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細心照顧公公十三載,最美兒媳傳佳話

社會 徽都天空 2018-12-08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更何況是兒媳婦。但蕪湖市鳩江區清水街道王拐社區卻有這樣一位兒媳,十三年如一日悉心照顧癱瘓在床的公公,她敬奉孝道,無怨無悔。她用誠摯的愛心和質樸的行動,詮釋了“孝老愛親”的中華傳統美德,感動了鄉鄰。鄰里都說這位兒媳比閨女還親。她用善良和勤勞,詮釋了孝老愛親的內涵,在社區被傳為佳話。

22年前未曾嫌棄陳家家境貧寒的張成鳳,嫁給了鄰村的陳海泉,婆婆在丈夫年幼的時候就意外去世。開始的那幾年,丈夫在外打工掙錢,她和公公一起操持家裡的家務,做好地裡的農活和照顧兩個年幼的女兒。雖然並不富裕,但日子過得還算順當,一大家子人還算和和美美。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公公接二連三的大病,讓這一切都改變了。

2005年7月,公公的一場病,打破了張成鳳一家平靜的生活。老人突患腦梗導致半身不遂住進了醫院,那段時間,張成鳳一邊跑醫院,一邊顧家裡,忙得團團轉。

老人出院後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老人有三個兒女,家中兩個女兒遠嫁外地,唯一的兒子又在外打工,伺候公公起居的重任便落在媳婦張成鳳一個人身上。而自己又有兩個孩子需要照顧,生活的擔子愈加沉重。

為了方便照顧老人,她辭去了喜歡的工作,找了份離家附近的工作。每天,張成鳳要早早起床,做好飯菜。老人的飯菜需要張成鳳花更多的時間準備。飯菜做熟後,張成鳳就來給老人餵飯。老人由於病情重,吃飯特別慢,一餐喂完,也要半個小時,但張成鳳從沒覺得不耐煩。中午下班後,張成鳳又要匆匆趕回家做飯,餵飯。最困難的是晚上,勞累了一天,回家後還要為老人擦洗身子,洗一大盆髒衣服。

這些都是一些家務活,張成鳳還可以應付,最難的是由於老人長期臥床不動,大小便都在床上,擦屎端尿也就成了張成鳳每天必須做的事情。而且公公幾乎每日都會大便,但是又不會說,每次都拉在身上。夏天穿得少,還好擦洗。但是到了冬天就非常麻煩。拉一次,張成鳳就要為公公擦洗一次身體,洗一次衣服,還要洗床單。除此之外,張成鳳還每天晚上給老人拍背、按摩,預防老人肌肉萎縮。“剛開始照顧公爹大小便時確實是不好意思。”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張成鳳仍覺得有些尷尬,“其實這也沒什麼,我自己也有父母,我就把公爹當成自己的老爸,後來也就慢慢習慣了。”

蕪湖:細心照顧公公十三載,最美兒媳傳佳話

張成鳳正在給公公喂水

除了照顧公爹的日常起居,她還成了幾乎半個醫生,每天都要準時給公公吃藥,觀察公公的身體狀況變化。生病的公爹有時候想吃什麼,她總是想盡辦法滿足,寧可自己省吃儉用。有什麼好東西,張成鳳也總是先考慮到公公。老人的屋子從來都是乾乾淨淨的,身上衣物也沒有任何異味。天氣好的時候,張成鳳還會把他推出來睡在躺椅上晒會兒太陽。平時,張成鳳也會教導兩個女兒孝敬爺爺,放學在家的時候多和爺爺說說話,逗爺爺開懷。張成鳳一直告訴孩子們爺爺對於家庭的重要性,讓孩子們也能打心眼裡尊敬老人,孝敬老人。

孩子的成長,老人的身體,無一不傾注張成鳳心血;孩子的學費,老人的醫藥費,無一不耗盡張成鳳心力。在這麼艱苦的條件下,張成鳳對於她的工作也盡職盡責,從不因自己的特殊情況有所懈怠,一直堅持將每份工作做到最好。

照顧老人、教育孩子、堅持工作,沒有一項是輕鬆的。一天,可以做下來;一週,或許可以堅持;一個月呢?一年呢?一年又一年,十幾年呢?每天都真心實意的照顧家裡又不忽視孩子還得堅持工作,實在太難了,太難了。在服侍老人的四千多個日子裡,張成鳳幾乎沒有睡上一個安穩覺。晚上要起來幾次,為老人蓋被子。張成鳳說,晚上老是擔心公公會著涼,自己也睡不著,要起來兩三次查看公公的睡覺情況。冬天由於天氣太冷,張成鳳幾次都冷得患上感冒。即使這樣,張成鳳還是堅持下來,從不言苦。

生活中,這樣的細節還很多,不少人問她:“你為什麼這麼孝敬公公?”她總是笑著回答說“我是普通的農民,沒什麼文化,靠的是沒日沒夜的辛勤勞動過日子。我的願望就是希望全家人都能平平安安、和和睦睦,公公為養育丈夫及她的兩個女兒受盡了苦,我們做晚輩的應該照顧好老人,讓來人多活幾年,才能對得起他,我心裡才覺得踏實些、好受些,我只是做了一個女兒應該做的”。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千萬經典,孝義為先。張成鳳就是這樣始終將贍養癱瘓的公公的責任穩穩地擔在肩頭,十三年來悉心呵護,無怨無悔。她用自己質樸的行動,用一腔誠摯的愛心,真情演繹了至純至孝的動人情節,詮釋了大愛無言的中華孝道,也譜寫了一曲新時期農村婦女踐行“孝老愛親”傳統美德的時代讚歌,成為鄉鄰心中當之無愧的 “好媳婦”。(胡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