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工匠」神東特種設備“外科醫生”——杜芳元

社會 陝北故事 2017-05-05

前言

工匠,是在工作中精益求精的人。工匠是職業,也是態度,更是精神,弘揚“工匠精神”已成為國家意志和全民共識。五一國際勞動節到來之際,榆林廣播電視臺精心策劃推出特別系列報道《榆林工匠》,在《榆林新聞聯播》和《榆林零距離》欄目同步播出,同時在本臺塞上明珠網及“榆林TV”公眾號和官方微博多平臺發佈,集中展示榆林市一線工人、傳統手藝人等平凡勞動者,講述他們在執著和堅守中,傳承匠心追求極致的故事。今天向您講述礦井特種設備檢修師杜芳元的故事。


(本臺記者祁曉坤 賀源 神東臺李媛)在神東煤炭集團,有這樣一名技師,他憑藉耳朵就能準確找出汽車發動機裡的微小故障,他編寫了發動機維修標準化手冊,一次次攻克了進口發動機在維修過程中的技術難關,他就是神東煤炭集團生產服務中心發動機檢修組組長杜芳元。

「榆林工匠」神東特種設備“外科醫生”——杜芳元

隨著我國煤炭採掘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現代化機械設備作為人類手臂的延伸去喚醒那些沉睡的黑色寶藏,然而要保證它們的正常運行,仍然離不開維修技師們的精心養護和檢修,煤礦特種車輛檢修技師杜芳元就是為這些鋼鐵神獸看病的“外科醫生”。

「榆林工匠」神東特種設備“外科醫生”——杜芳元

圖片中的杜芳元正和他的徒弟們正在為一輛井下特種支架搬運車的發動機做檢查,通過發動機的聲音,他很快就做出了精準地判斷,正是一個不起眼的噴油嘴安裝不當拉傷了發動機內部缸體,才導致這顆價值一百多萬元的“心臟”無法正常運行。杜芳元的這份自信來自於他二十五年的工作經驗和對同一臺發動機上百次的拆解,毫不誇張地說,就連每一顆螺絲釘的位置,他都非常清楚。

「榆林工匠」神東特種設備“外科醫生”——杜芳元

杜芳元告訴記者,發動機每分鐘怠速八百圈,一直在高速運轉,裡面任何一個很小的部件都可能導致大問題,對於發動機組的每位員工來說,瞭解發動機要像瞭解自己的身體一樣,才能準確地判斷髮動機的故障和問題。

「榆林工匠」神東特種設備“外科醫生”——杜芳元

在神東礦區,有很多這樣的礦井特種設備,以往發動機出現故障都需要請國外的維修人員來修理,而且一旦過了質保期後維修費特別高,於是杜芳元每次都會主動去給外國技師打下手,學習維修方法。

“外國人在技術上封鎖很厲害,外國人過來修車的時候,我就跟在後邊,一邊給他幫忙一邊偷著學,我自己拿個小本,在他修的過程中一邊學一邊問,一臺發動機修完後,我把裡面的主要數據,其實已經全部記下來了,慢慢積累起很多經驗。”談到如何從國外的維修人員那裡偷師,杜芳元講到。

「榆林工匠」神東特種設備“外科醫生”——杜芳元

有時候遇到複雜的故障,杜芳元要花費一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每天跟車下礦尋找問題。憑著這股鑽勁,杜芳元成了第一個能真正摸透這些“洋機器”脾氣的人。十多年前,國外的一家公司曾想挖他去北京工作,並開出了年薪40萬元的誘人條件。對於優厚的待遇杜芳元有所心動,但是想到是單位給自己提供了的平臺才能學到好的技術,中國人常說飲水思源,他覺得自己應該留下來,繼續鑽研。

「榆林工匠」神東特種設備“外科醫生”——杜芳元

留下來之後,杜芳元一次次攻克了進口發動機在維修過程中的技術難關,2015年他帶著徒弟們成立了發動機檢修組,將自己無數次的拆解所得做成了發動機原理展示平臺和標準化操作手冊,細化到維修中每一步所用的工具、螺絲的扭矩、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把雜亂無章的修理過程變得有條不紊,也培養出了一支掌握高精尖技術的發動機檢修團隊。

「榆林工匠」神東特種設備“外科醫生”——杜芳元

在採訪中,杜芳元的徒弟張子強告訴我們,“在發動機檢修組的隊伍裡,師父就像發動機引擎一樣,他就是我們的動力源,也在感染著我們每一位徒弟,所以我們在工作中也和他一樣,也是投入了百分之百的激情,這可能也是師父與徒弟之間,一種精神的傳承。”

古語云:“玉不琢,不成器”,正是因為對維修技藝的不斷創新、對專業水平的不懈追求,杜芳元和他的團隊才能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挑戰而氣定神閒。他們憑藉著執著與專注,賦予這些機器新的生命,對於他們來說,發動機的轟鳴才是最動聽的聲音。


“我很喜歡這個職業,每當這個車輛或者發動機出現一個故障,我輕鬆地把這解決了,其實我心裡感到很有成就感,對我來說這份工作不需要鮮花和掌聲,修好的每臺發動機就是我們最好的榮譽。”

——杜芳元

「榆林工匠」神東特種設備“外科醫生”——杜芳元


來源:榆林TV

陝北故事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小編微信:EMAxiaopan

新浪微博:@陝北頭條


感謝閱讀,收藏、轉發。歡迎大家踴躍投稿,評論區說出對文章的看法,小編會認真看大家的意見,及時做出調整。讓頭條/陝北故事 更加完善、積極健康、正能量滿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