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聞」外地男子奔波幾百公里來上戶非要當“什邡人”、背後隱情讓人唏噓

什邡 成都 宜賓 不完美媽媽 發現佩奇 德陽晚報 2019-07-13
「囧聞」外地男子奔波幾百公里來上戶非要當“什邡人”、背後隱情讓人唏噓

一宜賓男子在成都撿到一張什邡籍男子的身份證,後竟然用該身份犯罪6次。近期,該男子刑滿出獄後,又跑了幾百公里到什邡要求上戶。什邡市公安局隱峰派出所與當地行政審批服務大隊經過一週的調查,為該刑滿出獄人男子成功理清戶籍關係,併成功為其尋得親人,贏得了其親人的稱讚。

男子要“回家”上戶 鄰里都不認識他

今年6月27日下午,一名自稱是“付秀軍”、剛刑滿出獄的青年男子拿著判決書和釋放證明到隱峰派出所要求為其重新上戶並辦理身份證。民警反覆查看了其提供的資料,卻在轄區內找不到其任何信息,但其一直稱自己是隱峰人,因判刑被註銷了戶口。民警只好將他送到什邡市救助站暫時安身並再繼續調查。

6月28日,民警再次找到“付秀軍”,耐心詢問相關情況,但他堅持自己就是判決書上的隱峰鎮楊寨村人。在交流中,該男子還說自己小時候父母已去世,現在只記得父親叫“付成明”,母親姓雷,沒有其他親戚。民警隨後與“付秀軍”一起前往楊寨村走訪調查,但村上沒有一個群眾知道他和他所說的父母的絲毫信息。

「囧聞」外地男子奔波幾百公里來上戶非要當“什邡人”、背後隱情讓人唏噓

根據”付秀軍”講述第一次服刑的情況,民警前往成都市金牛法院進行核實,內容與“付秀軍”表述基本一致。調查工作進入死衚衕。

心結終於打開 身份原是“撿來的”

民警與 “付秀軍””幾天時間的接觸中,發現“付秀軍”一直不太願意說話,只是簡單的和民警進行對答,似乎心事重重,別有隱情。在民警的悉心照顧和堅持不懈的勸導下,“付秀軍”被民警的真誠所感動,終於向民警吐露了自己的真實情況。

「囧聞」外地男子奔波幾百公里來上戶非要當“什邡人”、背後隱情讓人唏噓

原來“付秀軍”姓張,1988年出生,戶籍所在地是宜賓市。他已經有十多年沒有和家人聯繫。其母親在他十歲時入獄。2003年,張某隨父親到成都打工, 2005年他撿到了一張一代身份證,那張身份證上的人就姓付,地址是什邡市隱峰鎮某村。

2005年8月的一天,張某父親因瑣事責罵張某,本就因母親的事情對父親不滿的張某於是出走。後來,張某夥同他人盜竊被抓獲,因對父親心有怨恨,張某就以撿到的那張身份證地址信息為依據,並給自己取名叫“付秀軍”報給案發地警方。多方因素致使後來法院以其自報名“付秀軍”對張某進行了判決。

據張某介紹,從2006年至2016年的10年時間裡,他因搶劫、盜竊先後6次判刑入獄,期間均自報“付秀軍”的身份。今年6月26日,張某第6次刑滿釋放後,因心中對父親有怨氣,不願意回家,同時也希望有個身份證開始新的生活,便跑到幾百公里外的什邡要上戶。

警方多方查證 助男子與家人團聚

通過張某的講述,民警立即對張某的真實身份開展調查,並與宜賓市公安局聯繫,查到一名疑似張某父親的人。見到親人的照片後,張某心情激動,哭著表示這是其父親張某某。

民警立即與張某的父親取得聯繫,對方表示自己現在外地打工,希望兒子能回到自己身邊。得知父親的消息後,張某情緒異常激動,一再表示自己不願回去。經幾個小時的勸說,張某同意由民警將其送回宜賓與父親見面並辦理戶籍。

7月4日下午5時許,什邡市公安局行政審批大隊和隱峰派出所安排民警連夜將張某送往宜賓白沙灣派出所。

「囧聞」外地男子奔波幾百公里來上戶非要當“什邡人”、背後隱情讓人唏噓

張某(左一)和父親團聚。警方供圖

下車後,張某和早已在派出所焦急等待的父親及其他親屬相擁而泣。張某父親淚流滿面,向民警連連表示感謝。次日,民警與張某所在轄區派出所進行了入戶資料移交,順利為張某重新入戶。

本報記者 張偉

編輯 廖克益

責編 徐興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