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區賦能背後的山東使命:創機制破瓶頸蹚出一條新路'

""自貿區賦能背後的山東使命:創機制破瓶頸蹚出一條新路

山東自貿區煙臺片區的設立,將是煙臺發展的又一重大歷史機遇。圖為煙臺自貿區內的長江路附近。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杜曉丹 攝

山東又獲政策加持:濟南、青島、煙臺三大片區“入群”自貿區。

這意味著,繼國家賦予山東“首個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以及上合示範區正式落戶青島之後,身為沿海大省的山東再次被委以重任,而在這背後,則是寄予厚望的山東新使命。

普遍的觀點認為,作為中國經濟重要的動力源之一,地處南北交接之地、位於長三角和京津冀兩大經濟區之間的山東能否打好自貿區的牌,對於北方經濟格局的改變乃至破解中國南北經濟差距等具有極其關鍵的作用。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馮冬寧 吳浩

政策疊加迎來契機

事實上,政策“眷顧”山東並非首次。7月,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了《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建設總體方案》,上合示範區正式落戶青島。對此,業內普遍認為,這一政策的落地不僅意味著青島在國家戰略中獲得一席之地,而且有望成為北方沿海開放的橋頭堡城市。

青島“上合示範區”喜訊剛到,濟青煙三大片區“入群”自貿區緊跟而來。政策加持的背後,有山東的區位優勢、經濟基礎,更有按照新發展理念的要求,突破發展瓶頸的使命擔當。

對於山東而言,濟青煙三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山東財經大學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董彥嶺教授表示,成為自貿區以後,濟青煙得以更好地發揮聚集效應,提高輻射城市的競爭力、虹吸效應。

董彥嶺表示,從全省的角度來說,濟南和青島是山東兩個龍頭城市。如果從膠東半島看,煙臺和青島又是一個“兩強”,一個偏重於製造業,另一個更偏重於綜合性的商貿服務。

“近年青島、濟南發展很好,煙臺的實力也不容小覷。”董彥嶺說,這種多頭帶動的網絡式發展,其各支點可以相互支持,與過去中心外圍簡單模式相比,優勢十分明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查閱資料發現,高端裝備製造成為煙臺片區未來的重點發展產業。

對此,董彥嶺分析稱,這一產業發展佈局和煙臺工業基礎有關係,“我覺得將來還是偏製造的,尤其是高端製造。”煙臺作為一座工業城市來發展,這也意味著它將迎來一個新的突破點和契機。

“三核”重任在肩

眾所周知,在中國排名前列的經濟大省中,山東北鄰京津冀,南接蘇豫皖,與東北三省隔海相望,一系列優勢條件決定了山東在全國經濟中的角色定位:由南向北擴大開放的戰略節點。

事實上,地處南北經濟交接點的山東也一直是中國經濟重要動力源之一。這得益於山東的“群象經濟”,特別是2003年,中國經濟進入新增長週期的上升階段,該模式優勢盡顯。彼時,山東憑藉大型企業、國有企業、傳統資源型企業,一舉超越江蘇,坐穩全國第二。

但隨著中國經濟換擋減速進入新常態,山東“群象經濟”面臨前進的困境,也讓濟、青等中心城市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山東在“前有標兵、後有追兵”的區域經濟競爭態勢下,與蘇浙粵的差距讓山東倍感壓力。

如何實現突破?發展的重任首先落在了濟青煙三城上。青島、煙臺、濟南,作為新舊動能轉換三大核心城市,擔負著引領責任,無論是國家政策還是資源,都會向其傾斜,再加上它們的區位優勢和行政屬性,無疑會讓這三座城市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董彥嶺表示,在自貿區的試點方案裡,對這三座城市也有了一個特色定位,“未來的城市發展,我覺得要避免同質化競爭,希望城市的功能定位上有自己比較明確的特色。”

濟南、青島、煙臺三座城市的發展格局,將直接關乎山東的未來發展。如何佈局三城的發展,形成良好的競爭生態,同樣是目前需要思考的關鍵問題之一。

缺啥補啥拼命追趕

一系列預警信號讓缺啥補啥的山東努力尋找並書寫自己的答案。

產業結構有問題,就持續推進“強省建設關鍵一招”的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並翻越“婁山關”“臘子口”,向著高質量發展篤行。其間,除“27只新舊動能基金,認繳1775億,實現十強產業全覆蓋”外,今年5月17日舉行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項目推進會暨“雙招雙引”工作表彰大會,不僅公開16市排名,還對排名靠後的城市進行約談。

對於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數據顯示:山東每年至少拿出100億元財政資金,實施省級大科學計劃、大科學平臺等建設的同時,目前,以濟青煙淄濰為代表的城市趁“科創大勢”,鼓勵自主創新。

改變考核激勵機制。從2018年至今一年多的時間中,山東多個城市的主要領導“換帥”,幹部調整力度令外界側目。

此外,對於營商環境問題,“3545”專項改革在齊魯大地推進,即3個工作日內取得營業執照、5個工作日內完成不動產登記、45個工作日內完成施工許可,基本實現“一次辦好”事項全覆蓋。

有分析認為,最難的是觀念轉變。不過,山東在轉變思想觀念方面,正在“好好學習”。自去年山東黨政代表團赴蘇浙粵三省考察學習以來,山東黨政幹部集體走出去,到南方考察學習,幾乎成為山東16個城市的“集體動作”。截至目前,山東各個城市的學習步伐,遍及全國30多個城市。

一方面是山東通過自身的努力書寫答卷;另一方面,與頻受政策惠顧的東北和河南相比,山東也亟須國家政策的支持。此次,山東成功入圍自貿區,可謂正當其時。

改革仍要持續加碼

擔當作為,狠抓落實,山東的發展環境在好轉,但改革仍要持續加碼,自貿區的加持,將是強有力的抓手,或成為激活新動能的“一池春水”。

7月發佈的山東“半年報”也顯示:上半年全省實現生產總值41823.3億,同比增長5.4%。儘管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個百分點,但經濟整體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變、變中回暖的趨勢。

不僅如此,同期,勇闖“高原期”的山東省屬企業主要經濟指標也均創歷史最優。

即使如此,重任在肩的山東依然處在追趕狀態。

不少受訪人士表示,如果說十年前經濟轉型看廣東,那麼,如今縮小南北經濟差距則需看山東。畢竟,無論地理還是產業結構,均處於南北經濟分界處的山東不僅是山東,更代表著“北方經濟”。

對此,有觀點認為,在國際形勢並不樂觀的當前,如果身為經濟大省的山東借自貿區“三核”,用開放的支點撬起動能轉換,那麼,這不僅是齊魯大地之福,更為產業結構升級、體制機制創新蹚出一條新路。

至於如何撬動?先行者——上海的經驗或許能提供借鑑。畢竟,上海自貿試驗區從2013年9月成立至今,以浦東新區1/10的面積,創造了浦東新區3/4的生產總值。

那麼,什麼是上海自貿區經驗?豎立在該自貿區內的那塊標語或許能透露一二,即:法無授權不可為;法無禁止皆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

至於能不能學到上海自貿區的這一精髓,對於山東這個地處南北交接之地、承擔新使命的省份而言,至關重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