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花蛇要過童子關,又卷枯枝討封正,遇到恩人相助連過兩關

美女 老子 故事 小胖故事匯 2017-06-03

小時候沒啥好玩的,就愛跟著老人們一起聽評書,每次聽到小匣子裡說書人講到誰誰誰過五關斬六將,我就熱血沸騰,嘿嘿哈哈地耍上半天的猴兒拳。後來總聽老人講故事,原來故事裡那些精啊怪啊的,想要修煉得道很是不容易,也要過上“五關”哩!故事:花蛇要過童子關,又卷枯枝討封正,遇到恩人相助連過兩關

今天說個李敬和一條闖關花蛇的故事:

李敬是牛耳山下小全莊老李家的獨子,李家祖上出過當文官的祖宗,家訓傳下來,無論到了哪一代,皆要讀書識字,勿忘聖人教誨。因此到了李敬這裡,雖然家道早已沒落,祖父和父親都是種了一輩子的地,靠天吃飯,可毫未耽擱小李敬的開蒙,三四歲便教他識字背書。

因此李敬雖然也同村裡頑童一起瘋鬧,但眼神清亮,氣質頗為不同。到了小李敬五六歲時,炎炎夏日,蟬鳴聒噪,他站在院內樹下背詩,見老祖父不住地點頭打瞌睡,竟睡熟了。小李敬輕手輕腳地溜到門邊,一閃身鑽了出去,直奔村後草甸而去,那裡是村裡孩童聚集的地方。

小李敬遠遠就聽得一陣同伴的吵嚷聲,叫著:打它,打它,別讓它跑了。。。。。。

到了近前一看, 五六個小孩圍成一圈,手裡各自拿著樹枝石塊,正在抽打當中一條小花蛇。

李敬見那條花蛇黑裡帶黃,斑斑點點,乍一看像是條泥裡的麻繩,似乎被孩童們打蒙了頭,左右衝突出不去,竟然盤起身子來將腦袋抱住,一副聽天由命的樣子。故事:花蛇要過童子關,又卷枯枝討封正,遇到恩人相助連過兩關

李敬拉著一個圓臉小胖子,問:你們為何打這小蛇呀?

那小胖子平時被他爹打罵習慣了,聽李敬問他話,學著他爹的模樣,揚起手裡的樹枝指著小花蛇,粗聲粗氣地道:老子在草裡捉蛐蛐,這小長蟲不知哪裡竄出來,我當是條麻繩,剛要撿它就動彈起來,嚇了老子一大跳,今天非打死它不可!

李敬聽了緣故,再看那小花蛇被抽打得可憐,他伸開兩手擋在小蛇前邊,對幾個孩子道:莫要再打了,你們看這條蛇瘦小,也是個孩子呢,咱們當小孩的,天天被大人打罵,哪天不哭上兩三次?咱們和這小蛇是“同病相憐”,不該欺負它,況且它只是路過,又未傷人,放了它吧!

一群孩童皆是懵懂,聽得小李敬說“同病相憐”,雖不解其意,感覺是很有道理,紛紛“倒戈”,扔掉樹枝石頭,反而攔著小胖子,說對對對,同病相憐不該打,放它走吧。

小胖子見自己沒了戰友,把樹枝一扔,氣呼呼地道:一條破麻繩,老子還懶得動手哩,哼!

小李敬見孩童們都住了手,他彎下腰對著小花蛇道:別再裝死了, 還不快走呢,你往山上去,不要再下來啦!

小花蛇果然是在裝死,也不知是不是聽懂了李敬的話,真的抬起頭來,對著李敬吐了吐芯子,腦袋點了三下,鑽進草叢裡直奔山上而去。

太陽下了山,小李敬帶著一身泥土回了家,少不得被祖父打了幾下手板,他咧著嘴,等手上疼勁兒過去了,嘻嘻笑著對著祖父說:您莫生氣,您的話我都記得呢,“上天有好生之德”,今天我還救了一條花蛇哩!

老祖父聽了小李敬的事情,臉上露出笑容,摸著孫子的頭頂,道:你做的對。天下生靈皆不易,那小蛇無故跑到小娃娃們面前捱打,怕是修煉小成,在過“童子關”哩。

老祖父告訴李敬,獸禽類也會吐納修行,修的好可以得到飛昇成仙,只是大道難得,也要過五關,這童子關便是第一關,孩童無知,見了必要打砸,若是不死,便算過關,能長道行,可此關凶險,即便僥倖活命,也多半氣息奄奄,遇到其他野獸,難逃一死,被搶了道行去。

