一些單一的元素,而是一整個系統的原創劇情。

動畫給予車田的時間是很充裕的,根據網友統計,每個北歐神鬥士的戰鬥時長大概在3集左右,為了滿足這個時長,創作者們往裡面填充了很多神鬥士的背景故事,而且整個北歐篇的戰鬥可謂是最為慘烈的。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北歐篇出自於北歐神話體系,是相比其他幾個神話體系更晚誕生的相對獨立的神話,也許是因為極寒之地,北歐神話悲劇色彩濃烈,最後更有諸神的黃昏這種世界毀滅的情節。說起北歐神話,現在的少年更多的是從漫威系列雷神索爾這裡瞭解的吧。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北歐神話配上北斗七星豈不是妙哉?這跟十二宮的黃金聖鬥士對應,神鬥士也是七個人,這樣更有看頭。也有另外一個說法,北斗七星神鬥士的靈感是來自於《北斗神拳》,沒錯就是那個叫做健次郎的,身上有七個傷疤的年輕人。

神鬥士的神衣設定也是頗費了一番心思,因為並非五小強和黃金聖鬥士的星座這麼直白,可以根據名稱和星座形狀設計造型。

北斗七星,是指大熊座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北斗七星整個是個勺子,屬於大熊星座,總不能做成個勺子七神衣,或者熊大熊二……熊七,因而神鬥士神衣主要取自北歐神話裡面的怪物和神獸,造型強行以動物為主。

巨蛇、冰原狼、雙頭龍、劍齒虎、八腳馬……還有個另類的水晶骷髏和豎琴,經過精心設計,神鬥衣還是有他非常獨特的亮點,當然最大的亮點就是奧丁藍寶石了,這些藍寶石對於神鬥士並沒有任何BUFF加成,反而給他們造成了殺身之禍。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雖說有亮點,神鬥衣好不好看呢?筆者個人之見,並不好看,主要是覺得風格問題,整體暗黑色系為主,造型上也沒有聖鬥士的聖衣這麼精巧,加上夾雜著兩三個不同色的神衣,顯得無組織無紀律。

為了承上啟下,北歐篇跟海皇篇有非常密切的聯繫,奧丁代理人希路達的突然反水性情大變是因為尼伯龍根的指環,而這個東西是海皇授意海魔女去引誘希路達戴上的。尼伯龍根的指環、第一勇士杰特弗裡德、寒冷的冰原,這些元素整個北歐篇充滿著濃烈的悲劇色彩,而裡面的每個神鬥士,都有著各自悽慘的童年往事(除了阿魯貝利西)。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也正因為如此,作為五小強對立面的神鬥士刻畫的如此有血有肉,還有各種回憶殺,所以許多朋友對於北歐篇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雖然也不排除是為了拖時長,但是確實從人物的角度來說刻畫的更好了。

不知道有沒有人有同感,從北歐篇開始突然不想要五小強贏了,首先,神鬥士本身就是守護仙宮為己任,希路達就是他們自己的“雅典娜”,他們有自己必須堅持的正義;其次,神鬥士都有著悲慘的過去,亦或者為之羈絆很深的人,印象中八腳馬也是太難了,冰河一來,就上演了NTR,最後還戰死……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之前有一位網友評論的也算是非常走心了,我想她也能代表一部分觀眾的感覺吧。

“從小時候起,重溫動畫的時候我都不太願意去看北歐篇,感覺太悲劇了我受不了,那七個都是在北歐那種極寒惡劣天氣下生活並被挑選出對女王絕對忠誠敬愛的人,每個人都有豐富的背景故事,刻畫得很生動,而不是一般的龍套,最後也為了女王而死,雖然女王是被控制了,但最後他們死掉真的很可惜,我每次看完都傷心了好久。”

跟黃金聖鬥士不同,黃金聖鬥士裡面大多數都放水了,只有個別比較邪惡的黃金走向徹底的覆滅。神鬥士這邊可以說都是以命相搏了,可能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吧,女神在打擊異己方面是毫不手軟啊……

雖然北歐篇有屬於它自己的特色,但是在日本的收視上面卻遭遇了人氣下滑。從十二宮的人氣巔峰到北歐神鬥士結束時的人氣低迷,這是不是恰恰說明了神鬥士在大多數觀眾心裡是不合格的?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


當年很多追漫畫的朋友會發現,電視臺的動畫裡面那麼幾段不符合原著的地方,除了水晶聖鬥士和鋼鐵聖鬥士這些修改之外,最大的改動就是加入了北歐篇。

一個IP的動畫系列有原創劇情如今已經屢見不鮮,更多的是從商業上的考量,當年聖鬥士動畫TV版加入這一整段的北歐篇,成為跟銀河擂臺篇、黃金十二宮篇、海皇篇並行的主要篇章,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說來話長,這要扯到車田正美在86年開始連載聖鬥士之前的故事(純粹是想扯)。

