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加快飲用水源地規範化建設 讓市民喝上放心水

社會 人民網 2017-06-19

人民網成都6月18日電 (朱虹)今日,成都市環境保護局副局長林建良對剛剛公佈的“成都治水十條”進行解讀。成都市環保局在“成都治水十條”中重點工作是,“加強飲用水水源地規範化建設,2018年底前縣級及以上集中式水源地全部建成水質預警自動站”。

據悉,近年來,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飲用水源保護工作,為讓市民喝上放心的水,市財政投入1000餘萬元建成了水六廠和水二廠、五廠飲用水源地防護工程及應急設施;投資8000餘萬元將水二廠、五廠取水口上移至沙河劉家碾;投資3666萬元實施沙河劉家碾和自來水七廠飲用水源保護區及磨兒灘應急水源安全防護工程;並從2012年起,每年安排60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郫縣飲用水源保護工作。2016年,市政府制定印發了《成都市飲用水源保護工作考核激勵試行辦法》,市政府和受益區(市)縣政府用考核工作、以獎代補的方式對水源保護區屬地政府給予資金激勵,去年市財政投入1.4億元給予金牛區、成華區、郫都區、都江堰市、彭州市資金激勵,相關區(市)縣政府正按照要求建立考核激勵機制,並不斷加大飲用水源保護資金投入,來保障飲水安全。2016年,全市縣城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

但成都市部分集中式飲用水源還存著保護區未劃定、一級保護區內還有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水質自動監測、監控能力較為薄弱等問題,對飲水安全造成潛在威脅。

記者瞭解到,為進一步保障水源地水質安全,從2017年至2021年,成都將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規範、標準,加大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整治力度,開展飲用水源地規範化建設、水質自動站建設。

2017年,按照“一源一檔”分級分水源地建立縣級及以上飲用水水源地管理檔案。完成龍泉驛區寶獅湖、都江堰市西區自來水廠、第一自來水廠、邛崍市縣城自來水廠、金堂縣東風自來水廠一級保護區隔離設施設置。完成彭州市龍門山鎮沙金河鳳鳴湖、溫江區壽安鎮自來水廠保護區標誌標牌設立。完成都江堰市西區自來水廠、金堂縣北河和東風自來水廠等水源地應急防護工程設施建設。

到2018年,完成龍泉驛區、青白江區、新都區、溫江區、都江堰市、彭州市、大邑縣、蒲江縣等縣級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預警自動站建設,實時監控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控水源水質變化情況及趨勢,為風險防控提供決策信息,成為飲用水安全的預警系統和飲用水安全保障屏障。

2019年,完成彭州市龍門山鎮沙金河鳳鳴湖、溫江區壽安鎮自來水廠視頻監控及數字化管理平臺建設。完成成都溫江區、新都區、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新津縣、簡陽市備用水源建設,解決特枯年份水源短缺,週期性斷流等水源水量不足問題。

2020年,縣城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達到規範化建設要求。

2021年,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達到規範化建設要求。

據悉,目前各項工作正按計劃推進中,成都通過加快飲用水水源地規範化建設,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讓全市人民喝上放心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