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

原創: 圖溯上海

杜行

元代,有出生於杜浦(今周浦)的杜元方(字玉泉,任浙江德清縣主簿),晚年隱居到黃浦江以東里許的王家浜(今姚家浜)沿岸,後來這裡人稱“杜村”。杜元方的兒子們都好學,有文名或潛德,孫子杜隰(字宗原)於明代初年出任太常贊禮郎,後授理科給事中。他雖然因病辭歸,去世時僅33歲,但他曾受明太祖嘉獎,鄉人均敬仰,杜家因此漸成當地望族。

明永和年間,王家浜沿岸形成杜家行商市(上海縣十六保十圖),其中有石皮街。石皮街上,杜氏家族“族大眾繁,科第明經孝秀,後先踵接”。杜家有杜時登(字庸之,號虛江,授浙江瑞安縣令)、杜時騰(字衝之,官石埭教諭,遷黃縣令)、杜時達(字兼之,號逸山,以吏員官浙江紹興府知事,遷遂昌縣主簿)和杜獻璠(字公魯)、杜宗彝,兩代大多中舉,或任官職,或有著作,杜家成了著姓望族。

"

原創: 圖溯上海

杜行

元代,有出生於杜浦(今周浦)的杜元方(字玉泉,任浙江德清縣主簿),晚年隱居到黃浦江以東里許的王家浜(今姚家浜)沿岸,後來這裡人稱“杜村”。杜元方的兒子們都好學,有文名或潛德,孫子杜隰(字宗原)於明代初年出任太常贊禮郎,後授理科給事中。他雖然因病辭歸,去世時僅33歲,但他曾受明太祖嘉獎,鄉人均敬仰,杜家因此漸成當地望族。

明永和年間,王家浜沿岸形成杜家行商市(上海縣十六保十圖),其中有石皮街。石皮街上,杜氏家族“族大眾繁,科第明經孝秀,後先踵接”。杜家有杜時登(字庸之,號虛江,授浙江瑞安縣令)、杜時騰(字衝之,官石埭教諭,遷黃縣令)、杜時達(字兼之,號逸山,以吏員官浙江紹興府知事,遷遂昌縣主簿)和杜獻璠(字公魯)、杜宗彝,兩代大多中舉,或任官職,或有著作,杜家成了著姓望族。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民國《南匯縣誌》杜行鄉圖中的杜行鎮

杜家孫輩中,有杜士全,字完山,萬曆十三年(1585年)舉人,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中進士,先後任大冶、海鹽縣令,後擢為刑科給事中,官至工部尚書。與狀元朱之蕃常在金陵莫愁湖雅游,相互憑圖詠唱,後有《朱杜兩太史倡和》詩集傳世。著有《春星堂詩稿》(清雍正元年杜廷鯉刻本)。其弟杜士基,字彥蒙,號筏城,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舉人,任兵部郎中。其博雅嗜古,善楷書,嘗手抄二十一史,精好絕倫,著有《類衷》。族弟杜開美,字袁度,生有異才,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年間官文華殿中書舍人,後以母老乞歸。工詩,著有《秋水》《遠遊》《叩舷》《貂裘》《潤州》《白門》《敝帚》《行藥》《蜩甲》《閒居》諸草。

"

原創: 圖溯上海

杜行

元代,有出生於杜浦(今周浦)的杜元方(字玉泉,任浙江德清縣主簿),晚年隱居到黃浦江以東里許的王家浜(今姚家浜)沿岸,後來這裡人稱“杜村”。杜元方的兒子們都好學,有文名或潛德,孫子杜隰(字宗原)於明代初年出任太常贊禮郎,後授理科給事中。他雖然因病辭歸,去世時僅33歲,但他曾受明太祖嘉獎,鄉人均敬仰,杜家因此漸成當地望族。

明永和年間,王家浜沿岸形成杜家行商市(上海縣十六保十圖),其中有石皮街。石皮街上,杜氏家族“族大眾繁,科第明經孝秀,後先踵接”。杜家有杜時登(字庸之,號虛江,授浙江瑞安縣令)、杜時騰(字衝之,官石埭教諭,遷黃縣令)、杜時達(字兼之,號逸山,以吏員官浙江紹興府知事,遷遂昌縣主簿)和杜獻璠(字公魯)、杜宗彝,兩代大多中舉,或任官職,或有著作,杜家成了著姓望族。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民國《南匯縣誌》杜行鄉圖中的杜行鎮

杜家孫輩中,有杜士全,字完山,萬曆十三年(1585年)舉人,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中進士,先後任大冶、海鹽縣令,後擢為刑科給事中,官至工部尚書。與狀元朱之蕃常在金陵莫愁湖雅游,相互憑圖詠唱,後有《朱杜兩太史倡和》詩集傳世。著有《春星堂詩稿》(清雍正元年杜廷鯉刻本)。其弟杜士基,字彥蒙,號筏城,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舉人,任兵部郎中。其博雅嗜古,善楷書,嘗手抄二十一史,精好絕倫,著有《類衷》。族弟杜開美,字袁度,生有異才,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年間官文華殿中書舍人,後以母老乞歸。工詩,著有《秋水》《遠遊》《叩舷》《貂裘》《潤州》《白門》《敝帚》《行藥》《蜩甲》《閒居》諸草。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

原創: 圖溯上海

杜行

元代,有出生於杜浦(今周浦)的杜元方(字玉泉,任浙江德清縣主簿),晚年隱居到黃浦江以東里許的王家浜(今姚家浜)沿岸,後來這裡人稱“杜村”。杜元方的兒子們都好學,有文名或潛德,孫子杜隰(字宗原)於明代初年出任太常贊禮郎,後授理科給事中。他雖然因病辭歸,去世時僅33歲,但他曾受明太祖嘉獎,鄉人均敬仰,杜家因此漸成當地望族。

明永和年間,王家浜沿岸形成杜家行商市(上海縣十六保十圖),其中有石皮街。石皮街上,杜氏家族“族大眾繁,科第明經孝秀,後先踵接”。杜家有杜時登(字庸之,號虛江,授浙江瑞安縣令)、杜時騰(字衝之,官石埭教諭,遷黃縣令)、杜時達(字兼之,號逸山,以吏員官浙江紹興府知事,遷遂昌縣主簿)和杜獻璠(字公魯)、杜宗彝,兩代大多中舉,或任官職,或有著作,杜家成了著姓望族。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民國《南匯縣誌》杜行鄉圖中的杜行鎮