車田在獲得漫畫獎之後,開始成為職業漫畫家的助手,1974年他憑藉漫畫《女強風暴》正式以漫畫家的身份出道。三年之後,車田開始創作了他第一部暢銷作品《拳王創世紀》,這部作品讓他成功晉升人氣漫畫家,這部漫畫連載了五年。而從出道以來的前兩個作品來說,車田的硬漢格鬥風格已經奠定,這也是他最喜歡的創作套路。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要知道車田在少年時期是非常喜歡格鬥的,一個人的愛好會對他的創作產生影響,熱衷格鬥的車田,在今後的創作道路上都深深刻上了烙印。

車田的作品除了明顯的格鬥風格,他的畫風也自稱一派,更為復古(類似於60年代的風格)。其中飽受爭議的是車田採用了Osamu Tezuka的星系漫畫技術,這種技術跟影分身差不多,各個作品中都使用固定的人物角色(保持相同的外觀和個性),雖然說有時會對個性和細節作出調整,但是從前中期的各種作品來看,確實是比較單一的角色構造。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車田的OLD SCHOO畫風,讓人想起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更為主流的漫畫美學,不過他的藝術中存在各種不統一的痕跡和比例不平衡。

車田的繪畫中的細節經過精心和精美的處理,他的一些作品中的人物服飾設計精巧,豐富,優雅,尤其是那些奇思妙想的聖衣,加上滿滿的細節以及填充了網點紙之後,看起來簡直比動畫裡的還要熠熠生輝。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聖鬥士於1986年1月1日在週刊少年Jump雜誌開始連載,直到1990年11月19日,最後由編輯收集各個章節,併發布到28 單行本由卷集英社。聖鬥士的漫畫有三個主要部分或行為:“ 聖域篇”(第1至13卷),“ 海皇篇”(第14至18卷)和“ 哈迪斯篇”(第19至28卷)。從這裡可以看到,漫畫裡絲毫沒有任何我們熟悉的“北歐篇”的蹤跡。

聖鬥士動畫的構成按照大的來說就是黃金十二宮-北歐篇-海皇篇,這裡多出來一個北歐篇和少了一個哈迪斯篇,究竟當年聖鬥士星矢製作的過程發生了什麼?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聖鬥士》動畫化倉促,沒有留給車田正美漫畫原作展開的時間,《聖鬥士星矢》動畫化是日本動畫史上的一個特例,在漫畫原作連載不滿一年,漫畫單行本第1卷還未發售的時候就匆匆決定動畫化。

其結果就是,動畫的進度很快趕上了漫畫的進度,這使得動畫TV不斷的加入了一些原創的元素,比如水晶聖鬥士、鋼鐵聖鬥士、乃至沙加的兩個徒弟。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至於加入的那些原創元素效果如何,也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筆者的個人角度是覺得,聖鬥士本身在設定裡就是有歷史傳承的東西,是天命之人,而聖鬥士的聖衣也是源於古代希臘神話,對應各個星座,充滿了神聖感和神祕感。鋼鐵聖鬥士的出現讓這種神祕感和神聖感蕩然無存,人類憑藉科技也能製作出類似聖衣的東西,而穿著他們的人也不再是神選的戰士,而憑空出現的鋼鐵聖鬥士,其手辦的銷量大概也是十分感人……

但是即便是這樣加入各種元素,也依然無法彌補動畫和漫畫方面進度的差距。漫畫和動畫同時在黃金十二宮時達到人氣的巔峰,但是動畫方面頭疼的事情來了,怎樣等待車田那邊的進度呢?於是我們華麗麗的的北歐篇就出現了,沒錯,這次不是加入一些單一的元素,而是一整個系統的原創劇情。

動畫給予車田的時間是很充裕的,根據網友統計,每個北歐神鬥士的戰鬥時長大概在3集左右,為了滿足這個時長,創作者們往裡面填充了很多神鬥士的背景故事,而且整個北歐篇的戰鬥可謂是最為慘烈的。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北歐篇出自於北歐神話體系,是相比其他幾個神話體系更晚誕生的相對獨立的神話,也許是因為極寒之地,北歐神話悲劇色彩濃烈,最後更有諸神的黃昏這種世界毀滅的情節。說起北歐神話,現在的少年更多的是從漫威系列雷神索爾這裡瞭解的吧。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北歐神話配上北斗七星豈不是妙哉?這跟十二宮的黃金聖鬥士對應,神鬥士也是七個人,這樣更有看頭。也有另外一個說法,北斗七星神鬥士的靈感是來自於《北斗神拳》,沒錯就是那個叫做健次郎的,身上有七個傷疤的年輕人。

神鬥士的神衣設定也是頗費了一番心思,因為並非五小強和黃金聖鬥士的星座這麼直白,可以根據名稱和星座形狀設計造型。

北斗七星,是指大熊座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北斗七星整個是個勺子,屬於大熊星座,總不能做成個勺子七神衣,或者熊大熊二……熊七,因而神鬥士神衣主要取自北歐神話裡面的怪物和神獸,造型強行以動物為主。

