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9月、10月、11月,上海三支文藝院團——上海歌劇院、上海歌舞團、上海民族樂團將各攜精良之作,亮相阿聯酋、韓國、俄羅斯,講中國故事,傳中國聲音。

上海歌劇院到訪阿聯酋,將把歌劇《圖蘭朵》帶到這則東方傳奇誕生的源頭;上海歌舞團舞劇《朱䴉》曾在日本三度掀起“朱䴉熱”,這把火將繼續燃燒到韓國;上海民族樂團《海上生民樂》勾起過不少人對中國的嚮往和好奇心,民族音樂的外交力量不容小覷。

"

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9月、10月、11月,上海三支文藝院團——上海歌劇院、上海歌舞團、上海民族樂團將各攜精良之作,亮相阿聯酋、韓國、俄羅斯,講中國故事,傳中國聲音。

上海歌劇院到訪阿聯酋,將把歌劇《圖蘭朵》帶到這則東方傳奇誕生的源頭;上海歌舞團舞劇《朱䴉》曾在日本三度掀起“朱䴉熱”,這把火將繼續燃燒到韓國;上海民族樂團《海上生民樂》勾起過不少人對中國的嚮往和好奇心,民族音樂的外交力量不容小覷。

上海三支文藝院團即將海外巡演:講中國故事,傳中國聲音

上海歌劇院:《圖蘭朵》要回故事的發源地

9月,上海歌劇院將率先攜歌劇《圖蘭朵》、現代舞劇《早春二月》登陸阿聯酋,為迪拜歌劇院2019/2020演出季揭幕,並特邀旅意女高音和慧主演“圖蘭朵”一角。

上海歌劇院版《圖蘭朵》問世於2018年,由意大利導演羅貝託·安多指導。普契尼的《圖蘭朵》講述了一個西方人想象中的東方傳奇,作為一部極具東方色彩的歌劇,音樂裡中國元素的巧妙融合與運用不僅讓該劇獨具韻味,更讓中國民歌《茉莉花》傳遍世界。

《早春二月》問世於2017年,由中國舞蹈家王媛媛編導,取材於柔石小說《二月》,借用現代舞,盡現了1920年代江浙一帶以蕭澗秋為代表的青年知識分子的苦悶與彷徨。小鎮、拱門、樹影、斷壁殘垣……這樣一部中國題材的舞劇,只用簡單幾筆就勾勒出中國江南早春的特色,襯托出中國文人的性格和氣質。

“這是我們和迪拜歌劇院從市場角度、文化方面綜合考慮,相互協商出來的結果。”

這是兩部作品第一次走出去,談及為何選中它們,上海歌劇院黨委書記範建萍介紹,《圖蘭朵》取材於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日》,和阿聯酋地緣相近,講的又是東方傳奇,還有中國音樂元素《茉莉花》,是再合適不過的選擇。《早春二月》同樣有中國特色,從市場的角度來看,阿聯酋對舞劇的認可度比歌劇高,觀眾也更容易接受。

為表重視和誠意,迪拜歌劇院特將《圖蘭朵》和《早春二月》列為開幕大戲,放在了新演出季最受矚目的節點上。

落成於2016年,造型宛如一艘未來派的獨桅帆船,迪拜歌劇院是迪拜有名的文藝勝地,也是迪拜第一座真正的世界級文化設施。

“那些世界聞名的歌劇院已經非常古老,迪拜歌劇院剛剛落成,它最年輕,設備最先進,運營團隊來自英國,完全按市場化運作……這樣的綜合性大劇院在以前的中東從來沒有過,所以我們對它非常有興趣。”範建萍說。

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的倡議,阿聯酋是積極響應和參與的中東國家之一,上海歌劇院的到來,將有助於密切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與合作。2020年10月,最新一屆世博會將在迪拜舉行,迪拜是首個舉辦世博會的中東城市,上海歌劇院的到來,也有助於為中國文化預熱。

為了迪拜之行,早在6月,上海歌劇院就啟動了第一輪排練。7月16日,8個裝滿服裝和道具的集裝箱從上海出發,運往迪拜。8月下旬,上海歌劇院將進行最後的合排。8月30日起,上海歌劇院一行235人將分批抵達迪拜。

