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置不擱置 流轉出效益——上海市奉賢區有效利用閒置宅基地及空閒農房試點紀實'

""閒置不擱置 流轉出效益——上海市奉賢區有效利用閒置宅基地及空閒農房試點紀實

圖為益民村新建的用於公司總部入駐的房屋。資料圖

離都市很近,這是上海市奉賢區西渡街道益民村最明顯的區位優勢。益民村作為奉賢北大門,北有金海公路隧道,到徐家彙僅需半個小時;南有S4大葉路出口,直通浙江。

同屬奉賢區的柘林鎮華亭村,景色優美,旅遊資源豐富,東石塘、景福橋、農耕文化展示館……處處彰顯著“賢文化”“孝文化”。

在上海,像益民村、華亭村這樣的村子,年輕人一般都在當地的城鎮或者中心城區生活,村裡常住人群大多是老年人,佔比高達百分之七十,由此產生了大量閒置宅基地和空閒農房。

如何盤活閒置宅基地和空閒農房,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奉賢區的做法是充分挖掘各村的優勢和特色,最大限度地保留鄉村原貌,最大程度地讓農民得實惠,宅基地流轉試點工作初現成效。

制度設計得民心:離地不失地,離房不失房

“我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我膽子蠻大的。”64歲的吳寶興非常驕傲。2018年3月,益民村率先實行宅基地流轉的試點工作,在全村找點位。最初看好的是5戶相鄰的點位,但是其中有2戶不同意,只好放棄,後來又找了幾個點,都沒能達成一致意見。經過宣傳,現在的3戶是自發要求試點,“我相信政府的,我不擔心。”試點的三家均為三層小樓,每家都有400多平方米,總的建築面積達到1233平方米。

由於三家宅基房屋年久失修,村委會便嚴格按照佔地面積不超,建築面積按原先農民建房標準的政策要求將房屋推倒重建。由村裡出資,設計、用料、顏色等均聽取老百姓自己的意見,並鼓勵現場監工,保證房屋質量。

同時,考慮到當地農村的生活習慣,前面樓房作為公司總部入駐,樓房後面給老百姓留了兩間40平方米的小屋,樓房和小屋用綠化帶隔開。“書記、主任真的很細緻,每個環節我們都參加的。”61歲的何福祥正是受益者,“我們的房子是自己一磚一瓦建起來的,還是捨不得的,但是這個政策確實好。”

村裡和老百姓籤15年的流轉協議,付給老百姓的租金每平米每五年遞增0.1元,前1-5年,每天每平方米0.7元,6-10年為0.8元,最後5年為0.9元。15年後房屋還給老百姓,如果他們仍然願意繼續流轉出租,就可以繼續簽協議,真正做到離地不失地,離房不失房。這樣算下來,平均每戶人家每年的租金收入可達10萬元。和以前兩三萬的租金相比,增收將近7萬元。隨後,村裡進行招商引資,將房屋出租。

2019年4月23日,村裡已成功和小翁雙傑工作室簽下5年的租賃協議,以每天每平方米1.5元的價格將其中一棟房屋出租,每年租金22萬元,從差價中賺取成本。“我們預想,3棟房子入駐的企業每年能創造500萬元的稅收,村裡能有25萬元的稅收,15年後不僅能夠回收成本,還可以盈利。”村委會主任金平給我們算了筆賬。“放心,省事,省力,在家就能賺錢。”這是老百姓對村裡政策最直接的理解。

招商引資,利用距離市區近的區位優勢,吸引公司總部入駐農民的閒置庭院,既可以提高農民的租金收入,又可以增加稅收。按照奉賢區政策規定,區鎮兩級稅收實得部分全部留給村裡,成為村集體收入的重要來源,村民除了租金,還能夠拿到集體分紅。“一庭院一總部”,可謂以庭院吸引公司總部,用公司總部推動庭院升級。