巨蛇、冰原狼、雙頭龍、劍齒虎、八腳馬……還有個另類的水晶骷髏和豎琴,經過精心設計,神鬥衣還是有他非常獨特的亮點,當然最大的亮點就是奧丁藍寶石了,這些藍寶石對於神鬥士並沒有任何BUFF加成,反而給他們造成了殺身之禍。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雖說有亮點,神鬥衣好不好看呢?筆者個人之見,並不好看,主要是覺得風格問題,整體暗黑色系為主,造型上也沒有聖鬥士的聖衣這麼精巧,加上夾雜著兩三個不同色的神衣,顯得無組織無紀律。

為了承上啟下,北歐篇跟海皇篇有非常密切的聯繫,奧丁代理人希路達的突然反水性情大變是因為尼伯龍根的指環,而這個東西是海皇授意海魔女去引誘希路達戴上的。尼伯龍根的指環、第一勇士杰特弗裡德、寒冷的冰原,這些元素整個北歐篇充滿著濃烈的悲劇色彩,而裡面的每個神鬥士,都有著各自悽慘的童年往事(除了阿魯貝利西)。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也正因為如此,作為五小強對立面的神鬥士刻畫的如此有血有肉,還有各種回憶殺,所以許多朋友對於北歐篇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雖然也不排除是為了拖時長,但是確實從人物的角度來說刻畫的更好了。

不知道有沒有人有同感,從北歐篇開始突然不想要五小強贏了,首先,神鬥士本身就是守護仙宮為己任,希路達就是他們自己的“雅典娜”,他們有自己必須堅持的正義;其次,神鬥士都有著悲慘的過去,亦或者為之羈絆很深的人,印象中八腳馬也是太難了,冰河一來,就上演了NTR,最後還戰死……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之前有一位網友評論的也算是非常走心了,我想她也能代表一部分觀眾的感覺吧。

“從小時候起,重溫動畫的時候我都不太願意去看北歐篇,感覺太悲劇了我受不了,那七個都是在北歐那種極寒惡劣天氣下生活並被挑選出對女王絕對忠誠敬愛的人,每個人都有豐富的背景故事,刻畫得很生動,而不是一般的龍套,最後也為了女王而死,雖然女王是被控制了,但最後他們死掉真的很可惜,我每次看完都傷心了好久。”

跟黃金聖鬥士不同,黃金聖鬥士裡面大多數都放水了,只有個別比較邪惡的黃金走向徹底的覆滅。神鬥士這邊可以說都是以命相搏了,可能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吧,女神在打擊異己方面是毫不手軟啊……

雖然北歐篇有屬於它自己的特色,但是在日本的收視上面卻遭遇了人氣下滑。從十二宮的人氣巔峰到北歐神鬥士結束時的人氣低迷,這是不是恰恰說明了神鬥士在大多數觀眾心裡是不合格的?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


當年很多追漫畫的朋友會發現,電視臺的動畫裡面那麼幾段不符合原著的地方,除了水晶聖鬥士和鋼鐵聖鬥士這些修改之外,最大的改動就是加入了北歐篇。

一個IP的動畫系列有原創劇情如今已經屢見不鮮,更多的是從商業上的考量,當年聖鬥士動畫TV版加入這一整段的北歐篇,成為跟銀河擂臺篇、黃金十二宮篇、海皇篇並行的主要篇章,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說來話長,這要扯到車田正美在86年開始連載聖鬥士之前的故事(純粹是想扯)。

車田在獲得漫畫獎之後,開始成為職業漫畫家的助手,1974年他憑藉漫畫《女強風暴》正式以漫畫家的身份出道。三年之後,車田開始創作了他第一部暢銷作品《拳王創世紀》,這部作品讓他成功晉升人氣漫畫家,這部漫畫連載了五年。而從出道以來的前兩個作品來說,車田的硬漢格鬥風格已經奠定,這也是他最喜歡的創作套路。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要知道車田在少年時期是非常喜歡格鬥的,一個人的愛好會對他的創作產生影響,熱衷格鬥的車田,在今後的創作道路上都深深刻上了烙印。

車田的作品除了明顯的格鬥風格,他的畫風也自稱一派,更為復古(類似於60年代的風格)。其中飽受爭議的是車田採用了Osamu Tezuka的星系漫畫技術,這種技術跟影分身差不多,各個作品中都使用固定的人物角色(保持相同的外觀和個性),雖然說有時會對個性和細節作出調整,但是從前中期的各種作品來看,確實是比較單一的角色構造。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車田的OLD SCHOO畫風,讓人想起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更為主流的漫畫美學,不過他的藝術中存在各種不統一的痕跡和比例不平衡。

車田的繪畫中的細節經過精心和精美的處理,他的一些作品中的人物服飾設計精巧,豐富,優雅,尤其是那些奇思妙想的聖衣,加上滿滿的細節以及填充了網點紙之後,看起來簡直比動畫裡的還要熠熠生輝。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聖鬥士於1986年1月1日在週刊少年Jump雜誌開始連載,直到1990年11月19日,最後由編輯收集各個章節,併發布到28 單行本由卷集英社。聖鬥士的漫畫有三個主要部分或行為:“ 聖域篇”(第1至13卷),“ 海皇篇”(第14至18卷)和“ 哈迪斯篇”(第19至28卷)。從這裡可以看到,漫畫裡絲毫沒有任何我們熟悉的“北歐篇”的蹤跡。