杜家孫輩中,有杜士全,字完山,萬曆十三年(1585年)舉人,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中進士,先後任大冶、海鹽縣令,後擢為刑科給事中,官至工部尚書。與狀元朱之蕃常在金陵莫愁湖雅游,相互憑圖詠唱,後有《朱杜兩太史倡和》詩集傳世。著有《春星堂詩稿》(清雍正元年杜廷鯉刻本)。其弟杜士基,字彥蒙,號筏城,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舉人,任兵部郎中。其博雅嗜古,善楷書,嘗手抄二十一史,精好絕倫,著有《類衷》。族弟杜開美,字袁度,生有異才,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年間官文華殿中書舍人,後以母老乞歸。工詩,著有《秋水》《遠遊》《叩舷》《貂裘》《潤州》《白門》《敝帚》《行藥》《蜩甲》《閒居》諸草。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杜行老街與老宅

杜氏居官清廉,受人推重,清代初期李延罡(1628—1697)所撰《南吳舊話錄》中,記載了幾則軼事:

身為工部尚書的杜士全每年入冬時,總喜歡吃些飯瓜(番瓜),他說:“家鄉土產,味為尤勝。”族人前來探望時,也常帶幾隻飯瓜作禮品,而他總是以厚禮回贈相送。有人問:“你所酬百倍於物,而且收下了又不多食,不要再這樣送了吧。”杜尚書笑笑說:“我們都是浦東的窮孝廉子,怎麼能輕看這飯瓜呢?”

某年,杜士全回浦東老家掃墓,順便答報親友,只帶了一名老蒼頭和兩三名小僮,並吩咐報名帖時不得高升喧嚷。回家後老蒼頭說:“今天拜客隨從太少,恐怕有失禮制。”杜尚書答道:“你們不懂何為禮制,我鄉親三黨之中,家貧者居室湫隘,人去得多了,沒有廊廡安頓你們。主人必定感到局蹐,我也不得心安,只好匆匆告別,那才真是失禮呢!”

"

原創: 圖溯上海

杜行

元代,有出生於杜浦(今周浦)的杜元方(字玉泉,任浙江德清縣主簿),晚年隱居到黃浦江以東里許的王家浜(今姚家浜)沿岸,後來這裡人稱“杜村”。杜元方的兒子們都好學,有文名或潛德,孫子杜隰(字宗原)於明代初年出任太常贊禮郎,後授理科給事中。他雖然因病辭歸,去世時僅33歲,但他曾受明太祖嘉獎,鄉人均敬仰,杜家因此漸成當地望族。

明永和年間,王家浜沿岸形成杜家行商市(上海縣十六保十圖),其中有石皮街。石皮街上,杜氏家族“族大眾繁,科第明經孝秀,後先踵接”。杜家有杜時登(字庸之,號虛江,授浙江瑞安縣令)、杜時騰(字衝之,官石埭教諭,遷黃縣令)、杜時達(字兼之,號逸山,以吏員官浙江紹興府知事,遷遂昌縣主簿)和杜獻璠(字公魯)、杜宗彝,兩代大多中舉,或任官職,或有著作,杜家成了著姓望族。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民國《南匯縣誌》杜行鄉圖中的杜行鎮

杜家孫輩中,有杜士全,字完山,萬曆十三年(1585年)舉人,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中進士,先後任大冶、海鹽縣令,後擢為刑科給事中,官至工部尚書。與狀元朱之蕃常在金陵莫愁湖雅游,相互憑圖詠唱,後有《朱杜兩太史倡和》詩集傳世。著有《春星堂詩稿》(清雍正元年杜廷鯉刻本)。其弟杜士基,字彥蒙,號筏城,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舉人,任兵部郎中。其博雅嗜古,善楷書,嘗手抄二十一史,精好絕倫,著有《類衷》。族弟杜開美,字袁度,生有異才,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年間官文華殿中書舍人,後以母老乞歸。工詩,著有《秋水》《遠遊》《叩舷》《貂裘》《潤州》《白門》《敝帚》《行藥》《蜩甲》《閒居》諸草。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杜行老街與老宅

杜氏居官清廉,受人推重,清代初期李延罡(1628—1697)所撰《南吳舊話錄》中,記載了幾則軼事:

身為工部尚書的杜士全每年入冬時,總喜歡吃些飯瓜(番瓜),他說:“家鄉土產,味為尤勝。”族人前來探望時,也常帶幾隻飯瓜作禮品,而他總是以厚禮回贈相送。有人問:“你所酬百倍於物,而且收下了又不多食,不要再這樣送了吧。”杜尚書笑笑說:“我們都是浦東的窮孝廉子,怎麼能輕看這飯瓜呢?”

某年,杜士全回浦東老家掃墓,順便答報親友,只帶了一名老蒼頭和兩三名小僮,並吩咐報名帖時不得高升喧嚷。回家後老蒼頭說:“今天拜客隨從太少,恐怕有失禮制。”杜尚書答道:“你們不懂何為禮制,我鄉親三黨之中,家貧者居室湫隘,人去得多了,沒有廊廡安頓你們。主人必定感到局蹐,我也不得心安,只好匆匆告別,那才真是失禮呢!”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杜行老街舊宅

杜時達任遂昌縣主簿期間,清廉自守。去任時,“囊無一文,士民涕泣送之”。

清代初期,杜家行商市的規模迅速發展,集鎮功能顯現,因此改稱為杜家行鎮。而杜氏家族未有傑出人才再現,逐漸中落了。

"

原創: 圖溯上海

杜行

元代,有出生於杜浦(今周浦)的杜元方(字玉泉,任浙江德清縣主簿),晚年隱居到黃浦江以東里許的王家浜(今姚家浜)沿岸,後來這裡人稱“杜村”。杜元方的兒子們都好學,有文名或潛德,孫子杜隰(字宗原)於明代初年出任太常贊禮郎,後授理科給事中。他雖然因病辭歸,去世時僅33歲,但他曾受明太祖嘉獎,鄉人均敬仰,杜家因此漸成當地望族。

明永和年間,王家浜沿岸形成杜家行商市(上海縣十六保十圖),其中有石皮街。石皮街上,杜氏家族“族大眾繁,科第明經孝秀,後先踵接”。杜家有杜時登(字庸之,號虛江,授浙江瑞安縣令)、杜時騰(字衝之,官石埭教諭,遷黃縣令)、杜時達(字兼之,號逸山,以吏員官浙江紹興府知事,遷遂昌縣主簿)和杜獻璠(字公魯)、杜宗彝,兩代大多中舉,或任官職,或有著作,杜家成了著姓望族。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民國《南匯縣誌》杜行鄉圖中的杜行鎮