小李敬心善放生,小花蛇得以保全,此為善事,李家獎罰分明,晚上特意給小李敬加了一碗香噴噴的雞蛋羹。。。。。。

光陰似箭,一晃小李敬已經二十出頭,是個模樣清秀的小夥子,尚有高堂父母,李敬不願遠離,仍是留在村裡務農。到了該婚娶的年紀,村裡對李敬有意的姑娘們頻送秋波,可惜李敬都婉拒了,他總覺得一輩子相守,要找個情投意合的姑娘才行。

李敬父母知道這個兒子雖然外表溫和,可性情倔強,強迫也無用。加上也想要個知書達理的兒媳婦,因此也不催促李敬,隨他去了。

這年秋天,李敬獨自進了牛耳山,山裡野柿子成熟,他要採些給祖父吃。秋日陽光明媚,照的山林樹影斑駁,正是秋高氣爽的好風景。李敬正欣賞景色,忽然聽到一個女子的驚叫聲。他尋聲而去,只見一顆高大的柿子樹下邊,跌坐著一個姑娘,兩手捂著臉,驚叫連連,她面前三米遠,竟有一條手臂粗的長花蛇,昂頭吐信,作勢欲撲,甚是駭人!

李敬壓低聲音,對那女子輕聲道:你莫要亂動,越靜越好!他慢慢彎腰摸過去,擋在女子的前邊,回頭安慰她,蛇類不會主動攻擊人的,你且穩住心神,它看你不動,自然就會走了。

那女子聽得有人安慰,慢慢放下捂著臉的雙手,露出一副清麗如水的好相貌,看得李敬一顆心怦然跳動。可這也不是看美女的時候啊,李敬半蹲著伸出兩手,護住女子,仔細去看那條蛇,越看越眼熟,那黑底黃斑,似乎在哪裡見過?

不正是小時候曾遇到那條被他救下的“爛麻繩”嗎?也不知還是不是那同一條蛇,花紋相同,只是粗了數倍。

那蛇昂著腦袋,定定地盯著兩個人,忽然蛇頭上下點了三次,是衝著李敬的。李敬記得那條小麻繩也曾衝他點過頭,不知怎麼,忽然笑起來,說:呀,還是你呀?十數年不見,你倒長大這許多!

花蛇身子左右搖晃,不像是在恐嚇兩人,倒好像是在喜極起舞。那女子兩手緊抓著李敬後衣襟,看著李敬和花蛇一問一答,也忘了害怕,好奇地打量那花蛇。

花蛇直起身子搖晃,一邊吐信,一邊點頭,看得李敬和那女子訝異不已,不知那花蛇在做什麼。

花蛇搖晃半天,見李敬仍是不解,游到一旁落下的枯枝那裡,身子一卷,將枯枝用尾巴纏住豎了起來,上半身倚在枯枝上,嘴巴張合,似乎在說話。

李敬看那蛇卷枯枝的樣子,正像是自己祖父拄著柺杖在院中訓斥兒孫,簡直活靈活現,他腦袋靈光一閃,這是花蛇在討人封正哩,看來他和這蛇真有緣分,小時候助它過了“童子關”,如今又遇到花蛇過“人關”哩!

李敬清清嗓子,衝著花蛇一拱手,道:恭喜仙家修煉有成,道法精進,遇江化蛟,遇海為龍,布衣小子,斗膽封正,如意人形,道途坦蕩,祝仙家早日青雲直上,吐霧翻雲!故事:花蛇要過童子關,又卷枯枝討封正,遇到恩人相助連過兩關

那花蛇聽了李敬的話,扔掉枯樹枝,圍著二人歡快地轉了一圈,遊進草木深處不見了。

李敬呼了一口氣,看那女子不解,他露出笑容道:幸好聽祖父講過精怪討封的故事,這花蛇與我有緣,蛇類修行,皆是求化龍飛昇,我贈它吉言,它得過人關,也算是善事一樁。你莫要害怕,我看它也未有傷人之意, 只怕它是看中了你這件花衣服,想要討去裝作個人模樣哩!既得了封正離去, 以後也不會再來嚇你!

那女子見李敬俊秀,言語條理分明,心性良善,是個難得的良人,不由得面頰緋紅,輕聲道謝。

李敬帶著女子下山,原來那女子是村裡張二哥的妻妹,遠來看望姐姐,山上貪玩走迷了路,先遇到花蛇,後遇到李敬。也許是天作之合, 也許是花蛇送的姻緣,兩人彼此有意,沒多久便下聘成親,婚後日子和美,有時夫妻二人閒聊,還提起那花蛇來,說是花蛇牽線,兩人方才相遇,也不枉李敬兩度助它過關修行哩!

後來二人生有三子兩女,一生無災無難,知道這事的人,都說那是花蛇感恩,護佑著李家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