“迪拜是一個旅遊城市,接待了很多中國遊客,在旅遊、金融、貿易之外,我們也希望促動雙方的文化交流,加深當地人對中國文化的瞭解。”

範建萍認為,中國文化應該主動地、積極地走出去,而藝術實力是決定國外觀眾走近中國院團、親近中國文化的法寶,“走出去方面,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你只要多走了、多去了、多演了,你就有機會被人瞭解,你不出去,就永遠沒機會讓人瞭解。”

"

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9月、10月、11月,上海三支文藝院團——上海歌劇院、上海歌舞團、上海民族樂團將各攜精良之作,亮相阿聯酋、韓國、俄羅斯,講中國故事,傳中國聲音。

上海歌劇院到訪阿聯酋,將把歌劇《圖蘭朵》帶到這則東方傳奇誕生的源頭;上海歌舞團舞劇《朱䴉》曾在日本三度掀起“朱䴉熱”,這把火將繼續燃燒到韓國;上海民族樂團《海上生民樂》勾起過不少人對中國的嚮往和好奇心,民族音樂的外交力量不容小覷。

上海三支文藝院團即將海外巡演:講中國故事,傳中國聲音

上海歌劇院:《圖蘭朵》要回故事的發源地

9月,上海歌劇院將率先攜歌劇《圖蘭朵》、現代舞劇《早春二月》登陸阿聯酋,為迪拜歌劇院2019/2020演出季揭幕,並特邀旅意女高音和慧主演“圖蘭朵”一角。

上海歌劇院版《圖蘭朵》問世於2018年,由意大利導演羅貝託·安多指導。普契尼的《圖蘭朵》講述了一個西方人想象中的東方傳奇,作為一部極具東方色彩的歌劇,音樂裡中國元素的巧妙融合與運用不僅讓該劇獨具韻味,更讓中國民歌《茉莉花》傳遍世界。

《早春二月》問世於2017年,由中國舞蹈家王媛媛編導,取材於柔石小說《二月》,借用現代舞,盡現了1920年代江浙一帶以蕭澗秋為代表的青年知識分子的苦悶與彷徨。小鎮、拱門、樹影、斷壁殘垣……這樣一部中國題材的舞劇,只用簡單幾筆就勾勒出中國江南早春的特色,襯托出中國文人的性格和氣質。

“這是我們和迪拜歌劇院從市場角度、文化方面綜合考慮,相互協商出來的結果。”

這是兩部作品第一次走出去,談及為何選中它們,上海歌劇院黨委書記範建萍介紹,《圖蘭朵》取材於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日》,和阿聯酋地緣相近,講的又是東方傳奇,還有中國音樂元素《茉莉花》,是再合適不過的選擇。《早春二月》同樣有中國特色,從市場的角度來看,阿聯酋對舞劇的認可度比歌劇高,觀眾也更容易接受。

為表重視和誠意,迪拜歌劇院特將《圖蘭朵》和《早春二月》列為開幕大戲,放在了新演出季最受矚目的節點上。

落成於2016年,造型宛如一艘未來派的獨桅帆船,迪拜歌劇院是迪拜有名的文藝勝地,也是迪拜第一座真正的世界級文化設施。

“那些世界聞名的歌劇院已經非常古老,迪拜歌劇院剛剛落成,它最年輕,設備最先進,運營團隊來自英國,完全按市場化運作……這樣的綜合性大劇院在以前的中東從來沒有過,所以我們對它非常有興趣。”範建萍說。

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的倡議,阿聯酋是積極響應和參與的中東國家之一,上海歌劇院的到來,將有助於密切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與合作。2020年10月,最新一屆世博會將在迪拜舉行,迪拜是首個舉辦世博會的中東城市,上海歌劇院的到來,也有助於為中國文化預熱。