杜家孫輩中,有杜士全,字完山,萬曆十三年(1585年)舉人,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中進士,先後任大冶、海鹽縣令,後擢為刑科給事中,官至工部尚書。與狀元朱之蕃常在金陵莫愁湖雅游,相互憑圖詠唱,後有《朱杜兩太史倡和》詩集傳世。著有《春星堂詩稿》(清雍正元年杜廷鯉刻本)。其弟杜士基,字彥蒙,號筏城,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舉人,任兵部郎中。其博雅嗜古,善楷書,嘗手抄二十一史,精好絕倫,著有《類衷》。族弟杜開美,字袁度,生有異才,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年間官文華殿中書舍人,後以母老乞歸。工詩,著有《秋水》《遠遊》《叩舷》《貂裘》《潤州》《白門》《敝帚》《行藥》《蜩甲》《閒居》諸草。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杜行老街與老宅

杜氏居官清廉,受人推重,清代初期李延罡(1628—1697)所撰《南吳舊話錄》中,記載了幾則軼事:

身為工部尚書的杜士全每年入冬時,總喜歡吃些飯瓜(番瓜),他說:“家鄉土產,味為尤勝。”族人前來探望時,也常帶幾隻飯瓜作禮品,而他總是以厚禮回贈相送。有人問:“你所酬百倍於物,而且收下了又不多食,不要再這樣送了吧。”杜尚書笑笑說:“我們都是浦東的窮孝廉子,怎麼能輕看這飯瓜呢?”

某年,杜士全回浦東老家掃墓,順便答報親友,只帶了一名老蒼頭和兩三名小僮,並吩咐報名帖時不得高升喧嚷。回家後老蒼頭說:“今天拜客隨從太少,恐怕有失禮制。”杜尚書答道:“你們不懂何為禮制,我鄉親三黨之中,家貧者居室湫隘,人去得多了,沒有廊廡安頓你們。主人必定感到局蹐,我也不得心安,只好匆匆告別,那才真是失禮呢!”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杜行老街舊宅

杜時達任遂昌縣主簿期間,清廉自守。去任時,“囊無一文,士民涕泣送之”。

清代初期,杜家行商市的規模迅速發展,集鎮功能顯現,因此改稱為杜家行鎮。而杜氏家族未有傑出人才再現,逐漸中落了。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閘港與浦江第一灣

明永樂元年(1403年),上海地區的水利建設作出重大舉措:開通南北走向的範家浜,使自西向東入海的大黃浦水改道,與吳淞江合流。從此,在上海的版圖上出現了一條新的黃浦江。就在黃浦江由西向北轉折處,其東岸因設閘卡住了東流之水,此地便稱為閘港(今浦江鎮永新村境),與閘港相望的西岸轉角地(今吳涇鎮樂道村寺嘴角),曾有一座古寺,它就是鄒家寺。這裡,如今人們稱作“浦江第一灣”。

"

原創: 圖溯上海

杜行

元代,有出生於杜浦(今周浦)的杜元方(字玉泉,任浙江德清縣主簿),晚年隱居到黃浦江以東里許的王家浜(今姚家浜)沿岸,後來這裡人稱“杜村”。杜元方的兒子們都好學,有文名或潛德,孫子杜隰(字宗原)於明代初年出任太常贊禮郎,後授理科給事中。他雖然因病辭歸,去世時僅33歲,但他曾受明太祖嘉獎,鄉人均敬仰,杜家因此漸成當地望族。

明永和年間,王家浜沿岸形成杜家行商市(上海縣十六保十圖),其中有石皮街。石皮街上,杜氏家族“族大眾繁,科第明經孝秀,後先踵接”。杜家有杜時登(字庸之,號虛江,授浙江瑞安縣令)、杜時騰(字衝之,官石埭教諭,遷黃縣令)、杜時達(字兼之,號逸山,以吏員官浙江紹興府知事,遷遂昌縣主簿)和杜獻璠(字公魯)、杜宗彝,兩代大多中舉,或任官職,或有著作,杜家成了著姓望族。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民國《南匯縣誌》杜行鄉圖中的杜行鎮

杜家孫輩中,有杜士全,字完山,萬曆十三年(1585年)舉人,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中進士,先後任大冶、海鹽縣令,後擢為刑科給事中,官至工部尚書。與狀元朱之蕃常在金陵莫愁湖雅游,相互憑圖詠唱,後有《朱杜兩太史倡和》詩集傳世。著有《春星堂詩稿》(清雍正元年杜廷鯉刻本)。其弟杜士基,字彥蒙,號筏城,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舉人,任兵部郎中。其博雅嗜古,善楷書,嘗手抄二十一史,精好絕倫,著有《類衷》。族弟杜開美,字袁度,生有異才,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年間官文華殿中書舍人,後以母老乞歸。工詩,著有《秋水》《遠遊》《叩舷》《貂裘》《潤州》《白門》《敝帚》《行藥》《蜩甲》《閒居》諸草。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杜行老街與老宅

杜氏居官清廉,受人推重,清代初期李延罡(1628—1697)所撰《南吳舊話錄》中,記載了幾則軼事:

身為工部尚書的杜士全每年入冬時,總喜歡吃些飯瓜(番瓜),他說:“家鄉土產,味為尤勝。”族人前來探望時,也常帶幾隻飯瓜作禮品,而他總是以厚禮回贈相送。有人問:“你所酬百倍於物,而且收下了又不多食,不要再這樣送了吧。”杜尚書笑笑說:“我們都是浦東的窮孝廉子,怎麼能輕看這飯瓜呢?”

