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印佛"

蘇東坡與佛印禪師
蘇東坡即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一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漢族,北宋時期眉州眉山人,我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與佛教關係密切,是中國文學...
蘇軾戲弄佛印,出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佛印下聯強勢回擊蘇東坡
蘇東坡和一個叫做佛印的和尚從小一起長大,二人感情頗深。又因為二人從小在一起讀過書,屬於那種發小加同學的關係。當然了,因為二人均是驚才豔豔之輩,所以從小也是...
蘇東坡當面罵佛印和尚“禿驢”,看佛印和尚如何反脣相譏
(蘇東坡塑像)蘇東坡和佛印和尚是一對要好的朋友,經常在一起談詩論畫,共遊山水,還常常互相取笑,打趣作樂。有一天,蘇東坡因為腳扭傷了不便走路,就騎了一匹沒有...
佛印巧對蘇東坡(民間故事)
和尚佛印和蘇東坡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兩人來往十分密切,並且經常起一塊題聯戲耍。 有一天,二人在河邊散步,蘇東坡看到河岸上,有一隻大黃狗在啃一塊骨頭,便靈機一動,用手輕輕的一拉佛印的衣袖,然後一指那條狗。 佛印看了看,也沒有搭話,隨手把題有蘇東坡的扇子扔在了水中。 蘇東坡笑了...
蘇東坡和佛印的輪迴傳說!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現在很多人只知道他是北宋大文豪和書畫家,曾任翰林學士,官至禮部尚書,卻不知道他的前世是一修行僧人,其實他自己已經多次在詩文中提到...
'蘇軾捉弄佛印禪師說“狗啃河上骨”,佛印反手就扔了他的扇子'
"蘇軾和佛印禪師是一對好朋友,在對詩方面卻從來不給對方留情面,好在事後總能握手言和,連帶著蘇軾的妹妹也想尋機會會一會這個和尚。在一次佛印上門找蘇軾時正巧遇上了蘇小妹,給他出了個對子“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佛印答“女卑為婢,女又可稱奴”。這嘴毒的,竟然直接反擊了人家姑娘,蘇...
蘇軾 蘇小妹 2019-08-20
蘇軾寫了一首詩,得意的拿給佛印看,被佛印一個字懟服氣了
東坡的人生數度大起大落,所以他也常常思考人生的問題,而佛老思想,也是他應對人生苦難的靈丹妙藥。在瓜州做官時,有一天他參禪悟道,突有所悟,寫了一首詩謁:“稽...
蘇軾 雞湯 文化 2017-05-21
蘇東坡佛理精湛,佛印兩字令其回原形
宋代大學士蘇東坡,才華橫溢,自視頗高。蘇東坡被貶至江北瓜州任職期間,和一江之隔的金山寺住持佛印禪師結為好友,經常詩文往來,談禪論道。一日,蘇東坡自覺修禪大...
蘇軾 宋朝 佛教 雞湯 2017-07-16
百佛圖欣賞(精彩的佛像印)——清晰大圖
百佛圖(精彩的佛像印)素喜佛像印,平日上網留意蒐集,日久數目亦可觀。曾發過來楚生先生一輯,題為《精彩的佛像印》,現與其他作品合併,集成百圖,與大家交流。或...
佛像 文化 無正側 2017-08-29
佛教故事:佛印禪師與七爐煮水
蘇東坡離開黃川以後,因為離佛印禪師比較遠,來往也就沒有那麼密切了。有一年冬天,佛印禪師拜訪蘇東坡,蘇東坡非常高興,忙叫家裡人,燒了幾味菜供養佛印禪師。兩人...
佛學 民俗故事 2017-08-02
蘇東坡問生死,佛印如此說
蘇東坡,與好友佛印非常要好,經常在一起作詩對句了。這一天,蘇東坡親自步行到佛印的寺院,見到佛印就談笑風生,一再要求與其作詩對句。佛印扭不過只好答應。他倆來...
蘇軾 文化 2017-03-29
蘇東坡怎麼和佛印變成好基友的
蘇軾雖然信仰佛教,但又不喜和尚。聞得瓜州金山寺內有一法號為佛印的和尚名氣極大,蘇軾聽說後不服氣,就決定到山上會一會老和尚(就是)!在廟裡,蘇軾從皇帝講到文...
蘇東坡與佛印的對話,意義頗深,耐人尋味
有一天,佛印禪師教蘇東坡坐禪,兩個人對坐了一會兒,蘇東坡頭腦一轉,問佛印禪師道:“你看我坐著,像個什麼?”“像一尊佛!”佛印禪師心平氣和地答道。蘇東坡聽了...
文化 路念 2017-08-02
蘇東坡和佛印禪師一個輪迴的傳說
喻世明言故事十二網絡圖片傳說浙江海寧有個孝光禪寺,這座寺廟有兩個高僧,一個叫五戒禪師,一個叫明悟禪師。這兩個禪師是師兄弟,每日一起打坐參禪。五戒禪師是師兄...
宋朝和尚佛印寫了一首《酒色財氣》詩
宋朝和尚佛印寫了一首《酒色財氣》詩酒色財氣四道牆,人人都在裡邊藏,若是誰能跳過去,不是神仙也壽長。蘇東坡見了和詩道飲酒不醉最為高,見色不迷是英豪,世財不義...
上聯:明湖碧水常印月,求下聯
夜遊濟南大明湖,明月映明湖,更是另有一番韻味。上聯:明湖碧水常印月,下聯:?
大明湖 濟南 2019-05-02
'我們常說“佛”,都知道“佛”,但這個“佛”字是誰“造”的?'
" 我們常說“佛”,但是,鮮為人知的是,“佛”這個字是誰“造”的?我們知道,佛教是從古印度傳到中國的,由於是兩個不同的個國家,當時傳過來的時候,是巴利語或者別的語種,“佛”這個字是不會存在的。 在現代漢語詞典中,佛指的是佛陀的簡稱,又指佛教徒稱修行圓滿的人。那麼,問題來了:...
佛說常睡懶覺的過患
佛言:彌勒,初業菩薩應當觀察睡眠過失有二十種。若觀察時,能令菩薩發起精進,意樂無倦。彌勒,云何名為樂於睡眠二十種過?一者懈怠懶惰;二者身體沉重;三者顏色憔...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