聖鬥士動畫的構成按照大的來說就是黃金十二宮-北歐篇-海皇篇,這裡多出來一個北歐篇和少了一個哈迪斯篇,究竟當年聖鬥士星矢製作的過程發生了什麼?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聖鬥士》動畫化倉促,沒有留給車田正美漫畫原作展開的時間,《聖鬥士星矢》動畫化是日本動畫史上的一個特例,在漫畫原作連載不滿一年,漫畫單行本第1卷還未發售的時候就匆匆決定動畫化。

其結果就是,動畫的進度很快趕上了漫畫的進度,這使得動畫TV不斷的加入了一些原創的元素,比如水晶聖鬥士、鋼鐵聖鬥士、乃至沙加的兩個徒弟。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至於加入的那些原創元素效果如何,也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筆者的個人角度是覺得,聖鬥士本身在設定裡就是有歷史傳承的東西,是天命之人,而聖鬥士的聖衣也是源於古代希臘神話,對應各個星座,充滿了神聖感和神祕感。鋼鐵聖鬥士的出現讓這種神祕感和神聖感蕩然無存,人類憑藉科技也能製作出類似聖衣的東西,而穿著他們的人也不再是神選的戰士,而憑空出現的鋼鐵聖鬥士,其手辦的銷量大概也是十分感人……

但是即便是這樣加入各種元素,也依然無法彌補動畫和漫畫方面進度的差距。漫畫和動畫同時在黃金十二宮時達到人氣的巔峰,但是動畫方面頭疼的事情來了,怎樣等待車田那邊的進度呢?於是我們華麗麗的的北歐篇就出現了,沒錯,這次不是加入一些單一的元素,而是一整個系統的原創劇情。

動畫給予車田的時間是很充裕的,根據網友統計,每個北歐神鬥士的戰鬥時長大概在3集左右,為了滿足這個時長,創作者們往裡面填充了很多神鬥士的背景故事,而且整個北歐篇的戰鬥可謂是最為慘烈的。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北歐篇出自於北歐神話體系,是相比其他幾個神話體系更晚誕生的相對獨立的神話,也許是因為極寒之地,北歐神話悲劇色彩濃烈,最後更有諸神的黃昏這種世界毀滅的情節。說起北歐神話,現在的少年更多的是從漫威系列雷神索爾這裡瞭解的吧。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北歐神話配上北斗七星豈不是妙哉?這跟十二宮的黃金聖鬥士對應,神鬥士也是七個人,這樣更有看頭。也有另外一個說法,北斗七星神鬥士的靈感是來自於《北斗神拳》,沒錯就是那個叫做健次郎的,身上有七個傷疤的年輕人。

神鬥士的神衣設定也是頗費了一番心思,因為並非五小強和黃金聖鬥士的星座這麼直白,可以根據名稱和星座形狀設計造型。

北斗七星,是指大熊座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北斗七星整個是個勺子,屬於大熊星座,總不能做成個勺子七神衣,或者熊大熊二……熊七,因而神鬥士神衣主要取自北歐神話裡面的怪物和神獸,造型強行以動物為主。

巨蛇、冰原狼、雙頭龍、劍齒虎、八腳馬……還有個另類的水晶骷髏和豎琴,經過精心設計,神鬥衣還是有他非常獨特的亮點,當然最大的亮點就是奧丁藍寶石了,這些藍寶石對於神鬥士並沒有任何BUFF加成,反而給他們造成了殺身之禍。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雖說有亮點,神鬥衣好不好看呢?筆者個人之見,並不好看,主要是覺得風格問題,整體暗黑色系為主,造型上也沒有聖鬥士的聖衣這麼精巧,加上夾雜著兩三個不同色的神衣,顯得無組織無紀律。

為了承上啟下,北歐篇跟海皇篇有非常密切的聯繫,奧丁代理人希路達的突然反水性情大變是因為尼伯龍根的指環,而這個東西是海皇授意海魔女去引誘希路達戴上的。尼伯龍根的指環、第一勇士杰特弗裡德、寒冷的冰原,這些元素整個北歐篇充滿著濃烈的悲劇色彩,而裡面的每個神鬥士,都有著各自悽慘的童年往事(除了阿魯貝利西)。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也正因為如此,作為五小強對立面的神鬥士刻畫的如此有血有肉,還有各種回憶殺,所以許多朋友對於北歐篇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雖然也不排除是為了拖時長,但是確實從人物的角度來說刻畫的更好了。

不知道有沒有人有同感,從北歐篇開始突然不想要五小強贏了,首先,神鬥士本身就是守護仙宮為己任,希路達就是他們自己的“雅典娜”,他們有自己必須堅持的正義;其次,神鬥士都有著悲慘的過去,亦或者為之羈絆很深的人,印象中八腳馬也是太難了,冰河一來,就上演了NTR,最後還戰死……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之前有一位網友評論的也算是非常走心了,我想她也能代表一部分觀眾的感覺吧。