某年,杜士全回浦東老家掃墓,順便答報親友,只帶了一名老蒼頭和兩三名小僮,並吩咐報名帖時不得高升喧嚷。回家後老蒼頭說:“今天拜客隨從太少,恐怕有失禮制。”杜尚書答道:“你們不懂何為禮制,我鄉親三黨之中,家貧者居室湫隘,人去得多了,沒有廊廡安頓你們。主人必定感到局蹐,我也不得心安,只好匆匆告別,那才真是失禮呢!”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杜行老街舊宅

杜時達任遂昌縣主簿期間,清廉自守。去任時,“囊無一文,士民涕泣送之”。

清代初期,杜家行商市的規模迅速發展,集鎮功能顯現,因此改稱為杜家行鎮。而杜氏家族未有傑出人才再現,逐漸中落了。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閘港與浦江第一灣

明永樂元年(1403年),上海地區的水利建設作出重大舉措:開通南北走向的範家浜,使自西向東入海的大黃浦水改道,與吳淞江合流。從此,在上海的版圖上出現了一條新的黃浦江。就在黃浦江由西向北轉折處,其東岸因設閘卡住了東流之水,此地便稱為閘港(今浦江鎮永新村境),與閘港相望的西岸轉角地(今吳涇鎮樂道村寺嘴角),曾有一座古寺,它就是鄒家寺。這裡,如今人們稱作“浦江第一灣”。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航拍“第一灣”(20世紀70年代)

鄒家寺本名南廣福寺,始建於南宋嘉泰年間(1201—1204),由里人鄒運幹舍宅興建,因此俗稱鄒家寺。曾有房20間,大殿兩側建東、西樓,是望江觀潮勝地。寺內供金龍四大王,故又稱大王廟。因鄒家寺名聲遐邇,“鄒家寺”之名曾一度成為整個塘灣地區的代稱。上海人把江河轉角的灣頭凸出處稱作嘴。鄒家寺所在地,就稱作鄒家寺嘴,人們習稱寺嘴角或寺嘴上,沿用至今。這寺嘴角被視作風水寶地,數百年來當地流傳著“三世修在鄒家寺,幹勿煞來沒(淹)勿著”(本地方言,即常年不受旱澇災害)的說法。

唐宋時,太湖之水是通過婁江、松江(吳淞江,近代稱蘇州河)及東江三條水道入海的。北支婁江即今瀏河,經崑山、太倉到瀏河口入海;中支松江從吳江向東進入上海後入海;南支東江即黃浦江前身,稱黃龍浦。唐宋以後,由於長江三角洲的下沉以及泥沙在河口地帶大量堆積,原來宣洩太湖水入海的三江,在海潮的倒灌下水洩不暢,相繼淤塞。明初,瀏河代替吳淞江成為太湖水的入海“大道”。中支吳淞江另闢新道,形成了今日的蘇州河,其故道則為今日殘存的“虯江”。南支東江從閘港經下沙至新場以東入海,出海口修築海塘而封斷後,又從閘港折向北流注入吳淞江,成為黃浦江早期的雛形。

永樂元年(1403年)四月,上海地區連降大雨,因黃浦江水系下游壅塞,吳淞江之水難以沖瀉入海,當地官員治而無效,造成蘇州、松江府一帶大水成災。要抗禦水患,必須徹底治理黃浦江水系。剛登基的明成祖責令戶部尚書夏原吉前來治水。

"

原創: 圖溯上海

杜行

元代,有出生於杜浦(今周浦)的杜元方(字玉泉,任浙江德清縣主簿),晚年隱居到黃浦江以東里許的王家浜(今姚家浜)沿岸,後來這裡人稱“杜村”。杜元方的兒子們都好學,有文名或潛德,孫子杜隰(字宗原)於明代初年出任太常贊禮郎,後授理科給事中。他雖然因病辭歸,去世時僅33歲,但他曾受明太祖嘉獎,鄉人均敬仰,杜家因此漸成當地望族。

明永和年間,王家浜沿岸形成杜家行商市(上海縣十六保十圖),其中有石皮街。石皮街上,杜氏家族“族大眾繁,科第明經孝秀,後先踵接”。杜家有杜時登(字庸之,號虛江,授浙江瑞安縣令)、杜時騰(字衝之,官石埭教諭,遷黃縣令)、杜時達(字兼之,號逸山,以吏員官浙江紹興府知事,遷遂昌縣主簿)和杜獻璠(字公魯)、杜宗彝,兩代大多中舉,或任官職,或有著作,杜家成了著姓望族。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民國《南匯縣誌》杜行鄉圖中的杜行鎮

杜家孫輩中,有杜士全,字完山,萬曆十三年(1585年)舉人,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中進士,先後任大冶、海鹽縣令,後擢為刑科給事中,官至工部尚書。與狀元朱之蕃常在金陵莫愁湖雅游,相互憑圖詠唱,後有《朱杜兩太史倡和》詩集傳世。著有《春星堂詩稿》(清雍正元年杜廷鯉刻本)。其弟杜士基,字彥蒙,號筏城,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舉人,任兵部郎中。其博雅嗜古,善楷書,嘗手抄二十一史,精好絕倫,著有《類衷》。族弟杜開美,字袁度,生有異才,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年間官文華殿中書舍人,後以母老乞歸。工詩,著有《秋水》《遠遊》《叩舷》《貂裘》《潤州》《白門》《敝帚》《行藥》《蜩甲》《閒居》諸草。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杜行老街與老宅

杜氏居官清廉,受人推重,清代初期李延罡(1628—1697)所撰《南吳舊話錄》中,記載了幾則軼事:

身為工部尚書的杜士全每年入冬時,總喜歡吃些飯瓜(番瓜),他說:“家鄉土產,味為尤勝。”族人前來探望時,也常帶幾隻飯瓜作禮品,而他總是以厚禮回贈相送。有人問:“你所酬百倍於物,而且收下了又不多食,不要再這樣送了吧。”杜尚書笑笑說:“我們都是浦東的窮孝廉子,怎麼能輕看這飯瓜呢?”

某年,杜士全回浦東老家掃墓,順便答報親友,只帶了一名老蒼頭和兩三名小僮,並吩咐報名帖時不得高升喧嚷。回家後老蒼頭說:“今天拜客隨從太少,恐怕有失禮制。”杜尚書答道:“你們不懂何為禮制,我鄉親三黨之中,家貧者居室湫隘,人去得多了,沒有廊廡安頓你們。主人必定感到局蹐,我也不得心安,只好匆匆告別,那才真是失禮呢!”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杜行老街舊宅

杜時達任遂昌縣主簿期間,清廉自守。去任時,“囊無一文,士民涕泣送之”。

清代初期,杜家行商市的規模迅速發展,集鎮功能顯現,因此改稱為杜家行鎮。而杜氏家族未有傑出人才再現,逐漸中落了。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閘港與浦江第一灣