充分挖掘自身優勢:保留鄉土文化,發展休閒民宿

華亭村奉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以文化強村。截至2018年12月底,華亭村村民60週歲以上有1200多人,80週歲以上有199人。華亭村老齡化達到33.3%,有百分之五十的房屋都是閒置的。

即便如此,華亭村還是力求保穩,沒有盲目招商引資。“來我們這裡要滿足三個條件,一是喜歡農村,二是要有產業支撐,三是要能長期發展。”華亭村黨總支書記何春鋒語氣堅定,“不能一時衝動,不能只圖眼前利益,要做長久打算。”

“我是個愛跑偏的人。”一身田園打扮的李秀傑爽朗地笑著,來自黑龍江的她先是做建築材料外牆板生意,後因生意不景氣選擇做五常大米,大米賣火了就想做大米的體驗店,在稻田裡賣大米。正好市區的房子租期已到,她便到華亭村尋找房屋,但是找了很久,都沒能談下來。

“多虧了小何書記,我自己都要放棄了,他沒有放棄,一直在幫我們找合適的房子。”房子找到了,兩層小樓帶一個小閣樓,180平方米,一共六間房,一年兩萬多元的租金,租了十年。設計半年,施工半年,“本來只是想讓朋友來有個落腳點,誤打誤撞就做起了民宿。”李秀傑為民宿起名為“南亭集序”。

隨著上海市區兩級民宿規範標準的出臺,華亭村的“南亭集序”成為首批獲頒證照的民宿。與此同時,在相關政策的支持下,政府進行基礎配套,拓寬馬路、修建停車場……為民宿的發展提供動力。“剛開業時有兩三個月的空閒期,沒有人來。後來經過宣傳,生意慢慢好起來,我們現在週末、節假日都是爆滿,需要提前半個月預定。”

南亭集序保留老房子的結構,在此基礎上進行設計,因而每個房間都不太相同。在這裡聽聽音樂,喝喝茶,聊聊天,發發呆,認養一塊菜地,體驗一下星空房,泡泡屋,是都市人嚮往的簡約慢生活。“我的目標是做民宿 ,要做的事情特別多,有特別多的想法。”看著屋後正在施工的四棟小樓,李秀傑信心滿滿。

破解發展難題:引進多元資本,預案防範風險

益民村的試點工作是為了讓老百姓放心,也是為了吸引更多的企業。村委會跟老百姓簽訂協議,再通過集體經濟組織的運營平臺,招商引資。老百姓的收益得到切實保障,但村裡的經營平臺卻承擔著不小的風險。

資金是目前最大的問題。前期需要投入,運營需要成本,村集體“家小業小”,村幹部有擼起袖子加油乾的豪情,卻沒有與此相匹配的底氣。因此,接下來以這樣的模式再要進行流轉,資金不足成為最大的阻礙。

“下一步在政策允許的前提下,我們希望能有更多民間資本的投入,引進國企,讓企業代資建房。”益民村黨總支書記顧中演說。如果有企業看中村裡的點位,可以通過村裡和老百姓協商。這樣,老百姓跟村裡籤合同,村裡和企業籤合同,雙方都有保障,都能安心。

完善的制度設計需要考量方方面面的風險,合同一簽就是15年,如果15年之內動遷怎麼辦?益民村的做法是讓評估公司提前介入,對翻建之前的老房子評估,進行量鎖定。如果遇到動遷,老百姓按照老房子的評估結果得相應補償,增值部分歸村集體所有。

目前,奉賢區宅基地流轉有13個村,涉及150多戶。各村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取了不同的側重點來推進試點,各有成績也各自遇到了不同的問題。“接下來,在農民自願的前提下,我們要優先解決‘三線’(高壓線、高速公路、浦東鐵路)地區農戶宅基地問題,引導和鼓勵農民自願整體退出宅基地,採取多元化方式安置。”奉賢區農業農村委員會黨委書記陳建平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