“從小時候起,重溫動畫的時候我都不太願意去看北歐篇,感覺太悲劇了我受不了,那七個都是在北歐那種極寒惡劣天氣下生活並被挑選出對女王絕對忠誠敬愛的人,每個人都有豐富的背景故事,刻畫得很生動,而不是一般的龍套,最後也為了女王而死,雖然女王是被控制了,但最後他們死掉真的很可惜,我每次看完都傷心了好久。”

跟黃金聖鬥士不同,黃金聖鬥士裡面大多數都放水了,只有個別比較邪惡的黃金走向徹底的覆滅。神鬥士這邊可以說都是以命相搏了,可能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吧,女神在打擊異己方面是毫不手軟啊……

雖然北歐篇有屬於它自己的特色,但是在日本的收視上面卻遭遇了人氣下滑。從十二宮的人氣巔峰到北歐神鬥士結束時的人氣低迷,這是不是恰恰說明了神鬥士在大多數觀眾心裡是不合格的?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


當年很多追漫畫的朋友會發現,電視臺的動畫裡面那麼幾段不符合原著的地方,除了水晶聖鬥士和鋼鐵聖鬥士這些修改之外,最大的改動就是加入了北歐篇。

一個IP的動畫系列有原創劇情如今已經屢見不鮮,更多的是從商業上的考量,當年聖鬥士動畫TV版加入這一整段的北歐篇,成為跟銀河擂臺篇、黃金十二宮篇、海皇篇並行的主要篇章,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說來話長,這要扯到車田正美在86年開始連載聖鬥士之前的故事(純粹是想扯)。

車田在獲得漫畫獎之後,開始成為職業漫畫家的助手,1974年他憑藉漫畫《女強風暴》正式以漫畫家的身份出道。三年之後,車田開始創作了他第一部暢銷作品《拳王創世紀》,這部作品讓他成功晉升人氣漫畫家,這部漫畫連載了五年。而從出道以來的前兩個作品來說,車田的硬漢格鬥風格已經奠定,這也是他最喜歡的創作套路。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要知道車田在少年時期是非常喜歡格鬥的,一個人的愛好會對他的創作產生影響,熱衷格鬥的車田,在今後的創作道路上都深深刻上了烙印。

車田的作品除了明顯的格鬥風格,他的畫風也自稱一派,更為復古(類似於60年代的風格)。其中飽受爭議的是車田採用了Osamu Tezuka的星系漫畫技術,這種技術跟影分身差不多,各個作品中都使用固定的人物角色(保持相同的外觀和個性),雖然說有時會對個性和細節作出調整,但是從前中期的各種作品來看,確實是比較單一的角色構造。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車田的OLD SCHOO畫風,讓人想起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更為主流的漫畫美學,不過他的藝術中存在各種不統一的痕跡和比例不平衡。

車田的繪畫中的細節經過精心和精美的處理,他的一些作品中的人物服飾設計精巧,豐富,優雅,尤其是那些奇思妙想的聖衣,加上滿滿的細節以及填充了網點紙之後,看起來簡直比動畫裡的還要熠熠生輝。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聖鬥士於1986年1月1日在週刊少年Jump雜誌開始連載,直到1990年11月19日,最後由編輯收集各個章節,併發布到28 單行本由卷集英社。聖鬥士的漫畫有三個主要部分或行為:“ 聖域篇”(第1至13卷),“ 海皇篇”(第14至18卷)和“ 哈迪斯篇”(第19至28卷)。從這裡可以看到,漫畫裡絲毫沒有任何我們熟悉的“北歐篇”的蹤跡。

聖鬥士動畫的構成按照大的來說就是黃金十二宮-北歐篇-海皇篇,這裡多出來一個北歐篇和少了一個哈迪斯篇,究竟當年聖鬥士星矢製作的過程發生了什麼?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聖鬥士》動畫化倉促,沒有留給車田正美漫畫原作展開的時間,《聖鬥士星矢》動畫化是日本動畫史上的一個特例,在漫畫原作連載不滿一年,漫畫單行本第1卷還未發售的時候就匆匆決定動畫化。

其結果就是,動畫的進度很快趕上了漫畫的進度,這使得動畫TV不斷的加入了一些原創的元素,比如水晶聖鬥士、鋼鐵聖鬥士、乃至沙加的兩個徒弟。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至於加入的那些原創元素效果如何,也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筆者的個人角度是覺得,聖鬥士本身在設定裡就是有歷史傳承的東西,是天命之人,而聖鬥士的聖衣也是源於古代希臘神話,對應各個星座,充滿了神聖感和神祕感。鋼鐵聖鬥士的出現讓這種神祕感和神聖感蕩然無存,人類憑藉科技也能製作出類似聖衣的東西,而穿著他們的人也不再是神選的戰士,而憑空出現的鋼鐵聖鬥士,其手辦的銷量大概也是十分感人……

但是即便是這樣加入各種元素,也依然無法彌補動畫和漫畫方面進度的差距。漫畫和動畫同時在黃金十二宮時達到人氣的巔峰,但是動畫方面頭疼的事情來了,怎樣等待車田那邊的進度呢?於是我們華麗麗的的北歐篇就出現了,沒錯,這次不是加入一些單一的元素,而是一整個系統的原創劇情。