為了迪拜之行,早在6月,上海歌劇院就啟動了第一輪排練。7月16日,8個裝滿服裝和道具的集裝箱從上海出發,運往迪拜。8月下旬,上海歌劇院將進行最後的合排。8月30日起,上海歌劇院一行235人將分批抵達迪拜。

“迪拜是一個旅遊城市,接待了很多中國遊客,在旅遊、金融、貿易之外,我們也希望促動雙方的文化交流,加深當地人對中國文化的瞭解。”

範建萍認為,中國文化應該主動地、積極地走出去,而藝術實力是決定國外觀眾走近中國院團、親近中國文化的法寶,“走出去方面,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你只要多走了、多去了、多演了,你就有機會被人瞭解,你不出去,就永遠沒機會讓人瞭解。”

上海三支文藝院團即將海外巡演:講中國故事,傳中國聲音

上海歌舞團:《朱䴉》就是東方版的《天鵝湖》

朱䴉曾廣泛分佈於中國、日本、俄羅斯等地,被譽為鳥中的“東方寶石”,深受中日韓等東北亞國家人民的喜愛。

在不少人眼裡,上海歌舞團的《朱䴉》就是東方版的《天鵝湖》,10月,《朱䴉》將首次飛到韓國,拉開6場巡演大幕。

舞劇《朱䴉》緣起於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海歌舞團集結國內舞劇編創人才,歷經四年創排,方始首演。

《朱䴉》以國際珍稀保護鳥朱䴉為題材,表述了人類在近代社會在城市化的進程中,與自然、與環境、與各種生靈相伴相生、休慼與共的同命關係。

四年創作期間,以導演佟睿睿為代表的主創團隊數次赴陝西洋縣和日本佐渡朱䴉自然保護區採風,訪談朱䴉保護專家,收集影音資料,深入瞭解朱䴉的生活習性,豐富創作積澱。

在排練廳裡,主演們被要求每天設計一個專屬於朱䴉的動作,主創們從幾千個動作裡不斷篩選、推翻,最終提煉出最能代表朱䴉形象的“涉”“棲”“翔”等動作。

上海歌舞團首席朱潔靜是 “䴉仙”一角的扮演者,這次韓國巡演,她將再次挑起主演的大梁。遇到《朱䴉》,她常常覺得自己幸運,“不僅僅因為我是女一號,更因為在30歲這一年,在一切剛剛好的時候,我遇到了這隻鳥,遇到了這份禮物,彼此見證成長。”

一路走來,《朱䴉》邊改邊演、邊演邊改,單是一個謝幕動作,都反覆斟酌。經歷三次大的修改後,2016年底,《朱䴉》最終贏來了中國舞蹈專業最高獎項——“荷花獎”舞劇獎。

2014年首演以來,《朱䴉》在國內外演出230多場,始終是歌舞團演出頻率最高、演出收入最多的一部舞劇。

在國內,《朱䴉》收穫了不少知音。長沙有觀眾寫下《千山萬徑喚朱顏》,廈門觀眾感慨“人類,經不起這樣的失去”,一位南通的觀眾隨時關注著《朱䴉》的動態,觀演次數多達十五六場,“感覺怎麼看都不夠,《朱䴉》完全可以媲美《天鵝湖》。”

在國外,《朱䴉》曾經登臺美國林肯藝術中心、波士頓博赫中心,更是三赴日本,到訪東京、名古屋、大阪、新潟、札幌等30餘個縣市,演出80場,觀眾達15萬人次。

據報道,日本本地朱䴉於2003年滅絕,目前在日本繁殖出生的朱䴉均系中國朱䴉的後代,現約有野生朱䴉350只,主要棲息在佐渡島。

“朱䴉是日本的國鳥,就像中國的大熊貓,每一個日本人都對朱䴉有很深的感情。日本最後一隻朱䴉——阿金死時,日本全國甚至降了半旗,以國喪的形式悼念它。”

《朱䴉》在日本演出時,朱潔靜記得,開場前兩個小時劇場外總是會排起長隊,看演出的觀眾大都是上了年紀、很有教養的人,“看到最後,他們常常泣不成聲,拿著禮物追我們,就像追星一樣,很瘋狂。這種反響給了我們很大鼓舞,《朱䴉》不光走出去了,還走進了每一個日本觀眾的心裡。”

