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印象"

完全顛覆你的印象!黑洞才是宇宙中最亮天體!
黑洞的引力非常強大,甚至連光線都無法逃脫它引力的魔爪,黑洞本身是看不見的,但黑洞又是宇宙中最明亮的天體!這如何理解? 黑洞周圍的物質不是徑直落向黑洞的,而...
黑洞 宇宙 銀河 2019-04-15
印象萬榮印象南景
【花之海·俏運城】之萬榮南景
攝影 2017-04-06
'印象中國行 - 印象武漢'
"武漢作為湖北省會,歷來就有"九省通衢"的地理優勢,亦有長江穿城而過,更有百萬高校學子,總體而言也是值得一去的城市。雖然作為湖北人,在湖北省生活近20年都沒有離開過家鄉小鎮,儘管家離武漢並不太遠,但也始終沒有去過武漢,高考之後又想著能離家遠一些,走出去看看世界,而也沒有去武...
【印象隴原】華亭印象
【印象隴原】華亭印象文/圖 劉根生雙鳳山觀城雙鳳山放下生活的紛擾,背離喧囂的城市,沿廊橋跨?河,入山門,一路向南,一心向上,就漸漸步入了另一個神奇的世界。...
這個星球溫度高達470度,名副其實是煉獄,存活一小時就是奇蹟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欄目第498期 在太空中,金星看起來像一顆又大又昏暗的球。因其主要由二氧化碳和氮氣組成的非常緻密的大氣,利用常規方法無法觀測其表面。因此...
美國宇航局到底在火星上發現了什麼?大量車輪軌跡就是證明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欄目第483期 美國宇航局到底在火星上發現了什麼?本期筆者就和你認真說說關於機遇號的那些事。NASA行星科學實驗室主任Jim Green...
每年爆發35次左右,就在銀河系邊上,這幾天又被天文學家逮住了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欄目第538期 天文學家們近日又逮住了一起強大的能量釋放,但不是引力波,也不是超新星,而是一種神奇的天體現象,叫做新星。這可能是迄今為止...
超過15億次碰撞模擬宇宙誕生,美科學家獲得了意想不到的結果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欄目第521期 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是由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能源部核物理研究部門負責,在該對撞機中的形成於最低能量碰撞的大體積、高質...
銀河系的另一端有什麼?科學家:現在看不見,但十年後會顯出原形
圖注:這是銀河系的想象圖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欄目第531期 銀河系是一個擁有10萬光年直徑的星系,對於銀河系的整體結構,我們似乎沒有多大的瞭解,雖然科學家正...
只有它能窺視135億年前宇宙,近百億美元打造,耗幹宇航局預算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欄目第493期 據美國宇航局的最新消息,用於保護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精緻光學元件和最先進儀器的複雜多層遮陽板目前已經完全安裝到位,在...
造價88億美元,哈勃接班人,一旦失敗美國宇航局將停滯十年至少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欄目第526期 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空間望遠鏡已經建成,目前美國宇航局正在進行後期測試,和保障如何將其安全發射上天。這就是詹姆斯-韋伯空間...
可視半徑僅30萬公里,銀河系第二大,天文學家:最擔心一幕出現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欄目第508期 宇宙中充滿了陷阱,這句話一點不假,如果黑洞不與其他天體發生相互作用,我們根本無法察覺到它的存在。由於我們沒辦法直接去觀測...
天文學家:如果37光年外那顆星球有文明,那麼它們早已滅絕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欄目第494期 近日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銀河系附近的Trappist-1恆星系統的年代可能是我們太陽系的兩倍。研究者們估計,位於Trapp...
半徑8000公里,質量增加40%,這樣的地球原來才是我們的祖師爺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欄目第523期 地球的形成來自星雲假說,這個說法是這樣的俄,太陽系是由天體物質(比如氣體、塵埃)吸積形成的。本質上,一團巨大的塵埃和氣體...
每1740個氫原子裡僅有1個氧原子,專家:我們的宇宙正在蛻變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欄目第512期 天貓座方向上的一個小星系內剛剛誕生了一些恆星,屬於擁有新生恆星的星系,但科學家發現星系中的氧含量非常之低。這使得它成為了...
第三種未知行星被發現,太陽系內沒有,卻暗示一個不敢想象的事實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欄目第506期 自2009年開普勒望遠鏡升空後,我們對系外行星的研究開始了突飛猛進的進步,已經出現了不少令人無法想象的系外行星候選者。到...
三大引力波天線已對準銀河系中心,只要它再次出現將徹底顯形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欄目第528期 引力波事件已經發現了4起,每一次背後都是黑洞合併的蹤跡,合併後損失的質量在數個太陽不等。至此,科學家已經找到了探測黑洞合...
這個信號走了13億光年才抵達地球,有人一百年前就已預言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欄目第524期 在18億年前,兩個黑洞經過數億年的繞行後終於發生合併,形成一個更大質量的黑洞,合併過程中損失了相當於三個太陽的質量。這個...
1800個活躍黑洞連續盯了兩週,天文學家發現非常有規律的噴射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欄目第496期 宇宙之大超過想象,大小估計有910億光年,但天文學家認為,人類能看到的空間不到一半。因此,天文學家們不得不依靠強大的觀測...
天文學家:除了地球外,這顆星球竟然還會下雪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欄目第497期 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努力嘗試瞭解火星的氣候模式。雖然火星的大氣層比地球的稀薄很多,但科學家們發現雲層會定期地聚集在火星...
推薦中...