動畫給予車田的時間是很充裕的,根據網友統計,每個北歐神鬥士的戰鬥時長大概在3集左右,為了滿足這個時長,創作者們往裡面填充了很多神鬥士的背景故事,而且整個北歐篇的戰鬥可謂是最為慘烈的。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北歐篇出自於北歐神話體系,是相比其他幾個神話體系更晚誕生的相對獨立的神話,也許是因為極寒之地,北歐神話悲劇色彩濃烈,最後更有諸神的黃昏這種世界毀滅的情節。說起北歐神話,現在的少年更多的是從漫威系列雷神索爾這裡瞭解的吧。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北歐神話配上北斗七星豈不是妙哉?這跟十二宮的黃金聖鬥士對應,神鬥士也是七個人,這樣更有看頭。也有另外一個說法,北斗七星神鬥士的靈感是來自於《北斗神拳》,沒錯就是那個叫做健次郎的,身上有七個傷疤的年輕人。

神鬥士的神衣設定也是頗費了一番心思,因為並非五小強和黃金聖鬥士的星座這麼直白,可以根據名稱和星座形狀設計造型。

北斗七星,是指大熊座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北斗七星整個是個勺子,屬於大熊星座,總不能做成個勺子七神衣,或者熊大熊二……熊七,因而神鬥士神衣主要取自北歐神話裡面的怪物和神獸,造型強行以動物為主。

巨蛇、冰原狼、雙頭龍、劍齒虎、八腳馬……還有個另類的水晶骷髏和豎琴,經過精心設計,神鬥衣還是有他非常獨特的亮點,當然最大的亮點就是奧丁藍寶石了,這些藍寶石對於神鬥士並沒有任何BUFF加成,反而給他們造成了殺身之禍。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雖說有亮點,神鬥衣好不好看呢?筆者個人之見,並不好看,主要是覺得風格問題,整體暗黑色系為主,造型上也沒有聖鬥士的聖衣這麼精巧,加上夾雜著兩三個不同色的神衣,顯得無組織無紀律。

為了承上啟下,北歐篇跟海皇篇有非常密切的聯繫,奧丁代理人希路達的突然反水性情大變是因為尼伯龍根的指環,而這個東西是海皇授意海魔女去引誘希路達戴上的。尼伯龍根的指環、第一勇士杰特弗裡德、寒冷的冰原,這些元素整個北歐篇充滿著濃烈的悲劇色彩,而裡面的每個神鬥士,都有著各自悽慘的童年往事(除了阿魯貝利西)。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也正因為如此,作為五小強對立面的神鬥士刻畫的如此有血有肉,還有各種回憶殺,所以許多朋友對於北歐篇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雖然也不排除是為了拖時長,但是確實從人物的角度來說刻畫的更好了。

不知道有沒有人有同感,從北歐篇開始突然不想要五小強贏了,首先,神鬥士本身就是守護仙宮為己任,希路達就是他們自己的“雅典娜”,他們有自己必須堅持的正義;其次,神鬥士都有著悲慘的過去,亦或者為之羈絆很深的人,印象中八腳馬也是太難了,冰河一來,就上演了NTR,最後還戰死……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之前有一位網友評論的也算是非常走心了,我想她也能代表一部分觀眾的感覺吧。

“從小時候起,重溫動畫的時候我都不太願意去看北歐篇,感覺太悲劇了我受不了,那七個都是在北歐那種極寒惡劣天氣下生活並被挑選出對女王絕對忠誠敬愛的人,每個人都有豐富的背景故事,刻畫得很生動,而不是一般的龍套,最後也為了女王而死,雖然女王是被控制了,但最後他們死掉真的很可惜,我每次看完都傷心了好久。”

跟黃金聖鬥士不同,黃金聖鬥士裡面大多數都放水了,只有個別比較邪惡的黃金走向徹底的覆滅。神鬥士這邊可以說都是以命相搏了,可能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吧,女神在打擊異己方面是毫不手軟啊……

雖然北歐篇有屬於它自己的特色,但是在日本的收視上面卻遭遇了人氣下滑。從十二宮的人氣巔峰到北歐神鬥士結束時的人氣低迷,這是不是恰恰說明了神鬥士在大多數觀眾心裡是不合格的?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筆者認為當然有原創動畫部分節奏過於拖沓的鍋,另外一個方面,同樣的戰鬥模式也讓大家審美疲勞了,而對於當時日本的原著粉絲來說,北歐篇跟主體是脫節的。不僅僅是動畫人氣低迷,在漫畫連載方面,聖鬥士也同樣出現了人氣下滑,同樣在1986年推出的《龍珠》前期是搞笑冒險風,後來轉型熱血格鬥,戰鬥模式新穎有趣,直接把聖鬥士給比下去了。也就是說,聖鬥士在當時可以說是內憂外患了。


因為北歐動畫篇的低迷,過度到海皇篇後並沒有因為有原著支撐讓人氣回升,以致於海皇篇結束後就被腰斬叫停了動畫的製作。一直過了十多年後,冥王篇的動畫才重新以OVA的形式重返小熒幕,我們這才能再次看到鮮活的聖鬥士們繼續戰鬥,才能看到嘆息之牆那裡的戲劇高潮。

