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換標開啟自我救贖,為什麼靠一臺A0級SUV更容易成功?'

"

很難想象,一個品牌重振的希望會寄予一臺定位為A0級的SUV身上。不過,按照如今現在的市場各個級別競爭激烈的程度,如此的戰略,是顯得明智而可能有效的。況且,這是北京汽車的紳寶品牌低迷多年之後的又一次自我救贖。

"

很難想象,一個品牌重振的希望會寄予一臺定位為A0級的SUV身上。不過,按照如今現在的市場各個級別競爭激烈的程度,如此的戰略,是顯得明智而可能有效的。況且,這是北京汽車的紳寶品牌低迷多年之後的又一次自我救贖。

北汽換標開啟自我救贖,為什麼靠一臺A0級SUV更容易成功?

值得玩味的一個地方是,藉著新車智達X3上市的機會,北汽喊出了一口號:我們不再是我們,我們依然是我們。

如果就以宣傳的角度去解析,那麼,“我們不再是我們,我們依然是我們”無非就是想說,LOGO雖然更換了,但是,車子還是如以往那邊極具魅力,另外,有突破性的是,新車的顏值、智能程度已然升了級,更為年輕化,便是“我們不再是我們”的詮釋。

不過,這種有著顛覆性意味的喊話,本身就會揹負著質疑。比如說,銷量上,2017年是一個分水嶺,北汽紳寶在2017年之前還表現出強勁的一面,而在2017年之後,銷量呈現斷崖式下滑。至於銷量為何下滑,原因無非就是技術、質量等等組合起來形成的產品力,與其它主流的自主品牌較難相提並論。

在2018年,隨著北汽紳寶智行、智道的相繼上市,開啟了北汽的產品2.0時代。然而,雖賦予了1.0和2.0之區別,又將其解析為中端品牌向中高端品牌轉型,但無論是智行還是智道,均不足以談中端乃至高端。在車質網、汽車投訴網等的一些汽車投訴網站上,我們依舊能夠發現,智行、智道這種所謂誕生於2.0時代的產品,所表現出來的產品質量和過去的老產品並沒有什麼區別。

"

很難想象,一個品牌重振的希望會寄予一臺定位為A0級的SUV身上。不過,按照如今現在的市場各個級別競爭激烈的程度,如此的戰略,是顯得明智而可能有效的。況且,這是北京汽車的紳寶品牌低迷多年之後的又一次自我救贖。

北汽換標開啟自我救贖,為什麼靠一臺A0級SUV更容易成功?

值得玩味的一個地方是,藉著新車智達X3上市的機會,北汽喊出了一口號:我們不再是我們,我們依然是我們。

如果就以宣傳的角度去解析,那麼,“我們不再是我們,我們依然是我們”無非就是想說,LOGO雖然更換了,但是,車子還是如以往那邊極具魅力,另外,有突破性的是,新車的顏值、智能程度已然升了級,更為年輕化,便是“我們不再是我們”的詮釋。

不過,這種有著顛覆性意味的喊話,本身就會揹負著質疑。比如說,銷量上,2017年是一個分水嶺,北汽紳寶在2017年之前還表現出強勁的一面,而在2017年之後,銷量呈現斷崖式下滑。至於銷量為何下滑,原因無非就是技術、質量等等組合起來形成的產品力,與其它主流的自主品牌較難相提並論。

在2018年,隨著北汽紳寶智行、智道的相繼上市,開啟了北汽的產品2.0時代。然而,雖賦予了1.0和2.0之區別,又將其解析為中端品牌向中高端品牌轉型,但無論是智行還是智道,均不足以談中端乃至高端。在車質網、汽車投訴網等的一些汽車投訴網站上,我們依舊能夠發現,智行、智道這種所謂誕生於2.0時代的產品,所表現出來的產品質量和過去的老產品並沒有什麼區別。

北汽換標開啟自我救贖,為什麼靠一臺A0級SUV更容易成功?

這般來看,如果以產品的角度去做參考,那麼,“我們不再是我們,我們依然是我們”這句宣傳話語就頗為貽笑大方了。現在是一個比拼質量、技術的年代,北汽依然換湯不換藥,玩著同質化嚴重的所謂的智能,並將之歸為自家的產品特色。

"

很難想象,一個品牌重振的希望會寄予一臺定位為A0級的SUV身上。不過,按照如今現在的市場各個級別競爭激烈的程度,如此的戰略,是顯得明智而可能有效的。況且,這是北京汽車的紳寶品牌低迷多年之後的又一次自我救贖。

北汽換標開啟自我救贖,為什麼靠一臺A0級SUV更容易成功?

