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昔日地王有多慘?高價拿地虧本出貨,員工用工資消化庫存

上海 合肥 藍白觀樓市 2019-04-07

地王,一個曾經令人聞風喪膽的名字。

有地王的地方就有江湖,在兩年前,彷彿為了爭搶武林盟主的名號,各大房企或瘋狂借貸,或發行公司債,或東拼西湊融資,砸出真金白銀也要把地給拍下來。

樓市昔日地王有多慘?高價拿地虧本出貨,員工用工資消化庫存

用句流行的話來說,那時候房企的口號就是“生死看淡,不服就幹”,反正現金多的是,可勁砸錢都不心疼。

從北上廣深到省會城市,從地市到縣城,處處都是地王刷屏的新聞,誰都想不到,僅僅時隔兩年之後,昔日金榜題名的地王們,已經過的這麼慘。

據經濟參考報1月29日報道,記者走訪上海、杭州等地諸多樓盤,有房企2016年以超過10萬元的樓板價、耗資110億元的中心城區地塊,至今尚未開工,而該公司在杭州的項目拿地價格為3萬元,目前在售精裝修價格僅3.7萬元,如果算上稅費和建安等費用,相當於虧本出貨甩賣。

樓市昔日地王有多慘?高價拿地虧本出貨,員工用工資消化庫存

有人虧本賣,有人索性不開工,更有甚者想出了“絕妙”法子,去化率不佳就讓員工幫忙。在上海,有2016年溢價率高達110%、樓板價超過3.8萬元的知名房企項目,為完成銷售去化任務,開發商不得不以“員工福利購房”的形式,讓員工掏腰包用工資買房消化庫存。

何止是上海和杭州?此前廈門某房企2017年拿地樓板價為29450元,如今特價房均價僅不到2.8萬元,南京江寧區麒麟“地王”至今未開工,河西多個地王遲遲不敢入市。

合肥廬陽區、瑤海區數宗地王項目拿地時成本逼近兩萬,如今的市道盈利基本不可能。武漢漢陽某龍頭房企地塊,“麵粉價比麵包價”還要貴,項目虧損已成定局。濟南諸多高價地項目為了儘快回款,從去年開始就放下姿態,精裝改毛坯、促銷降價活動不斷。

樓市昔日地王有多慘?高價拿地虧本出貨,員工用工資消化庫存

不難看出,以前房企之間的競爭是“不要慫”,現在都已經變得謹小慎微。

事實上,地王項目虧損、員工變相買房去化、暫時撐著不開工,能夠勉強在樓市寒冬中硬撐著,還稱得上是“勉力為之”,形勢並非惡化到了不可逆轉的地步,有的上市房企陷入債券違約、大股東挪用資金慘淡退市的境地,破產、倒閉、跑路,也是不足為奇的事。

房價不可能只漲不跌,樓市週期也自有其內在規律,地價高時狂熱追逐,購房者不買賬時只能冷清收場,這種現狀不是一兩家開發商能夠改變的,地王們的結局並不令人意外,只希望在2019年的後來者們,能夠多一分警醒,少一分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