"


當年很多追漫畫的朋友會發現,電視臺的動畫裡面那麼幾段不符合原著的地方,除了水晶聖鬥士和鋼鐵聖鬥士這些修改之外,最大的改動就是加入了北歐篇。

一個IP的動畫系列有原創劇情如今已經屢見不鮮,更多的是從商業上的考量,當年聖鬥士動畫TV版加入這一整段的北歐篇,成為跟銀河擂臺篇、黃金十二宮篇、海皇篇並行的主要篇章,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說來話長,這要扯到車田正美在86年開始連載聖鬥士之前的故事(純粹是想扯)。

車田在獲得漫畫獎之後,開始成為職業漫畫家的助手,1974年他憑藉漫畫《女強風暴》正式以漫畫家的身份出道。三年之後,車田開始創作了他第一部暢銷作品《拳王創世紀》,這部作品讓他成功晉升人氣漫畫家,這部漫畫連載了五年。而從出道以來的前兩個作品來說,車田的硬漢格鬥風格已經奠定,這也是他最喜歡的創作套路。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要知道車田在少年時期是非常喜歡格鬥的,一個人的愛好會對他的創作產生影響,熱衷格鬥的車田,在今後的創作道路上都深深刻上了烙印。

車田的作品除了明顯的格鬥風格,他的畫風也自稱一派,更為復古(類似於60年代的風格)。其中飽受爭議的是車田採用了Osamu Tezuka的星系漫畫技術,這種技術跟影分身差不多,各個作品中都使用固定的人物角色(保持相同的外觀和個性),雖然說有時會對個性和細節作出調整,但是從前中期的各種作品來看,確實是比較單一的角色構造。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車田的OLD SCHOO畫風,讓人想起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更為主流的漫畫美學,不過他的藝術中存在各種不統一的痕跡和比例不平衡。

車田的繪畫中的細節經過精心和精美的處理,他的一些作品中的人物服飾設計精巧,豐富,優雅,尤其是那些奇思妙想的聖衣,加上滿滿的細節以及填充了網點紙之後,看起來簡直比動畫裡的還要熠熠生輝。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聖鬥士於1986年1月1日在週刊少年Jump雜誌開始連載,直到1990年11月19日,最後由編輯收集各個章節,併發布到28 單行本由卷集英社。聖鬥士的漫畫有三個主要部分或行為:“ 聖域篇”(第1至13卷),“ 海皇篇”(第14至18卷)和“ 哈迪斯篇”(第19至28卷)。從這裡可以看到,漫畫裡絲毫沒有任何我們熟悉的“北歐篇”的蹤跡。

聖鬥士動畫的構成按照大的來說就是黃金十二宮-北歐篇-海皇篇,這裡多出來一個北歐篇和少了一個哈迪斯篇,究竟當年聖鬥士星矢製作的過程發生了什麼?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聖鬥士》動畫化倉促,沒有留給車田正美漫畫原作展開的時間,《聖鬥士星矢》動畫化是日本動畫史上的一個特例,在漫畫原作連載不滿一年,漫畫單行本第1卷還未發售的時候就匆匆決定動畫化。

其結果就是,動畫的進度很快趕上了漫畫的進度,這使得動畫TV不斷的加入了一些原創的元素,比如水晶聖鬥士、鋼鐵聖鬥士、乃至沙加的兩個徒弟。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至於加入的那些原創元素效果如何,也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筆者的個人角度是覺得,聖鬥士本身在設定裡就是有歷史傳承的東西,是天命之人,而聖鬥士的聖衣也是源於古代希臘神話,對應各個星座,充滿了神聖感和神祕感。鋼鐵聖鬥士的出現讓這種神祕感和神聖感蕩然無存,人類憑藉科技也能製作出類似聖衣的東西,而穿著他們的人也不再是神選的戰士,而憑空出現的鋼鐵聖鬥士,其手辦的銷量大概也是十分感人……

但是即便是這樣加入各種元素,也依然無法彌補動畫和漫畫方面進度的差距。漫畫和動畫同時在黃金十二宮時達到人氣的巔峰,但是動畫方面頭疼的事情來了,怎樣等待車田那邊的進度呢?於是我們華麗麗的的北歐篇就出現了,沒錯,這次不是加入一些單一的元素,而是一整個系統的原創劇情。

動畫給予車田的時間是很充裕的,根據網友統計,每個北歐神鬥士的戰鬥時長大概在3集左右,為了滿足這個時長,創作者們往裡面填充了很多神鬥士的背景故事,而且整個北歐篇的戰鬥可謂是最為慘烈的。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北歐篇出自於北歐神話體系,是相比其他幾個神話體系更晚誕生的相對獨立的神話,也許是因為極寒之地,北歐神話悲劇色彩濃烈,最後更有諸神的黃昏這種世界毀滅的情節。說起北歐神話,現在的少年更多的是從漫威系列雷神索爾這裡瞭解的吧。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北歐神話配上北斗七星豈不是妙哉?這跟十二宮的黃金聖鬥士對應,神鬥士也是七個人,這樣更有看頭。也有另外一個說法,北斗七星神鬥士的靈感是來自於《北斗神拳》,沒錯就是那個叫做健次郎的,身上有七個傷疤的年輕人。