值得玩味的一個地方是,藉著新車智達X3上市的機會,北汽喊出了一口號:我們不再是我們,我們依然是我們。

如果就以宣傳的角度去解析,那麼,“我們不再是我們,我們依然是我們”無非就是想說,LOGO雖然更換了,但是,車子還是如以往那邊極具魅力,另外,有突破性的是,新車的顏值、智能程度已然升了級,更為年輕化,便是“我們不再是我們”的詮釋。

不過,這種有著顛覆性意味的喊話,本身就會揹負著質疑。比如說,銷量上,2017年是一個分水嶺,北汽紳寶在2017年之前還表現出強勁的一面,而在2017年之後,銷量呈現斷崖式下滑。至於銷量為何下滑,原因無非就是技術、質量等等組合起來形成的產品力,與其它主流的自主品牌較難相提並論。

在2018年,隨著北汽紳寶智行、智道的相繼上市,開啟了北汽的產品2.0時代。然而,雖賦予了1.0和2.0之區別,又將其解析為中端品牌向中高端品牌轉型,但無論是智行還是智道,均不足以談中端乃至高端。在車質網、汽車投訴網等的一些汽車投訴網站上,我們依舊能夠發現,智行、智道這種所謂誕生於2.0時代的產品,所表現出來的產品質量和過去的老產品並沒有什麼區別。

北汽換標開啟自我救贖,為什麼靠一臺A0級SUV更容易成功?

這般來看,如果以產品的角度去做參考,那麼,“我們不再是我們,我們依然是我們”這句宣傳話語就頗為貽笑大方了。現在是一個比拼質量、技術的年代,北汽依然換湯不換藥,玩著同質化嚴重的所謂的智能,並將之歸為自家的產品特色。

北汽換標開啟自我救贖,為什麼靠一臺A0級SUV更容易成功?

當然了,撇開上面所談的一切,基本可以這麼說,定位為A0級的智達X3,仍舊很有可能成功,並給北汽帶來一定的效益。

為何這麼說?我們可以看到的是,現在的車市中,尤其是自主品牌,在燃油車版塊方面,已經從過去的10萬級以下的市場,轉而瞄準至10萬級以上的市場——這是品牌升級的必然結果,事實上,目前還在為10萬級以下放置大部分精力的,基本都算不上為主流品牌。

"

很難想象,一個品牌重振的希望會寄予一臺定位為A0級的SUV身上。不過,按照如今現在的市場各個級別競爭激烈的程度,如此的戰略,是顯得明智而可能有效的。況且,這是北京汽車的紳寶品牌低迷多年之後的又一次自我救贖。

北汽換標開啟自我救贖,為什麼靠一臺A0級SUV更容易成功?

值得玩味的一個地方是,藉著新車智達X3上市的機會,北汽喊出了一口號:我們不再是我們,我們依然是我們。

如果就以宣傳的角度去解析,那麼,“我們不再是我們,我們依然是我們”無非就是想說,LOGO雖然更換了,但是,車子還是如以往那邊極具魅力,另外,有突破性的是,新車的顏值、智能程度已然升了級,更為年輕化,便是“我們不再是我們”的詮釋。

不過,這種有著顛覆性意味的喊話,本身就會揹負著質疑。比如說,銷量上,2017年是一個分水嶺,北汽紳寶在2017年之前還表現出強勁的一面,而在2017年之後,銷量呈現斷崖式下滑。至於銷量為何下滑,原因無非就是技術、質量等等組合起來形成的產品力,與其它主流的自主品牌較難相提並論。

在2018年,隨著北汽紳寶智行、智道的相繼上市,開啟了北汽的產品2.0時代。然而,雖賦予了1.0和2.0之區別,又將其解析為中端品牌向中高端品牌轉型,但無論是智行還是智道,均不足以談中端乃至高端。在車質網、汽車投訴網等的一些汽車投訴網站上,我們依舊能夠發現,智行、智道這種所謂誕生於2.0時代的產品,所表現出來的產品質量和過去的老產品並沒有什麼區別。

北汽換標開啟自我救贖,為什麼靠一臺A0級SUV更容易成功?

這般來看,如果以產品的角度去做參考,那麼,“我們不再是我們,我們依然是我們”這句宣傳話語就頗為貽笑大方了。現在是一個比拼質量、技術的年代,北汽依然換湯不換藥,玩著同質化嚴重的所謂的智能,並將之歸為自家的產品特色。

北汽換標開啟自我救贖,為什麼靠一臺A0級SUV更容易成功?

當然了,撇開上面所談的一切,基本可以這麼說,定位為A0級的智達X3,仍舊很有可能成功,並給北汽帶來一定的效益。

為何這麼說?我們可以看到的是,現在的車市中,尤其是自主品牌,在燃油車版塊方面,已經從過去的10萬級以下的市場,轉而瞄準至10萬級以上的市場——這是品牌升級的必然結果,事實上,目前還在為10萬級以下放置大部分精力的,基本都算不上為主流品牌。

北汽換標開啟自我救贖,為什麼靠一臺A0級SUV更容易成功?

如此,10萬級以下不再是“百家爭鳴”的市場,那就說明這個細分市場壓力不大,北汽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偏要劍走偏鋒,而且還以更換LOGO的大戲去演繹,自然很容易吸引到消費者。容易成功的另一個關鍵點是,購買這個級別的車型的消費者,不是很看重什麼質量或者技術——幾萬塊的代步車,夠用便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