韓國同樣對朱䴉感情深厚。據報道,韓國曾在1979年觀測到朱䴉,此後這一物種便消失蹤跡。2008年、2013年,中國先後向韓國贈送4只朱䴉,經過十餘年的人工培育和繁殖,如今已增殖到363只。

金秋10月,《朱䴉》又將跨越國界,在韓國掀起新一輪的“朱䴉熱”。

"

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9月、10月、11月,上海三支文藝院團——上海歌劇院、上海歌舞團、上海民族樂團將各攜精良之作,亮相阿聯酋、韓國、俄羅斯,講中國故事,傳中國聲音。

上海歌劇院到訪阿聯酋,將把歌劇《圖蘭朵》帶到這則東方傳奇誕生的源頭;上海歌舞團舞劇《朱䴉》曾在日本三度掀起“朱䴉熱”,這把火將繼續燃燒到韓國;上海民族樂團《海上生民樂》勾起過不少人對中國的嚮往和好奇心,民族音樂的外交力量不容小覷。

上海三支文藝院團即將海外巡演:講中國故事,傳中國聲音

上海歌劇院:《圖蘭朵》要回故事的發源地

9月,上海歌劇院將率先攜歌劇《圖蘭朵》、現代舞劇《早春二月》登陸阿聯酋,為迪拜歌劇院2019/2020演出季揭幕,並特邀旅意女高音和慧主演“圖蘭朵”一角。

上海歌劇院版《圖蘭朵》問世於2018年,由意大利導演羅貝託·安多指導。普契尼的《圖蘭朵》講述了一個西方人想象中的東方傳奇,作為一部極具東方色彩的歌劇,音樂裡中國元素的巧妙融合與運用不僅讓該劇獨具韻味,更讓中國民歌《茉莉花》傳遍世界。

《早春二月》問世於2017年,由中國舞蹈家王媛媛編導,取材於柔石小說《二月》,借用現代舞,盡現了1920年代江浙一帶以蕭澗秋為代表的青年知識分子的苦悶與彷徨。小鎮、拱門、樹影、斷壁殘垣……這樣一部中國題材的舞劇,只用簡單幾筆就勾勒出中國江南早春的特色,襯托出中國文人的性格和氣質。

“這是我們和迪拜歌劇院從市場角度、文化方面綜合考慮,相互協商出來的結果。”

這是兩部作品第一次走出去,談及為何選中它們,上海歌劇院黨委書記範建萍介紹,《圖蘭朵》取材於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日》,和阿聯酋地緣相近,講的又是東方傳奇,還有中國音樂元素《茉莉花》,是再合適不過的選擇。《早春二月》同樣有中國特色,從市場的角度來看,阿聯酋對舞劇的認可度比歌劇高,觀眾也更容易接受。

為表重視和誠意,迪拜歌劇院特將《圖蘭朵》和《早春二月》列為開幕大戲,放在了新演出季最受矚目的節點上。

落成於2016年,造型宛如一艘未來派的獨桅帆船,迪拜歌劇院是迪拜有名的文藝勝地,也是迪拜第一座真正的世界級文化設施。

“那些世界聞名的歌劇院已經非常古老,迪拜歌劇院剛剛落成,它最年輕,設備最先進,運營團隊來自英國,完全按市場化運作……這樣的綜合性大劇院在以前的中東從來沒有過,所以我們對它非常有興趣。”範建萍說。

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的倡議,阿聯酋是積極響應和參與的中東國家之一,上海歌劇院的到來,將有助於密切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與合作。2020年10月,最新一屆世博會將在迪拜舉行,迪拜是首個舉辦世博會的中東城市,上海歌劇院的到來,也有助於為中國文化預熱。

為了迪拜之行,早在6月,上海歌劇院就啟動了第一輪排練。7月16日,8個裝滿服裝和道具的集裝箱從上海出發,運往迪拜。8月下旬,上海歌劇院將進行最後的合排。8月30日起,上海歌劇院一行235人將分批抵達迪拜。