明永樂元年(1403年),上海地區的水利建設作出重大舉措:開通南北走向的範家浜,使自西向東入海的大黃浦水改道,與吳淞江合流。從此,在上海的版圖上出現了一條新的黃浦江。就在黃浦江由西向北轉折處,其東岸因設閘卡住了東流之水,此地便稱為閘港(今浦江鎮永新村境),與閘港相望的西岸轉角地(今吳涇鎮樂道村寺嘴角),曾有一座古寺,它就是鄒家寺。這裡,如今人們稱作“浦江第一灣”。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航拍“第一灣”(20世紀70年代)

鄒家寺本名南廣福寺,始建於南宋嘉泰年間(1201—1204),由里人鄒運幹舍宅興建,因此俗稱鄒家寺。曾有房20間,大殿兩側建東、西樓,是望江觀潮勝地。寺內供金龍四大王,故又稱大王廟。因鄒家寺名聲遐邇,“鄒家寺”之名曾一度成為整個塘灣地區的代稱。上海人把江河轉角的灣頭凸出處稱作嘴。鄒家寺所在地,就稱作鄒家寺嘴,人們習稱寺嘴角或寺嘴上,沿用至今。這寺嘴角被視作風水寶地,數百年來當地流傳著“三世修在鄒家寺,幹勿煞來沒(淹)勿著”(本地方言,即常年不受旱澇災害)的說法。

唐宋時,太湖之水是通過婁江、松江(吳淞江,近代稱蘇州河)及東江三條水道入海的。北支婁江即今瀏河,經崑山、太倉到瀏河口入海;中支松江從吳江向東進入上海後入海;南支東江即黃浦江前身,稱黃龍浦。唐宋以後,由於長江三角洲的下沉以及泥沙在河口地帶大量堆積,原來宣洩太湖水入海的三江,在海潮的倒灌下水洩不暢,相繼淤塞。明初,瀏河代替吳淞江成為太湖水的入海“大道”。中支吳淞江另闢新道,形成了今日的蘇州河,其故道則為今日殘存的“虯江”。南支東江從閘港經下沙至新場以東入海,出海口修築海塘而封斷後,又從閘港折向北流注入吳淞江,成為黃浦江早期的雛形。

永樂元年(1403年)四月,上海地區連降大雨,因黃浦江水系下游壅塞,吳淞江之水難以沖瀉入海,當地官員治而無效,造成蘇州、松江府一帶大水成災。要抗禦水患,必須徹底治理黃浦江水系。剛登基的明成祖責令戶部尚書夏原吉前來治水。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夏原吉像(清《吳郡名賢圖傳贊》)

夏原吉(1366—1430),字維喆,江西德興人,為洪熙、宣德朝內閣大臣之一。他十分關切民生,所寫《踏車嘆》曰:

東吳之地真水鄉,兩岸澇漲非尋常。稻疇決裂走魚鱉,居民沒溺乘舟航。聖皇勤政重農事,玉札搬來須整治。河渠無奈久不修,水勢縱橫多阻滯”。“自朝至暮無停時,足行車轉如星馳。糧頭裡長坐擊鼓,相催相迫惟嫌遲。乘舟曉向東邊看,忍視艱難民疾患。戴星戴月夜忘歸,悶依篷窗髮長嘆。噫嘆我嘆誠何如,為憐車水工程殊。跰生足底不暇息,塵垢滿面無心除。內中疲癃多困極,肌腹枵枵體無力。紛紛望向膏粱家,忍視飢寒哪暇恤。會法朝覲黃金宮,細將此意陳重瞳。願令天下游食輩,扶犁南畎為耕農。

此時,挺身而出的葉宗行來了。

葉宗行,名宗人,以字行,為宋代名臣葉夢得(字少蘊,號石林,江蘇吳縣人)的後裔。據《華亭縣誌》記載,葉夢得之孫葉李(字亦愚)為宋末太學生,入贅居莘莊鎮,官至中書左丞。葉宗行為其後人。史料稱其為華亭人,而相傳葉宗行出生於魯匯鄉葉家行(俗稱葉港,今浦江鎮正義村五組),因明代時魯匯不屬華亭縣(而莘莊屬華亭縣),此說不可靠。

"

原創: 圖溯上海

杜行

元代,有出生於杜浦(今周浦)的杜元方(字玉泉,任浙江德清縣主簿),晚年隱居到黃浦江以東里許的王家浜(今姚家浜)沿岸,後來這裡人稱“杜村”。杜元方的兒子們都好學,有文名或潛德,孫子杜隰(字宗原)於明代初年出任太常贊禮郎,後授理科給事中。他雖然因病辭歸,去世時僅33歲,但他曾受明太祖嘉獎,鄉人均敬仰,杜家因此漸成當地望族。

明永和年間,王家浜沿岸形成杜家行商市(上海縣十六保十圖),其中有石皮街。石皮街上,杜氏家族“族大眾繁,科第明經孝秀,後先踵接”。杜家有杜時登(字庸之,號虛江,授浙江瑞安縣令)、杜時騰(字衝之,官石埭教諭,遷黃縣令)、杜時達(字兼之,號逸山,以吏員官浙江紹興府知事,遷遂昌縣主簿)和杜獻璠(字公魯)、杜宗彝,兩代大多中舉,或任官職,或有著作,杜家成了著姓望族。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民國《南匯縣誌》杜行鄉圖中的杜行鎮

杜家孫輩中,有杜士全,字完山,萬曆十三年(1585年)舉人,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中進士,先後任大冶、海鹽縣令,後擢為刑科給事中,官至工部尚書。與狀元朱之蕃常在金陵莫愁湖雅游,相互憑圖詠唱,後有《朱杜兩太史倡和》詩集傳世。著有《春星堂詩稿》(清雍正元年杜廷鯉刻本)。其弟杜士基,字彥蒙,號筏城,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舉人,任兵部郎中。其博雅嗜古,善楷書,嘗手抄二十一史,精好絕倫,著有《類衷》。族弟杜開美,字袁度,生有異才,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年間官文華殿中書舍人,後以母老乞歸。工詩,著有《秋水》《遠遊》《叩舷》《貂裘》《潤州》《白門》《敝帚》《行藥》《蜩甲》《閒居》諸草。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杜行老街與老宅

杜氏居官清廉,受人推重,清代初期李延罡(1628—1697)所撰《南吳舊話錄》中,記載了幾則軼事:

身為工部尚書的杜士全每年入冬時,總喜歡吃些飯瓜(番瓜),他說:“家鄉土產,味為尤勝。”族人前來探望時,也常帶幾隻飯瓜作禮品,而他總是以厚禮回贈相送。有人問:“你所酬百倍於物,而且收下了又不多食,不要再這樣送了吧。”杜尚書笑笑說:“我們都是浦東的窮孝廉子,怎麼能輕看這飯瓜呢?”

