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再發文論安全生產——在山東巡查組都查到哪些隱患?

近期,國務院安委會組成16個考核巡查組,摸底各地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曝光了一批重大隱患,查處了一批違法企業。今天,人民日報刊發了“安全生產怎麼抓”系列報道之《巡察三記》,對第九考核巡查組在山東的考察的部分情況進行了介紹。主要內容如下:

人民日報再發文論安全生產——在山東巡查組都查到哪些隱患?

政策解讀·安全生產怎麼抓

巡查三記

人民網記者 徐璐

梳理問題清單近2000條,抽查95個地市、164個區縣,涉及安全生產重點行業企業和單位近千家……國務院安委會近期組成16個考核巡查組,摸底各地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曝光一批重大隱患,查處一批違法企業。

第九考核巡查組深入山東多地,不打招呼、不用陪同、直奔企業、直插現場,記者一路隨行,一路採訪。本期摘登她寫的3篇手記,其中不僅記錄了立查立改現場的狀況,也展示了當地在責任落實、基礎設施、安全預防等方面的努力。

——編 者

5月11日豔陽

企業管理制度是否落實?


這次,我主要與第九考核巡查組下設的危化品安全專項巡查組4位工作人員在一起。幾天下來發現,個別企業安全管理制度與日常管理“兩張皮”,隱患排查不深入不徹底,安全管理粗放。由此導致的類似問題在不同企業,甚至同一企業反覆出現。

在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我們來到京博農化科技公司。這是一家重點農藥生產企業,涉及氯化、氧化、氫化3種重點監管危險化工工藝。巡查組現場核查發現,該企業日常檢查流於形式,一張受限空間作業證裡,出現作業負責人、監護人、確認人、驗收人等由同一人簽字的情況。而安全生產費用提取臺賬中,多次出現差旅費等與安全生產無關開支。

作為巡查組專家,來自浙江省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的高級工程師馮桂,參與了現場專業指導。在他看來,危化品生產企業現場與總平面設計圖不符的現象較為普遍。“有的企業甲醇罐區圍堰與鹼蒸發車間直接相連,既不符合安全規範,也與總平面佈置圖不符。還有的企業在車間內部違規設置休息室,既不符合標準要求,在總平面設計圖中也沒有標明。”

值得肯定的是,越來越多的企業對幫助提升安全管理的專項巡查表示歡迎。在淄博市臨淄區,齊旺達石油化工公司從一個小小的民營企業逐步成長為一家大型高科技化工企業。但在現場,也被專家點出不少安全管理制度問題。比如,危化品廢棄物倉庫調整後沒有在總平面設計圖中體現,廠區外來人員和車輛管理不規範。

總經理王瑋對我說:“這種專業的巡查能排查出很多問題,更有針對性,也更全面,讓我們對法律法規的理解更清晰。落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企業一定要繃緊這根弦。”現場,他就讓有關人員記錄下專家建議,表示立行立改。

5月13日雨後

企業負責人責任是否落實?

“作為化工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法規定的法定職責有哪幾項?”

剛一落座,專項巡查組組長、浙江省應急廳副巡視員潘永乾突如其來的詢問,讓濟南裕興化工公司負責人慌了神,支支吾吾答不上來。

這是5月13日,在濟南市天橋區新材料產業園發生的一幕。專項巡查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彙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企業、直插現場。

這次突擊檢查,巡查組發現不少問題。廠區設備管道腐蝕情況嚴重;危險化學品生產現場安全周知卡和物料標識不全;液體硫黃卸車處採取半敞開式重力自流卸液方式,存在中毒和火災風險……

“在這裡給你們提個醒,要及時維護保養設備。設備管廊腐蝕嚴重,說明存在跑冒滴漏問題,要定期做設備完整性檢查。危險化學品管廊物料標識不全,建議採取塗色和做色環的方法標識,在應急狀態下,員工能迅速識別危險源……”除了進行解剖麻雀式檢查,巡查組成員還幫企業找到整改方法。

第九考核巡查組組長、國資委副主任任洪斌表示,一些企業“重生產、輕安全”的思想尚未扭轉,主要負責人對安全責任不清晰,存在僥倖心理,在裝備技術改造、安全基礎設施上投入少,導致安全隱患難以整改。

這幾天,隨機暗訪、直插現場為的就是直面企業主,及時發現其主體責任是否落實到位。多一些質疑詢問,從嚴從細,把該打的板子狠狠打下去,才能避免出現主要負責人對安全生產不聞不問、對安全管理得過且過的問題。

5月14日晴天

雙重預防機制是否落實?

從5月6日到14日,危化品安全專項巡查組在山東先後對2個市級政府,4個縣級政府,2個化工園區,以及涉硝化工藝、危廢處置、危險化學品運輸的10家企業開展巡查。總體看,真實客觀地反映了安全生產中現存的問題。其中,風險防控和隱患治理雙重預防機制運行情況值得注意。

山東是化工大省,每天有6萬多輛危化品運輸車輛在省內道路上行駛。2016年至2018年,全省查處危化品道路運輸交通違法數量逐年遞增。

就在巡查期間,某化工園區內,一輛原料運輸罐車發生火災事故。在淄博市臨淄區,惠民燃氣公司配有70餘輛廂式貨車,作為瓶裝液化石油氣配送車隊,卻未取得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資質。不具備相關運輸資質的企業非法營運現象一定程度存在。

這種情況可以說就是在“走鋼絲”,雙重預防機制落實還不到位。對此,馮桂建議,應加強危化品長輸管道規劃建設,完善化工園區產業鏈配套,在區域內就消解運輸風險。同時,運用電子圍欄、GPS監控、電子運單等大數據技術,排查運輸隱患。

山東省政府主要負責人在瞭解考核巡查反饋意見後表示,這次考核巡查,不僅考出了差距不足,查出了病原病灶,還開出了治病良方。要拿出最堅決的態度、最務實的舉措、最強烈的擔當,不折不扣地抓好整改落實。

樹立問題意識,強化問題導向,是抓好安全生產的法寶。動真碰硬的考核巡查結束了,接下來必須把措施落實,守牢守好安全生產這條紅線。

論策

責任不懸空 監管要落地

蘇 潔

此次考核巡查發現,除企業主體責任存在薄弱環節,政府及相關部門在加強安全生產方面還存在差距。

一、落實安全發展理念有差距

規劃不同步,有的省份未將安全生產規劃等指標納入年度地區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佈局不合理,有的產業聚集區未能與住宅區、旅遊區等實現有效空間隔離;盲目上項目,有的市縣園區發展把關不嚴格,盲目引進淘汰落後產能,帶來安全隱患。

二、落實安全責任有差距

安全生產浮在表面,重留痕、輕實績。有的基層黨委政府研究安全生產重點工作,還停留在聽取形勢彙報、籠統提出要求的層面,沒有結合實際研究解決深層次問題;部門監管職責有盲區,一些行業領域監管存在漏洞。有些部門把安全生產當成“燙手山芋”,能避則避、能躲則躲、能推則推。特別對一些新情況新風險互相推諉,導致有些領域監管責任懸空。

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下一步,將對此次考核巡查中發現的問題跟蹤督辦,整改不力的,及時約談地方政府。同時,針對今年以來危險化學品事故多發的嚴峻形勢,對重點省份危化品企業採取“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彙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的巡查或暗訪,形成不間斷、常態化的嚴查嚴管氛圍。

(作者為應急管理部安全生產綜合協調司司長,人民日報記者丁怡婷整理)

來源:人民日報、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