“迪拜是一個旅遊城市,接待了很多中國遊客,在旅遊、金融、貿易之外,我們也希望促動雙方的文化交流,加深當地人對中國文化的瞭解。”

範建萍認為,中國文化應該主動地、積極地走出去,而藝術實力是決定國外觀眾走近中國院團、親近中國文化的法寶,“走出去方面,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你只要多走了、多去了、多演了,你就有機會被人瞭解,你不出去,就永遠沒機會讓人瞭解。”

上海三支文藝院團即將海外巡演:講中國故事,傳中國聲音

上海歌舞團:《朱䴉》就是東方版的《天鵝湖》

朱䴉曾廣泛分佈於中國、日本、俄羅斯等地,被譽為鳥中的“東方寶石”,深受中日韓等東北亞國家人民的喜愛。

在不少人眼裡,上海歌舞團的《朱䴉》就是東方版的《天鵝湖》,10月,《朱䴉》將首次飛到韓國,拉開6場巡演大幕。

舞劇《朱䴉》緣起於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海歌舞團集結國內舞劇編創人才,歷經四年創排,方始首演。

《朱䴉》以國際珍稀保護鳥朱䴉為題材,表述了人類在近代社會在城市化的進程中,與自然、與環境、與各種生靈相伴相生、休慼與共的同命關係。

四年創作期間,以導演佟睿睿為代表的主創團隊數次赴陝西洋縣和日本佐渡朱䴉自然保護區採風,訪談朱䴉保護專家,收集影音資料,深入瞭解朱䴉的生活習性,豐富創作積澱。

在排練廳裡,主演們被要求每天設計一個專屬於朱䴉的動作,主創們從幾千個動作裡不斷篩選、推翻,最終提煉出最能代表朱䴉形象的“涉”“棲”“翔”等動作。

上海歌舞團首席朱潔靜是 “䴉仙”一角的扮演者,這次韓國巡演,她將再次挑起主演的大梁。遇到《朱䴉》,她常常覺得自己幸運,“不僅僅因為我是女一號,更因為在30歲這一年,在一切剛剛好的時候,我遇到了這隻鳥,遇到了這份禮物,彼此見證成長。”

一路走來,《朱䴉》邊改邊演、邊演邊改,單是一個謝幕動作,都反覆斟酌。經歷三次大的修改後,2016年底,《朱䴉》最終贏來了中國舞蹈專業最高獎項——“荷花獎”舞劇獎。

2014年首演以來,《朱䴉》在國內外演出230多場,始終是歌舞團演出頻率最高、演出收入最多的一部舞劇。

在國內,《朱䴉》收穫了不少知音。長沙有觀眾寫下《千山萬徑喚朱顏》,廈門觀眾感慨“人類,經不起這樣的失去”,一位南通的觀眾隨時關注著《朱䴉》的動態,觀演次數多達十五六場,“感覺怎麼看都不夠,《朱䴉》完全可以媲美《天鵝湖》。”

在國外,《朱䴉》曾經登臺美國林肯藝術中心、波士頓博赫中心,更是三赴日本,到訪東京、名古屋、大阪、新潟、札幌等30餘個縣市,演出80場,觀眾達15萬人次。

據報道,日本本地朱䴉於2003年滅絕,目前在日本繁殖出生的朱䴉均系中國朱䴉的後代,現約有野生朱䴉350只,主要棲息在佐渡島。

“朱䴉是日本的國鳥,就像中國的大熊貓,每一個日本人都對朱䴉有很深的感情。日本最後一隻朱䴉——阿金死時,日本全國甚至降了半旗,以國喪的形式悼念它。”

《朱䴉》在日本演出時,朱潔靜記得,開場前兩個小時劇場外總是會排起長隊,看演出的觀眾大都是上了年紀、很有教養的人,“看到最後,他們常常泣不成聲,拿著禮物追我們,就像追星一樣,很瘋狂。這種反響給了我們很大鼓舞,《朱䴉》不光走出去了,還走進了每一個日本觀眾的心裡。”