某年,杜士全回浦東老家掃墓,順便答報親友,只帶了一名老蒼頭和兩三名小僮,並吩咐報名帖時不得高升喧嚷。回家後老蒼頭說:“今天拜客隨從太少,恐怕有失禮制。”杜尚書答道:“你們不懂何為禮制,我鄉親三黨之中,家貧者居室湫隘,人去得多了,沒有廊廡安頓你們。主人必定感到局蹐,我也不得心安,只好匆匆告別,那才真是失禮呢!”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杜行老街舊宅

杜時達任遂昌縣主簿期間,清廉自守。去任時,“囊無一文,士民涕泣送之”。

清代初期,杜家行商市的規模迅速發展,集鎮功能顯現,因此改稱為杜家行鎮。而杜氏家族未有傑出人才再現,逐漸中落了。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閘港與浦江第一灣

明永樂元年(1403年),上海地區的水利建設作出重大舉措:開通南北走向的範家浜,使自西向東入海的大黃浦水改道,與吳淞江合流。從此,在上海的版圖上出現了一條新的黃浦江。就在黃浦江由西向北轉折處,其東岸因設閘卡住了東流之水,此地便稱為閘港(今浦江鎮永新村境),與閘港相望的西岸轉角地(今吳涇鎮樂道村寺嘴角),曾有一座古寺,它就是鄒家寺。這裡,如今人們稱作“浦江第一灣”。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航拍“第一灣”(20世紀70年代)

鄒家寺本名南廣福寺,始建於南宋嘉泰年間(1201—1204),由里人鄒運幹舍宅興建,因此俗稱鄒家寺。曾有房20間,大殿兩側建東、西樓,是望江觀潮勝地。寺內供金龍四大王,故又稱大王廟。因鄒家寺名聲遐邇,“鄒家寺”之名曾一度成為整個塘灣地區的代稱。上海人把江河轉角的灣頭凸出處稱作嘴。鄒家寺所在地,就稱作鄒家寺嘴,人們習稱寺嘴角或寺嘴上,沿用至今。這寺嘴角被視作風水寶地,數百年來當地流傳著“三世修在鄒家寺,幹勿煞來沒(淹)勿著”(本地方言,即常年不受旱澇災害)的說法。

唐宋時,太湖之水是通過婁江、松江(吳淞江,近代稱蘇州河)及東江三條水道入海的。北支婁江即今瀏河,經崑山、太倉到瀏河口入海;中支松江從吳江向東進入上海後入海;南支東江即黃浦江前身,稱黃龍浦。唐宋以後,由於長江三角洲的下沉以及泥沙在河口地帶大量堆積,原來宣洩太湖水入海的三江,在海潮的倒灌下水洩不暢,相繼淤塞。明初,瀏河代替吳淞江成為太湖水的入海“大道”。中支吳淞江另闢新道,形成了今日的蘇州河,其故道則為今日殘存的“虯江”。南支東江從閘港經下沙至新場以東入海,出海口修築海塘而封斷後,又從閘港折向北流注入吳淞江,成為黃浦江早期的雛形。

永樂元年(1403年)四月,上海地區連降大雨,因黃浦江水系下游壅塞,吳淞江之水難以沖瀉入海,當地官員治而無效,造成蘇州、松江府一帶大水成災。要抗禦水患,必須徹底治理黃浦江水系。剛登基的明成祖責令戶部尚書夏原吉前來治水。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夏原吉像(清《吳郡名賢圖傳贊》)

夏原吉(1366—1430),字維喆,江西德興人,為洪熙、宣德朝內閣大臣之一。他十分關切民生,所寫《踏車嘆》曰:

東吳之地真水鄉,兩岸澇漲非尋常。稻疇決裂走魚鱉,居民沒溺乘舟航。聖皇勤政重農事,玉札搬來須整治。河渠無奈久不修,水勢縱橫多阻滯”。“自朝至暮無停時,足行車轉如星馳。糧頭裡長坐擊鼓,相催相迫惟嫌遲。乘舟曉向東邊看,忍視艱難民疾患。戴星戴月夜忘歸,悶依篷窗髮長嘆。噫嘆我嘆誠何如,為憐車水工程殊。跰生足底不暇息,塵垢滿面無心除。內中疲癃多困極,肌腹枵枵體無力。紛紛望向膏粱家,忍視飢寒哪暇恤。會法朝覲黃金宮,細將此意陳重瞳。願令天下游食輩,扶犁南畎為耕農。

此時,挺身而出的葉宗行來了。

葉宗行,名宗人,以字行,為宋代名臣葉夢得(字少蘊,號石林,江蘇吳縣人)的後裔。據《華亭縣誌》記載,葉夢得之孫葉李(字亦愚)為宋末太學生,入贅居莘莊鎮,官至中書左丞。葉宗行為其後人。史料稱其為華亭人,而相傳葉宗行出生於魯匯鄉葉家行(俗稱葉港,今浦江鎮正義村五組),因明代時魯匯不屬華亭縣(而莘莊屬華亭縣),此說不可靠。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閘港河

夏季的一天,葉宗行以諸生身份上書夏原吉,主張開挖範家浜,接通大黃浦,匯入吳淞江,實現江浦合流,以增強水勢,沖瀉入海。夏原吉採納了他的意見,並命他隨同治水。兩人趕赴實地,“役兵民數萬,撫卹之人人盡力,布衣徒步,日夜經劃”,嚴寒不避冷,盛夏不張蓋,奮戰了一年多,終於引太湖水入劉家港、白茆港,疏浚吳淞江、大黃浦、赤雁浦,開通範家浜,總計開挖河道長12000丈,河道逐漸由“闊30餘丈”,沖刷擴展到2裡許。自此不僅改善了上海西南部眾水壅至澱泖的局面,而且形成了“以浦代淞”的水系變化,蘇鬆兩府地區連年豐收。黃浦江從此替代吳淞江成為太湖洩洪的主要通道,併為日後上海港的建立和上海地區的繁榮創造了條件。秦榮光《上海縣竹枝詞》為此吟曰:

浦水原從閘港東,

築塘捍海口遭封。

北東流入吳淞口,

江浦初憑一線通。

葉廷琯《浦西寓舍雜詠》有一首專詠此事:

一條黃浦劃西東,

百里人煙指顧中。

略似岷江分兩戒,

波濤直接海天空。

從此,江浦合流,當地人將向北去的浦江稱“東黃浦”,而將西來的浦江稱“南黃浦”。葉宗行還制定了河道管理制度,如當時設置測量水位的石標,稱作“憂歡石”——水位正常為歡,水位上漲為憂,這一水文測量設施蘊含著豐富的人文色彩。

"

原創: 圖溯上海

杜行

元代,有出生於杜浦(今周浦)的杜元方(字玉泉,任浙江德清縣主簿),晚年隱居到黃浦江以東里許的王家浜(今姚家浜)沿岸,後來這裡人稱“杜村”。杜元方的兒子們都好學,有文名或潛德,孫子杜隰(字宗原)於明代初年出任太常贊禮郎,後授理科給事中。他雖然因病辭歸,去世時僅33歲,但他曾受明太祖嘉獎,鄉人均敬仰,杜家因此漸成當地望族。

明永和年間,王家浜沿岸形成杜家行商市(上海縣十六保十圖),其中有石皮街。石皮街上,杜氏家族“族大眾繁,科第明經孝秀,後先踵接”。杜家有杜時登(字庸之,號虛江,授浙江瑞安縣令)、杜時騰(字衝之,官石埭教諭,遷黃縣令)、杜時達(字兼之,號逸山,以吏員官浙江紹興府知事,遷遂昌縣主簿)和杜獻璠(字公魯)、杜宗彝,兩代大多中舉,或任官職,或有著作,杜家成了著姓望族。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民國《南匯縣誌》杜行鄉圖中的杜行鎮

杜家孫輩中,有杜士全,字完山,萬曆十三年(1585年)舉人,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中進士,先後任大冶、海鹽縣令,後擢為刑科給事中,官至工部尚書。與狀元朱之蕃常在金陵莫愁湖雅游,相互憑圖詠唱,後有《朱杜兩太史倡和》詩集傳世。著有《春星堂詩稿》(清雍正元年杜廷鯉刻本)。其弟杜士基,字彥蒙,號筏城,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舉人,任兵部郎中。其博雅嗜古,善楷書,嘗手抄二十一史,精好絕倫,著有《類衷》。族弟杜開美,字袁度,生有異才,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年間官文華殿中書舍人,後以母老乞歸。工詩,著有《秋水》《遠遊》《叩舷》《貂裘》《潤州》《白門》《敝帚》《行藥》《蜩甲》《閒居》諸草。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杜行老街與老宅

杜氏居官清廉,受人推重,清代初期李延罡(1628—1697)所撰《南吳舊話錄》中,記載了幾則軼事:

身為工部尚書的杜士全每年入冬時,總喜歡吃些飯瓜(番瓜),他說:“家鄉土產,味為尤勝。”族人前來探望時,也常帶幾隻飯瓜作禮品,而他總是以厚禮回贈相送。有人問:“你所酬百倍於物,而且收下了又不多食,不要再這樣送了吧。”杜尚書笑笑說:“我們都是浦東的窮孝廉子,怎麼能輕看這飯瓜呢?”

某年,杜士全回浦東老家掃墓,順便答報親友,只帶了一名老蒼頭和兩三名小僮,並吩咐報名帖時不得高升喧嚷。回家後老蒼頭說:“今天拜客隨從太少,恐怕有失禮制。”杜尚書答道:“你們不懂何為禮制,我鄉親三黨之中,家貧者居室湫隘,人去得多了,沒有廊廡安頓你們。主人必定感到局蹐,我也不得心安,只好匆匆告別,那才真是失禮呢!”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杜行老街舊宅

杜時達任遂昌縣主簿期間,清廉自守。去任時,“囊無一文,士民涕泣送之”。

清代初期,杜家行商市的規模迅速發展,集鎮功能顯現,因此改稱為杜家行鎮。而杜氏家族未有傑出人才再現,逐漸中落了。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閘港與浦江第一灣

明永樂元年(1403年),上海地區的水利建設作出重大舉措:開通南北走向的範家浜,使自西向東入海的大黃浦水改道,與吳淞江合流。從此,在上海的版圖上出現了一條新的黃浦江。就在黃浦江由西向北轉折處,其東岸因設閘卡住了東流之水,此地便稱為閘港(今浦江鎮永新村境),與閘港相望的西岸轉角地(今吳涇鎮樂道村寺嘴角),曾有一座古寺,它就是鄒家寺。這裡,如今人們稱作“浦江第一灣”。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航拍“第一灣”(20世紀70年代)

鄒家寺本名南廣福寺,始建於南宋嘉泰年間(1201—1204),由里人鄒運幹舍宅興建,因此俗稱鄒家寺。曾有房20間,大殿兩側建東、西樓,是望江觀潮勝地。寺內供金龍四大王,故又稱大王廟。因鄒家寺名聲遐邇,“鄒家寺”之名曾一度成為整個塘灣地區的代稱。上海人把江河轉角的灣頭凸出處稱作嘴。鄒家寺所在地,就稱作鄒家寺嘴,人們習稱寺嘴角或寺嘴上,沿用至今。這寺嘴角被視作風水寶地,數百年來當地流傳著“三世修在鄒家寺,幹勿煞來沒(淹)勿著”(本地方言,即常年不受旱澇災害)的說法。

唐宋時,太湖之水是通過婁江、松江(吳淞江,近代稱蘇州河)及東江三條水道入海的。北支婁江即今瀏河,經崑山、太倉到瀏河口入海;中支松江從吳江向東進入上海後入海;南支東江即黃浦江前身,稱黃龍浦。唐宋以後,由於長江三角洲的下沉以及泥沙在河口地帶大量堆積,原來宣洩太湖水入海的三江,在海潮的倒灌下水洩不暢,相繼淤塞。明初,瀏河代替吳淞江成為太湖水的入海“大道”。中支吳淞江另闢新道,形成了今日的蘇州河,其故道則為今日殘存的“虯江”。南支東江從閘港經下沙至新場以東入海,出海口修築海塘而封斷後,又從閘港折向北流注入吳淞江,成為黃浦江早期的雛形。