神鬥士的神衣設定也是頗費了一番心思,因為並非五小強和黃金聖鬥士的星座這麼直白,可以根據名稱和星座形狀設計造型。

北斗七星,是指大熊座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北斗七星整個是個勺子,屬於大熊星座,總不能做成個勺子七神衣,或者熊大熊二……熊七,因而神鬥士神衣主要取自北歐神話裡面的怪物和神獸,造型強行以動物為主。

巨蛇、冰原狼、雙頭龍、劍齒虎、八腳馬……還有個另類的水晶骷髏和豎琴,經過精心設計,神鬥衣還是有他非常獨特的亮點,當然最大的亮點就是奧丁藍寶石了,這些藍寶石對於神鬥士並沒有任何BUFF加成,反而給他們造成了殺身之禍。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雖說有亮點,神鬥衣好不好看呢?筆者個人之見,並不好看,主要是覺得風格問題,整體暗黑色系為主,造型上也沒有聖鬥士的聖衣這麼精巧,加上夾雜著兩三個不同色的神衣,顯得無組織無紀律。

為了承上啟下,北歐篇跟海皇篇有非常密切的聯繫,奧丁代理人希路達的突然反水性情大變是因為尼伯龍根的指環,而這個東西是海皇授意海魔女去引誘希路達戴上的。尼伯龍根的指環、第一勇士杰特弗裡德、寒冷的冰原,這些元素整個北歐篇充滿著濃烈的悲劇色彩,而裡面的每個神鬥士,都有著各自悽慘的童年往事(除了阿魯貝利西)。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也正因為如此,作為五小強對立面的神鬥士刻畫的如此有血有肉,還有各種回憶殺,所以許多朋友對於北歐篇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雖然也不排除是為了拖時長,但是確實從人物的角度來說刻畫的更好了。

不知道有沒有人有同感,從北歐篇開始突然不想要五小強贏了,首先,神鬥士本身就是守護仙宮為己任,希路達就是他們自己的“雅典娜”,他們有自己必須堅持的正義;其次,神鬥士都有著悲慘的過去,亦或者為之羈絆很深的人,印象中八腳馬也是太難了,冰河一來,就上演了NTR,最後還戰死……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之前有一位網友評論的也算是非常走心了,我想她也能代表一部分觀眾的感覺吧。

“從小時候起,重溫動畫的時候我都不太願意去看北歐篇,感覺太悲劇了我受不了,那七個都是在北歐那種極寒惡劣天氣下生活並被挑選出對女王絕對忠誠敬愛的人,每個人都有豐富的背景故事,刻畫得很生動,而不是一般的龍套,最後也為了女王而死,雖然女王是被控制了,但最後他們死掉真的很可惜,我每次看完都傷心了好久。”

跟黃金聖鬥士不同,黃金聖鬥士裡面大多數都放水了,只有個別比較邪惡的黃金走向徹底的覆滅。神鬥士這邊可以說都是以命相搏了,可能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吧,女神在打擊異己方面是毫不手軟啊……

雖然北歐篇有屬於它自己的特色,但是在日本的收視上面卻遭遇了人氣下滑。從十二宮的人氣巔峰到北歐神鬥士結束時的人氣低迷,這是不是恰恰說明了神鬥士在大多數觀眾心裡是不合格的?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筆者認為當然有原創動畫部分節奏過於拖沓的鍋,另外一個方面,同樣的戰鬥模式也讓大家審美疲勞了,而對於當時日本的原著粉絲來說,北歐篇跟主體是脫節的。不僅僅是動畫人氣低迷,在漫畫連載方面,聖鬥士也同樣出現了人氣下滑,同樣在1986年推出的《龍珠》前期是搞笑冒險風,後來轉型熱血格鬥,戰鬥模式新穎有趣,直接把聖鬥士給比下去了。也就是說,聖鬥士在當時可以說是內憂外患了。


因為北歐動畫篇的低迷,過度到海皇篇後並沒有因為有原著支撐讓人氣回升,以致於海皇篇結束後就被腰斬叫停了動畫的製作。一直過了十多年後,冥王篇的動畫才重新以OVA的形式重返小熒幕,我們這才能再次看到鮮活的聖鬥士們繼續戰鬥,才能看到嘆息之牆那裡的戲劇高潮。

失落的“北歐篇”,《聖鬥士星矢》動畫由盛及衰的轉折

同樣老車的漫畫連載在動畫被腰斬後也並不順利,因為人氣往往是不可逆的,在沒有結構性調整的情況下要逆轉人氣談何容易,因此老車也草草結束冥王篇,而粉絲當然不滿意,於是他又在其他雜誌上做了補完,算是正式結局。

北歐篇對於星矢的TV動畫來說是一個由盛及衰的轉折點,但是在當時來說也可能是個無奈之舉吧,畢竟不能空著不放東西。殘酷嗎?當時的動漫市場可謂是比極冷之地的戰鬥更加殘酷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