韓國同樣對朱䴉感情深厚。據報道,韓國曾在1979年觀測到朱䴉,此後這一物種便消失蹤跡。2008年、2013年,中國先後向韓國贈送4只朱䴉,經過十餘年的人工培育和繁殖,如今已增殖到363只。

金秋10月,《朱䴉》又將跨越國界,在韓國掀起新一輪的“朱䴉熱”。

上海三支文藝院團即將海外巡演:講中國故事,傳中國聲音

上海民族樂團:《海上生民樂》勾起不少人對中國的嚮往

11月,上海民族樂團出訪俄羅斯,到訪聖彼得堡、莫斯科、喀山三地時,會分別上演兩套劇目。

在聖彼得堡,上海民族樂團將與俄羅斯奧西波夫民族樂團合作,同臺上演《英雄》與《和平頌》。

“中國和俄羅斯都崇尚英雄精神,《英雄》是我們的原創作品,也是海派民樂當代創作的優秀代表。《和平頌》出自作曲家趙季平,奧西波夫民族樂團曾經改編移植,用俄羅斯樂器演過,非常喜歡。”

上海民族樂團團長羅小慈介紹,上海民族樂團與俄羅斯奧西波夫民族樂團的緣分始於2018年11月共演《共同家園》,因為意猶未盡,雙方決定各出五十多位演奏家,組成一支聯合樂隊,共演《英雄》《和平頌》。

“不想應景,也不想搞噱頭,這是兩個團在藝術上的一次深度融合,要求我們各自做好充足的準備和排練,挑戰很大。”羅小慈認為,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中俄建交70週年的節點上,這臺音樂會分量很重,很有意義。

即將到訪莫斯科、喀山的《海上生民樂》,是上海民族樂團走出去的優秀案例。

《海上生民樂》問世於2016年。2017年6月,《海上生民樂》首出國門,作為中國希臘建交45週年的專場演出亮相希臘比雷埃夫斯港。2018年2月,《海上生民樂》登臺巴黎愛樂音樂廳、巴比肯藝術中心、柏林愛樂音樂廳、易北愛樂音樂廳,在歐洲4國8城吸了一大波中國民樂粉。2018年10月,《海上生民樂》又走進墨西哥塞萬提斯藝術節,為來自世界各地的5000多名觀眾,吹響了中國民樂的號角。

《海上生民樂》分4個篇章、12首曲目,幾乎將所有民樂器都搬上了臺,吹管樂、拉絃樂、彈撥樂、打擊樂四大類在臺上都有充分的體現。

跨界和融合是這場音樂會的關鍵詞。比如,原是小提琴曲的《梁祝》被改成二胡對話大提琴;《別姬》將琵琶曲《十面埋伏》、京胡曲《夜深沉》糅在一首曲子裡;《蜂飛》將俄羅斯炫技名作《野蜂飛舞》改成了二胡、笙、中阮、打擊樂的五重奏;《鳳舞》則在嗩吶名曲《百鳥朝鳳》裡融入了爵士元素和搖滾元素……

“外國觀眾都聽瘋了,完全沒有隔閡。它裡面有中國民族音樂的魂,但它的表達又是當代的,它有國際通用的密碼,來連接東西方觀眾的審美和共鳴。”

近些年,上海民族樂團一直強調“民族音樂、國際表達、當代氣質”, 民族音樂除了要有中國的靈魂,還要符合當代中國觀眾乃至世界觀眾的審美心理,“不僅僅是中國元素、中國符號,比如一把二胡,你還要提供更多的東西,讓他們真心的、專注的去尊重你的藝術,從心裡欣賞你的美。”

“一個民族一定要有自己的聲音,民族音樂是最好的一種表達方式。”在國外巡演《海上生民樂》時,羅小慈觀察,很多觀眾聽完音樂會,第一個衝動就是“我要去上海,我要去中國”。

“音樂文化外交達到的效果有時候更有力量,他們能感受到中國的民族音樂家也是很時尚、很有溫度、很有熱情的,音樂家都這麼有想象力,他們覺得,中國這個國家、上海這座城市一定也充滿了活力。”她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