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牛耳者|不做風口的豬!被西門子“拒絕”她帶領團隊站上汽輪機之巔'

""執牛耳者|不做風口的豬!被西門子“拒絕”她帶領團隊站上汽輪機之巔

在滿載鋼鐵和重型設備的上海汽輪機廠,有一位女性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她帶領團隊研製了全世界首臺百萬千瓦級二次再熱超超臨界汽輪機,這臺機組以高參數、大容量和高難度的工藝,成為了世界汽輪機之巔。

她就是上海電氣電站集團副總裁,上海汽輪機廠總經理,二次再熱超超臨界汽輪機總工程師陽虹。

"執牛耳者|不做風口的豬!被西門子“拒絕”她帶領團隊站上汽輪機之巔

在滿載鋼鐵和重型設備的上海汽輪機廠,有一位女性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她帶領團隊研製了全世界首臺百萬千瓦級二次再熱超超臨界汽輪機,這臺機組以高參數、大容量和高難度的工藝,成為了世界汽輪機之巔。

她就是上海電氣電站集團副總裁,上海汽輪機廠總經理,二次再熱超超臨界汽輪機總工程師陽虹。

執牛耳者|不做風口的豬!被西門子“拒絕”她帶領團隊站上汽輪機之巔

汽輪機發電的歷史已經超過百年。直到現在,汽輪機仍是最穩定的核心發電設備,是名副其實的大國重器。

但是近年來,火力發電行業一方面要提高發電效率,另一方面要適應社會對環境的新要求,降低排放。陽虹要做的超超臨界汽輪機,就是用最少的煤炭,發更多的電。超超臨界汽輪機機組,它的煤耗是2018年全國平均煤耗的83%,每發一度電會節約51克煤,同時一年還能夠減排近10億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執牛耳者|不做風口的豬!被西門子“拒絕”她帶領團隊站上汽輪機之巔

在滿載鋼鐵和重型設備的上海汽輪機廠,有一位女性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她帶領團隊研製了全世界首臺百萬千瓦級二次再熱超超臨界汽輪機,這臺機組以高參數、大容量和高難度的工藝,成為了世界汽輪機之巔。

她就是上海電氣電站集團副總裁,上海汽輪機廠總經理,二次再熱超超臨界汽輪機總工程師陽虹。

執牛耳者|不做風口的豬!被西門子“拒絕”她帶領團隊站上汽輪機之巔

汽輪機發電的歷史已經超過百年。直到現在,汽輪機仍是最穩定的核心發電設備,是名副其實的大國重器。

但是近年來,火力發電行業一方面要提高發電效率,另一方面要適應社會對環境的新要求,降低排放。陽虹要做的超超臨界汽輪機,就是用最少的煤炭,發更多的電。超超臨界汽輪機機組,它的煤耗是2018年全國平均煤耗的83%,每發一度電會節約51克煤,同時一年還能夠減排近10億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執牛耳者|不做風口的豬!被西門子“拒絕”她帶領團隊站上汽輪機之巔

這個36米長,1200噸重的大傢伙,就是陽虹和她的團隊設計製造的二次再熱超超臨界汽輪機,別看它體型巨大,它的精度卻達到只有頭髮絲的四分之一。陽虹和她的團隊花了5年時間進行預研,光材料性能實驗就做了10萬個小時。

"執牛耳者|不做風口的豬!被西門子“拒絕”她帶領團隊站上汽輪機之巔

在滿載鋼鐵和重型設備的上海汽輪機廠,有一位女性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她帶領團隊研製了全世界首臺百萬千瓦級二次再熱超超臨界汽輪機,這臺機組以高參數、大容量和高難度的工藝,成為了世界汽輪機之巔。

她就是上海電氣電站集團副總裁,上海汽輪機廠總經理,二次再熱超超臨界汽輪機總工程師陽虹。

執牛耳者|不做風口的豬!被西門子“拒絕”她帶領團隊站上汽輪機之巔

汽輪機發電的歷史已經超過百年。直到現在,汽輪機仍是最穩定的核心發電設備,是名副其實的大國重器。

但是近年來,火力發電行業一方面要提高發電效率,另一方面要適應社會對環境的新要求,降低排放。陽虹要做的超超臨界汽輪機,就是用最少的煤炭,發更多的電。超超臨界汽輪機機組,它的煤耗是2018年全國平均煤耗的83%,每發一度電會節約51克煤,同時一年還能夠減排近10億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執牛耳者|不做風口的豬!被西門子“拒絕”她帶領團隊站上汽輪機之巔

這個36米長,1200噸重的大傢伙,就是陽虹和她的團隊設計製造的二次再熱超超臨界汽輪機,別看它體型巨大,它的精度卻達到只有頭髮絲的四分之一。陽虹和她的團隊花了5年時間進行預研,光材料性能實驗就做了10萬個小時。

執牛耳者|不做風口的豬!被西門子“拒絕”她帶領團隊站上汽輪機之巔

新中國成立初,我國的發電設備還完全依賴進口。1951年為了維修大連電廠的一臺進口汽輪機,當時的上海通用機械廠臨危受命,開始了國產汽輪機生產與研發的征程。1953年上海汽輪機廠成立,近十萬個零件從頭開始,一個一個研發。1955年,製造出了我國第一臺6000千瓦汽輪機。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到2006年,上海汽輪機廠的產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一。目前,國內40%的汽輪機都來自上海汽輪機廠,他們的產品還出口到世界各地。

從西安交通大學畢業後陽虹就進入上海汽輪機廠,在技術研發的一線工作了26年。陽虹說她最喜歡上海的外白渡橋,這座中國第一座全鋼結構鉚接橋樑,大氣端莊美麗,這就像她每天打交道的這些鋼鐵機器,充滿了魅力。

(來源:《執牛耳者》項目組 視頻編輯:劉清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