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茅臺,券商股……都是科創概念永不可忘的前車之鑑!

前車之鑑,歷史經驗可以告訴我們很多……

從歷史經驗角度,以及監管層對“國家戰略”負責任的角度看,有關方面都會不遺餘力的防止“相關概念”在A股市場上被提前、過度炒作的風險,儘管有關方面有過“不干預上漲”的表態……

“科創板+註冊制”這一“革命性創新舉措”的推出,少不了“普大喜奔”的市場氛圍的烘托(新人也不會免俗嘛),但問題是,如果不能善加誘導和監督,依著國內短炒資本的性子胡來,已經冒頭的場外配資等槓桿資金,就有膽子、更有手段,把這個到下半年才有可能“真正上市交易”的板塊,提前大半年,在A股市場上,以“影子概念股”為標的,又來一波無厘頭的大肆爆炒,只要沒有受到外部的干預,槓桿資金有理由、有能力,將相關概念炒到天上,在裹挾一大波不明覺厲的大媽接盤後,趕在有關方面最終被迫出手,或者科創板的“本尊”正式上市交易,利好出盡變利空,宏大故事“被兌現、甚至被證偽”之前,來個“一刀切”的韭菜大豐收,而只留給科創板、註冊制試點,以及有關方面一個收拾“一地雞毛”的尷尬窘境……

“千年大計”不能被裹挾為“一個月狂炒”

2017年上半年,“千年大計”推出的時候,大夥又憑藉著脊髓神經的條件反射,開始猛炒“千年大計”概念股,最終逼迫有關方面直接發聲,連續出“出狠手、下重拳”警示相關概念炒作風險,於是乎,“千年大計”終於正本清源,迴歸“宏觀層面”的高大上,不再扮演股市上的弄潮兒(如今“千年大計”始終堅持不搞大開發、穩步踐行“綠色發展”,慢慢為“承接更多職能”打著“堅實的基礎”);

自4月5日雄安行情第一波開啟狂躁模式開始,市場特別是遊資的狂躁,與監管層呼籲的不要胡炒爆炒的“理性”截然對立,“千年大計”被炒成“N個一字板”,監管隨即針對這種“挑釁底線”的行為開始“超強硬的狙擊”:“不聽招呼的都‘關禁閉’”!

從為雄安概念“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最高政治定位來看,如2017年4月第一週那般(天天拉漲停式的提前透支利好)炒雄安概念,是不符合高層對雄安新區建設的推進的。

雄安、茅臺,券商股……都是科創概念永不可忘的前車之鑑!

恰在此時,履新之後“沉默”一個月的銀監會負責人一口氣拋出多個“規範影子銀行”、堵截資金“脫實向虛”的監管新政,一時間,監管層聯手強監管的態勢對市場的爆炒模式形成了有效的“嚇阻”,大盤連續下跌,被“爆炒”的雄安板塊則成為“重災區”,傳聞逾1500億資金被“關在裡面高位站崗”。

4月8日,證監會主席劉士餘在上市公司協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上提出,對不合理高送轉、財務造假、沒有主營天天“忽悠”的上市公司加強監管處罰——高送轉垮了!

4月11日,河北省金融辦接到省領導關於防止上市公司炒作的批示後,立即與河北證監局協商,並於11日下午會同河北證監局,約談了全省52家上市企業主要負責人,提出穩定股價、嚴防不良炒作等要求,然後13日,最後的十餘支強勢漲停板股被特停,13日夜間,監管再下一城,7連板的首創股份停牌核查,成為了第15家特停的雄安概念股——雄安概念垮了

4月14日,上交所表示,堅決遏制過度投機炒作雄安新區概念行為。上交所對雄安新區概念股可能存在的過度投機炒作予以重點關注。主要是從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異常交易行為兩個方面開展聯動監管,主動引導理性交易,充分揭示交易風險,堅決遏制過度投機炒作行為,履行一線監管職責。

從實際效果看,上交所表示相關題材股交易出現了分化,投機炒作呈現降溫趨勢

4月14日,證監會發言人張曉軍表示,證監會部署專項行動打擊炒作次新股等惡性操縱行為——次新暴跌!

4月15日,劉士餘在深交所會員大會上表示,交易所的職能“包括對公司上市、退市和併購重組的實質性監管”,“要對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堅決打擊、絕不手軟”——重組概念又遭受新一重打擊。

雄安新區籌委會在週末(15日)發佈了打擊炒房炒地政策,嚴打房地產領域違法犯罪。鑑於上週監管層就專門開會約談全省52家上市企業主要負責人,提出穩定股價、嚴防不良炒作等要求,因此這一針對樓市的嚴控文件,難免不引發市場對於股市雄安概念未來短中線是否同樣要面臨嚴控炒作情緒的猜疑。

4月中旬以來,監管層重點監管股價操縱的異常賬戶。

雄安、茅臺,券商股……都是科創概念永不可忘的前車之鑑!