永樂元年(1403年)四月,上海地區連降大雨,因黃浦江水系下游壅塞,吳淞江之水難以沖瀉入海,當地官員治而無效,造成蘇州、松江府一帶大水成災。要抗禦水患,必須徹底治理黃浦江水系。剛登基的明成祖責令戶部尚書夏原吉前來治水。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夏原吉像(清《吳郡名賢圖傳贊》)

夏原吉(1366—1430),字維喆,江西德興人,為洪熙、宣德朝內閣大臣之一。他十分關切民生,所寫《踏車嘆》曰:

東吳之地真水鄉,兩岸澇漲非尋常。稻疇決裂走魚鱉,居民沒溺乘舟航。聖皇勤政重農事,玉札搬來須整治。河渠無奈久不修,水勢縱橫多阻滯”。“自朝至暮無停時,足行車轉如星馳。糧頭裡長坐擊鼓,相催相迫惟嫌遲。乘舟曉向東邊看,忍視艱難民疾患。戴星戴月夜忘歸,悶依篷窗髮長嘆。噫嘆我嘆誠何如,為憐車水工程殊。跰生足底不暇息,塵垢滿面無心除。內中疲癃多困極,肌腹枵枵體無力。紛紛望向膏粱家,忍視飢寒哪暇恤。會法朝覲黃金宮,細將此意陳重瞳。願令天下游食輩,扶犁南畎為耕農。

此時,挺身而出的葉宗行來了。

葉宗行,名宗人,以字行,為宋代名臣葉夢得(字少蘊,號石林,江蘇吳縣人)的後裔。據《華亭縣誌》記載,葉夢得之孫葉李(字亦愚)為宋末太學生,入贅居莘莊鎮,官至中書左丞。葉宗行為其後人。史料稱其為華亭人,而相傳葉宗行出生於魯匯鄉葉家行(俗稱葉港,今浦江鎮正義村五組),因明代時魯匯不屬華亭縣(而莘莊屬華亭縣),此說不可靠。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閘港河

夏季的一天,葉宗行以諸生身份上書夏原吉,主張開挖範家浜,接通大黃浦,匯入吳淞江,實現江浦合流,以增強水勢,沖瀉入海。夏原吉採納了他的意見,並命他隨同治水。兩人趕赴實地,“役兵民數萬,撫卹之人人盡力,布衣徒步,日夜經劃”,嚴寒不避冷,盛夏不張蓋,奮戰了一年多,終於引太湖水入劉家港、白茆港,疏浚吳淞江、大黃浦、赤雁浦,開通範家浜,總計開挖河道長12000丈,河道逐漸由“闊30餘丈”,沖刷擴展到2裡許。自此不僅改善了上海西南部眾水壅至澱泖的局面,而且形成了“以浦代淞”的水系變化,蘇鬆兩府地區連年豐收。黃浦江從此替代吳淞江成為太湖洩洪的主要通道,併為日後上海港的建立和上海地區的繁榮創造了條件。秦榮光《上海縣竹枝詞》為此吟曰:

浦水原從閘港東,

築塘捍海口遭封。

北東流入吳淞口,

江浦初憑一線通。

葉廷琯《浦西寓舍雜詠》有一首專詠此事:

一條黃浦劃西東,

百里人煙指顧中。

略似岷江分兩戒,

波濤直接海天空。

從此,江浦合流,當地人將向北去的浦江稱“東黃浦”,而將西來的浦江稱“南黃浦”。葉宗行還制定了河道管理制度,如當時設置測量水位的石標,稱作“憂歡石”——水位正常為歡,水位上漲為憂,這一水文測量設施蘊含著豐富的人文色彩。

上海此地被稱作“浦江第一灣”曾有古寺 被視作風水寶地

大治河西水閘

因葉宗行治水有功,經夏尚書推薦,他被提升為浙江錢塘縣知縣。

上述史實,在明代著名學者王圻的《稗史彙編》和史學家、文學家郎瑛的《七修類稿·事物四·忠靖二事》均有記載,史稱:

夏公嘗治水,蘇、鬆廷儒講求水利。有葉宗行者與焉,見公治水久未成功,潛奏於朝。有旨令公復奏。公大驚,即日邀宗行,親迎階下,曰:“誠如先生之言,受益多也”。未幾,薦葉於朝。宗行得授錢塘知縣。公後奏績之日,曰:“是葉促成也”。

當時,錢塘縣是浙江省會,徭役繁重,財主豪門可花錢逃避,而百姓則備受徭役之苦,人們怨聲載道。葉宗行上任後,便首先修訂役法,規定按人口分成甲、乙兩批,輪流籤役。徭役均衡後,不出數月,社會便安定了。錢塘百姓無不稱讚,人稱“錢塘一葉清”。

葉宗行在錢塘縣為官正直,斷案如神,連《明史》中也記載了兩則傳奇故事。有一天,葉知縣正坐堂理事,見有條蛇探頭探腦地游上堂來,似乎有話要訴,便問道:“你可有冤情?本官為你審理。”那蛇點了點頭,轉身游出縣衙。知縣步步緊隨,來到一家燒餅鋪。蛇一頭鑽到了燒餅爐下,知縣忙下令撤去爐子,赫然發現一具死屍。他當場審案,查清了店主在數日前謀財害命埋屍滅跡的勾當,即將凶犯捉拿伏法。又有一天,葉知縣坐船外出,忽然船被阻在江中,到船尾一看,見一死屍掛在舵腰,還繫了塊石頭。知縣立即查探,很快緝拿了凶犯,人們都佩服他斷案如神。

朝廷得知其政績後,將信將疑。按察使周新,以官風嚴峻著稱,外號“冷麵寒鐵公”。一天趁葉宗行離衙外出,悄悄上門查看,見衙門內清貧如洗,只在竹箱內發現一包太湖魚脯。周新深為其清廉所感動,便拿了些魚脯走了。次日,周新特意設宴款待葉知縣,知縣不敢領受,周新便說:“桌上擺的只是你家的魚脯呀。”兩位知己便開懷痛飲,一醉方休。當晚,周新下令動用三品儀仗為他送行。知縣再三推辭,周新決意要如此排場,說:“你為官這樣清廉,理當受這三品的待遇,還客氣什麼!”他硬是隆重地送葉知縣回了家。

後來,葉宗行督送營造北京城的工匠北上時,不幸病逝途中。周新悲痛異常,著文祭奠,讚頌曰:“唯錢塘之江水,與君萬古而俱清。”錢塘百姓聞喪奔哭者,數月不絕。

另據傳,葉宗行之墓葬在春申塘東南側李家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