網上一則上交所向某證券公司發出的市場監察警示函,稱監控發現指定交易在某賬戶在4月17日交易金隅股份的過程中,存在高買低賣日內反向交易的異常交易行為。警示函還顯示,上交所已對該賬戶採取書面警示的監管措施,將視情況對其採取進一步監管措施,包括但不限於暫停當日交易、列為重點監控賬戶、限制賬戶交易、認定為不合格投資者等。

與此同時,上交所向另一家券商下發的市場檢查警示函也被曝出,稱指定交易在該證券的某賬戶在4月13日交易首創股份時,也出現了高買低賣的異常交易行為。

目前,上交所已對130餘個賬戶進行書面警示,並對13個投資者採取了盤中暫停交易措施,受此影響雄安概念股18日大跌,市場情緒受挫。

2017年4月初至4月底,雄安概念最後只剩20-30%的漲幅。換個角度理解,千年大計炒了一個月,最後只讓漲了2-3個板,分攤到每天,也就1-2個點。這種“不是不讓漲,而是不讓漲太快”的做法,很明顯是一種擰緊水龍頭,細水長流的舉措。

雄安、茅臺,券商股……都是科創概念永不可忘的前車之鑑!

一週時間(2017年4月10日—14日),滬深兩市交易所下發41封關注、問詢函件,東旭藍天和梅安森繼續因為主動披露與雄安新區相關的業務安排,被交易所發函關注,給雄安概念降溫的態度非常明確。

就算是茅臺,也不能“瞎炒”

雄安、茅臺,券商股……都是科創概念永不可忘的前車之鑑!


2017年下半年,官媒一篇針對“900元以上茅臺”的質疑,直接把傲視群雄多時的“牛頭”打翻在地,直到近一年多之後,才重新收復失地,捲土重來;

而今年,那些堅信茅臺上1萬,一輩子不會減持的大咖們,如今也已經學會了“悶聲發大財”,沒人再搞什麼“賭約”,或者在網上發“慶祝創新高”之類的小孩過家家的玩意;

2017年11月16日,茅臺股價突破700元之後,某知名大券商的首席分析師在第二天發佈了一份研報,將茅臺的未來一年股價定位於900元,但是這位分析師顯然沒有注意到或者蔑視了11月16日下午新華社官網新華網發表的一篇文章。

雄安、茅臺,券商股……都是科創概念永不可忘的前車之鑑!

據說,當時這位分析師還順帶蔑視了11月16日晚貴州茅臺官方發佈的一條風險提示的公告。

結果,結果就是得到了一張來自交易所的“監管函”……

雄安、茅臺,券商股……都是科創概念永不可忘的前車之鑑!

“看空研報”會越開越多!

雄安、茅臺,券商股……都是科創概念永不可忘的前車之鑑!

2018年,A股泥沙俱下,欲振乏力,也就沒誰再來跟“么蛾子”們過不去;

雄安、茅臺,券商股……都是科創概念永不可忘的前車之鑑!

但2019年一開年的暴漲,很快再次引起了有關方面的警覺,但這次“率先出面”的不是監管層,而是極個別的幾家“成熟”了的“市場機構”,直接給幾位“牛神”下了“重症診斷書”,加之在此前後監管層陸續提升了對“場外配資”等問題的監管力度,快速暴漲的牛頭,才被迫低下昂貴的頭顱……

而對部分“研究機構”的“良心之作”,監管層此時的態度也很明確——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很乾脆的表示:針對個股發表看空報告, "這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而這也是監管層首次對上述事件予以明確的表態。

雄安、茅臺,券商股……都是科創概念永不可忘的前車之鑑!

監管層為何如此重視“科創板”?決策層“搶佔關鍵技術制高點”的戰略,早已經給出了“答案”。

雖然新人早已明智的保持了“和市場之間關係”,對漲跌一概以“那是市場決定的事,不便評論”,也很少再說“講政治、提高政治站位”之類的口號,但不說,不代表“不重視”,作為決策層強調“需要關鍵時刻頂得上的幹部”之後,第一批“上崗”的新人,自不會降低這方面的覺悟。

於是乎,問題就很明確——

從歷史經驗角度,以及監管層對“國家戰略”負責任的角度看,有關方面都會不遺餘力的防止“相關概念”在A股市場上被提前、過度炒作的風險,儘管有關方面有過“不干預上漲”的表態……

“科創板+註冊制”這一“革命性創新舉措”的推出,少不了“普大喜奔”的市場氛圍的烘托(新人也不會免俗嘛),但問題是,如果不能善加誘導和監督,依著國內短炒資本的性子胡來,已經冒頭的場外配資等槓桿資金,就有膽子、更有手段,把這個到下半年才有可能“真正上市交易”的板塊,提前大半年,在A股市場上,以“影子概念股”為標的,又來一波無厘頭的大肆爆炒,只要沒有受到外部的干預,槓桿資金有理由、有能力,將相關概念炒到天上,在裹挾一大波不明覺厲的大媽接盤後,趕在有關方面最終被迫出手,或者科創板的“本尊”正式上市交易,利好出盡變利空,宏大故事“被兌現、甚至被證偽”之前,來個“一刀切”的韭菜大豐收,而只留給科創板、註冊制試點,以及有關方面一個收拾“一地雞毛”的尷尬窘境……

而有了2017年上半年的雄安、下半年的茅臺,以及2019年3月份的券商股的經驗教訓,有關方面應該也是會“防患於未然”的……

因此,這次玩“科創板影子股概念”,也要學會適可而止、謀求長遠;

千萬別幹那些“捋虎鬚,逆龍鱗”的事,輕則“踩雷”,重,保不齊又來一次“火燒連營”、一鍋端了去!

畢竟,沒有錯買錯賣,就沒有傷害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